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1、2节导学案_第1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1、2节导学案_第2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1、2节导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3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课前练习(2min)密度公式: 变形 (1)3L水的质量是多少? (2)20kg水的体积是多大?新课学习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构成 2.认识扩散现象和分子的热运动现象3知道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与斥力探究学习问题一 物质的构成任何宏观的物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由一个个微小的 、 组成的 我们能够闻到菜的香味是因为气味 运动到了我们的鼻腔!问题二 认识扩散现象和分子热运动仔细阅读课本P3“分子热运动”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物质彼此进入对方区域这种现象叫做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 (运动or静止)的(2)影响分子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举例说明

2、)【小结】 (1)扩散现象说明: 物质的 都在 地做 运动,这种运动与 有关,所以我们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称为分子的 运动;(2)分子的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问题三 分子间的作用力仔细阅读课本P4“分子间作用力”,回答下列问题:(1)既然分子在不停的运动,为什么石头的分子总是聚集在一起使石头还保持一定的体积呢?(2)既然分子间有空隙,为什么石头、玻璃或铁块却很难被压缩呢?【小结】1.分子之间 存在着 和 (注意是同时存在);2分子间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 ;分子间距离较大时,作用力表现为 (可理解为分子间有一根弹簧,这样可帮助理解) 3.通常而言,分子间作用力大小

3、的规律是:固体 液体 气体归纳整理(一)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 和 构成的,且任何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的 (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说明 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我们把这种运动称为分子的 2.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三)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 存在 和 学以致用(15min)任务一 5min时间完成课本P6“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3、5题任务二 10min时间完成下列习题训练1.下列哪个现象属于扩散现象 A.灰尘四处飘散 B.病菌传播 C.鸭蛋在盐水的浸泡中变得有咸味 D.烟囱冒烟2.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放入糖块,经过相同的时间后, 水杯中的水更甜,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3. 把一块表面

4、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再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 (变大、变小or不变),这个现象说明 4.关于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才 B.分子做永不停息的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D.有的分子只有引力,而有的分子只有斥力5.在二氧化氮气体的扩散现象演示实验中,回答下列问题:(1)因为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 ,所以要将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放置在 (上方or下方);(2)实验开始后,空气瓶中气体颜色变 (深or 浅),该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在 ;如果想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什么简单有效的措施? (3)液体,固体分

5、子间也会发生 现象,但要 (快or慢)得多;(4)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分子都在不停地 ,所以每一个分子都具有 能6分子之间既有 又有 ,就像有一个小弹簧连着似的(如图);分子间距离变小时,表现为 ;分子间距离变大时,表现为 。但是如果分子间距离非常大时,他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7如图所示,小明嗅到瓶中醋的算味以及“禁止吸烟”,两幅图片说明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引力8.如图是烧烤店用炭火烤羊肉串的情景:在烧烤过程中,阵阵香味四溢,这是_ 现象。荷叶上两滴水珠互相接近后能自动地组合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_力。9.煤气是生活中常用

6、的一种燃料,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为了安全,在煤气中添加了一种特殊气味的气体,一旦发生煤气泄漏,人很快就能闻到这种气味,及时排除危险。这一事例说明气体分子在 ;10.不能说明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冬天腌腊肉,几天后肉变咸了 B.桌上放一瓶开口的香水,整个房间充满香气 C.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 D.把煤堆在墙角,过一段时间墙壁表面内也变黑了11.物体的温度在0时,分子 A.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一部分开始停止运动 C.可以运动也可能不运动,要看哪种物质 D.不运动12.铁棒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A.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B.分子间没有间隙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D.分子在不停

7、地运动 13.建筑工人在使用钢筋前,要先对其进行接伸,但拉钢筋需要很大的拉力。这是因为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1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A. 酒香不怕巷子深 B. 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C.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 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第13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课前练习(2min)压强公式: 液体压强公式: (1)6t的汽车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4m2,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2)潜水员在水下10m处时,水对他的压强是多大?新课学习学习目标1认识内能的特点2. 理解改

8、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探究学习问题一 认识内能结合课本P7“内能”并观看演示实验:(1)推动活塞的能量来自于哪里? (2)内能蕴藏在物体内部,物体内能的大小受 影响(3)内能 = 内部分子的 + (4)0的冰有没有内能?为什么? (5)思考:相同温度的一杯水和一桶水,内能是否相同? 问题二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阅读课本P8“物体内能的改变”,思考下列问题:方式一 热传递(1)将啤酒放在装有冰块的桶中,啤酒 (吸收or放出)热量,温度 ,内能 (2)炒菜时,菜肴 (吸收or放出)热量,温度 ,内能 【小结】1.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温度不能相同,即存在 (热量从 物体传递给 物体)2.热传递时,传递的能

9、量多少被称为 ,单位 方式二 做功(一)常见的做功现象:观察以上三副图片可以发现:通过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温度度 ,内能 (二)涉及气体的做功现象:压缩气体: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 ,内能 气体膨胀: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的温度 ,内能 【小结】1.对物体做功,物体温度 ,内能 2.物体对外做功,温度 ,内能 归纳整理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 和分子 的总和。内能 影响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 。(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 ) 改变方式: 和 。【注意】1.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即使温度为0)都 内能,2.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和 发生热传递的前提:物体间存在 传递的内能多少称为 ,单位 相互摩擦

10、、敲打物体、压缩气体等属于 改变内能学以致用(15min)任务一 5min时间完成课本P6“动手动脑学物理”任务二 10min时间完成下列习题训练1.如图,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控制变量法)2.下列四幅图中,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3. 如下图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注意B是哈气,C是搓手) 4.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 5.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B在固体中,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振动,而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中到处移动C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组成物体的分子就停止热运动了,物体的内能

11、就等于零D“摩擦生热”和“钻木取火”这两种方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本质是不同的6.如图所示,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塞紧塞子后,用气筒往瓶内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变小C.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D.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8.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 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 ;轮胎停在水中,通过 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9.夏天的晚上,为了驱赶蚊虫,小明在房间里使用电热灭蚊器,过一会房间里便充满了蚊香的气味,这是_现象。第二天早上,小明拔掉插头取出用过的蚊香片时,发现蚊香片是热的,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了蚊香片的内能。提高性训练1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 B.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 C.小孩沿滑梯下滑的过程 D. 汽车紧急刹车2.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 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 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