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职学校的古诗文教学心得 摘 要:针对中职语文中的古诗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了引“笑”课堂、推崇模仿、讲 故事、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 增强古诗文学习效果。 关键词:中职语文;古诗文;教学 语文课是母语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必修的 主要基础课。而古诗文阅读是汉民族母语历史长河中最重 要的部分,也是中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和接触传 统文化的起点。没有古诗文的语文教育,就不能称为完整 意义上的母语教育。因此,古诗文作为中学阶段语文学习 的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虽然中职语文是初中语文的后续,但是进入职高之后, 大多数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所以,如 果学校没有安排语文课程,相信很多学生就会放弃对它的 学习。虽说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深化,但我们还是经 常听到语文老师们无奈地感慨:“这么简单的知识,都讲 过十来遍了,怎么还没记住呢?”或者“学生怎么连最基 础的文学常识都不会呢?”也常常看到,对于千古名篇佳 作,语文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特别是 讲到古诗文,教师用上十八般武艺,讲词析句、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一一细细道来,学生却听得如坠云里雾里,一 节课下来学生的回答仍是“不知道”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在 语文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激发 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未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古诗文学习 方法。为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尝试从以下两方面引导学 生学习古诗文,体验学习之乐。 无论做任何事,兴趣很重要。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也 要首先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每一次上课的开头几分钟必须要抓住学生的心理, 把他们的眼球先聚焦到一个点教师,让他们乐意听你 讲课。 譬如,在讲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 古诗前,我先给学生播放了黄安演唱的新鸳鸯蝴蝶梦 这首歌曲。由于包青天电视剧的风靡,很多学生熟悉 这首歌曲;听完歌曲,再让学生去读古诗,他们惊奇地发 现“原来原句在这里呀” 。接下来教师再分析这首诗歌,学 生就容易接受了。 另外,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还不成熟,情绪容易 受外在环境影响,所以,在刚进入课堂“起立请坐” 的师生礼仪中,教师应迅速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调动上课 气氛。 例如,在细雨迷蒙的春夏之交、沉闷的高温天的下午 上语文课,学生常常是一副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样子。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如果不给他们一针兴奋剂,那么这 堂课很有可能就是催眠课。所以,适当地给他们放点轻松 搞笑的短片,例如憨豆先生或历年经典小品,逐渐唤 醒他们的脑细胞是非常必要的。事实证明,学生从混沌中 清醒后,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不仅多读, 还必须要求熟读以至背诵,背得“烂熟” 。杜甫立志“语不 惊人死不休” ,他写诗“下笔如有神”是和他“读书破万卷” 分不开的;韩愈之所以能够成为古文大家,是和他“口不 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分不开的。可见 古人也是通过大量诵读前贤诗文,从中悟出为文之道的。 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 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 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 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 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 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 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 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化为读 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 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 可见,在古诗文学习中,朗读背诵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观察,笔者发现中职学生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 爱偷懒,但善模仿。如果我们单纯地让学生去背诵古诗 文,五六分钟之后,他们就耷拉脑袋,自由活动了。但是, 学生对于别人的一言一行很在意,尤其是名人们的话语和 行为,往往喜欢品头论足,加以亲身“体验” 。根据学生的 这个特点,笔者在古诗文教学中就把它充分利用起来 模仿式学习古诗文。 在每篇古文、诗歌教学过程中,我会尽可能地搜索相 关的朗读带或者影视作品,适时给学生播放,让他们跟着 读、跟着做。例如,中央台的子午书简之“唐诗十家” “宋词十家”部分,虽然每集时间不长,但每个诗人词家 的主要作品都会被拣出来诵读。因此,在相关古诗文教学 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跟着读、跟着做,无论慷慨激昂还是 摇头晃脑,给他们足够的“享受”时光“陶醉”其中。在 诵读中,可以让学生陶醉在“巴陵胜状”之中,随范仲淹 或悲或喜;在诵读中,可使学生被“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不如人和”的道理所折服。渐渐地,学生会读了,也会背 诵了。 由于古诗文的短小浓缩短短几个字或几十个字, 也许涵盖的意思无穷,因此古诗文课程教学是语文老师极 费脑力的事,古诗文的理解学习也是中职学生头疼的一件 事情。所以,教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很有可能要把字 数不多的小小古诗文扩编成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 有些古诗文蕴涵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或通过寄情 于山水,或表达含蓄。这就需要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写 作背景,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样 才能使学生融入作者所要创造的意境中,学习自然能取得 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游记类的文章小石潭记 ,如果先 让学生收集柳宗元的生平背景,那么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 学生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欣赏优美的景色描写上了。同样, 在学习如南宋爱国诗人、词人的作品时,让学生对南宋这 个特殊的朝代进行自己的调查、整理,那么体会文中作者 壮志难酬的心境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教学辛弃疾的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必须介绍这篇诗歌的写作背景,并 且讲述里面诸多典故,学生才会逐渐明白诗人那种“知其 不可为而为之”的感慨。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得出的结论,人的遗忘有 一个规律: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 20 分钟、1 小时、24 小 时,分别遗忘 42%、56%、66%;231 天遗忘率稳定在 72%79%之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等。因此,在每篇古 诗文结束之时,我都会当场要求学生强行记忆几分钟,抽 背全文或部分段落。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在特定时期也 未尝不可,当然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不亦乐 乎? 实践证明,青少年时期记忆力最强,这个时期背诵的 东西往往终生难忘。经常记诵古诗文,犹如锋刃之于磨刀 石,常磨常锐,有利于对人脑记忆潜能的开发。因此,教 师要督促学生勤读多背诵:早晨齐读、上课抽背、课堂默 写即使今天不是上古诗文部分内容,在课堂剩余时间 不多的情况下也可以灵活地进行古诗文学习。 学习古诗文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善于积累。知 识的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古诗文知识的积累主要在词 汇上的积累。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笔记本,有重 点、有针对性地搜集、归类、整理、积累。古今异义、通 假字、词类活用、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语法等,都把 它写下来,方便查阅。 对于古诗文的积累,还要求我们关注作家的时代、风 格、创作背景以及文体知识、古代文化知识甚至历史知识 等。譬如“居士”等类型的作家称呼可以归纳在一起, 上课时不定时抽查一下。 如果把古诗文的学习比作通向我国古代文化的“快车 道”的话,那么丰富知识的积累,才会让我们在“快车道” 上顺利通行。总之,日积月累,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 而且也会使古诗文的阅读得心应手。 现在的学生偏活跃,喜欢发表个人见解,他们不喜欢 沉闷的灌输型的课堂,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再怎么声 嘶力竭也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老师和学生、学生 和学生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 独到的理解,交流彼此意见也是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 少的环节。 传统的古诗文基本上是历百代而不衰的文学经典。既 然能称之为经典,经得起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就是因为作 品中有永恒的内涵存在,能超越时代,超越意识形态。这 种永恒的内涵并不是教师教会的,而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 性和创造性。所以,在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成为自己抉择 的主人,鼓励学生积极沉思、认真反思、大胆质疑,在质 疑中引导学生从“知其然”进入到“知其所以然” ;在质疑 中启发学生从“浮光掠影”的浅层理解进入到“静影沉璧” 的深层破译里;在质疑中培养学生从线型思维、单向思维 进入到立体思维、创造性思维中。 同时,给学生多点自主学习、自己思考的时间,需要 教师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准确地指导学生抓住其中“永恒” 的东西,巧妙地、恰当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及 社会生活实际,拉近传统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 的生命力。例如蒹葭这种诗歌,一说是感情诗,学生 就来了兴趣,教师可以把一半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自由阐 发。从他们的发言中,我们既可以知道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程度,还可以了解他们的爱情观、人生观,便于日常管理。 总之,古诗文教学不能只是教师强灌知识点,更需要 教师掌握一些技巧,引导学生用口去阅读,用手去记录, 用心去积累,做到口到、手到、心到。学生掌握了学习古 诗文的方法,感受到了学习古诗文的乐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试卷分类
- 服务费合同范本
- 售房合同范本
- 墙砖地砖施工合同
- 会计兼职劳动合同
- 品牌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办公空间租赁合同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新闻伦理试题及答案
- 考前冲刺花艺师考试的技巧试题及答案
- 科目三舞蹈面试题及答案
- JJG 388-2012测听设备纯音听力计
- GB/T 8834-2006绳索有关物理和机械性能的测定
- GB/T 17492-2019工业用金属丝编织网技术要求和检验
- 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报告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说课稿》
- 2023年1月浙江首考高考英语试卷真题及答案(含听力原文mp3+作文范文)
- 风险分级管控责任清单(桥梁工程)
- 供应链管理-第十三章供应链绩效评价课件
- 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 DB15T 489-2019 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范
- 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