贵州茶产业简介_第1页
贵州茶产业简介_第2页
贵州茶产业简介_第3页
贵州茶产业简介_第4页
贵州茶产业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2013 年贵州茶产业情况一、基本情况2013 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深入贯彻落实黔党发 2007 6 号文件和 2012 年全省茶产业发展大会精神,整合资源,合力推动,全省茶产业继续加快发展,提速转型。 截止年底, 全省茶园面积611 万亩 (投产茶园 270万亩) ,占全国茶园面积3869 万亩的15.8%,居全国第一位;全年茶叶产量13.6 万吨,总产值105 亿元、综合产值152 亿元,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国的 6.8%、 9.1%,居全国第六位、第四位。(一)茶园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央财

2、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引导,整合资源集中扶持茶叶主产县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 全年新增茶园 87万亩,超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60 万亩的45%。 遵义、 铜仁、 毕节、黔南茶园面积分别达152 万亩、 126 万亩、 98 万亩、 85 万亩,累计占全省 3/4 。茶园面积30 万亩以上的县3 个、 20 万亩至30 万亩的县 7 个、 10 万亩至 20 万亩的县 12 个,万亩以上乡镇 186 个、 5000 至万亩乡镇251 个, 万亩以上村52 个、 3000亩以上村 503 个。 通过无公害、 绿色、 有机认证茶园面积89.33万亩,其中有机茶园 16.35 万亩、居全国第二位。

3、全省茶农128.48 万户,茶叶专业合作社781 个, 10 亩以上的茶叶家庭农场 12 万余户。(二)加工快速升级。 采取财政资金贷款贴息方式,支持新建改扩建茶叶加工企业,提高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全省注册茶叶加工企业1337 家(加工点 1789 个) ,茶叶加工企业集群效应初现。其中, 9 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104 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192 家市 (州) 级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商标数934个,350家企业通过 QS认证,220家企业获对外贸易经营资格。全年从茶叶大省以及其他行业引进企业 87 个,投资 17.93 亿元。中粮集团关注贵州多年,已下决心投资贵州茶产业,

4、依托贵州实施做大中粮绿茶的战略。今年高端茶叶市场销售下滑,茶青价格下降、产品成本回归理性,贵州茶叶性价比高的优势更加明显,大宗茶生产比重提高,茶青资源利用率提高。全省生产夏秋茶生产企业明显增多, 占企业总数57.3%。 推动组建贵州黔茶投资控股 (集团) 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 亿元以上) 、 魅力黔茶产销联盟 (已有 74 家企业同意加盟) ,现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加快行业的兼并重组进程。 茶叶园区成为农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1 个省级茶叶类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成基地面积 96 万亩,入园企业 536 家、农民合作社245 家,投资 50 亿元(整合财政投入16.4 亿元) 。 实现产

5、值 72.73 亿元、 销售收入 54.73亿元 , 分别占全省园区总数的 22.3%、 23.1%。(三)宣传推介活动日益增多,市场不断开拓,品牌整合进程加快。以“贵州绿茶秀甲天下”为主题,围绕目标市场,全年组织企业 500 家次集群参加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西安、银川、济南、青岛、成都、重庆、香港等13 届(次)茶博会;在贵阳、北京、深圳、济南等城市举办5 次万人品茗活动, 10 万人次免费品鉴贵州绿茶。承办了 2013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全年贵州茶叶获各类奖项100次以上。贵州绿茶在业界和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在推介活动中 , 我们集中引导支持湄潭翠芽、都匀毛尖、梵净

6、山翠峰茶等区域品牌和遵义红产品品牌。湄潭翠芽、都匀毛尖、梵净山翠峰茶等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协会管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等方式,整合力度不断加大。目前使用使用湄潭翠芽品牌企业200 家, 占湄潭县企业数的50%; 使用都匀毛尖品牌企业180 家, 占黔南州企业数的87%, 授权使用地理标志 27 家、授权使用证明商标 18 家;使用梵净山翠峰品牌的企业138 家, 占铜仁市企业数的 49.2%。 另外, 使用凤冈锌硒茶品牌企业90 余家,占凤冈县企业数的51%。区域品牌、企业品牌迅速成长,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日益提升。中国茶城、太升茶城、贵州茶城等一批产地茶叶交易市场建设加快推进,产地茶青交

7、易市场 89 个。加强了与吴裕泰、张一元、天福、八马茶叶等国内重要渠道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渠道嫁接。在省外目标市场建立贵州茶叶专卖店300 家。 都匀毛尖与梵净山茶分别抱团落户北京马连道茶叶专业批发市场。湄潭、凤冈企业进入进入济南、芳村、西安、东莞、深圳、信阳等茶叶市场。国品黔茶专卖系统已在国内开设直营旗舰店4 家、 200 家加盟店, 聚福轩黔茶库连锁直营店 48 家,仙人岭公司在全国开设茶叶专卖店 15 家。贵天下茶叶进入全国 400 家沃尔玛系统,贵茶产品绿宝石在德国 30余家 Kaufhof 连锁超市销售。 在阿里巴巴天猫网、 淘宝网 “贵州馆”、京东商城、善融商务等电子商务平台上线

8、茶叶企业200 多家,网络销售贵州茶门店达1000 多家。(四)茶产业服务体系不断建立健全。 将茶叶列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范畴,依托省茶叶所组建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建立 2 个功能实验室、 4 个综合试验站。 初步形成覆盖茶叶主产县、核心乡镇和专业村的技术推广体系。依托中茶所、西南大学、华南农大、湖南农大和省茶叶所等科研院所,通过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远程教育等教育培训资源,培训茶农和技术干部 10 万人次。大力实施生态建园模式,推广茶树病虫生物、物理防治技术,茶园配置杀虫灯、张贴黄(蓝)板等100 多万亩。建立了主要茶区茶叶质检中心,在产地茶青交易市场和企业开展了农残速测,建立茶叶病虫

9、害防治用药专柜(店) 49 个。加大茶叶农残抽检力度,全年部省例行检测茶样200 只,检测结果全部合格;推动在茶叶主产县示范推广瓮福集团开发的茶叶专用肥面积 22 万亩。 引进浙江企业在平坝投资8000 万元建立茶机生产企业。国开行省分行在石阡、思南等14 个县,通过建立“四台一会”的茶产业小额贷款融资模式,总授信22 亿元;并在石阡、江口、丹寨、思南等县发放茶产业小额贷款5.97 亿元。省农信社现有茶产业贷款余额10亿元。 贵州银行拟成立茶业金融开发中心,筹资 100 亿元投入茶产业,已向中国茶城、聚福轩、太升茶叶市场等融资近亿元;民生银行省分行拟成立贵州省茶产业基金,重点扶持茶叶中小企业。

10、目前 , 全省茶产业仍处于攻坚克难关键时期。 尽管原料基地规模迅速扩大,茶树品种结构单一、茶园管理粗放,加工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企业建设滞后,专业化分工不细,产品开发不力、精深加工较为欠缺,销售渠道亟待建立,市场开拓艰难、品牌兴茶工作滞后等问题仍然突出。在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对茶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内中西部茶区竞相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背景下,实现在规模、品质、品牌上引领全国的茶叶强省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二、明年及下一步打算围绕深入贯彻落实赵克志书记在2012 年全省茶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

11、话精神,以实施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为抓手, 以茶叶园区建设为平台, 全产业链统筹推进 “品牌创建、市场拓展、加工升级、基地建设、质量安全、科技人才、金融服务、文化宣传”等八大工程建设,加快实现茶叶强省建设目标任务。(一)品牌创建。 通过母品牌引领、核心品牌示范、子品牌跟进的方式,按不同市场、不同品类构建黔茶品牌系统。将贵州绿茶作为全省茶产业母品牌来宣传培育。贵州绿茶按形状分类,可以归为一卷一展一圆一红。卷以都匀毛尖为典型代表,展以湄潭翠芽、梵净山茶为代表,圆以珠形茶绿宝石为代表,红茶以遵义红为代表。可在贵州绿茶母品牌下,确定卷曲形茶为地域品牌都匀毛尖、扁平形茶为地域品牌湄潭翠芽、珠形

12、茶为贵茶企业品牌绿宝石,红茶以遵义红为代表,力推这四个子品牌。力争明年上半年通过“贵州绿茶”地理标识认证和证明商标注册。培育 5 个中国驰名商标, 50个省级著名商标。(二)市场拓展。 综合考虑我省茶产业的竞争力与全国茶叶市场的消费需求,拟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等特大城市和华北、东北、西北三大区域,全国 100个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重点目标市场。渠道建设上,结合目标市场分几个不同层次,在省外特大城市开设贵州茶叶旗舰店、三大区域开设贵州茶叶形象店、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开设贵州茶叶专卖店。省内重点在旅游景区、三星级以上酒店、加油站、特色餐饮店等专用渠道,推进黔茶销售。 利用淘宝 、天

13、猫、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一号店等国内电商主流平 台,推进电商全网覆盖。 建设茶叶电子商务创业园和孵化平台,支持引导大中专学生创业。(三)加工升级。 培育壮大茶叶加工企业规模,以茶叶园区为平台,促进企业集聚。加快推进茶叶初制、精制分工进程,以规模化、标准化和清洁化为发展方向,形成“初制标准化、精制规模化、拼配数据化”格局。推动茶区企业联合建立统一茶青收购、统一加工、统一核算的茶叶合作社,确保初制加工的标准化。培育跨区域的黔茶产销联盟(或企业集团) ,建立茶叶精制拼配中心与冷链物流,促进加工规模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茶叶精深加工与衍生产品生产,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与茶青资源综合利用

14、率。( 四)基地提升。 围绕茶园提质增效,以标准园创建为抓手,促进幼龄茶园早投产,加强投产茶园管护,建成中国面积第一、绿茶产量第一的优质生态安全茶叶原料基地,为茶叶加工业提供安全生态的规模化、标准化、高性价比的原料保障。促进产业互动,提升茶园生产能力,创新茶园经营管理模式, 茶园成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重要渠道, 成为贵州 “四 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典范、旅游休闲度假的重要目的地。(五)健全产业服务体系。 以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重点,拟从平台建设、科技团队打造、科技攻关等方面,加快 科技创新步伐;引进高素质人才与培训实用人才相结合,强 化科技、营销、文化等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 加大信贷

15、扶持,推动金融创新,依托金融资本助推茶产业企 业重组、品牌整合。拟从标准体系建设上着手,规范生产经 营行业;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动生产资料专用化,病虫 害的统防统治,农药专柜制度;建立检验检测机构; 在茶叶 主产县、茶叶类重点龙头企业试点,建立贵州省茶叶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探索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贵州茶区气候特点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416C, 年积温40005000C,年降雨量11001300mm 空气相对湿 度大, 日照为11001400h,日照率30溢右。北部秦岭和大 巴山阻挡寒潮入侵,而南部近海,海洋季风可长驱直入,形 成了温和湿润的气候,这种气候对茶树的生长

16、特别有利。高 山地区云雾缭绕,茶区漫射光多,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加上多夜雨,晚间倾盆大雨,次日朗朗晴空,对茶叶芳香物 质的合成和积累极为有利。1. 云雾缭绕,光照柔和,多散射光。茶树喜散射光,我省气候特色之一就是多云雾,多阴天,少日照,太阳辐射强度小,散射光多;绝大部分地区全年阴天达150180d,我省(以中部的贵阳为例)与同纬度其他茶区(253O° N)相比,全 年日照时数相对较小,全省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只有1100 1 400h。我省的雾日较多, 多在2040d之间,高的(大 方县)达169. 8d之多,春夏季有“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 天满地云”的谚语。2. 夏季无高温热害

17、、冬季无冻害。我省气候温和,热量条件比较优越,省内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1416C,除威宁外,全省大部分地区都适合栽培茶树。我省 ( 以贵阳为例 )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与同纬度其他茶区 (25 3O° N) 相比, 具 有相对较低的特点,从而保证了我省茶叶的品质。3. 多夜雨,降雨量丰沛,空气湿润。白天晴朗,温度较高,光合作用强;夜晚降雨、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茶树消耗的有机质减少,易于茶树积累较多的有机质。贵州全年各地平均年夜间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64%以上,尤以46月最为突出,一般夜间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70 左右,部分地区夜间降水占总降水的 80 以上。我省安顺、六枝一带夜雨量达70

18、%。我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都在11001300mnp茶树生长季节降水量 (410月)普遍达9001000mm 完全能够满足茶树的生长需要。我省的空气相对湿度较高,大部分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都在80左右。 空气相对湿度高、夜雨多、散射光配合下的阴湿条件非常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贵州茶区土壤贵州处于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位于云贵高原的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地面山岭、丘陵、盆地、河谷、平地交错,是我国最适宜种茶的区域之一,是高品质绿茶的重要产地,全省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0%以上,宜茶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为黄壤、红壤、黄棕壤等,其pH 值在 4.56 之间,属酸性土壤,底土无硬盘层,排水性好,质地疏松,坡度适中,各种微量元素丰富,如锌、硒等。贵州省富硒茶园种植面积广,全省 20 多个县(市) 都有分布,凤冈、开阳及黔西北的茶园属于富硒、富锌茶叶产地。黔北地区土壤以黄壤为主,部分茶区富含锌硒等元素;黔东地区土壤类型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