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校名 推荐练案 8诗经两首 (2)本练案共2 页,满分44 分,时间40 分钟。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 分 )秋风 (其二 )杜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ce)a 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 残日西堕, 光线微弱, 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
2、人行,四周一片寥落。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e秋风起而动归思,对着眼前的风中衰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回归故里,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解析】c“ 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 理解有误, “ 捣练 ” 是捣洗丝绢,意指家中人为远行人备置寒衣。e.“ 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 ,理解有误,此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归家之日早已白发满头,极写心中悲苦。2 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最后四句,句句饱含悲情,望月思归而难归为悲,挂帆可还乡却不是今夜为悲,他日
3、归家却已漂泊一生华发满头为悲,牵挂故园池台不知是否残毁为悲。 但悲情中却有乐笔,“不知明月”句用语俏皮,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后四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悲情是主调,虽有想象中的归家之乐, 但对照眼前不得归的现实处境,让人更觉不归的心酸。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 分 )楚江怀古 (其一 ) 注 1名校名 推荐马戴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注】在唐宣宗大中初年,原任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的马戴,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龙阳
4、( 今湖南汉寿 )尉。这首诗为其南渡湘江洞庭时所作。3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d)a 诗题“怀古”,实际并未怀古,而是借泛游楚江来抒发自己的情怀。b诗中“微阳”“猿啼”“乱流”等萧瑟清冷的景色,让诗人倍感寂寞悲凉。c尾联写诗人想起了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于是感慨丛生。d尾联中“竟夕”写自己在傍晚时分竟然产生了悲秋之情,有出乎意料的意味。e全诗风格清丽婉约,感情细腻低徊,语言含蓄蕴藉,别具特色。【解析】a 项, “ 实际并未怀古 ” 不正确,诗人凭吊屈原,照应了诗题的“ 怀古 ” 。d 项,对 “ 竟夕 ” 的理解不正确, “ 竟夕 ” 的意思是 “ 整个晚上
5、” ,也并没有 “ 出乎意料的意味 ” 。答 d 给 3 分,答 a 给 2 分,其它选项不给分。4 颈联被认为是晚唐诗中的名句,除对仗外,本联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6 分 )答:两句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2 分)“广泽生明月”, 广阔的洞庭湖是静的,“明月”本来也是静的, 但一个“生”字, 赋予了明月以活泼的生命,写出了其冉冉升起的动感,该句以动写静,表现出了洞庭湖的阔大与静谧;(1 分 )“苍山夹乱流”,“苍山”是静的,“乱流”是动的,该句动静结合,写出了青山的苍茫,江流的喧闹。(1 分) 两句动静结合,描绘出了一幅广阔的楚江月夜山水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2
6、分 )( 意思对即可,答白描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对表现手法的考查,主要集中在“ 虚实结合 ”“ 动静结合 ”“ 渲染 ”“ 衬托”“ 白描 ” 等方面。结合题干提问角度,先答出手法,然后再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 分 )重阳高适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注】华:白发。已:停止。就:接近,将要。剥啄: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2名校名 推荐乌帽:即乌纱帽,明代帝王贵臣多戴乌纱帽。欹:倾斜。5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bc)a 首联“两鬓华”表达了诗人对年老鬓白、
7、光阴荏苒的哀叹之感,b颔联“百年将半”抒发了艰难不遇、仕途不通的怨愤之情。c颈联将“白衣”和“乌帽”突出表现家贫路远、身处窘境的抑郁不平之绪d尾联通过景物描写表现无人来访、门庭冷落的悲凉之慨。e全诗风格清微婉约,感情细腻低回,语言含蓄蕴藉,别具特色。【解析】通读全诗,从中品味出诗人的情感。bc 两项表达的的感情应该互换一下。6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并分析。(6 分 )答:用典。“东篱”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的典故,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深化了诗歌主题。借景抒情。借菊花未开,表达心情的寥落,借暮鸦的鸣噪,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忧闷,抒发诗人的悲戚之绪。对比。将诗人门前的冷清与达官显宦
8、身边的热闹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处境的窘困。【解析】这首诗首联“ 东篱空绕未开花” 中的 “ 东篱 ” 应是运用典故,“ 未开花”“ 噪暮鸦 ” 这些景物描写中又暗含着诗人的情感,而 “ 独坐 ” 则主要运用了对比。作答时,要注意分析表达效果。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 分 )贼平 注 后送人北归司空曙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注】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7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ce)a 首联交代诗人和友人当年同时离家避难,如今诗人送友人“独北还”,形成鲜明对比。b诗人先写和友人的遭遇,后面则写想象中友人北还的情景,这是典型的虚实结合的手法。c颔联首句虚写流落他乡白发已生,而后句则实写“旧国”青山如故。d尾联想象友人“北还”途中看到景物侧面表现心中的寂寞、艰辛,同时也有直接写愁容满面。e全诗风格清新婉约,感情细腻低回,直抒胸臆表达内心的情怀,别具特色。【解析】c颔联首句实写流落他乡白发已生,而后句则虚写“ 旧国 ” 青山如故。 e3名校名 推荐语言含蓄蕴藉,不是直抒胸臆。答e 给 3 分,答 c 给 2 分,其它选项不给分。8 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 分 )答:(1) 表达了诗人对“安史之乱”(战争 ) 的痛恨之情。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4 My favorite subject Section A 2a-2f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3纸船和风筝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名校联盟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中学八年级社会下册教学设计(42份)
- 2024年一年级品生下册《我和小树交朋友》教学设计 山东版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Were going to read stories第3课时教学设计 湘少版
- 2023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Section B (2a-2e)教学设计(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2024秋四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9 Unit 1 Are you going to run on sports day教学设计 外研版(三起)
- 移动客户经理年终工作总结
- 《我的立体名片》(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
- 内蒙古科技馆新馆展陈创新方案
- 村级公墓规划设计方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真题(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大模型原理与技术-课件 chap6 大模型微调
- 单层轻钢结构施工方案
- 深度学习及自动驾驶应用 课件 第9、10章 生成对抗网络及自动驾驶应用、强化学习理论及自动驾驶应用实践
- 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商业类(电子商务)-职业技能理论知识(一)(答案版)
- 拼多多在线测评98道题
- 中国国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环境监测站运行管理与质量控制标准
- 20以内的加法口算练习题4000题 28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