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_第1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_第2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_第3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_第4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朗读以下诗句,说说这些诗句中有什么共同点?都提到了黄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关于黄河黄河的基本走向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欣赏黄河黄河九曲十八弯黄河颂作者

光未然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学习目标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0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02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03

由于黄河特殊的地理位置,古往今来,这里都是战略要地。上下五千年发生了若干战役,如牧野之战、官渡之战、巨鹿之战等,黄河天险更是一道天然防线。历史上著名的黄河战争

抗战时期,日军曾发动多次渡河战斗,都未能成功。黄河一度成为阻击日军的天然防线,也是抗战军队强大的帮手。抗战中的黄河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一夜之间日本人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日军继续南下践踏我们的国土。许多同胞被残忍杀害了,也有许多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祖祖辈辈生活过的母亲河。[1939年]光未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颂》是其中一篇。1931年9月8日—1945年8月15日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诗人随军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进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历险峡急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有力的船夫号子,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诗人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篇幅宏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本文是其中的第二乐章。背景资料光未然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第四乐章《黄水谣》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第六乐章《黄河怨》第七乐章《保卫黄河》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冼星海12作曲者简介

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生于河北省光化县,1927年参加革命,1935年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在延安创作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广阔的历史画卷,刻画了黄河母亲的伟大形象,反映中华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作词者简介审题目黄

颂写作对象情

感诵读欣赏跟随名家的节奏情感,跟读诗歌。刘之冰用几个词语概括作者笔下的黄河有什么特点?自由诵读,读准字音,把握情感。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重读掀结奔劈总领下文停顿要稍长越读越激昂诵读指导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啊!黄河!你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啊!黄河!”重复三次,三个“啊”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高昂(歌颂)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当中的悲壮情怀!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墨剑飘雨liyongqiang李永强朗读小结

本文是一首黄河的颂歌,节奏铿锵有力,音节明快雄健,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赞颂之情。任务二:研读批注理解诗歌批注批注是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批注的对象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词、句,也可以是段、篇,还可以从语言特点、表达效果、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层次结构、艺术手法等多个角度进行鉴赏评价或质疑问难。批注的方法也同样是多样的:可以是理解意思、含义、作用,可以是写感想、鉴赏评价、质疑联想,也可以是为某个内容做补充。注意:批注的内容不必面面俱到,但语言要求简求精。思考:课本自带五处批注,这五处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进行的批注的?第一处:点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一处批注是对段落作用的批注。点明课文第一部分,即朗诵部分是序曲,点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地象征,我们要歌颂黄河,歌颂中华民族。第二处:“望”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有画面感。第二处是对词语作用的批注。“望”字领出了“望黄河滚滚…劈成南北两面”等内容,为下文的“颂”蓄势。请同学们从“望黄河”部分中选出一处句子自己做批注并分享。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近镜头特写,表现黄河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俯瞰全景,点出黄河蜿蜒曲折的特点。纵向描绘黄河的流向。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劈”字渲染出黄河贯穿中原大地的气势。远近结合,纵横交错,构成了一幅雄浑开阔、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势不可当、坚不可摧的黄河立体画卷。请同学们从“望黄河”部分中选出动词自己做批注并分享。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运用动词,有力量感,表现了黄河雄伟壮观、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第三处:转入“颂”。直抒胸臆。第三处是在提示诗歌的内容层次。用“啊”领起,转入“颂”,直抒胸臆,充满激情。直抒胸臆也叫直接抒情,是以第一人称直接对有关人物或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往往借助感叹、呼告、反复等手法,直接表达情绪和情感。直接抒情的作用为:能直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使读者感觉亲切自然,如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引发读者的同感和共鸣,坦率真挚。细读“颂”领起的部分,在“批注三”后补写批注: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赞颂黄河的?从哺育、保卫、激励三个方面来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的。①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比喻,形象地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中华儿女。黄河养育中华民族②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比喻,写出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黄河保卫中华民族③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比喻,把黄河的无数支流比作黄河主流这一“巨人”躯干的“千万条铁的臂膀”,表明了黄河流域的宽广。同时,联系上句“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势不可当的力量。黄河激励中华民族第四处:“啊!黄河!”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第四处批注是在赏析句子的作用。①“啊!黄河!”三次出现,把对黄河的赞颂分为了哺育、保卫、激励三个层次,环环相扣,逐步深入。②同时,三次“啊!黄河!”出现,构成了反复,用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对黄河的热爱之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第五处:结尾铿锵有力,庄严豪迈。结尾同样运用了反复的修辞,表达了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精神的决心。最后,请大家在音乐声中,再次齐声朗读诗歌。读出黄河的磅礴气势,读出对黄河的赞颂,读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任务三:归纳总结拓展提升主题归纳这首诗歌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主题探讨

本诗通过赞美源远流长、胸襟博大、气势宏伟的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团结抗战的坚定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黄河是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坚强意志的象征。在抗日战争时期,《黄河颂》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而战。在今天,黄河又有什么现实意义?现实意义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黄河的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