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病监测方案ppt课件_第1页
腹泻病监测方案ppt课件_第2页
腹泻病监测方案ppt课件_第3页
腹泻病监测方案ppt课件_第4页
腹泻病监测方案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进一步提高我地区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监测工作 水平,增强监测质量和工作水平 ,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一)及时识别疫情和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疫情; (二)掌握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流行规律和趋势; (三)掌握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病原生物学特征 及其变迁。 二、全地区常规监测 (一)疫情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按照 中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和 传染病信 息报告管理规范 等相关规定,发现霍乱、伤寒和副 伤寒、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疾病的疑似、临 床诊断或确诊病例后,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通 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责任报告 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霍乱或其他肠道传染病暴 发时,应于 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 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 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县级疾控中心报告,并于 2 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诊断 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4小时内进行 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4小 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控中心收到无网络 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 2 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直报。 霍乱病例所在县级疾控中心在接到辖区内霍乱病例报 告后,立即对每一例报告病例和病原携带者进行流行 病学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并立即以电子文本的形 式上报地区疾控中心及自治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 。 每年 5-10月,各县(市)疾控中心每月每周一前将上 周霍乱疫情监测情况通过电子文本形式报地区疾控中 心。地区疾控中心将上报自治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 科(包括零报告)(附表 1)。 (二)暴发疫情监测 责任报告人及单位发现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 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时,按照 中华人民 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 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要求,在 2个小时 内报告。 暴发疫情相关定义: 1.霍乱:发现 1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2.伤寒、副伤寒:在局部地区或单位(比如在一个自 然村或一个居委会、或一个单位团体),两周内出现 5 例或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 2例及以上死亡病 例。 3.细菌性痢疾: 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 、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10例及以上细菌性 痢疾病例,或出现 2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4.感染性腹泻(除霍乱、伤寒、副伤寒和痢疾以外的 感染性腹泻): 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 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 20例及以上感染性 腹泻病例,或出现 1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疫情所在县级疾控中心负责当地暴发疫情中的调查处理, 并开展病原学监测。地区级疾控中心对疫情所在县疾控中 心防病工作给予技术指导,并协助非监测县(市)开展相 关病原学监测工作。 在暴发疫情调查处理中,要求对所有病例和带菌者进行个 案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并以电子文本形式逐级上报。 按照暴发疫情规范处置要求完成初始调查报告、进展报告 和疫情结案报告。 结案报告在疫情控制工作结束 5天内完成,并以电子文本形 式上报地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霍乱暴发疫情时,各 县市分离到的首例病人霍乱菌株应立即报送地区疾控中心 检验科进行复核,其余菌株在疫情结束后 5天内逐级上送至 自治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进行核实、鉴定和保存。当 发生霍乱疫情时各县市应及时开展外环境、食品和重点人 群等应急监测工作(附件 1)。 (三)肠道门诊的设立 按照卫生厅有关规定要求,各县(市)各级各类医疗 机构,在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 5-10月)须设立规范 的肠道门诊。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登记、标本采集及 病原学检测等工作。对每一疑似霍乱病例必须采集粪 便或 /和呕吐物等标本送疾控中心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 。农村基层医疗单位确因人员与房屋条件不能单独设 立时,也应在门诊指定专人负责或专桌诊治。 (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各县市要因地制宜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动员群众讲究卫生,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各级政府要 领导、协调、支持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新闻、广播、教育、文化、出版、广播电台、电视 台等有关宣传部门应加强协作、密切配合。 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 形式如广播、电视、幻灯、黑板报、橱窗、专栏、宣 传栏、宣传画、卫生小报、讲座、咨询等开展宣传教 育工作,要求每年至少组织二次以上宣传活动。宣传 内容包括腹泻病的防治的基本知识,注意饮食卫生, 便后及接触食物前必须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 质食物,不食用不洁食物,不随地大小便,不乱倒垃 圾等,把好 “ 病从口入 ” 关。 三、全地区哨点监测 (一)监测病例定义 1.腹泻病例:每日排便次数 3次,且粪便的性状有改 变的病例。 2.疑似伤寒、副伤寒病例:不明原因持续发热或反复 发热 3天或以上,体温 38 ,伴头痛、乏力、腹部不 适等症状,但实验室检验结果尚未明确的病例。 (二)监测时间 每年 5月 1日 10月 31日 (三)监测点设置 1.监测单位 根据地区和各县(市)以往监测资料和实际情况,选 择地区级疾控中心和各县(市)疾控中心作为监测单 位,在其所在的县、市开展监测工作(附件 4)。 2.哨点医院和监测诊室的设置 ( 1)哨点医院:地区人民医院作为地区级哨点监测医 院( 6532113xxx),各县(市)哨点监测医院见下表 : 县市 哨点监测医院及编号 和田市 和田市人民医院 3201113xxx 吐沙拉乡卫生院 3201213xxx 肖尔巴格乡卫生院 3201313xxx 玉龙喀什卫生院 3201413xxx 伊里其乡卫生院 3201513xxx 墨玉县 县人民医院 3222113xxx 扎瓦乡卫生院 3222213xxx 奎亚乡卫生院 3222313xxx 卡尔赛乡卫生院 3222413xxx 吐外特乡卫生院 3222513xxx 皮山县 县人民医院 3223113xxx 固玛镇卫生院 3223213xxx 木吉镇卫生院 3223313xxx 桑株乡卫生院 3223413xxx 藏桂乡卫生院 3223513xxx 于田县 县人民医院 3226113xxx 先拜巴扎镇卫生院 3226213xxx 兰干乡卫生院 3226313xxx 喀尔克乡卫生院 3226413xxx 奥依托格拉克乡 3226513xxx 洛浦县 县人民医院 3224113xxx 山普拉乡卫生院 3224213xxx 纳瓦乡卫生院 3224313xxx 杭桂乡卫生院 3224413xxx 多鲁乡卫生院 3224513xxx 县市 哨点监测医院及编号 ( 2)监测诊室:哨点医院在肠道门诊、发热门诊、内 、儿科门诊和内、儿科急诊开展腹泻病例的监测。内 科门诊开展腹泻病例监测的诊室应当包括所有内科诊 室和感染性疾病科。 (四)监测内容 1.病例报告 哨点医院监测诊室的医务人员,按照腹泻病例定义, 每天按要求填写门诊腹泻病例登记表(附表 2)。负责 腹泻病监测的医务人员(防保科医生)每旬收集汇总 监测门诊就诊病例总病和腹泻病例数,填写哨点医院 门诊腹泻病例旬报表(附表 4)。每旬的第一个工作日 将本院上一旬的监测数据上报至相对应的疾控中心。 县疾控中心每月 5日前将数据 (附表 5)上报至地(州、 市)疾控中心,哨点医院和各县市疾控机构应加强腹 泻和发热聚集性病例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传染病暴 发疫情。 2.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 1)采样数量:地区疾控中心对应的哨点医院(地区 人民医院)每周采集至少 15份标本(每个月至少 60份 标本),县(市、区)级疾控中心对应的哨点医院每 周合计采集 17份标本(即县人民医院每周至少采集 5份 标本,乡卫生院每周至少采集 3份标本,其中儿童病例 不超过 50)。哨点医院负责采样和填写采样登记表 (附表 3),并报送至本级疾控中心进行病原分离培养 。 ( 2)采样对象:符合监测病例定义的患者。腹泻病例 优先采集重症患者(脱水、水样便、脓血便等)和未 使用过抗生素的病例。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病例逢疑 必检。采样需填采样表(附表 3),避免集中、突击采 样。 ( 3)标本类型 1)粪便标本:腹泻病人可用无菌棉拭采集大便( 3-5g ),水样便采集 5毫升,存放于粪便采样盒, 4 当天 送至属地疾控中心实验室。 2)血液标本:疑似或临床诊断的伤寒和副伤寒病例时 要采集血液标本。无菌采集静脉血标本, 3 5ml,立 即接种已在室温( 20 )平衡的血培养瓶中。血培 养瓶在室温条件下立即运送至实验室。如已接种标本 的培养瓶不能及时送检时,应将培养瓶放在室温,切 勿放冰箱存放。 ( 4)标本保存:所有检测过的粪便标本要求在 -20 以下低温保存至次月 15日,以备地区疾控中心对其进 行抽检。 3.病原学监测 所有监测单位对哨点医院上送的粪便标本进行霍乱、 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 O157:H7和小 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分离鉴定。对每一疑似或临床诊 断伤寒、副伤寒的病例,采集早期发热时的血样和病 程后期的粪便标本,进行伤寒和副伤寒菌分离鉴定。 自治区疾控中心将对各监测单位进行抽检,标本进行 腹泻病相关病毒和其他病原菌检测。 监测县市疾控中心每月 4日前将辖区内各监测单位收集 到的门诊监测数据、采样及检测结果进行汇总,以电 子表格形式上报至地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附表 5,6)。 4其他要求 国家级霍乱、伤寒监测点按照国家监测方案要求进行 监测。监测过程中,有关腹泻病例标本的采集、运送 、保藏和检测等各项活动均应当遵守国家相关生物安 全管理规定。各级医疗单位、研究所及省级以下疾控 中心未经卫生部批准均不得保存菌株。 四、外环境监测 外环境监测以应急监测为主,即出现霍乱流行株后立 即启动全县外环境监测。各监测单位可根据各县市既 往监测资料及开展外环境监测在当地的意义,决定是 否开展外环境常规监测。监测内容和病原种类自行决 定,并在当地监测实施方案中体现。 五、培训、考核和督导 (一)培训 地区疾控中心每年对地区和县级监测点专业技术人员 进行培训。地区级疾控中心负责对本辖区内的所有县 级疾控中心和地区级哨点医院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县级疾控中心对本辖区内的县乡级哨点医院相关人 员进行培训。 根据监测工作要求,地区疾控中心可派专业人员对部 分县(市)的培训工作进行现场督导。 (二)考核 每月 15日前,自治区疾控中心从各监测单位上报的前 一个月粪便标本中随机选取 2份粪便标本进行复核和开 展其他腹泻病相关病原检测。在每个监测年度中,自 治区疾控中心将适时对各监测单位进行盲样考核,并 对标本复核及盲样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三)督导 地区卫生局组织专业人员在腹泻病监测期间对监测点 和哨点医院至少进行二次督导检查;各县市卫生局组 织专业人员每月对辖区哨点医院进行一次督导检查。 重点督导方案的制定、人员培训、医院登记、采样情 况、实验室检测情况、疫情报告处置工作和资料档案 管理、上报等工作。 六、监测系统组成及其职责 (一)地区及各县(市)卫生局 负责组织、协调和督导本辖区内霍乱等细菌性肠道传染病 监测工作,保证监测工作顺利开展。适时组织对本辖区腹 泻病监测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二)地区疾控中心 制定本级监测工作方案,负责本地区监测工作管理和业务 指导,参与本地区监测点的监测工作;完成本地区的监测 培训任务;按监测方案要求,完成流行病学监测和病原学 监测的各项任务;收集菌株并进行核实诊断;收集、汇总 和上报监测数据;汇总分析监测资料,写出监测报告;负 责本地区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与考核;对非监测县暴发疫 情提供流行病学和病原学方面的技术支持。 (三)县(市)级疾控中心 制定本级监测方案;负责培训、指导本级从事监测工 作的业务人员;按监测方案要求,开展流行病学监测 和病原学监测;按规定的时限上报监测数据。 (四)医疗机构 按要求设置监测诊室,明确监测工作日常管理科室, 指定专人负责;对本院监测人员开展培训。按监测方 案要求报告腹泻病例监测数据,开展腹泻病例标本采 集、保存和运送工作;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病 例个案调查。 七、信息、数据收集和反馈 霍乱监测信息实行周报告制,地区疾控中心每周一前 上报监测数据至自治区疾控中心。哨点医院负责腹泻 病疫情报告的人员每旬的第一个工作日将本院上一旬 的监测数据上报至相对应的本级疾控中心;县(市 )疾 控中心每月 5日前上报月报表至地区疾控中心;地区疾 控中心于 7日前上报自治区疾控中心传染病科。 联系人及电话:周 俊13399799591 巴哈迪尔腹泻病监测邮箱: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位次 发病 发病 发病 发病 发病 发病 病种 发病数 病种 发病数 病种 发病数 病种 发病数 病种 发病数 病种 发病数 1 肺结核 4929 肺结核 5673 肺结核 4792 肺结核 4623 肺结核 3749 肺结核 5115 2 流行性腮腺炎 2078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2726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3366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2252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1617 梅 毒 2048 3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1908 流行性腮腺炎 1536 乙肝 1110 乙肝 1066 乙肝 1407 乙肝 1872 4 乙肝 1640 乙肝 1417 流行性腮腺炎 969 梅 毒 1000 梅 毒 1177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796 5 痢 疾 1457 痢 疾 1089 痢 疾 910 甲肝 876 麻 疹 1094 甲肝 718 6 甲肝 868 梅 毒 600 梅 毒 710 痢 疾 682 痢 疾 647 丙肝 512 7 梅 毒 542 麻 疹 367 甲肝 386 丙肝 438 流行性腮腺炎 540 流行性腮 腺炎 429 8 麻 疹 431 甲肝 285 丙肝 356 流行性腮腺炎 341 甲肝 509 痢 疾 416 9 淋 病 198 丙肝 209 甲型 H1N1流 感 175 麻 疹 122 丙肝 500 百 日 咳 255 10 风疹 165 淋 病 113 流行性感冒 130 淋 病 99 百 日 咳 151 艾滋病 126 11 丙肝 134 百 日 咳 111 流 脑 40 肝炎(未 分型) 41 淋 病 99 淋 病 87 12 伤寒 +副伤寒 134 伤寒 +副伤寒 38 百 日 咳 36 手足口病 26 肝炎(未分型) 31 麻 疹 50 13 百 日 咳 110 风疹 27 淋 病 34 百 日 咳 25 风疹 25 甲型H1N1 50 14 流 脑 100 肝炎(未 分型) 26 麻 疹 26 包虫病 19 包虫病 20 流行性感 冒 32 15 肝炎(未 分型) 46 新生儿破 伤风 15 伤寒 +副伤寒 21 新生儿破 伤风 19 艾滋病 16 手足口病 30 2012年度和田地区各类传染病发病数按病种排序(前 15位 ) 肠道传染病 2012年度,全地区肠道传染病(甲、乙类) 共发病 1181例,本年度肠道传染病无死亡病 例报告,年发病率为 57.2419/10万;较 2011 年度发病数( 1221例)比下降了 3.27%; 发病数高于 2011年度的病种为甲肝、戊肝、 伤寒。发病数低于 2011年度的病种为痢疾, 肠道传染病发病数最多的病种为甲肝 718例 ,占肠道传染病总发病数的 60.80%,其次 痢疾 416例,占肠道传染病总发病数的 35.22%。 痢疾 2012年度,全地区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