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口语 教案 项目四 口语表达基本技能训练_第1页
幼儿教师口语 教案 项目四 口语表达基本技能训练_第2页
幼儿教师口语 教案 项目四 口语表达基本技能训练_第3页
幼儿教师口语 教案 项目四 口语表达基本技能训练_第4页
幼儿教师口语 教案 项目四 口语表达基本技能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四口语表达基本技能训练共4课时课程任务1发声方法训练教学内容1.发音系统2.常见的呼吸方式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发音系统的组成。2.掌握用气发声的基本知识。技能目标掌握用气发声的训练方法,正确发声。素养目标1.培养科学的发声习惯,欣赏改善后的语音语调,讲好普通话。2.能够正确表达自我,勇于表达自我,积极主动交流。教学重点人类发音系统的组成教学难点用气发声的基本知识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图片展示教学准备教学PPT、案例文本、图片、教学活动案例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教学活动【任务准备】短文朗读训练朗读下文并录音。注意:用炽热的感情歌颂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讲授新知】1.发音系统人类发音系统是由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和共鸣器官组成。人们运用呼出的气息作为发声动力,使喉部声带振动发声,并运用声道的共鸣美化、调整发音。(1)呼吸器官呼吸器官是发声的动力器官,包括肺、气管和支气管。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气管到达喉头,通过声带、咽腔、口腔、鼻腔产生声音。(2)发声器官发声器官是发声的主要器官,包括喉头和声带。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富有弹性的带状薄膜。从肺中出来的气流通过声带振动发出声音,控制声带的松紧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3)共鸣器官共鸣器官是调音器官,包括口腔、鼻腔和咽腔。2.常见的呼吸方式(1)胸式呼吸。胸式呼吸主要通过提起胸部肋骨吸进气息,吸进的气流充塞于上胸部。(2)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主要通过降低膈(旧称横膈膜)来吸进气流。这种呼吸方式吸气量少,气流也较弱,声音通常缺乏力量及持久性。(3)胸腹式联合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通过胸部两肋和膈共同运动实现发声,这种发声方式使得胸腔和腹腔的容积扩大,吸气量增大,呼出的气流强而有力,声音铿锵有力、圆润清晰。【任务实施】步骤一用气发声训练1.吸气训练(1)呼吸练习: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两臂放松、自然下垂,微微收腹。吸气时说“丝”,呼气时说“呼”,如此反复十次。(2)闻花香练习:站立或端坐,两肩自然下垂,收腹挺胸。想象面前有一盆鲜花,深吸一口气,让花香沁入心脾,两肋渐渐张开,肺部吸气八成满,保持3秒钟,再缓缓将气呼出。如此反复十次。2.呼气训练(1)气息练习:自然站立,深深吸进一口气,然后控制气息,均匀地呼出,发出“丝”的声音,呼气时间达到25~30秒为合格。(2)吹灰练习:想象你面前有一本书,上面布满灰尘,请你吹掉书上的灰尘。要求:气息要均匀而缓慢地呼出。(3)叹气练习:深吸一口气,然后发出“唉”的叹气声,慢慢松掉吸进的气,气息要缓慢而均匀。3.呼吸综合训练(1)数数练习:吸足一口气,从1开始数,每个数字都必须说得清晰响亮,看谁数得最多。(2)喊人练习:请你的同桌站在距离你20米、60米、120米远的地方,然后呼喊他的名字,让他听见。(3)绕口令练习,要求一口气说完。步骤二任务成果检验1.读读练练请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法再次朗读“任务准备”中的短文并录音,与课前的朗读录音进行对比。2.分组活动(1)喊人练习。(2)朗读下面的快板儿书,注意发声方法。【任务评价】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发音系统和常见呼吸方式。通过任务训练让学生掌握用气发声。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项目四口语表达基本技能训练共4课时课程任务2共鸣控制训练教学内容胸腔、口腔和鼻腔共鸣的训练方法知识目标了解共鸣腔体及其作用。技能目标1.正确掌握胸腔、口腔和鼻腔共鸣的训练方法。2.能够正确利用胸腔、口腔和鼻腔共鸣,有技巧生动且富有表现力地朗读。素养目标1.培养科学的共鸣习惯,欣赏改善后的语音语调,讲好普通话。2.能够正确表述自我,勇于表述自我,积极主动交流。教学重点胸腔、口腔和鼻腔共鸣的训练方法教学难点胸腔、口腔和鼻腔共鸣的训练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图片展示教学准备教学PPT、案例文本、图片、教学活动案例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教学活动【任务准备】诗歌朗读训练朗读《沁园春·长沙》,并录音。注意:朗读出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讲授新知】声带能产生的音量很小,只占说话时总音量的5%左右,其他95%的音量,需要通过共鸣来放大。人体发声的共鸣是指喉部的声带发出的声音,经过共鸣器官扩大后,变得清晰响亮、圆润动听。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鼻腔等。胸腔共鸣能使声音响亮、厚重;口腔共鸣能使声音沉稳、圆润;鼻腔共鸣能使声音明丽、高亢。对教师而言,采取“口腔为主,三腔共鸣”的发声方式能够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圆润、洪亮、自然,且清晰动听。任务分工4~6人为一组,每人分别担任任务组长、任务验收员、任务评价员等角色,完成任务分工表的填写。【任务实施】步骤一胸腔共鸣训练1.体验胸腔共鸣用“ɑ”做练习音,进行胸腔共鸣训练。具体方法:用较低的声音发“ɑ”音,声音不要响亮,慢慢降低音高,尝试从胸腔发出声音。然后渐渐加大音量,并用手轻轻按在胸部。从低到高,从虚到实发长音。2.增强胸腔共鸣训练(1)用适当的低音朗读《望岳》,注意加强韵脚的胸腔共鸣。(2)反复朗读下面含有“ɑ”音的词。(3)音高练习。在自身音域范围内,反复朗读“我爱北京天安门”,声音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体会加强胸腔共鸣的感觉。步骤二口腔共鸣训练(1)打开口腔,清晰地发复韵母“ɑi、ei、ɑo、ou”,发音时注意体会声束(在声源的指向性方向上集中发射的一束超声波)沿上颚中线向前滑,挂在前颚的感觉。(2)自然立起颈部,竖起后咽部,发韵母“ɑ、o、e、i、u”,发音时注意体会口腔共鸣的感觉。步骤三鼻腔共鸣训练1.体验鼻腔共鸣软腭下降,舌根平放,保持鼻腔、口腔通畅,运用鼻腔共鸣发鼻化音“i、ɑ”。2.口音和鼻音对比练习交替发口音“ɑ”和鼻音“mɑ”,即“ɑ-mɑ-ɑ-mɑ”。软腭隆起,堵住鼻腔通路,发口音“ɑ”,体会口腔共鸣;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路,发鼻音“mɑ”。如此反复练习“ɑ-mɑ-ɑ-mɑ”,体会软腭隆起和下垂的不同感觉。3.鼻腔共鸣练习反复朗读下面的词语。步骤四任务成果检验1.读读练练(1)请运用三腔共鸣的方式再次朗读“任务准备”中的古诗并录音,与课前的朗读录音进行对比。(2)有意识地用高音、中音和低音讲话,体验三个音区的通路。2.分组活动(1)放声朗诵下面苍劲、沉郁、辽阔、伤感、幽怨的诗文片段。(注意:要感觉声音不是往上送,而是往下走,铺满大地的感觉)(2)朗读下面的语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任务评价】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共鸣器官的发声。通过任务训练,让学生学会胸腔、口腔和鼻腔共鸣的训练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项目四口语表达基本技能训练共4课时课程任务3吐字归音训练教学内容吐字归音的含义知识目标了解吐字归音的含义。技能目标正确掌握吐字归音的训练方法。素养目标1.规范语言的表达,感受准确鲜明、情真意挚、清晰畅达的汉语语言之美,讲好普通话。2.能够正确表述自我,勇于表述自我,积极主动交流。教学重点吐字归音的含义教学难点吐字归音的训练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图片展示教学准备教学PPT、案例文本、图片、教学活动案例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教学活动【任务准备】短文朗读训练朗读下面的儿童诗并录音。【讲授新知】汉语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字头、字腹和字尾三个阶段。口语表达中,想要吐字清晰准确、发音有力、归音到位、字正腔圆,就必须吐字有力、归音正确。任务分工4~6人为一组,每人分别担任任务组长、任务验收员、任务评价员等角色,完成任务分工表的填写。【任务实施】步骤一吐字归音训练(1)朗读下面的成语,注意吐字清晰,归音到位。(2)朗读下面的诗句,注意吐字清晰,归音到位。(3)朗读下面的绕口令。步骤二任务成果检验1.读读练练(1)请再次朗读“任务准备”中的儿童诗,并录音,与课前的朗读录音进行对比。(2)两字词、四字词练习,注意咬字清晰。(3)象声词练习,注意归音到位。2.分组活动(1)练习下面的绕口令,注意吐字归音。(2)朗读下面有关火把节的小资料,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任务评价】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吐字归音的含义。通过任务实施让学生掌握吐字归音的训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项目四口语表达基本技能训练共4课时课程任务4态势语训练教学内容1.态势语的内涵2.态势语的功能3.态势语的表现形式知识目标1.了解态势语的含义与功能。2.掌握态势语的表现形式。技能目标1.正确掌握态势语的训练方法。2.朗读、演讲等情境下能够正确使用态势语。素养目标养成自信、自然的举止,激发作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教学重点态势语的含义与功能教学难点态势语的表现形式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图片展示教学准备教学PPT、案例文本、图片、教学活动案例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教学活动【任务准备】自我介绍准备请录制一小段自我介绍,注意表情管理和肢体动作。【讲授新知】1.态势语的内涵语言除了有声语言表达外,还有辅助语言,即用于帮助表情达意的表情、动作等,这就是态势语,又称体态语、人体示意语言、动作语言等。2.态势语的功能(1)个人功能。①反映人的性格和情绪。②反映人的真实情感和内心活动。③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展示个人魅力。(2)交际功能。①更形象地表达情感,传递信息。②更有利地表达情绪,增强语言效果。如拍案而起、瞠目结舌、眉飞色舞、趾高气扬等。③更有效地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加深听众的理解。④更恰当地协调各种关系,使交际得体。3.态势语的表现形式(1)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往往能够真实地反映一个人内心的情感。日常使用最多的三种注视方式有凝视、环视和虚视。①凝视。集中目光看对方,目光视线集中在对方的前额与双眼间,这种注视会使人感觉说话者很认真、诚恳。②环视。眼睛向前看,慢慢地扫视四周,使所有听众都注意到说话者,也让所有听众都感觉到被说话者所关注。例如,教师上课时使用环视,能够全面把握学生的课堂反应。③虚视。虚视即似视非视,就是交替使用虚与实的目光,“实”看某一部分人,“虚”看大家,演讲时往往要做到“虚实结合”“目中无人,心中有人”。(2)表情。人的面部表情丰富且复杂,通过表情可传达出人的情感与心理。口语表达时,表情要自然真实,切忌面无表情、表情僵硬或表情浮夸。(3)手势。手势是态势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势包括手指语言、手掌语言和手臂语言。(4)身姿。身姿是身体的姿态,即身体的无声动作。一个人的姿态往往反映他对人对事所持的态度,也体现出一个人的风度。①坐姿坐姿有严肃性坐姿与随意性坐姿两种。②站姿站姿是交际活动中一种常见的姿态,我国传统站姿要求“站如松”,即全身笔直,挺胸收腹,精神饱满,两肩平齐,腿要绷直,脚要并拢。③行姿行姿就是人行走的姿态,它是一种通过步履姿态传递信息的语言。任务分工4~6人为一组,每人分别担任任务组长、任务验收员、任务评价员等角色,完成任务分工表的填写【任务实施】步骤一态势语的训练1.表情的训练(1)分组活动:根据下面的句子做出表情,并讨论该表情可能透露的信息。(2)准备一则短新闻,依次上台进行播报,注意表情管理。2.手势的训练(1)给下面的每一句话设计一个恰当得体的手势。(2)分小组讨论:观看中央电视台和本省、市电视台的节目,研究目前我国主持人运用手势语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点,请每组指派一人代表发言。3.身姿的训练(1)分组活动:请观察组员的坐姿,评价其是否适宜,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2)请每位同学绕教室走一圈,其他同学及老师指出其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