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下的无痛麻醉注射系统(C-CLADs)(校对后).doc_第1页
计算机控制下的无痛麻醉注射系统(C-CLADs)(校对后).doc_第2页
计算机控制下的无痛麻醉注射系统(C-CLADs)(校对后).doc_第3页
计算机控制下的无痛麻醉注射系统(C-CLADs)(校对后).doc_第4页
计算机控制下的无痛麻醉注射系统(C-CLADs)(校对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控制下局部麻醉注射系统C-CLADs-目录一、无痛麻醉的基本理念二、STA安装操作三、传统麻醉技术四、新型注射技术-一、无痛麻醉的基本理念1、 怎样理解“无痛”?如果您对于无痛麻醉的概念还停留在局麻后的手术过程患者无痛感,那么是时候更新观念了。随着口腔各学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无痛观念意味着患者在治疗的全程心理和生理上都没有痛苦,享受舒适的治疗过程。2、 怎样才能达到“无痛”?阿替卡因在口腔科的广泛应用已经能使绝大多数的患者可以享受无痛的治疗过程,但是,局麻的注射过程本身,尤其是在高密度组织进行注射时,是非常疼痛的。缓慢注射可以降低疼痛的感觉,使用C-CLADs系统,给药的速度缓慢、均匀、低于人类的疼痛阈值,辅以无痛操作技巧,可以保证在麻醉剂的注射过程中,患者会有舒适的注射体验。3、 缓慢注射的标准是什么?正常注射:一支卡式安瓿麻醉剂注射时间不能少于1分钟。 安全注射:一支卡氏安瓿麻醉剂不少于2分钟。药物扩散到软组织时患者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即使意外静脉给药也可以及时发现,降低急救事故发生的几率。C-CLAD系统能够持续匀速、缓慢给药,注射速度低于人类疼痛阈值,保证了注射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二、STA安装操作【简单操作】第1步:打开设备前端:安装脚踏,旋紧衔接部位(见图1)。图1 安装脚踏后端:连接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等待设备5秒自动校验(见图2)。图2 电源和开关第2步:安装药筒将药筒插入到药筒盒中,使药筒盒的插针紧密的插入到药筒的橡胶塞中(见图3)。图3 安装药筒将软管从手柄的槽中拉出,根据需要将手柄折断变短(见图4)。 图4 折断手柄将针头帽插入到STA任意一侧的手柄插槽中(见图5)。图5 手柄插槽第3步:安装药筒盒将药筒盒的两翼插入到STA顶部的药筒盒插槽中,逆时针旋转1/4周(见图6)。 图6 安装药筒盒STA识别药筒盒后,自动排空手柄内的空气,剩余药量显示窗的LED灯被激活变亮(见图7)。图7 剩余药量显示窗第4步:开始注射给药方法:踩住脚踏开始给药,松开脚踏停止给药/回吸(见图8)。图8 脚踏给药第5步:移除药筒 顺时针旋转1/4周移除药筒(见图9)。图9 移除药筒将手指放入药筒盒一端的缝隙中,推出用过的药筒,取出药筒(见图10)。图10 取出药筒【手柄型号】1、30G -inch的the-Wand 手柄(见图11) 直径:0.3mm 长度:12.7mm 适于STA-韧带内麻醉、腭部注射及前牙区骨膜上浸润麻醉。图11 30G -inch的the-Wand 手柄2、30G 1-inch的the-Wand 手柄(见图12) 直径:0.3mm 长度:25.4mm 适于骨膜上浸润麻醉。图12 30G 1-inch的the-Wand 手柄3、27G 1 -inch的the-Wand 手柄(见图13) 直径:0.4mm 长度:31.75mm 适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图13 27G1 -inch的the-Wand 手柄【高级操作】1、 控制面板(见图14)图14 控制面板A - 剩余药筒容量显示窗B - 自动排气|回缩按键|保持回缩C - 多药筒按键|保持训练D - 压力传感显示窗E - STA模式按键F - 模式选择按键(正常模式或涡轮模式)G - 回吸按键H - 音频音量调节按键I - 电源指示灯2、 切换给药模式(见图15)图15 模式切换按住 “Select” 按钮开启Normal 模式。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中可使用Normal模式,Normal模式提供ControlFlo 和 RapidFlo 两种速度,通过在脚踏上施加不同的压力来控制给药的速度。A-STA模式 - 只有 ControlFlo流速B-正常模式 -采用 ControlFlo 与RapidFlo流速C-涡轮模式 -采用ControlFlo,RapidFlo与TurboFlo流速在正常模式与涡轮模式下使用a-在脚踏上施加较低的压力ControlFlo Speed(1ml|207秒=0.3ml/min)b-在脚踏上施加中等压力RapidFlo 流速(1ml|35秒=1.8ml/min)c-在脚踏上施加较高的压力TurboFlo流速(1ml|17秒=3.6ml/min)(只存在Turbo模式) 一支麻醉剂注射完成后,若剂量不够,无需将针头从组织中拔除,此时活塞会自动回缩到底部;若活塞没有自动回缩,按住自动排气|回缩按键|保持回缩,直至活塞回缩。 3、 多药筒功能(见图16) 移除药筒盒,将药筒盒中的药筒取出,更换新药筒。 按一下C - 多药筒按键|保持训练键,按键下方LED灯亮。安装药筒盒,继续注射。图16 多药筒功能操作流程图4、Cruise Control巡航控制什么是“巡航控制”与汽车的巡航控制相似,不用踩油门踏板就可以自动保持车速。使用巡航控制,您不必一直踩着脚踏就可以令麻醉剂溶液持续匀速的传输。激活“巡航控制”a-踩脚踏开始注射.b-三声提示音后,系统会发出 “Cruise”.的语音提示c-立即松开脚踏,即进入了巡航控制(开窗时间为5秒)踩一下脚踏即可取消巡航控制-三、传统麻醉技术【骨膜上浸润麻醉】图17 骨膜上浸润麻醉的注射(一) 使用STA进行骨膜上浸润麻醉的优势1、 应用ContolFlow能取得更好的牙髓麻醉效果,且会减少唇颊部的麻醉感觉。2、 从生物学角度讲,缓慢的注射速度减小组织损伤,术后反应小,组织愈合快。(二)麻醉的神经:牙神经丛大的末梢神经束(三)麻醉的区域:牙髓、牙根区、颊侧骨膜、结缔组织和粘膜。(四)操作方法1、使用30G 1-inch的 the-Wand 手柄2、注射部位:牙根尖上方颊粘膜皱褶处(见图17)。3、靶区:被麻醉牙的根尖部位。4、针尖斜面方向:朝向骨面。5、步骤:A、 提起患者嘴唇,绷紧组织。B、 将针尖斜面朝向骨面,接近注射部位。C、注射针接近注射点时踩脚踏,在注射部位滴几滴麻醉剂。D、轻持手柄、缓慢地旋转进针、在针尖前方形成麻醉通道。E、回吸F、注射足够药量。G、缓慢拔针。【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图18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一)使用STA进行骨膜上浸润麻醉的优势 1、双向旋转穿刺技术消除了注射针的偏斜,很少的阻滞麻醉失败。 2、回吸更加可靠,假阴性率大大降低。(二)麻醉的神经:下牙槽神经、切牙神经、颏神经(三)麻醉的区域:下颌牙至中线;下颌骨体和升支下部;颊侧粘骨膜-第一磨牙之前(颏神经);舌前2/3和口底(舌神经);舌侧软组织和骨膜。(四)操作方法(见图18)1、使用27G 11/4-inch的 the-Wand 手柄。2、刺入部位:在下颌升支内侧粘膜上的水平线和垂线两线交叉点3、靶区:下牙槽神经向下进入下颌孔之前处。5、步骤:A、将注射针接近进针点B、穿刺前开始踩脚踏,在注射部位滴几滴麻醉剂。C、轻持手柄、双向180度缓慢地旋转进针、在针尖前方形成麻醉通道。D、到达骨面回吸,将针头旋转180度,再次回吸。E、若回吸阴性,继续注射。F、注射足够药量。G、退至舌神经位置、回吸2次。H、若回吸阴性,继续注射。I、注射足够药量。G、缓慢拔针。-四、新型注射技术【上牙槽前中神经阻滞麻醉(AMSA)】图19 AMSA的注射一、解剖基础图20 AMSA解剖基础上颌神经及其分支 图21 AMSA麻醉的靶位置 虽然许多研究认为30%50%的个体上牙槽中神经缺如,但是所有的患者一定存在一个完整的牙神经丛提供从前磨牙到切牙的神经分布。在上牙槽前中神经注射中,麻醉的正是上牙槽前神经的牙神经丛。鼻腔和上颌窦的解剖结构,造成了上牙槽前、中神经分支和牙神经丛在前磨牙根尖部汇聚。进针点就在这些神经的汇聚区域。注入足够剂量的局部麻醉药可使它们渗过营养管和疏松皮质骨,包围这个区域丰富的牙神经丛。二、AMSA基础上牙槽前中神经(AMSA)阻滞是一种新的上颌神经阻滞方法。它是在C-CLADs系统的发展中,由Friedman和Hochman(STA的研发者,Milestone的技术总监)在1997年首先报道。这种技术由一个进针点能提供多个上颌牙齿的牙髓麻醉。进针点在硬腭上。1、 麻醉的神经:上牙槽前神经、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前和中神经的牙神经丛。2、 麻醉部位:1)上颌切牙,尖牙和前磨牙的牙髓麻醉 2)这些牙的颊侧附着龈 3)相关牙从中线到游离龈边缘的腭侧附着龈图22 AMSA的麻醉范围3、进针点:在硬腭上大约在连线腭中缝到游离龈边缘的假想线中点的位置。假想线的位置在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的接触点上。图23 AMSA的进针点4、适应证:1)用C-CLADs系统更容易完成 2)牙科治疗包括上颌前部牙齿或软组织 3)希望通过一针注射获得多个上颌牙齿前牙的麻醉时 4)上颌前牙的刮治和根切术 5)上颌前牙的美学修复并且微笑线评估对结果很重要时 6)由于致密的皮质骨使经唇侧入路的骨膜上注射无效时5、优点:1)一针注射提供上颌多个牙的麻醉 2)技术相对简单 3)比较安全;和传统的上颌局部浸润相比减少了麻醉药的剂量和穿刺的次数 4)能为相关牙牙周刮治和根切术提供有效地软组织和牙髓麻醉 5)麻醉后能够提供准确地微笑线评估,这在美容牙科治疗中很有帮助。 6)消除了术后由于上唇和面部表情肌麻木引起的不安 7)用C-CLADs系统操作更舒适三、操作流程1、使用表面麻醉2、使用30G 1/2-inch的 the-Wand 手柄,使针头斜面平行放于腭部组织的目标位置上。3、启动ControlFlo流速,进行预穿刺。4、轴向45度缓慢旋转进针,直至接触骨面。5、进行回吸。6、若回吸阴性继续注射,注射足够药量。7、在回吸过程中拔针。四、推荐剂量:4%阿替卡因 1/2药筒。五、操作流程开机-检查设置(STA)-安装麻醉剂、药筒-自动排气-回吸测试-将针头置于进针点-给药-预穿刺-缓慢进针-到达骨面-回吸-稳定针头位置,注射一定量的麻醉剂-回吸循环过程取出针头-将针头插入针头帽-(若麻醉剂有剩余,活塞未回缩)-按住“自动回吸”四秒以上-取下药筒-关闭系统【经腭入路的上牙槽前神经阻滞麻醉(P-ASA)】图24 P-ASA的注射一、P-ASA基础1、麻醉神经:(1)鼻腭神经 (2)上牙槽神经的前支2、进针点:切牙乳头外侧图25 P-ASA的进针点3、麻醉部位:(1)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和(稍少)尖牙的牙髓麻醉。 (2)这些牙相关的唇侧牙周组织 (3)这些牙相关的腭部牙周组织图26 P-ASA的麻醉范围4、适应证:(1)用C-CLADs系统更易完成操作 (2)上颌前牙及其软组织的牙科治疗 (3)需要双侧的上颌前牙麻醉时 (4)上颌前牙的刮治和根切术 (5)前牙美容修复,以及微笑线评估对结果很重要 (6)由于致密的皮质骨使经唇侧入路的骨膜上注射无效时5、优点:1)一针注射提供上颌多个牙的麻醉 2)技术相对简单 3)比较安全;和传统的上颌局部浸润相比减少了麻醉药的剂量和穿刺的次数 4)麻醉后能够提供准确地微笑线评估,这在美容牙科治疗中很有帮助。 5)消除了术后由于上唇和面部表情肌麻木引起的不安 6)用C-CLADs系统操作更舒适二、操作流程1、使用表面麻醉2、使用30G1/2-inch的 the-Wand 手柄,使针头斜面平行放于腭部组织的目标位置上。3、启动ControlFlo流速,进行预穿刺。4、轴向45度缓慢旋转进针,直至接触骨面。5、当切牙乳头变白后,重新调整针头至垂直方向,通过缓慢轴向旋转确定刺入鼻腭管的入口。6、当针头刺入鼻腭管并与内侧骨壁接触后,停止运动,进行回吸。针头刺入鼻腭管的深度不要超过1厘米(1/2英寸针头长)。7、若回吸阴性继续注射,注射足够药量。8、在回吸过程中拔针。三、推荐剂量:4%阿替卡因 1/2药筒。四、操作流程开机-检查设置(STA)-安装麻醉剂、药筒-自动排气-回吸测试-将针头置于进针点-给药-预穿刺-缓慢进针-暂停进针-乳头变白-调整针头至垂直方向-刺入切牙管-回吸-稳定针头位置,注射一定量的麻醉剂-回吸循环过程取出针头-将针头插入针头帽-(若麻醉剂有剩余,活塞未回缩)-按住“自动回吸”四秒以上-取下药筒-关闭系统【STA-PDL韧带内注射】一、PDL-韧带内注射基础1、 PDL的注射机理:局部麻醉药到达根尖周围组织,随后向根尖部扩散并进入牙齿周围的骨髓腔。图27 PDL的注射2、 被麻醉的神经:注射部位的牙齿根尖的终末神经末梢。3、 麻醉区域:注射区内的骨,软组织,根尖和牙髓组织。4、 适应证:同侧牙列中一或两颗牙齿的牙髓麻醉 双侧下颌牙齿(隔开的)的治疗(避免双侧下牙槽神经阻滞) 不希望有残留软组织麻醉的患者 区域阻滞麻醉被禁忌的患者 可作为牙髓不适的辅助诊断 神经阻滞麻醉作用不完全时的辅助技术5、 禁忌症:患有活动性牙周疾病的患者禁止韧带内注射二、操作方法:1、“开启”STA驱动装置。系统将默认到STA模式。2、使用30G 1/2-inch的 the-Wand 手柄3、针尖斜面紧贴牙齿,并与牙齿成45o角的方向将针头插入待麻醉牙齿的牙龈沟内。同时,踩下脚踏控制器,激活ControlFlo流速。在龈沟内滴几滴麻醉剂。4、像使用牙周探针一样轻轻且缓慢地将针头深入到牙龈沟内,直到感觉到阻力为止。图28 PDL进针点5、当听到压力反馈的提示音连续出现并看到压力显示窗的LED灯亮起来的时候,停止进针,稳定针尖位置。L.E.D灯将在大约十几秒的时间内从橙色转变为黄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