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管子》设计思想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r 7 一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武汉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武汉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经武 汉理工大学认可的国家有关机构或论文数据库使用或收录本学位论文,并向社会 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研究生( 签名) 搏豁导师( 签名) 期卯儿手z 3 r 户 一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管子一书主要是由春秋直到战国田齐时代管仲的门人子弟,以及稷下学 宫中崇尚管仲功业的一部分可以称之为“管仲学派 的稷下学士们的论著,经由 后世多家增、修、注、改合集而成。书中包括经济、管理、农事、军事等诸多内 容,其中又蕴含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儒家思想、文艺美学思想等。书中很多方 面即使在现代也有充分的研究和借鉴意义。但是目前学界对管子的研究,相 对于其他诸子百家来说并不算充分,尤其是其中的设计思想,几乎无人提及。本 文旨在讨论其中有关设计的内容,分析其中的经济思想,人本思想,天地观念和 设计标准等内容。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二章为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管子以及管 仲的历史背景。第一章包括本文的研究意义,管子的研究状况。第二章则阐 述管子其人,包括其国家的政治环境,人文环境,治国方略,分析了管子一 书的特点及其所包含的设计思想,并结合齐国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管子与 考工记的关系。第二部分涵盖第三章和第四章,这也是文章主体的构成部分。 主要阐述了管子中的设计方法,以贯穿于管子的线索“道”为契机来讨 论设计是如何在“道”的作用下走向其标准“和 的,从而把造物的内部结构与 外部环境都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即以何种手段和方式来达到设计的“和 之目 标的。其中包括设计中的礼仪与法制,人本思想,设计中的法度,质量的核查, 天地之理以及提高效率等方面。本章也是全文的核心内容,阐述设计必须依靠并 遵循的法则。第五、六章两章是第三部分。其中,第五章谈到了管子的“虚 静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美学思想。讲述了审美主体在静心、虚心的状态下并将 审美客体置于一种绝对的崇高的地位时获得的一种纯粹的审美感受。第六章论述 了管子设计经济思想,主要探讨“侈靡”观的政治、经济作用及其与设计间 的相互关联。 鉴于文章篇幅有限,对其中内涵的挖掘尚不充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发现 管子一书中思想的深邃,使之成为齐桓公富国强兵的重要思想支撑。随着我 们对它的分析逐步深入,必定会越发感觉出它对我们现代设计体系所具有的重要 意义。 关键字: 管子,设计,道 i i i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b o o ko fg u a m iw a sw r i t t e nb yt h es t u d e n t so fg u a n z ii nt h ep e r i o do fs p d n ga n d a u t u m n ,a n dt h er e s e a r c h e r sw h ow o r s h i p p e dg u a n z h o n gi nt h eh s i aa c a d e m y a t t e rt h e m o d i f i c a t i o n ,t h ea r t i c l ew a sf i n i s h e da b s o l u t e l y t h i sa r t i c l ei n c l u d e st h et h o u g h to f e c o n o m i c s 、 m a n a g e m e n t s 、a g r i c u l t u r e s 、m i l i t a r y , i na d d i t i o n ,t h ec o n t e n tc o n t a i n e dt h et h o u g h to f t a o i s t 、 l e g a l i s t 、c o n f u c i a n i s ma n da e s t h e t i c s t h ec o n t e n tp r o v i d e dt h ee x a m p l ef o rt h em o d e mw o r l d b u tn o w a d a y s ,t h er e s e a r c h e so ft h eb o o ki nt h ee d u c a t i o n a lc i r c l e si sn o ts os u f f i c i e n t , e s p e c i a l l y t h et h o u g h to fd e s i g n m yw o r k , d i r e c t i n gt h i ss i t u a t i o n ,a n a l y s e st h ee c o n o m y , h u m a n i t y , t h e c o n c e p t i o no f t h el o g o sa n dt h es t a n d a r do f t h ed e s i g n m yw o r dc o u l db e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c o n t a i n st h ef i r s ta n ds e c o n d s e g m e n t s ,a n a l y z i n gt h e s i t u a t i o no ft h e s t u d ya b o u tc r u a m lt h es e c o n dp a r t d e s c r i b e s g u a n z h o n ga n dt h ec o n d i t i o no f h i s t o r y , h u m i d i t ya n dp o l i t i c s i nt h eo t h e rh a n d ,t h i sp a r ta n a l y s e s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g u a n z ia n dk a o g o n g j i t h es e c o n dp a r tc o n t a i n st h et h i r ds e g m e n t , w h i c hi st h em a i np a r to ft h i sa r t i c l e a n dt h i sp a r tb a s i n go nt h et h o u g h to f “d a o ”i ng u a n z d i s c a r d st h es t a n d a r d h e ”o ft h ed e s i g n ,s ot h a tt h ec o n n e c t i o nb e t w e e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t h e 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i sd i s c o v e r e d t h i r dp a r tc o n t a i n st h ef o r t h 、f i f t ha n ds i x t hs e g m e n t s t h ef o r t h s e g m e n ta n a l y s e st h em e t h o do fd e s i g n ,w h i c ha s s o c i a t e sw i t he t i q u e t t e sa n dl e g a l i t y , r u l e s ,t h e e x a m i n a t i o no ft h eq u a l i t ya n dt h el o g o s t h i ss e g m e n ti st h ec o r eo ft h i sa r t i c l e ,d i s c a r d i n gt h e r u l e so fd e s i g n t h ef i f t hs e g m e n ti n v o l v e st h ev i r t u a lc o n t e m p l a t i o na n dt h ea e s t h e t i c st od e s c r i b e t h ef e e l i n go fb e a u t ya b o u t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s u b j e c ta n do b j e c t t h es i x t hs e g m e n t d e s c r i b e st h et h o u g h to f e c o n o m i c sa n dp o l i t i c sa n dt h ec o n n e c t i o no f t h ed e s i g n t h ea r t i c l ei ss os h o r tt h a tt h er e s e a r c hi sn o ta b u n d a n t , b u tw ea l s oc a nf i n d t h ed e e pt h o u g h t o f b o o ko fg u a n z lw h i c hs e e m e dt ob et h eb a s e m e n to f t h et h o u g h tt or e i n f o r c et h es t r e n g t ho f 缈 a st h ed e p t ho f t h er e s e a r c h , w ew i l lf i n dt h em e a n i n gt ot h ed e s i g ni nt h em o d e mw o r l d k e yw o r d s i v , i i i i i i i i v 1 2 2 3 3 4 5 5 5 7 1 0 2 2 1 稷下学宫1o 2 3 管子的特点ll 2 3 1 管子与设计l l 2 3 2 管子与考工记1 2 第3 章 的设计观( i - ) 1 4 3 1 和之以“道”1 4 3 2 礼j 法同治16 3 3 明于计数1 9 第4 章管子 的设计观( 下) 2 3 4 1 明辨功苦2 3 4 2 天地之理2 4 4 3 计意要功2 7 第5 章 设计经济思想探究d * 8 3 9 6 1 经济基础3 9 6 2 以经维政4 1 结论4 4 参考文献4 5 致谢4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成果4 8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 章引言 1 1 管子设计思想研究的目的、意义 先秦诸子研究当中,以管子一书的研究最为薄弱。究其原因,管子 非一时一人之作,其中囊括的思想又极其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管理诸 多方面,且由于年代久远,流传过程之中传抄讹误众多,理解起来相当有难度。 管仲协助齐桓公成就伟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先秦史籍和子书中多有记 载。孔子日g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 云i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道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 衽矣。 1 评价甚高。司马迁日: “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 轻重、o l 府,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 2 。 中国先秦思想史的书籍中,对儒、道、法、墨各家的研究,多谈到孔、孟、苟、 老、庄、墨、韩非等人,常忽略管仲思想,至于对管仲设计思想之论述更是少之 又少。 齐国本是周成王的外祖父姜太公吕尚的封国,占有今山东省淄博市周围数百 里的- d , 片地区,偏距东海之滨,司马迁形容它是“区区之齐 ,“在海滨。 在管仲的治理下,齐国不仅国富民强,更是辅助齐桓公成就了一番霸业,使当时 齐国成为了各诸侯国之中最强大、最先进的国家。司马迁形容管仲“善因祸而为 福,转败而为功 3 ,足以见得管仲是一位拥有着丰富智慧的思想家,和一位杰 出的政治家。管子一书涵括了丰富的道家思想、黄老思想、法家思想、儒家 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兵家思想。这些篇章中隐含地透露出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的 齐国宰相管仲对当时社会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功能的看法。这里我们所 说的设计不单单是由工艺美术演变而来的艺术设计,而是凌驾于这之上的一种造 物之道。如宙合、四时、五行、幼官、轻重已等篇章涉及 到设计原则问题,八观、立政、七法、任法、明法解等篇 章涉及到设计方法问题, 立政、七法、兵法等篇章涉及到设计功能 问题。本文欲从上述问题中梳理出管子设计思想和内涵,以期待对它所处的 时代的设计还原一个真实的认识。 1 程树德:论语集释,9 8 2 页,9 8 9 页,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 年。 2 司马迁:史记,2 1 3 6 页,北京,中华书局,1 9 8 2 年。 3 司马迁:史记,2 1 3 6 页,北京,中华书局,1 9 8 2 年。 2 、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2 管子研究概述 1 2 1 古代研究概况 管子一书,是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成册的。刘向在管子序中说: “所校雠中管子书三百八十九篇,太中大夫卜圭书二十七篇,臣富参书四十一篇, 射声校尉立书十一篇,太史书九十六篇。凡中外书五百六十四,以校除复重四百 八十四篇,定著八十六篇,杀青而书可缮写也。川可以得知,在刘向编订之前, 管子就有多种版本流行于世,其中重复的篇章很多,经过删除整理后,成为 流传至今的有8 6 篇目录的版本,其中还有1 0 篇亡佚,实存7 6 篇。 自刘向编订管子之后,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文化经历了崇尚黄老、 独尊儒术、佛教兴起、道教创立等多元文化的碰撞过程。但是这漫长的过程中齐 学渐趋式微,管子一直未受到重视。“魏晋南北朝的多元文化激荡,终至推 出气度恢弘、史诗般壮丽的隋唐文化时代。到处是一片春回大地的光景,到处是 有生的力量在喧腾,到处回荡着精神独立的声音。那充溢着欢欣、迸发出创造光 芒的文化精魂,以一种历史大力,给中国文化注入新生的力量。 2 管子在 唐代开始受到重视,唐代最重要的研究管子的著作是房玄龄、尹知章的注本, 一般认为是尹知章所撰。尹知章所撰管子注乃梳理管子文义的开山之作, 后人对管子的研究莫不在此基础之上。如唐魏睁的管子治要一卷( 在群 书治要内) ,马总的管子要语( 在意林内) ,杜佑的管氏指略二 卷( 据新唐书艺文志) ,这些都在管子书中节选了一些篇章,未加以 深入研究。 宋代管子出现了刊行本,刻于南宋末年,题为“大宋甲申”的宋杨忱本, 后又出现了杨忱为其作序的张嵘校正本。张镍校正本基本保存了杨本的原貌,经 校正后优于杨本,后杨本失传,张镍校正本流传天下(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杨忱本) 。 除杨忱本,张镍校正本,管子宋刻本还有蔡潜道墨宝堂本,刻于绍兴年间。 此外,朱熹礼仪经传通解、叶道习学纪言、黄震日抄、王应麟困 学纪闻等笔记杂著,对管子一书也有所论及。3 管子在宋代已缺失十篇。明代管子的注本和相关研究大量出现。最 早的注本为刘绩管子补注本,主要是在尹知章本基础上发挥和引申,其系统 下有朱东光本、王芑孙跋本、无注本等。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赵用贤的管 韩合刻本,号称精善,其后诸本大多以此为参考。此外,明代管子注本还 有张登云管子参补,朱长春管子榷,张榜、朱长春管子评注,梅士 1 转:乐爱国:管子的科技思想,2 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4 年。 2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4 4 3 页,上海,一卜海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 3 参见:池万兴: 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4 年。 - 3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享铨叙管子成书;凌汝亨评注管子,朱养和管子批评等。朱长春管 子榷是在赵用贤本基础上述著,统论篇章主旨。 清代管子研究主要集中于校雠、注释、札记等方面。在校释方面有洪颐 煊管子义证,王念孙管子杂志,陈奂管子辨识,丁士函管子案残 稿,张佩纶管子学,梁启超管子评传等等。此外,还有陈梦雷管子 汇考、宋翔风管子识误、张文虎管子校、洪亮吉弟子职笺释等等。 戴望的管子校正是清代最重要的研究成果。该书刊于清同治十二年,上海中 国书店清代学术丛书有影印本。该书收罗诸家校释,杂引王念孙、张文虎、 丁士函、顾广圻之说,尤为繁复,影响最大,后来曾多次印刷。清代中后期管 子在日本的研究成功有猪饲彦博的管子补正,于日本宽政十年( 即嘉庆三 年) ,安井衡的管子篆诂,于日本庆应间( 即同治六年) 。 1 2 2 近现代研究概况 民国初年,众多管子研究者沿袭了清代乾嘉学派的研究方法,侧重对 管子文本的考订,这其中包括:章炳麟管子余议、于省吾双剑移诸子 新证、罗根泽管子探源、石一参管子今诠、庞树典管子补注疏义、 尹桐阳管子新释、李哲明管子校义。上述系民国间研究成果,考察管 子篇章成文时间和思路,给后世研究者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解放后,由许维通、闻一多、郭沫若集成的管子集校是那个时代最重要 的管子研究著作。该著作郭沫若以许维通和闻一多的手稿为基础,汇集了宋 明清数十家校释成果之精华,在此基础上进行校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管子 集校由科学出版社于1 9 5 6 年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1 9 5 8 年中华书局 出版了夏纬瑛管子地员篇校释,作者以科学工作者的身份从新的研究视角探 讨了前秦时期的农业发展水平。1 9 7 9 年,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由中华书 局出版。马非百认为轻重篇不同于管子其它诸篇,是西汉末年王莽时代的人 所作,对此胡家聪、李学勤等学者都持不同意见。1 9 8 2 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 版了赵守正的管子注释,该著作参考了四部备要赵用贤校订本和郭沫若 等先生的管子集校本的研究成果。2 0 0 4 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黎翔风先生撰 写、梁运华整理的管子校注,该本也是在参考学习郭沫若等管子集校基 础上编著而成,是近年来所出的最重要的校注本。此外,1 9 9 5 年5 月,社会科 学出版社出版了胡家聪的管子新探、2 0 0 3 年1 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 程国政管予雅话、2 0 0 4 年3 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乐爱国管子的科技思 想、2 0 0 4 年6 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池万兴 研究、2 0 0 9 年9 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一中国最早的管理学文库等等,成果颇丰。 4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1管仲其人 2 1 1 管仲生平 第2 章管仲与管子 管子一书主要记载管仲的言行及事迹,管仲作为管子的核心人物, 该书因管仲得名,暂且先不讨论它是否为管仲所著,研究管仲的生平事迹是我们 研究管子设计思想的基础和重中之重。本节主要参考史记、国语等 史料中的相关部分对管仲其人的主要经历进行探讨,以期为掌握管子设计思 想铺下基石。 史记管晏列传中有记载:“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 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 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 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於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1 从史记的这段描述中,使我们对管仲有个大概的印象。管仲,名夷吾, 字仲,颍上人( 今安徽省颍上县) 。管仲年少的时候,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牙 认为管仲是有贤德之人。管仲早年生活坎坷,家境贫寒,常于鲍叔牙处获得利益, 鲍叔牙对这些看得很淡然,始终友善地对待管仲。后来,鲍叔牙与管仲分别为齐 国的公子小白与公子纠做参谋,公子小白当上了齐国的君主,公子纠死,管仲因 而沦为囚犯。在这种形势下,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这个人才。桓公不弃前嫌, 大度接受了管仲做齐国的首相。在管仲的辅佐之下,齐国迅速发展起来,齐桓公 于各诸侯国之间威信大增,并且曾九次召开诸侯大会,实现了他的政治抱负,这 些都得益于管仲过人的才能和杰出的智谋。 关于管仲的祖上及后代的详细情况,可供我们考证的史料不多,但我们仍能 从一些史籍中揣摩一二。国语齐语记载:“管夷吾,齐卿,姬姓之后,管 严仲之子敬仲也。 2 晏子春秋记载:“昔吾先君桓公,有管仲恤劳齐国, 身老,赏之以三归,泽及子孙。3 左传僖公十二年记载:“冬,齐侯使 管夷吾平戎于王,使隰朋平戎于晋。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辞日:臣,贱 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 陪臣敢辞。 王日:舅氏! 余嘉乃勋! 应乃懿德,谓督不忘。往贱乃职,无逆朕命! 管仲 1 司马迁:史记,1 7 1 5 页,北京,中华书局,1 9 9 9 年。 2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2 1 6 页,北京,中华书局,2 0 0 2 年。 3 吴则虞编著:晏子春秋集释,1 8 8 页,北京,中华书局,1 9 6 2 年。 5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受下卿之礼而还。君子日: 管氏之世祀也宜哉! 让不忘其上。班1 从诸上种 种史籍我们可以看到管仲之父名山,字严仲。齐桓公鉴于管仲对齐国贡献巨大, 授予管仲多处封地。故管氏在田齐时代为齐国显族,他的后代可能也因此受到他 的庇佑。 管鲍之交今天作为成语使用,用来形容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就是来源于管 仲和鲍叔牙这对老朋友的故事。 史记管晏列传记载:“管仲日: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 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 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 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於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 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从管仲的自述中我们看到了管鲍 这对老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和感人的故事。管仲虽贵为姬姓贵族后裔,可是家道 衰落,管仲早年甚至不得不为了维持生计,和鲍叔牙一起在齐、鲁交界的地带以 经商为生这也是他一生最为不得志的时候。每次经商回来,分配盈利,管仲都会 给自己多分一部分,鲍叔牙从无异议,因为他知道管伸家境的困难。管仲曾经为 鲍叔牙出谋划策,而使鲍叔牙更陷入困境,鲍叔牙不认为这是管伸愚钝所导致的, 而是时机不对而已。管仲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被罢免,鲍叔不认为是管仲不成器, 而是知道属于他的时机还未到来。管仲曾经多次参加战争又多次逃跑,鲍叔不认 为这是因为他胆怯,而是知道管仲还担负着赡养老母亲的责任。公子纠称王失败 了,召忽以死殉难,管仲沦为阶下囚而受尽屈辱,鲍叔不认为管仲是个薄情寡义 的无耻之徒,他知道管仲是不想因为小的过失而使大的功名不显于天下罢了。“生 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一句感叹道出了管仲对鲍叔的大度支持与深深地感激。 鲍叔推荐了管仲,自己甘愿屈居于他之下,和他一起辅佐齐桓公,并使齐桓 公逐步信任于管仲。司马迁的评价是“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 相对于管仲而言,鲍叔又何曾不是一位智者? 鲍叔让贤、荐贤的美名千古流传, 孔子家语、说苑、韩诗外传里都有所称赞。管子小匡中关于 有一段描写鲁国的智囊施伯对于此事精彩的分析:“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 而柙以予齐。鲍叔受而哭之,三举。施伯从而笑之,谓大夫日:“管仲必不死。 夫鲍叔之,忍不修贤人,其智称贤以自成也。鲍叔相公子小白先入得国,管仲、 召忽奉公子纠后入,与鲁以战,能使鲁败,功足以。得天与失天,其人事一也。 今鲁惧,杀公子纠、召忽,囚管仲以予齐,鲍叔知无后事,必将勤管仲以劳其君 1 牡预: 春秋经传集解,2 8 0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8 年。 6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愿,以显其功。众必予之有得。力死之功,犹尚可加也,显生之功将何如? 是昭 一德以贰君也,鲍叔之知,不是失也。 1 以施伯之智,早早的看到了管仲之才, 也看到了管仲必为齐国所重用。鲍叔举荐了他,不仅对自己无丝毫损失,反而为 齐国挽回一位“大材”,还能留下“众必予之有得( 即有德) 的美名,又何乐 而不为呢? 2 1 2 管仲治国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 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於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 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於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 侯由是归齐。故日: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管仲富拟於公室,有三归、反 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於诸侯。2 司马迁用寥寥几句如 是描述了管仲作为齐相之后对齐国、对齐桓公本人做出的贡献。 毫无疑问,管仲是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政治家,他彻底改变了齐国,也彻底改 变了春秋的历史,整个春秋战国,管仲之后的政治家门,无一不受到管仲的影响。 毫不偏颇的说,管仲是在发扬光大周公的思想,建设性地将周公的思想运用于诸 侯国的管理当中,而他对于人民、对于法治的重视更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他 的管理模式当中,运用的大量的数据和所谓的工艺。不仅在政治上创新,在农业、 商业、军事、甚至山林防火、历法等等方面都通过立法的形式进行了规范。他很 多的想法在今天依然先进。后世的孔子对管仲也是崇拜的五体投地,他曾经说管 仲辅佐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 衣襟,做蛮人统治下的百姓。孔子也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诸葛亮也常常自比于管仲和乐毅。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 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管仲就这样开始了他的宏篇大论,而且 这仅仅是开场白。意思是说凡是拥有国土治理百姓的君主,务必要掌握好四时、 农事,以保粮库充盈,国家富裕了就会吸引来更多的百姓,合理的开发土地,百 姓就会安居乐业,大家都温饱了就懂得遵守礼节了,丰衣足食也就明白荣辱了, 君主的行为合乎法度,亲朋就可以相安无事,国家的四维得以发扬,君主的命令 1 黎翔风撰:管子校注,3 8 9 页,北京,中华书局,2 0 0 4 年。 2 司马迁:史记,1 7 1 5 页,北京,中华书局,1 9 9 9 年。 7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就可以很好的实行,这个四维指的就是礼义廉耻。如果说周公奠定了中华文化的 基础,指引了中华文明的方向,那么管子思想就开拓了中华文明的道路。在管仲 年代,中国文化还没有大的分歧,儒法道还没分家,因此我们可以说,管仲思想 是综合思想,在他的思想当中,既有仁义思想,又有法治思想,也就是说管仲既 重视道德和教育的力量,也非常重视刑罚和法律的威力,另外,管仲还是一个开 明、明主的政治家,既尊重当时的封建等级制度,也大力从平民百姓当中选拔人 才。 管仲治国有四项基本原则,所谓“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 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 四维? 一日礼,二日义,三曰廉,四日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 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 枉,则邪事不生。1 这里的意思是说国家有四维,分别是礼、义、廉、耻。缺 了一维,国家就倾斜;缺了两维,国家就危险;缺了三维,国家就颠覆;缺了四 维,国家就会灭亡。倾斜可以扶正,危险可以挽救,倾覆可以再起,只有灭亡了, 那就不可收拾了。如果有了礼,人们就不会超越应守的规范;如果有了义,百姓 就不会妄自求进;如果有了廉,人民就不会掩饰过错;如果有了耻,百姓就不会 趋从坏人。人们不越出应守的规范,为君者的地位就安定;不妄自求进,人们就 不巧谋欺诈;不掩饰过错,行为就自然端正;不趋从坏人,邪乱的事情也就不会 发生了。直至今时今日,礼义廉耻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子孙的做人的基本原则。国 家要发展,人民要富裕,这四项是基础,是必备。 在儒家的辞典中,“礼”是一种社会行为的规范,而且在一般场合,“礼 又专指周代之礼。儒家认为,春秋时代的社会争乱正是由于人欲物欲横流造成的。 所以,孔子极度推崇周礼,要求用周礼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非礼勿视。非礼勿 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 他非常强调辨证礼仪等级的名称和名分,严格遵守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的等级秩序,使人人都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不超出自己应得的“度和“量 ,从而消除纷争。然而在确定人的行为是否符 合“礼”的规范时,儒家提出以“义为价值准绳。孔孟都高度强调“义的重 要性,以其为立身之本,“君子喻于义 ,3 “义,人之正路也”4 。所谓“义者, 宜也。5 意思是说言行举止要和“礼 既成的社会等级、制度、观念等相吻 合,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价值意义上“礼”的要求。 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以孟轲为代表,提出君主必须“利民、 1 黎翔风撰:管子校注,l 页,北京,中华书局,2 0 0 4 年。 2 见论语颜渊。 3 见论语里仁。 4 见孟子离娄。 5 见礼记中庸。 8 一 f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爱民”,他的论述有如下几点:轻刑薄税,治民以严;听政于国人;与民同乐。 管仲同样将民本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之一,它主张治国兴邦,以民为本。其 理论依据是“予之为取的政治目的和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管子牧民四顺中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 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 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 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 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故从其四欲, 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1 政治的兴 衰成败在于是否能得民心。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顺应了民心,政治自然兴 盛;反之,政治就会衰败。人民不喜欢忧劳、人民害怕生活贫困、人民恐惧危险 降临、人民担心家族灭绝,君主就保证使百姓生活安乐、富足、安康、人丁兴旺。 能使百姓生活安乐的君主,百姓自然愿意为他忧劳;能使百姓富足的君主,百姓 自然愿意为他忍受贫贱;能使百姓安康的君主,百姓自然愿意为他不惧风险赴汤 蹈火;能使百姓生养的君主,百姓也原意为他赴死。只靠刑罚并不能使百姓感到 恐惧,杀戮也无法让百姓从心里服从。所以,过多的刑罚人民也不害怕,法令就 无法施行;杀戮太多而人心不服,君主的地位就不安稳了。顺从了百姓的上述四 种欲望是十分重要的。顺从他们的欲望也正是为了向他们索取国家之所需,这才 是治理国家政治的法宝。 儒家力图以血亲人论来融化社会矛盾,法家却对现实政治有独特而深刻的理 解。冷静观察的理性态度,冷酷的人际利害关系,无情的利己主义,构成了法家 学说的冷峻特色。 管子不仅认为亲民为治国之本,而且也认为法治为治国之根。只有实行法治, 国家才能安定、富强。法治是君主安邦定国的重要手段。其次,实行法治,可以 使百姓安分守己,竭诚为国效劳,也更有利于统治百姓。管子牧民说“错 国于不倾之地,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之府,下令于流水之原,使民于不争之 官。明必死之路,开必得之门。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 可复。 2 国家下达的政令合乎道理,是要国策顺应并且深入人心;使百姓都各自 处在没有争执的位置上,是要人才各尽其长;让人民明白什么是必死的行径,是 要严明刑罚的重要性;让人民知道哪里是对他们敞开的大门,是要他们守诚信并 且懂得如何才能获得奖赏;不做不可能成功的事情,是使百姓量力而为;不追求 妄想得到的东西,是不强迫民众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不在不可以待的地方停 留,是说不要贪图侥幸;不做没有后路的事情,是不欺骗民众百姓。 1 黎翔凤撰:管子校注,2 页,北京,中华书局,2 0 0 4 年。 2 黎翔风撰:管子校注,1 4 页,北京,中华书局,2 0 0 4 年。 9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法出于道,具有治国的至高无上性,而法又出于君,管子认为尽管法令为君 主所颁,但法律一旦颁布,就凌驾于全社会之上,具有绝对尊严。管子也主张尊 君,牧民篇中说“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 分之。故知时者可立以为长,无私者可置以为政,审于时而察于用,而能备官者, 可奉以为君也。缓者后于事,吝于财者失所亲,信小人者失士。1 治理一个国家 不能全部倚赖君主,但是不可否认君主对于一个国家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君主 的喜好往往影响着他的臣民甚至整个国家。简单说来,一个国家的君主要有容纳 天地万物的气度,要能明辨是非善恶,并且能够审度天时地利兼备知人善用之人, 则当拥戴他为君主。 2 2 管子的作者与时代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管子一书是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成册的。至于管子 的作者究竟是谁,以及著书于何年代一直是历代学者争论的焦点。目前,大多数 研究学者得到的共识是管子大部分篇章非一时一人之作,它包含了春秋时代 齐国的史官以及管仲的门人子弟,直到战国田齐时代稷下学宫崇尚管仲功业的可 以称之为“管仲学派 的稷下学士的论著。 2 2 1 稷下学宫 管子一书与稷下学宫有相当密切的关系。稷下学宫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促 进了管仲学派的发展并将其推向高潮。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田齐桓公。 稷下是齐国国都城门,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齐国国君在此设立学宫,学 宫因处稷下而称“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是东方大国,鲁国不但弱小,而 且很快就灭亡了。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文化圣地,它基本与田齐政权相始 终,随着秦灭齐而消亡,历时大约一百五十年。稷下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 “不治而议论 、“无官守,无言责 的方针,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各学派 并存。齐宣王时期,采取了更加开明的政策,“趋士”、“贵士 、“好士,稷下学 宫的规模和成就达到顶峰。当时,四方游士、各国学者纷至沓来,儒、道、名、 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等各家学派林立。学者们聚集一堂,围 绕着天人、古今、礼法、王霸、义利等问题展开辩论,各抒己见,互相促进发展, 世称“百家争鸣”。司马光曾在稷下赋中说:“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力 稷下学宫中著名的学者有淳于髡、彭蒙、尹文、慎到、田骈、环渊、邹衍等,最 1 黎翔凤撰: 管子校注,1 7 页,北京,中华书局,2 0 0 4 年。 l o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名的当属孟轲和荀子。 稷下学宫不仅为士大夫们提供了讲学授业、著书立说、自由辩论的场所,它 首先是一个政治单位。田氏代齐之后,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目标,田氏统治 者设立了稷下学宫,广纳天下贤士,为他们的政治统治设立蓝图,拟定规章,并 制造舆论,议论朝政的得失。管仲作为春秋时期功业显赫的一代名相,他的作为 直为后人追捧。管仲学派在稷下学宫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管仲学派在广 泛的讲学、热烈的讨论过程中撰写了大量文章,这其中有不少是对齐国政治家管 仲的著作及思想进行诠释和发挥,其中也不乏不少篇章反映了管仲的思想和事 迹。由于当时稷下学者对管仲的功绩及事迹的敬仰和崇拜,因此依托管仲之名集 成管子一书。据乐爱国先生对各家学者观点所考,将管子各篇所属分为 三类:管子中的经言各篇以及外言的“五辅 篇,基本上是管仲的遗著;管 子“轻重 十九篇等论述财经、管理方面的文章,是为秦汉间所成的作品;管 子其余各篇,包括“外言八篇,“内言 九篇,“短语 十八篇,“区言 五 篇,“杂篇 十三篇,“管子解 五篇,归于战国时期稷下学者的作品。1 本文作 者持一致看法。 2 3 管子的特点 2 3 1 管子与设计 管子产生于百家争鸣的年代,严格来说,儒、道、墨、法、阴阳、纵横、 兵、农,管子不属于任何一家的学说,可是它却又无所不包,可以说管子 是产生于那个时代的一部百科全书。当时齐国的学术风气极其,学者们汇聚于稷 下学宫,既做学术辩论,又针对时政议事。作为这类学术活动结晶的管子, 汇聚了各家各派的思想,是很自然的事。 然在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以塑造现代文明的学术研究过程中,管子一书长 期受到冷遇,究其原因我们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因此,传统文化研究者们常常 避开管子,如近两年于丹、易中天等学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上的讲 座,几乎对前秦诸子都有详尽研究,唯独舍弃管子。可见在这个过程中,管 子研究被边缘化了。总的来看,管子的研究者局限于高校、研究所这类人 数不多的研究群体,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大都在专业刊物上发表,接触普通民众的 机会很少,其优秀思想仍有待于推广。 近年来,管子研究在哲学、法治、德治、管理、经济、教育、文学、生 态、科技等方面出现了专题性的研究成果,这表明研究正在深入进行,从考证、 1 参见乐爱国:管子的科技思想,5 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4 年。 l l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释等基础性研究上升到学术性思想等理论性研究,体现其现实意义。但是管 中的设计方面却极少有人提及,甚至可能有人会怀疑那个年代是否存在设计 想。杭间先生曾说过:“春秋战国时代,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称霸的风起云涌, 得代表当时先进生产力的工匠站在了历史显著的舞台上,这是中国技术史上一 特殊的时代。各家的思想似乎都在人和人、人和物的关系的思考上得出自己济 救民的方案,道和器的关系的讨论,异常的繁荣。这里的道和器,即是人、自 和人造物、技艺的关系,先秦诸子许多治国齐身平天气的道理,都通过举技艺 例子来说明。 1 我们可以将管子与它同时代的著作相比较,例如墨子、 考工记等,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3 2 管子与考工记 考工记是我国第一部手工艺技术汇编,名闻中外的科技文献。已故科学 钱宝琮曾说过:“研究吾国技术史,应该上抓考工记,下抓天工开物。 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视考工记为“研究中国 代技术史的最重要的文献。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临照先生认为“考工记乃我先 之百科全书 。考工记的作者和成书年代也是一直以来历代学者们争论的 点,时至今日仍在继续。郭沫若先生认为该书成书于春秋末年的齐国,但也有 他领域的专家认为它是战国时期的著作。闻人军先生认为:“考工记的内 绝大部分是战国初年所作,有些材料属于春秋末期或更早,编者间或引用周制 文;在流传过程中,已有所增益或修订。然从总体上说,考工记采用齐国 度量衡制度,引用不少齐国方言,大部分记载能和战国初期的出土文物资料相 印证,不妨称之为战国初期齐国的官书。 “战国时期,考工记已以某种 式流传。其对齐国官府手工业的影响应最直接。2 考工记中蕴含的设计思想极其丰富,且在许多核心内容上与管子体 出他们的近亲血缘关系。例如,管子有许多篇章谈到强兵争霸的问题,管 七法中有云:“为兵之数,存乎聚财而财无敌。存乎论工而工无敌。存乎 器而器无敌。存乎选士而士无敌。存乎政教而政教无敌。存乎服习而服习无敌。 乎遍知天下而天下无敌。存乎明于机数而机数无敌3 ,这里充分肯定了聚财、 工、制器、选士、政教、服习、遍知天下、明于机数是“必胜敌国”的八个必 因素。其中,“聚财、论工、制器是三个物质因素。与此相对应,考工记 关于兵器的记录也很详尽丰富。据考证,考工记中记载了3 0 种工种,其 与兵械相关的有8 种,超过了总数的四分之一,在实际的记录篇幅中,兵械的 1 杭间:中国工艺美学史,5 1 页,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 0 0 7 年。 2 闻人军: 译注,1 页,上海,上海古籍i :版社,2 0 0 7 年。 3 黎翔凤撰:管子校注,1 0 5 页,北京,中华书局,2 0 0 4 年。 1 2 、形 国变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 章,。 管子的设计观( i - ) 3 1 和之以“道 中国传统文化留给我们许多独特的概念,“道 就是其中一个悠久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 开国大典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2023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本章专题整合训练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 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
- 2023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A 第2课时 (3a-4c)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 二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
- 轮椅的选择和使用安全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第4节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 粤教版选修3-3
- 《设计食谱》(教案)-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劳动人教版
- 9《黄山奇石》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二年级上册
- 绿色清新个人工作总结
- 2024城镇燃气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范
- 肠胃消化健康的知识讲座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56-Faster-than-sound-课件
- 美的社会责任报告2023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解读与集体备课课件
- 管网漏水控制系统流程图
- 桥隧短距离相接道路T梁架设施工工法
- 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 2019外研社王嫣演讲稿
- 展厅设计布展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