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提升练习班级:_ 姓名: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汉江 临 泛(唐) 王 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注释楚塞:楚国的边界。战国时这一带本为楚地。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好饮,每饮必醉。(1)第三、四两句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江水的_, 两岸青山的_。(2)你认为第五、六两句诗哪两个词用得妙?为什么?_(3)从整首诗来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_。2. 课外阅读。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
2、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逆:违抗。不信:不诚实,不可靠。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天帝使我长百兽(_)(2) 兽见之皆走(_)(3)子以我为不信(_)2翻译下列句子。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_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是_,它们都是用来比喻_的一类人。4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_3. 根据课文杨氏之子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 ),甚(
3、0; )。孔君平( ),父不在,( )呼儿出。为设果,果有( )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 )。”(1)用原文中的词语来回答:杨氏之子待客很热情,是从_看出来的;他反应很敏捷,是从_看出来的;他说话委婉而有礼貌,是从_看出来的。(2)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_。4. 课外类文阅读。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注释)罔:迷惑,意思是感
4、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1“故”字在词典中的解释有:故意,有意;缘故,原因;原来的,从前的,旧的。“温故而知新”中的“故”应选第_种意思。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温故而知新。_(2)学而不思则罔。_3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A.三个人一起走路,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B.多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在。C.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向他人虚心学习。5. 阅读理解。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选自韩非子)(注释)齐
5、宣王:齐国的国君。竽(yú):古代的一种乐器。南郭处士:南郭先生。说:“悦”,喜欢、高兴。廪(ln)食(sì)以数百人:官府供给的粮食和那几百人一样。湣(mn)王:齐宣王后的继任国君。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必三百人(_)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_)2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_3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生活中那些( )A.弄虚作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B.溜须拍马,喜欢阿谀奉承的人C.夸夸其谈,经常言过其实的人6. 课内阅读。梁国_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_,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_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
6、是夫子家禽。”1将课文补充完整。2从“为设果,果有杨梅”中可以看出()A.杨氏之子非常喜欢吃杨梅B.杨氏之子是一个非常懂礼貌的孩子3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杨氏之子能一下子让孔君平无言以对,展现了自己的霸道。B.以“孔雀”为名来反问孔君平,这样可以贬低孔君平的身份。C.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使孔君平无言以对。4本文主要通过人物的_来表现人物的特点。5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7.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
7、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崔是夫子家禽。”1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文中的“家”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_)(2)文中的“夫子”是指年老的人。(_)(3)这则文言文是围绕“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来写的。(_)(4)这则文言文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的特点。(_)2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B.孩子与孔君平针锋相对,生硬的态度让孔君平哑口无言。C.孩子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应有的礼貌。D.孩子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
8、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8. 文言文阅读。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虎求百鲁而食之()A.设法得到 B.恳求,乞助C.需要 D.寻找2天帝使我长百兽()A.替,让 B.出使 C.派,差遣 D.用3天帝使我长百兽()A.管理,治理 B.生长,发育 C.增加 D.排行第一4兽见之皆走()A.失去原样 B.跑,奔
9、跑 C.通过 D.走路,步行5“狐假虎威”的意思是_。6百鲁看见老虎和狐狸皆走的原因是_。7这篇寓言故事讽刺的是_的人。9.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注释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其-他的,代词。坠-掉,落。于-在,到。遽-立刻,急忙,马上。契-用刀刻。是-指示代词,这儿。吾-我的。之-结构助词,不
10、译。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其-他,代词。者-的地方。求-找。之-剑,代词。矣-了。而-但是。若-像。此-这样。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1解释加点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_)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_)2翻译句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3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修辞,请变成陈述句_4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_5这寓言叫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道理?_10. 文言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_ _。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11、。”儿应声答曰:“_ _。”1把原文中空白处应填写的句子写在下面。_ _2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_。3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 乃:_ 孔指以示儿曰。 示:_ 曰:_ 4杨氏之子回答得极其巧妙,其巧妙之处在_从中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一个_的孩子。11. 阅读理解。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
12、,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注释:止:与下文“退”相对,指留下。臣里:我家乡。东家之子:东边邻居的女儿。著(zhuó):搽。施朱:涂烟脂。束素:一束白色生绢。这是形容腰细。含贝:比喻牙齿整齐洁白。1上文哪些语句影响到课文白鹭作者的遣词造句?请用“_”画出来。2找出文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例:(止)(退) (_)(_) (_)(_)12. 课内阅读。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这段话中,孟子提出了_的
13、主张。2在文中“”里加上标点。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中,“二者”指的是_和_。“得兼”的意思是_。“舍”的意思是_。4舍弃鱼而要熊掌,是因为熊掌更贵重、更稀有,而孟子为什么要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违背道义呢?_13. 课外文言文阅读。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注释)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1解释加点的字。(1)天雨,解素衣。_(2)岂能无怪哉?_2翻译下面的句子。(1)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_(2)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14、_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两处)向 者 使 汝 狗 白 而 往 黑 而 来4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A.出去时穿什么衣服,回来时还要穿什么衣服。B.杨布家的狗和主人不亲密,主人换件衣服它就不认识主人了。C.遇事要善于思考,不能只看表面,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14. 课内阅读。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 朱熹)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余尝谓 _ (2)心不在此_(3)却只漫浪通读_ (4)心到
15、最急_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_(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_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是:心到,眼、口才能到。B.文段阐述了怎么读书的问题,其中心到最重要。C.文段告诉我们读书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样不仅能够加快阅读速度,还能提高阅读质量。15. 文言文阅读。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 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 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刘向战国策(注释) 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 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卮(zh):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安能:怎么能;哪能。1给下面句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1)引酒而饮之。(_)A拉,伸 B退却 C持,拿(2)蛇固无足。(_)A本,原来 B结实,牢靠 C坚定,不变动(3)终亡其酒。(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Animals on the farm(Again Please)说课稿 冀教版(三起)
- 8的乘法口诀(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
-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少年中国说》说课稿 北京课改版
- 16 麻雀 第一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木兰诗说课稿 新人教版
- 1 折彩粽(说课稿)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001
- Unit 4 My home Part B Lets learn(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5楼房承包合同协议模板
- 2025家居装修工程施工合同范文
- 2025房地产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物业管理服务应急响应方案
- 医院培训课件:《如何撰写护理科研标书》
- 风车的原理小班课件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 含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
-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全册数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2025届数学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六年级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六套)
-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 电和磁整章思维导图
- (正式版)SH∕T 3541-2024 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