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件脾胃病证-5噎膈_第1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脾胃病证-5噎膈_第2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脾胃病证-5噎膈_第3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脾胃病证-5噎膈_第4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脾胃病证-5噎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脾胃病证

第五节噎膈概述一、定义:是由于食管狭窄或食管干涩而造成的以吞咽食物梗噎不顺,饮食难下,或食而复出的疾患。噎即噎塞,指吞咽之时哽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噎虽可单独出现,而又每为膈的前驱表现,故临床往往以噎膈并称。二、历史沿革

(一)病因病机1.膈之病名,首见于《内经》。《素问·阴阳别论》云:“三阳结,谓之膈。”

2.《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明确指出了发病脏腑与大肠、小肠、膀胱有关,精神因素对本病的影响甚大。3.隋·巢元方将噎膈分为气、忧、食、劳、思五噎;4.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又明确指出噎膈的病机为“脘管窄隘。”这些理论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5.丹溪在《脉因证治·噎膈》中提出“润养津血,降火散结”的治疗大法。6.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对噎膈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全面论述并指出其证候特征。三、范围根据噎膈的临床表现,西医学中的食道癌、贲门癌、贲门痉挛、食道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食道炎、食道狭窄、胃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病因病机病因1.饮食不节2.七情内伤3、久病年老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聚为痰七情内伤气失调达气滞血瘀气郁化火久病年老肾阴不足不能濡养肾阳不足不能温煦气滞、痰阻、血瘀食管狭窄、胃失通降、津液干涸噎嗝二、病机

病因病机小结

1、噎膈的基本病变与发病机理总属气、痰、瘀交结,阻隔于食道、胃脘而致。

2、病位在食道,属胃所主。

3、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

4、病性:本虚标实。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

1.轻症患者主要为胸骨后不适,烧灼感或疼痛,食物通过有滞留感或轻度梗阻感,咽部干燥或有紧缩感。

2.重症患者见持续性、进行性吞咽困难,咽下梗阻即吐,吐出黏液或白色泡沫黏痰,严重时伴有胸骨后或背部肩胛区持续性钝痛,进行性消瘦。3.病人常有情志不畅、酒食不节,年老肾虚等病史。二、病证鉴别相同点:两者皆有食入即吐的症状。病机:噎膈多系阴虚有热反胃多属阳虚有寒症状特点:噎膈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阻塞不下,旋食旋吐,或徐徐吐出;反胃主要表现为食尚能人,但经久复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1、噎膈与反胃相同点:两者皆可有食人即吐的症状病机:噎嗝为气、痰、瘀交结,阻隔于食道、胃脘而致梅核气则系气逆痰阻于咽喉,多为肝郁而致症状特点:噎膈系有形之物瘀阻于食道,吞咽困难。梅核气则系气逆痰阻于咽喉,为无形之气,无吞咽困难及饮食不下的症状。2、噎膈与梅核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1、辩虚实2、辩病邪虚实二、治疗原则本病的治疗应权衡本虚标实的程度,酌情处理。1、初期重在治标,宜理气、化痰、消瘀、降火为主;2、后期重在治本,宜滋阴润燥,或补气温阳为主。3、噎膈之病,病机复杂,虚实每多兼夹,当区别主次兼顾。三、证治分类

1、痰气交阻证主证:吞咽梗阻,胸膈痞满,甚则疼痛,情志舒畅时稍可减轻,情志抑郁时则加重,嗳气呃逆,呕吐痰涎;兼证:口干咽燥,大便艰涩;舌脉: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滑。证机概要:肝气郁结,痰湿交阻,胃气上逆。治法:开郁化痰,润燥降气。代表方:启膈散加减。2.津亏热结证主证:食人格拒不下,入而复出,甚则水饮难进,心烦口干,脘灼热,大便干结如羊矢;兼证:形体消瘦,皮肤干枯,小便短赤;舌脉:舌质光红,干裂少津,脉细数。证机概要:气郁化火,阴津枯竭,虚火上逆,胃失润降。治法:滋阴养血,润燥生津。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3.瘀血内结证主证:饮食难下,或虽下而复吐出,甚或呕出物如赤豆汁,胸膈疼痛,固着不移;兼证:肌肤枯燥,形体消瘦;舌脉:舌质紫暗,脉细涩。证机概要:蓄瘀留着,阻滞食道,通降失司,肌肤失养。治法:滋阴养血,破血行瘀。代表方:通幽汤加减4.气虚阳微证主证:水饮不下,泛吐多量黏液白沫,面浮足肿,面色咣白,形寒气短;兼证:精神疲惫,腹胀;舌脉: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证机概要:脾肾阳虚,中阳衰微,温煦失职,气不化津。治法:温补脾肾。代表方:补气运脾汤加减。预防调护

1.改善不良饮食习惯,戒烟酒,避免食用发霉的食物;管好用水,防止污染,减少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加强营养,多食新鲜水果、蔬菜。2.及时治疗食管慢性疾病。3.加强护理,预防食管黏膜损伤和水肿。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帮助病人克服悲观、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4.保持心情舒畅,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1、字体安装与设置如果您对PPT模板中的字体风格不满意,可进行批量替换,一次性更改各页面字体。在“开始”选项卡中,点击“替换”按钮右侧箭头,选择“替换字体”。(如下图)在图“替换”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更改字体。(如下图)在“替换为”下拉列表中选择替换字体。点击“替换”按钮,完成。182、替换模板中的图片模板中的图片展示页面,您可以根据需要替换这些图片,下面介绍两种替换方法。方法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