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病中西医防治280例临床观察_第1页
老年高血压病中西医防治280例临床观察_第2页
老年高血压病中西医防治280例临床观察_第3页
老年高血压病中西医防治280例临床观察_第4页
老年高血压病中西医防治280例临床观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老年高血压病中西医防治 280 例临 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综合防 治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血脂、血 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参加本项目 的 280 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按 1:1 随 机分为治疗组(n=140) 和对照组 (n=140) ,对照组西药降压治疗,治疗 组在此基础上合并中医辨证综合防治, 6 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 并对治疗组合并血脂异常、血流变异常 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自身 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6 个 月后血压控制方面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中国论文网 /6/view-12774528.htm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中医防 治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 识码】C 【文章编号】1002- 3763(2014)02-0090-01 本文基于中医药“ 未病先防,既 病防变”的理念以及它在治疗慢性病上 具有的特殊优点,对 280 例社区老年高 血压病患者分别进行中医药综合防治措 施与西药降压治疗,以观察中医药综合 防治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中的 效果,比较中西医疗法的相对优劣。现 在将本次的研究方法、过程及结果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抽取的 280 例 2010 年 3 月-2013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 患者均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诊断及纳入 标准:(1) 年龄大于 55 岁;(2) 在不是同一天进行连续多次的血压测定, 其收缩压大于 140mm Hg 和( 或) 舒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张压大于 90mmHg;(3) 除外假性高 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若收缩压测量结 果大于 140mmHg,而且舒张压测量结 果小于 90mmHg,则可以诊断是老年高 血压患者。其中男 162 例,女 118 例, 年龄 53-74 岁,平均(65.24.9) 岁, 病程 4-30 年,平均(18.46.9) 年; 血液流变学不同程度异常患者 266 例, 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不同程 度增高患者 216 例。以上患者均经临床 确诊为高血压病(BP140-180/90-110 mm Hg) ;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治疗组 和对照组,各 140 例,经检验两组患者 在所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病症或个人 其他因素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与心理健康 干预相结合模式。通过中医辨病与辨证 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将“ 治本病 ”、 “扶正 祛邪”等治疗原则有机结合,实施整体 前提下的辨证治疗。同时运用高血压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的中医理论对试验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进行教育,对患者进行中医独有的养生 保健及心理指导。 对照组对各位高血压患者进行西 药常规降压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来选择服用哪种常规西药及服药的剂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5.0 统计学软件对数 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 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比 较采用 x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 108 例胆固醇、甘油三酯 不同程度增高患者及 124 例血液流变学 不同程度异常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现任 何毒、副作用。本组用药时间最长 10 周,最短 5 周。 经过对比治疗半年后,治疗组 140 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显效 52 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有效 78 例,总有效率 92.9%;对照组 140 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显效 40 例, 有效 78 例,总有效率 84.3%。两组总 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中医药综合防治半年后,治疗组 伴随有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指标患者 的治疗后改善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甘油三酯 改善程度尤为明显(P0.01) 。 3 讨论 3.1 老年高血压病具有一定的特 殊性,多伴随痰凝血瘀证 老年高血压 临床上的各种表现、发病原因及防预之 后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比较大的特殊性, 这种现象表明了老年高血压的特殊性, 因此应该对老年高血压的产生、影响因 素及疾病特点有足够的认识。老年高血 压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病理、生理变化 过程,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 由患者体质、精神、劳欲、饮食、情绪 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其中脏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功能逐渐衰退引发的低代谢征多属于中 医“气虚”范畴。气虚推动能力下降导致 血行缓慢,血不上乘头部,窍失养; 或者脾肾阳气虚,水湿不化凝而为痰, 痰阻 窍或痰凝血脉,脑络郁阻,不 通( 荣) 则痛,这些都属于中医学中 的“眩晕”、 “头痛”等病症的范畴,尤其是 老年人或病史较长的高血压患者多见。 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辨证中医多认为: 以五脏亏虚为本,痰浊和瘀血互结,阻 塞脉道,气机不畅,气血逆乱是为标, 而气血失和贯穿于整个病程。现代研究 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多伴有程度不同 的微循环障碍、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 等。马艳芬等通过实验观察研究指出高 血压病确实是有瘀血发生,因为研究中 高血压患者有多重现象都表现出了“高 粘综合征”的现象,这些符合血瘀的微 观辨证。 3.2 中医药综合防治对老年高血 压病血压控制、血脂调节等方面疗效肯 定 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及降压等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面都有其独特的疗效及优点,许多中草 药在各种降压方式上都有较好的疗效, 如钩藤、石决明、菊花、夏枯草等镇肝 熄风药物可能通过调节中枢神经、抗交 感神经;或直接抑制电压依从性钙通道、 受体操纵性钙通道、细胞内钙释放有关; 或抑制血管内皮细胞 iNOS 产生,维持 正常一氧化氮分泌,产生扩血管降压作 用。又如黄芪、杜仲等益气养血中药可 能通过减慢心率、减少心输出量,及通 过降低血浆 Ang 的含量和血浆中 ET 的含量,使收缩的血管得以舒张,外周 阻力降低从而实现降压作用。活血化瘀、 利尿消肿类药物,如丹参、红花、泽泻 等能够使得毛细血管有扩张并且能够解 除动脉的痉挛现象,增加冠脉血流量, 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降低血黏度, 改善微循环,亦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和预 防高血压所致的心肌肥大及心肌纤维化。 本研究证实,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