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精选文档_第1页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精选文档_第2页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精选文档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1 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3月2010年8月在本院门诊治疗的慢性盆腔 炎患者80例,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3.5岁;病程最长10 a,最短1个月。经妇科及B超检查,均明确诊断。2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灌肠方:丹皮30 g,赤芍30 g,桃仁15 g,当归15 g,三棱15 g,柴胡15 g ,蒲公英15 g,夏枯草15 g,败酱 草15 g,金钱草20 g ;外敷方;透骨草15 g ,白芷15 g,三棱15 g,红花15 g,当归15 g ,乳香15 g ,没药15 g,王不留行15 g,肉桂3 g。外敷药粉制法:将中药外敷方诸药混匀用碾药 机碾制成细粉备用。

2、 中药保留灌肠后, 将外敷粉用热水调匀局部 热敷 2030 min ,每日 1 次, 10 d 为 1 个疗程。月经期停用, 月经干净 3 d 后再开始第 2 个疗程。3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中药保留灌肠及腹部热敷的目的、方 法、注意事项,消除其顾虑,主动配合各项治疗。3.1中药保留灌肠操作方法 取中药灌肠液200 mL倒入灌肠 瓶中,温度38 C41 C,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左侧卧位,膝 屈曲,液面距肛门不超过 30 cm,肛管插入15 cm20 cm,滴速 6080滴?min,若患者有便意,嘱其深呼吸,放松腹肌,以降 低盆腔内压力,缓解肠道痉挛。灌肠完毕后改为平卧位,嘱患者

3、 臀下垫枕平枕 1 h ,不能立即排便。3.2 中药保留灌肠注意事项 肛门、直肠或结肠等手术后或 大小便失禁的患者、下消化道出血、妊娠妇女禁忌灌肠;药液温 度适宜,一般为39 C41C。温度过高会损伤肠粘膜,影响药 液在肠道吸收,过低使肠管收缩,腹痛加剧,同样不利于吸收; 灌肠高度适宜,液面距肛门不超过 30 cm;肛管要灭菌或使用一 次性肛管, 一人一次一管, 避免感染; 灌肠过程中观察患者面色、 有无汗出、心慌、腹痛等不适。及时发现报告医生处理。3.3 体会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带下病,妇人腹痛,热入血室,产后发 热,痛经等范畴,发病机制是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 脾虚湿瘀互结及肾阳虚所

4、致。本病的性质是湿、热、瘀,故在治 疗上选用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药。 在治法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 合局部热敷, 一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临床已使用多 年,是一个疗效肯定地治疗方法,两方中当归、赤芍、三棱、桃 仁具有活血化瘀之功,败酱草、丹皮、蒲公英、金钱草、夏枯草 有清热解毒化湿之功,透骨草、乳香、白芷有通络止痛之功效,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和营之功效, 使用该药方灌肠, 使药物经直肠粘膜吸收,很快在盆腔弥散,促进血液循环,改善 组织营养,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促进炎性包块 吸收。二是采用中药热敷,通过局部的热刺激,改善局部血特循 环,加快新陈代谢,促进增生组织软化,利于炎症消退和炎性物 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