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文档资料_第1页
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文档资料_第2页
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文档资料_第3页
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文档资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1 “孝”是规范人伦的根本 儒家实质上也是一种人学,它包括培养人、造就人、完善人 几个方面,在儒家文化中的人是伦理关系的主体, 具有理想人格 和道德素养。而“孝”是一切道德标准实现的前提, 它又包括父 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戚邻居、师长同学等等社会关系中人情伦 理。要实现人际伦理的规范就必须了解何为人伦规范, 怎样做符 合人伦规范,那么,以“孝”做起便是起点。论语中对父母真诚、奉养之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 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 ?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 生馔,曾以为孝乎?”这两段话分别是子游

2、问什么是孝, 孔子回答: “现在所谓的 孝,只是说能赡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犬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 父母不敬,赡养父母和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子夏问孝 时,孔子说,“难的是对父母要和颜悦色。 只是有事情子女去做, 有酒饭给父兄吃,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孔子提出的疑问是 其不赞同的表现,由此可见,如果对父母的物质供养算是孝,那 么也是肤浅的孝,对父母的孝不仅仅要供养,还必须要“敬”, 要求子女应该对父母怀有真切的敬意, 从内心上敬仰父母,尽可能地保证其身体健康精神愉悦, 第二则, 基本告诉我们如何让父 母得到“精神赡养”。“色难”,集中告诉我们,子女在父母面 前的态度、 神色,是直接影响父母

3、的内心感受。 如果子女能和气、 愉悦地敬重父母, 老人就会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和满足。 发自内心 的敬爱之情是人们道德情感的基层, 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于养老、 敬老的观念和方式都有变化, 而无论怎样发展, 对“孝”的践行 都应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考虑, 并有效的结合起来。 若单纯用是 否能养来判断孝与不孝也是片面的。2 “孝”是实施教育的基础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对我国古代的文 化和教育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其重视家庭内部尊 亲的基础上。 便形成家庭这样一个道德小单位。 这种以家庭为主 角的社会道德教育方式被广范实行,成为约定俗成的道德教育。2.1 “孝”是淳朴的教

4、养 有学者认为中国不同于别国的一个惊人现象, 那就是避免了 全社会性的宗教。归结原因,还在“孝”上,什么宗教都难以改 变这个千古一贯的信念和观念。 “教”字从“孝”从“文”, 足 以表现出古人对教育的本意是以孝为本的, 把宣扬出“孝”行是 教育的本质个首要任务。“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 ?学而) 这一点出现多次是孔子强调父母生时,看儿子是观察志向,父母去世了,是观察他的行为。意思是父亲在世时,让真情自然流露。这会让人有些疑问,为什么规定“三年”,根据王世明 先生的理解;“一个人为成年之时,当然需要父母的呵护,而这 又正是人树立志向的阶段, 当然要给予帮助知道, 以成全子女所 立之志

5、。 父母观其志则是说子女成年以后,就可以不 再事事靠父母,而主要看自己如何做人做事。.贯穿了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的责任和义务, 是父辈的引导和子女的继承。 ”体 现出子女对父母生前志向的继承与完善, 说文解字对“孝” 的内涵也作过这样的叙述: “子承老矣。 ”“三年无改于父道” 具有明显的子承老的意识,所以我们理解的孝并不仅仅是奉养, 礼待、缅怀更为重要的是志向的继承与发展。 况且“三”并非现 在所说的三年,应为虚指,甚至是一生都不改变,是实现终生孝 敬的体现。2.2 “孝”是感激的回报 在论语中,所涉及孝的有二十几处,也往往体现出“报 恩”的思想倾向, 是一种感恩心理特征。 孝敬老人最初也是因为

6、 报答养育之恩, 这是“孝”最原始的起点, 发展到孟子的“老吾 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论语 ?孟子?孝经? 尔雅) ?11?推崇的都是一种感恩和博爱的思想。同样,为什么 我们会这样诚心诚意的对父母,爱父母。孝敬父母,不言而喻, 天下所有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疼惜是无微不至。 每一个父母都望 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子女一切如意,所以,父母关心 的不仅有子女身体的健康, 还有心理的健康, 担心子女是否走正 道,是否成才。倘若下一代没有出息,家庭自然也就没有多大希 望,而若家庭这样落魄,父母生活自然苦上加苦,了解到父母的 用心,我们应该会懂得怎样做。论语有: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忧”。(为政)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里仁)这段话就进一步告诉我们。 子女在父母生时力行孝行, 不犯 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 安全担惊受怕。另一方面,父母年龄大了自然会生病照顾不好自 己,遇到困难自己难以解决,因而子女最好能守在父母身旁。即 使要外出也不能在外逗留过长时间,心中要常常记挂父母的年 龄、生日。为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