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351-1999 小麦》相比于之前的《GB 1351-1986》,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以适应市场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确保小麦质量控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主要变更内容包括:

  1. 分类体系调整:1999版标准对小麦的分类进行了细化,不仅按照用途分为食用小麦和饲料小麦,还根据小麦的种植季节新增了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区分,更精确地反映了小麦的品种特性和使用方向。

  2. 质量指标优化:新标准对小麦的质量指标进行了修订,包括但不限于纯质率、水分、杂质总量、矿物质含量等,提高了部分关键指标的要求,以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和加工品质。同时,针对不同用途的小麦(如食用与饲料用),设置了差异化的质量标准,增强了标准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3. 检验方法改进:1999版标准引入了更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对小麦的品质检验项目及其方法进行了更新,确保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例如,对于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可能采用了更精确的分析手段。

  4. 安全卫生指标加强: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提升,新标准增加了对小麦中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安全卫生指标的监控要求,确保小麦产品的安全性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5. 包装与标识要求明确:为便于追溯和质量管理,1999版标准对小麦的包装和标识提出了更具体的规定,要求清晰标注产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品名、等级、净重、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商信息等,增强了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1351-2008
  • 1999-11-01 颁布
  • 2000-04-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351-1999_ 小麦_第1页
GB 1351-1999_ 小麦_第2页
GB 1351-1999_ 小麦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351-1999_ 小麦-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351麦是1986年修订的。十几年来由于农业种植品种的变化,小麦粉加工企业需求的变化,使粮食生产结构和粮食购销矛盾更为突出,原标准已经滞后。本次修订以原标准为基础,参照了国外小麦的标准及有关省市近年对商品小麦品质的测报数据和研究结果,新标准把原标准中小麦皮色和粒质六类分为九类,并对小麦同色比例、硬质率进行了调整,把北方冬小麦、南方冬小麦、春麦质量指标合并为一个质量指标。新标准既有先进性、科学性,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新标准可以满足农业区域性种植,小麦的收购、销售、加工的要求。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351标准由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储备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参加起草单位:河南省粮食局、北京市粮食局、四川省粮食局、黑龙江省粮食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瑞明、龙伶俐、谢华民、李德富、周光俊、江欣、刘成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小麦351351类、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及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收购、贮存、运输、加工、销售的商品小麦。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5490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491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5492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5493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法 5494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 5497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5498料检验容重测定法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克/升(g/L)表示。括下列几种: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顺粒。其中:粒皱缩,呆白,有的粒面呈紫色,或有明显的粉红色霉状物,间有黑色子囊壳。粒胚部呈深褐色或黑色的颗粒。扁、破损,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霉变粒:粒面生霉或胚乳变色变质的颗粒。筛下物:通过直径1. 5 矿物质:砂石、煤渣、砖瓦块、泥土及其他矿物质。国家质麦、麦角、小麦线虫病、小麦腥黑穗病等麦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杂质。分类根据小麦的皮色、粒质和播种季节分类: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o%,角质率不低于7000的春小麦。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00的冬小麦。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o%,粉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4. 5红色硬质冬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o/,角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 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o 00,粉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于五等的小麦为等外小麦。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表1杂质,%水分,%色泽、气味总量其中:矿物质1)790提6. 0(1. 0(0. 5(12. 5正常z)50蕊6. 04)分含量大于表1规定的小麦的收购,单立赤霉病项目,按不完善粒归属。,是否收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收购超过规定的赤霉病麦,要就地妥善处理。5. 3黑胚小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是否收购或收购限量。收购的黑胚小麦就地处理。检验方法检验的一般原则按 549。执行。扦样、分样按491执行。色泽、气味鉴定按 5492执行。.,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