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2 2章章 遥感的物理基础遥感的物理基础 v 电磁波及其与地物的相互作用电磁波及其与地物的相互作用v 黑体辐射与实际物体辐射黑体辐射与实际物体辐射v 光色原理光色原理v 黑白影象和彩色影象记录的原理黑白影象和彩色影象记录的原理2.1 2.1 电磁波及其与地物的相互作用电磁波及其与地物的相互作用1、电磁波与电磁波谱、电磁波与电磁波谱2、电磁波在大气传输中的影响、电磁波在大气传输中的影响3、电磁波与地物的相互作用、电磁波与地物的相互作用4、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及测量、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及测量2.1.1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2.1.1.12.1.1.1电磁波电磁波波:振动在空间的传播。如声波、水波、地
2、震波等。波:振动在空间的传播。如声波、水波、地震波等。 机械波:振动的是弹性媒质中质点的位移矢量。机械波:振动的是弹性媒质中质点的位移矢量。电磁波:电场矢量和磁场矢量在空间的传播。电磁波:电场矢量和磁场矢量在空间的传播。 ( (振源发出的电磁振动在空间的传播。振源发出的电磁振动在空间的传播。) )电场矢量电场矢量E E磁场矢量磁场矢量M M电磁波传播方向电磁波传播方向V V相互垂直相互垂直磁场电场磁场电场电磁波的传输满足:电磁波的传输满足: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产生: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时,: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时,变化的磁场激发了变化的电场,变化的变化的磁场激发了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激发了变化的
3、磁场,相互激发交替电场激发了变化的磁场,相互激发交替产生,形成电磁场。这种交变电磁场在产生,形成电磁场。这种交变电磁场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能量的波,即电磁空间传播,形成电磁能量的波,即电磁波。波。11,cv其中,其中,为物质的介电常数,为物质的介电常数,为物质的磁导率。为物质的磁导率。E=h*f 其中其中h h为普朗克常数为普朗克常数1 1) 不需要传播介质不需要传播介质 2 2) 横波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3 3) 波动性波动性:电磁波传播到气体、液体、固体介质时,会电磁波传播到气体、液体、固体介质时,会 发生反射、折射、吸收、透射等现象发生反射
4、、折射、吸收、透射等现象4 4) 粒子性粒子性:传播过程中,若碰到会发生散射现象,传播过程中,若碰到会发生散射现象,从而引起电磁波的强度、方向等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电磁波的强度、方向等发生改变。 5 5) 叠加原理(干涉叠加原理(干涉InterferenceInterference和和衍射衍射Diffraction):两列以上的波在同一空间传播时,空间质点的振动表两列以上的波在同一空间传播时,空间质点的振动表现为各单列波质点振动的矢量合成。现为各单列波质点振动的矢量合成。 6) 偏振偏振(Polarization)(遥感器的几何图象分辨率,波遥感器的几何图象分辨率,波长越长,偏振现象越显著,偏振
5、摄影和雷达成像)长越长,偏振现象越显著,偏振摄影和雷达成像)2.1.1.2 2.1.1.2 电磁波的性质电磁波的性质 波函数波函数( () )由振幅由振幅(A)(A)和位相组成,一般遥感和位相组成,一般遥感器仅仅记录电磁波的振幅信息,丢失位相信息。器仅仅记录电磁波的振幅信息,丢失位相信息。全息摄影中,同时记录了振幅信息和位相信息。全息摄影中,同时记录了振幅信息和位相信息。 遥感记录的电磁波信息遥感记录的电磁波信息)sin(kxtA2.1.1.3 电磁波谱电磁波谱(1)按照电磁波的波长(频率的大小)长短,依次排列制按照电磁波的波长(频率的大小)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称为电磁波谱。成的图表,称
6、为电磁波谱。 : The spectrum are conventionally divided into various parts as shown below:1 nm = 10-3 m = 10-7 cm = 10-9 m1 m = 10-3 mm = 10-4 c m = 10-6 m1 = 10-10 m补充:长度单位换算补充:长度单位换算2.1.1.3 电磁波谱(电磁波谱(2)无线电波无线电波:电磁振荡电磁振荡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X射线等由分子、原射线等由分子、原子、核子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或能级跃迁子、核子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或能级跃迁。紫外线紫外线 (
7、0.010.010.40.4微米)微米),碳酸盐岩,油污,碳酸盐岩,油污可见光可见光 (0.40.40.760.76微米)微米),人眼、单色、全色,人眼、单色、全色红外线红外线 (0.760.7610001000微米)微米)微微 波波 (1 110001000毫米)毫米)。4 4个优点。个优点。共性:传播速度相同共性:传播速度相同, ,遵守相同的反射、折射、透射、吸遵守相同的反射、折射、透射、吸收和散射定律收和散射定律2.1.1.42.1.1.4电磁辐射源与电磁辐射的度量电磁辐射源与电磁辐射的度量辐射源辐射源: :能够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物体。任何物能够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物体。任何物 体都是辐射源,
8、它既可能自身发射能体都是辐射源,它既可能自身发射能 量,又可能被外部能源激发而辐射能量,又可能被外部能源激发而辐射能 量。量。人工辐射源人工辐射源人为发射,如雷达(微波雷达辐射人为发射,如雷达(微波雷达辐射 源,激光雷达辐射源)源,激光雷达辐射源)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可见光及近红外遥感可见光及近红外遥感 的重要辐射源的重要辐射源自然辐射源自然辐射源地球电磁辐射地球电磁辐射远红外遥感的辐射源远红外遥感的辐射源辐射能量(辐射能量(W W):):电磁辐射的能量,单位:电磁辐射的能量,单位:J J辐射通量(辐射通量(Radiant flux)Radiant flux)():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
9、的辐射能量,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Dw/dt=Dw/dt,单位,单位是瓦(是瓦(w w)辐射通量密度辐射通量密度( (Radiant exitance)(E E):单位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间通过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E=d /dsE=d /ds,单位单位:w/mw/m2 2 ,S S为面积为面积电磁辐射的量测(电磁辐射的量测(1 1)辐照度(辐照度(I I):被辐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被辐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辐射通量,I=I=E=d /dsE=d /ds,单位单位:w/mw/m2 2 ,S S为为面积面积辐射出射度(辐射出射度(M M ):辐射源物体表面单
10、位面: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积上的辐射通量,M=M=E=d /dsE=d /ds,单位单位:w/mw/m2 2 ,S S为面积为面积辐射亮度(辐射亮度(L L):面状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面状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辐射通量,即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辐射通量,即)(AcosL辐射的量测(辐射的量测(2 2)大气成份大气成份 大气主要由气体分子、悬浮的微粒、水大气主要由气体分子、悬浮的微粒、水 蒸气、水滴等组成。蒸气、水滴等组成。 气体:气体:N N2 2,O O2 2,H H2 2O O,COCO2 2,COCO,CHCH4 4,O O3 3 悬浮微粒:尘埃
11、、气溶胶、小水滴等悬浮微粒:尘埃、气溶胶、小水滴等大大气气分分层层结结构构均匀层,对太阳辐射均匀层,对太阳辐射的相互作用是太阳能的相互作用是太阳能衰减的主要原因衰减的主要原因。从地面到大气上界,大气的结构分层为:从地面到大气上界,大气的结构分层为:对流层对流层(Troposphere)(Troposphere):高度在:高度在7 712 km,12 km,温度温度随高度而降低,天气变化频繁,航空遥感主要随高度而降低,天气变化频繁,航空遥感主要在该层内。在该层内。平流层平流层(Stratosphere)(Stratosphere):高度在:高度在121250 km50 km,底,底部为同温层(航
12、空遥感活动层),同温层以上,部为同温层(航空遥感活动层),同温层以上,温度由于臭氧层对紫外线的强吸收而逐渐升高。温度由于臭氧层对紫外线的强吸收而逐渐升高。电离层:高度在电离层:高度在50501 000 km1 000 km,大气中的,大气中的O O2 2、N N2 2受紫外线照射而电离,对遥感波段是透明的,受紫外线照射而电离,对遥感波段是透明的,是陆地卫星活动空间。是陆地卫星活动空间。大气外层:大气外层:80080035 000 km ,35 000 km ,空气极稀薄,对空气极稀薄,对卫星基本上没有影响。卫星基本上没有影响。2.1.2.12.1.2.1散射作用散射作用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
13、受到大气中气体分子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受到大气中气体分子的散射和大气中固体、微粒、液体的散射。散射和大气中固体、微粒、液体的散射。Scattering: The redirection of EM energy by the suspended particles in the air.散射: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子(分子、尘埃、烟尘、水滴等直径散射: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子(分子、尘埃、烟尘、水滴等直径不同的粒子)引起电磁波能量方向的改变。不同的粒子)引起电磁波能量方向的改变。dp l lNon-selective scattering Sn非选择性散射非选择性散射散射的类型散射的类型1 1 瑞利(
14、瑞利(Rayleigh) 散射散射质点的直径质点的直径 d (d (电磁波波长电磁波波长) )时,一般认为时,一般认为(d /10d d ), , 散射率散射率与波长没有关系与波长没有关系 1)(l人看到的云和雾是白色的,就是非选择性散射的结果人看到的云和雾是白色的,就是非选择性散射的结果 散射类型散射类型引起的颗粒种类引起的颗粒种类颗粒大小颗粒大小(与与l l比较比较)与波长的关系与波长的关系(正比正比)瑞利瑞利气体分子气体分子0.1l l-4米氏米氏气溶胶(烟、气溶胶(烟、霾)霾)0.1-10l l0l l-4非选择非选择尘埃、雾、云尘埃、雾、云10l l0 各种散射及其与波长的关系各种散
15、射及其与波长的关系 2.1.2.2 吸收作用吸收作用大气吸收电磁辐射的主要物质是:水、二氧化碳和大气吸收电磁辐射的主要物质是:水、二氧化碳和臭氧。臭氧。水:分为气态水和液态水水:分为气态水和液态水 水汽吸收电磁辐射的波段范围较宽,从可见光、红水汽吸收电磁辐射的波段范围较宽,从可见光、红外直至微波,都有水汽的吸收带。外直至微波,都有水汽的吸收带。 液态水的吸收更强,主要在长波方向。液态水的吸收更强,主要在长波方向。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主要在红外区。主要在红外区。1.351.352.85m 2.85m 之间有之间有3 3个弱吸收带,个弱吸收带,2.72.7,4.34.3, 14.5 m 14.5 m
16、 为强吸收带。为强吸收带。臭氧臭氧 紫外线紫外线其它吸收电磁波的物质其它吸收电磁波的物质 氧气主要吸收波长小于氧气主要吸收波长小于0.2m0.2m的,的, 尘埃吸收作用很少。尘埃吸收作用很少。 2.1.2.3 反射作用反射作用主要是大气中的云层,大的尘埃。主要是大气中的云层,大的尘埃。 云量越多、云层越云量越多、云层越厚,厚, 反射越强。反射越强。 100100, 大气吸收大气吸收1515, 散射和反射散射和反射4242,其余,其余4343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又一说:又一说:100100, 大气吸收大气吸收1717, 散射散射2222,反,反射射3030,其余,其余3131
17、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Wavelengths that we can use most effectively 2.1.2.4 大气窗口大气窗口大气窗口:电磁波在大气传输过程中吸收和散射很小,大气窗口:电磁波在大气传输过程中吸收和散射很小,透射率很高的波段。透射率很高的波段。 要获得地面的信息,必须在大气窗口中选择遥感波段。要获得地面的信息,必须在大气窗口中选择遥感波段。 大气窗口解释大气窗口解释1 1)0.30.31.3m1.3m:包括全部可见光(包括全部可见光(9595),部分紫外光),部分紫外光(7070),部分近红外光(),部分近红外光(8080)。)。摄影和扫描成像
18、的方式在白天感测和记录目标电磁摄影和扫描成像的方式在白天感测和记录目标电磁波辐射信息。波辐射信息。2 2)1.51.52.8m2.8m:近红外窗口,:近红外窗口,60609595,扫描成像,扫描成像,白天记录白天记录3 3)3.53.55.5m5.5m:中红外窗口,:中红外窗口,60607070,白天夜间,白天夜间,扫描成像记录扫描成像记录4 4)8 814 m14 m:远红外窗口,超过:远红外窗口,超过8080,夜间,扫描记录,夜间,扫描记录5 5)0.8-2.5cm0.8-2.5cm:微波窗口,:微波窗口, 白天夜间,扫描记录。白天夜间,扫描记录。 遥感应用的电磁波波谱段v紫外线:紫外线:
19、波长范围为波长范围为0.010.010.38m0.38m,太阳光,太阳光谱中,只有谱中,只有0.30.30.38m0.38m波长的光到波长的光到达地面,对油污染敏感,但探测高度达地面,对油污染敏感,但探测高度在在2000 m2000 m以下。以下。v可见光:可见光:波长范围:波长范围:0.380.380.76m0.76m,人眼对,人眼对 可见光有敏锐的感觉,是遥感技术应可见光有敏锐的感觉,是遥感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波段。用中的重要波段。v红外线:红外线:波长范围为波长范围为0.760.761000m1000m,根据性质,根据性质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超远红外。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超远
20、红外。v微波:微波:波长范围为波长范围为1 mm1 mm1 m1 m,穿透性好,不,穿透性好,不受云雾的影响受云雾的影响。2.1.3 2.1.3 电磁波与地物的相互作用电磁波与地物的相互作用 地物的发射波谱地物的发射波谱 地物的透射波谱地物的透射波谱 地物的反射波谱地物的反射波谱 电磁波与地面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会出电磁波与地面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会出现三种情况:反射、吸收、透射,遵守能量守现三种情况:反射、吸收、透射,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恒定律。能量被反射、吸收和透射的比例会随地物能量被反射、吸收和透射的比例会随地物类型的不同而变化。类型的不同而变化。即便是同一地物类型,反射、吸收和透射即便是同
21、一地物类型,反射、吸收和透射能量的比例也会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能量的比例也会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llllTARIEEEE1)()()(lllTAR1 1 地物吸收(发射)光谱地物吸收(发射)光谱 地物的发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称为地地物的发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称为地物的发射光谱。地物发射率的不同是红外遥物的发射光谱。地物发射率的不同是红外遥感技术的重要依据。感技术的重要依据。2 2 地物的透射光谱地物的透射光谱透射物体:具有透射一定波长电磁波能力的物体。透射物体:具有透射一定波长电磁波能力的物体。透射率(透射率() :入射光透过物体的能量与入射总能:入射光透过物体的能量与入射总
22、能 量之比。量之比。举例:举例:1 1)水体在蓝绿波段,混水)水体在蓝绿波段,混水1-21-2米,一般水体米,一般水体10-2010-20米。米。2 2)微波对地物具有明显的透射能力,由入射波的波长)微波对地物具有明显的透射能力,由入射波的波长决定。决定。3 3 地物的反射光谱地物的反射光谱v反射率:物体反射的辐射能量占总入射能反射率:物体反射的辐射能量占总入射能量的百分比量的百分比v地物反射光谱曲线:是指地物的反射率随地物反射光谱曲线:是指地物的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通常用平面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通常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横坐标表示波长坐标曲线表示,横坐标表示波长,纵坐,纵坐
23、标表示反射率标表示反射率。1 1)镜面反射)镜面反射2 2)漫反射(朗伯反射)漫反射(朗伯反射)3 3)有向反射)有向反射4 4)混合反射)混合反射根据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反射可分为:根据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反射可分为:反射分类图示反射分类图示(a) (a) 镜面反射镜面反射(b) b) 漫反射(朗伯反射)漫反射(朗伯反射)(c) c) 有向反射有向反射(d) (d) 混合反射混合反射1) 1) 镜面反射镜面反射2) 2) 朗伯反射朗伯反射朗伯定律:漫反射的反射辐射亮度(单位面积单位朗伯定律:漫反射的反射辐射亮度(单位面积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和观察方向与表面法线夹角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和观
24、察方向与表面法线夹角的余弦成正比。的余弦成正比。cos0BB 航天遥感中,地球表面相对于遥感器的高度,近似航天遥感中,地球表面相对于遥感器的高度,近似视为朗伯面。视为朗伯面。3) 3) 有向反射有向反射4) 4) 混合反射混合反射一部分镜面反射,一部分朗伯反射。一部分镜面反射,一部分朗伯反射。有向反射有向反射比较复杂,反射率是入射角、反射角、入比较复杂,反射率是入射角、反射角、入射方位角、反射方位角的函数。射方位角、反射方位角的函数。)()(),(sZsEsiZiMisZiZs有向反射和混合反射与电磁波的入射方向和观察有向反射和混合反射与电磁波的入射方向和观察方向有关,在航空遥感中具有重要意义
25、。方向有关,在航空遥感中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常见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1) 1) 白橡树不同生长期的反射光谱曲线白橡树不同生长期的反射光谱曲线2) 2) 不同健康状态松树的反射光谱曲线不同健康状态松树的反射光谱曲线3) 3) 不同植被的反射光谱曲线不同植被的反射光谱曲线土壤、植被和水的典型反射光谱曲线土壤、植被和水的典型反射光谱曲线(Lillesand and Kiefer, 1994)(Lillesand and Kiefer, 1994)v2.2.12.2.1黑体辐射黑体辐射v2.2.22.2.2实际物体的辐射实际物体的辐射v2.2.32.2.3太阳辐射太阳辐射v2.2.42
26、.2.4地物的热辐射地物的热辐射 2.2黑体辐射与实际物体辐射黑体辐射与实际物体辐射黑体: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全部吸收的物体。黑体: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全部吸收的物体。对任何波长的辐射,反射率和透射率都等于对任何波长的辐射,反射率和透射率都等于0 0。 吸收系数吸收系数 ( ,T T)=100%=100% 反射系数反射系数 ( ,T T)=0%=0%黑体是一种理想的吸收体,自然界没有真正的黑黑体是一种理想的吸收体,自然界没有真正的黑体。体。 黑色的烟煤黑色的烟煤 ( ,T T)=99%=99%2.2.1 2.2.1 黑体辐射黑体辐射人工制造的接近黑体的吸收体人工制造的接近黑体的吸收体n1005
27、n n次反射后出射光线几乎等于次反射后出射光线几乎等于0 0黑体辐射的定律黑体辐射的定律普朗克公式普朗克公式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定律维恩位移定律描述黑体辐射通量密度与温度、波长分布的描述黑体辐射通量密度与温度、波长分布的关系。关系。1 普朗克公式普朗克公式) 1(2),(5kThc2bechTMlllh h: : 普朗克常数普朗克常数6.62607556.6260755* *1010-34-34 Ws Ws2 2k k: : 玻尔兹曼常数,玻尔兹曼常数,k=1.380658k=1.380658* *1010-23 -23 WsK WsK- -1 1 c: c: 光速光速
28、; : ; : 波长(波长(mm); T: ; T: 绝对温度(绝对温度(K K) 变化特点:变化特点:(1) (1) 辐射通量密度辐射通量密度随波长连续变化,随波长连续变化,只有一个最大值;只有一个最大值;(2) (2) 温度越高,辐温度越高,辐射通量密度越大,射通量密度越大,不同温度的曲线不不同温度的曲线不相交;相交;(3) (3) 随温度升高,随温度升高,辐射最大值向短波辐射最大值向短波方向移动。方向移动。图示普朗克公式图示普朗克公式黑体辐射黑体辐射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对普朗克定律在全波段内积分,得到斯蒂芬玻尔对普朗克定律在全波段内积分,得到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辐射通量
29、密度随温度增加而迅速增加,与温兹曼定律。辐射通量密度随温度增加而迅速增加,与温度的度的4 4次方成正比。次方成正比。TM4: 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 5.6697108 8 W m-2 K-4 红外装置测试温度的理论根据。红外装置测试温度的理论根据。维恩位移定律维恩位移定律bT maxlb b : : 常数,常数,2897.82897.80.4 m K0.4 m K高温物体发射较短的电磁波,低温物体发射较长的高温物体发射较短的电磁波,低温物体发射较长的电磁波。常温(如人体电磁波。常温(如人体300K300K左右,发射电磁波的峰左右,发射电磁波的峰值波长值波长9.66m 9.
30、66m )针对要探测的目标,选择最佳的遥感波段和传感器。针对要探测的目标,选择最佳的遥感波段和传感器。2.2.22.2.2实际物体的辐射实际物体的辐射对于一般物体而言,需要引入发射率(热辐射率、对于一般物体而言,需要引入发射率(热辐射率、比辐射率),表明物体的发射本领。比辐射率),表明物体的发射本领。),(),(),(TMTMTblll非黑体的辐射通量密度与同一温度下黑体辐射通量密度的比值。非黑体的辐射通量密度与同一温度下黑体辐射通量密度的比值。 发射率与物质种类、表面状态、温度等有关,还与波长发射率与物质种类、表面状态、温度等有关,还与波长有关。按照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辐射源可以分为:有关。
31、按照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辐射源可以分为:1 1)黑体)黑体2 2)灰体)灰体3 3)选择性辐射体)选择性辐射体一般辐射体和发射率一般辐射体和发射率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给定温度下,任何地物的辐射通量密度给定温度下,任何地物的辐射通量密度M M与吸与吸收率收率之比是常数,即等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之比是常数,即等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通量密度。通量密度。),(),(),(TMTMTblll 发射率等于吸收率。好的吸收体也是好的发发射率等于吸收率。好的吸收体也是好的发射体,如果不吸收某些波长的电磁波,也不发射射体,如果不吸收某些波长的电磁波,也不发射该波长的电磁波。该波长的电磁波。2.3 2.3
32、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太阳太阳大气大气 位置位置 温度温度 厚度厚度 辐射特点辐射特点 辐射的光谱辐射的光谱 光球层 内4300-7500300km 连续辐射 可见光和红外 色球层 中7000-8000km 线状辐射无线厘米波 日冕层 外形状多变,厚度不定,一般太阳直径的4-5倍 连续辐射米波 太阳辐射及其能量分布太阳辐射及其能量分布1 1)5900K5900K的黑体辐射。的黑体辐射。2 2)短波辐射(太阳辐射总能量的)短波辐射(太阳辐射总能量的4040集中于集中于0.380.380.76m0.76m的可见光范围内)的可见光范围内) 太阳常数太阳常数太阳常数:当太阳至地球的距离处于平太阳常数:当太阳
33、至地球的距离处于平均距离时,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均距离时,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大气层的上界的辐射通量密度(上界的辐射通量密度(1.95W/cm1.95W/cm2 2 minmin)太阳辐射经大气衰减图太阳辐射经大气衰减图其中, :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与太阳高度角有关:衰减因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和散射率,是电磁波波长(频率)的函数。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反射吸收散射exEE000 x,0太阳辐射衰减的原因: 2.4 2.4 地球辐射地球辐射2.32.3光色原理光色原理v光和颜色光和颜色v颜色的度量颜色的度量v色彩合成色彩合成v加色法与减色法加色法与减色法1 1三原色与加色法三原色与加色法2 2色度图色度图3 3减色法减色法一、彩色合成一、彩色合成v为了充分利用色彩在遥感图像判读和信为了充分利用色彩在遥感图像判读和信息提取中的优势,常常利用彩色合成的息提取中的优势,常常利用彩色合成的方法对多光谱图像进行处理,以得到彩方法对多光谱图像进行处理,以得到彩色图像。色图像。 彩色图像可以分为真彩色图像和假彩色彩色图像可以分为真彩色图像和假彩色图像。图像。真彩色合成示意图真彩色合成示意图彩色合成的原理图彩色合成的原理图真彩色图像真彩色图像真彩色图像上影像的颜色与地物颜色基本一致。真彩色图像上影像的颜色与地物颜色基本一致。利用数字技术合成真彩色图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酒店合作经营协议5篇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冀教版
- Unit 3 Seasons in My Eyes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京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7 溜索(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 6 我家的好邻居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吹起羌笛跳锅庄》(教案)-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湘艺版(2012)音乐
-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5.1画画我们的学校 第二课时(学会辨方向) 北师大版
- 202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星光圆舞曲》(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2012)音乐一年级上册
- 12《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 2025宁夏电力投资集团社会招聘10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江西省南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水上客运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暂行)》知识培训
- 落实“215”专项行动:xx小学体育“加速度”
-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河西初级中学等三校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10万吨橡塑一体化能源再生项目环评报告表
- 材料力学14章3静不定结构中对称与反对称性质
- (完整版)海运提单(样本).docx
- 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