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导学案_第1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_第2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_第3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_第4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

学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在操作过程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

千克,会简单换算(重、难点)。

2、我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我能体会质量单位在口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

・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1千克,最大的袋鼠大约重40千克,最小的约重4克,

・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大约重150吨,它的肾大约重1吨。

(1)说说自己读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我会预习

预习课本2—5页,回答以下问题。

(1)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

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作单位,用字母()表示;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作单位,用字母()表示。

(2)1粒花生米大约重1();1枚2分硬币大约重1()。

1袋盐重500克,2袋盐重()克,也就是1()。

(课后请你找出以上这些物品,掂一掂1克、1千克大约有多重。)

(3)1艘轮船的载重量是4()。

(4)1千克=()克1吨=()千克

二、合作探究

1、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长做好记录。

掂•掂1克有多重,想-•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2、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的?

3、在哪里见过“吨”这个单位?

三、班级展示

1、小组展示合作探究中的问题,其它小组可作补充或对展示的小组提问。

2、对展示的小组作出评价。

四、梳理拓展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我获得了哪些知识、我发现了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别人身上有哪

些好的学习习惯、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不足等几方面谈。)

五、达标检测

1、填上合适的单位。

150()250()3()

50(

2、填上正确的数。

3吨=()千克2000克=()千克

()吨=5000千克6000克=()千克

7千克=()克8000千克=()吨

3.在O里填上“>”、“V或“=”.

4000克O40千克8。5克O8千克500克

1千克30克O1Q30克75克O705克

6800克O6千克800克1千克O100克

4、解决实际问题。

大桥限重10吨,两辆卡车准备过桥,卡车的自重都是2吨,一辆装了6吨的货物,

一辆装了9吨的货物,两辆卡车能安全过桥吗?

课题:第二单元《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学校:班级:__________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了解两位数乘•位数的估算方法C

2、我能正确进行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能根据情景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

算(重、难点)。

3、我能初步学会用口算、估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简单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应月意

识。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8个十是()8个百是()

12个十是()12个百是()

2、我会预习

自学课本第11页和第12页前三个点,解决下面的问题。

⑴30X3=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200X4=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29X6^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思考: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

1、我会口算。

(1)50X3=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500X3=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我会估算。

大于500小于500

课题: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不进位)》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重点)。

2、我能理解两、三位数乘•位数(不进位)的算理,能够正确计算(难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2X3=10X3=40X2=300X3=

4X2=30X2=25+200=400+36=

2、我会预习

自学课本第12页最后的红点和第13页,解决卜面的问题。

⑴口算或估算:13X2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请你摆小棒表示出13X2,并结合摆小棒的过程思考下面问题:

13

X2

6……,6是怎么来的?

202是怎么来的?这里的2表示2个()

TQ……26是怎么计算的?

13X2的竖式可以简化成这样写:

13

义2

26

13X2的计算过程:先用2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3,2X3得6,6写在()位上,

表示()个(),再用2去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1,2X1得2,2写在()位上,表

示()个()。

(3)思考: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

1、列竖式计算。

34X2=

先说说计算过程,再想想积每一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2、3x312=0(元)

312

x3

□□□

计算过程:

先用3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2,3义2得(),写在()位上;

再用3去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1,3X1得(),写在()位上;

再用3去乘第一个因数百位上的3,3X3得(),写在()位上。

想一想:积每一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3、思考:怎样计算不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三、班级展示

(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我获得了哪些知识、我发现了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别人身上有哪

些好的学习习惯、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不足等几方面谈。)

五、达标检测

1、列竖式计算。

443224213112431

x2x3x2x3x4x2

2、

我母小时彳丁21千米

时间(时)234

路程(千米)

3、

哪辆坦克能过桥?

一重是1号坦

重吨

12f克的2倍

重是1号坦

克的4倍

课题: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一次进位)》

学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重点)。

2、我能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算理,能够正确计算(难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9X3=6X4=40X5=200X4=

8X2=3X7=75+300500+26

2、我会预习

自学课本第16页以及第17页的绿点,解决下面的问题。

⑴估算:29X3〜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竖式:

29

x23

87

思考:竖式中的小2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积十位上的8是怎么来的?

计算过程:

先用3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9,3义9得(),个位写(),向十位进()。

再用3去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2,3乂2得(),6加2得(),十位上写()。

(3)125X3=口(只)

125

x3

思考:用3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5,3X5得15,1和5各写在哪里?为什么?

说一说计算过程。

(4)思考: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

1、列竖式计算:52X4=

思考:用4去乘第个因数十位上的5,4X5得20,2和0各写在哪里?为什么?

说一说计算过程。

2、列竖式计算:242X3=

思考:用3去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3X4得12,1和2各写在哪里?为什么?

说一说计算过程。

3、思考:用竖式计算一次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三、班级展示

(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

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我获得了哪些知识、我发现了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别人身上有哪

些好的学习习惯、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不足等几方面谈。)

五、达标检测

1、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3816315242

x2x4x3x4

41216

x5x13

205648

3、请你先提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

有趣的动物世界1

如果野鼠一家一年能繁衍211

鸵鸟每小时可以跑54千米,猎只,那么一只猫头鹰一年就能

豹的奔跑速度是鸵鸟的2倍。消灭9家野鼠。

课题: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

学校:班级:__________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力法(重点)。

2、我能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算理,能够正确计算(难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4X4=51X6=225X3=512X3=

2、我会预习

自学课本第20页的红点和第21页的两个绿点,解决下面的问题。

⑴估算:59X7〜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你公把59X7的竖式补充完整吗?

59

X67

3"

思考:竖式中的小6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计算过程:

先用7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9,7X9得(),个位耳(),向十位进(

再用7去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5,7X5得(),下一步再怎么计算?接着说一说。

(3)思考: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

125乂8二口(千克)

25

x8

说一说计算过程。

思考:用8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5,8X5得40,4和0各写在哪里?接下来怎

么办?这道算式有几次进位?

2、列竖式计算。

118X9=□(箱)

思考:用9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8,9X8=72,7和2各写在哪里?接下米用

9去乘十位上的1之后再怎样算?用9去乘百位上的I之后再怎样算?这道葬式有几次进

位?

说一说计算过程。

3、思考: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时,要注意什么?

三、班级展示

(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我获得了哪些知识,我发现了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别人身上有哪

些好的学习习惯,反思自己木节课有哪些不足等儿方面谈。)

五、达标检测

1、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8X6589X5378X59X278

2、火眼金睛辨对错。

文化路上有2000棵树,他们3天能否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

课题:第二单元《一个因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

学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一个因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及计算方法(重点)。

2、我能理解一个因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的算理,能够正确计算(难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直接写得数。

0X3=0+6=40X2=300X4=

4+0=9X0=200X3=80X5=

思考: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口算乘法应该怎样计算?

2、我会预习

自学课本第24页和25页的两个红点,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1)350X3这道算式的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406X5这道算式的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2)11算或估算:350X3和406X5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

350350

x।3x避

1050105:0

观察这两道竖式它们有什么不同?

第一种方法中,3为什么和。对齐,积末尾的。是怎么得来的?

第二种方法中,3为什么和5对齐,后面的。怎么办?

(4)思考: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

1、列竖式计算。150X8=

思考:

a、用简便方法列竖式时,一位数要和()对齐。

b、计算时可以先用一位数去乘()。

c、最后看多位数末尾有儿个0,就在积的末尾()。

2、下面的算式该怎么计算呢?

406703

X35X2

0

三、班级展示

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我获得了哪些知识,我发现了哪些好的学习方法,从别人身上

学到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不足等几方面谈.)

五、达标检测

1、用竖式计算。

160208520309

x4x5x7x8

480605320

x2x2x5

961210160

两箱瓜够吃70天吗?

玉米和红著各

有多少个?买这些萝卜一共

150个/阑用了多少元?」

课题:第二单元《乘法的四则混合运算(一)》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连乘、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我会用脱式计算。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83X5=402X6=9X240=514X3=

(2)说出卜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35+26+237900-125-326435+226-378156+(310-231)

2、我会预习

自学课本第28—29页,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仔细观察28页信息窗,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计算连乘时,应按()的顺序运算。

(4)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应该先算().

二、合作探究

1、做8张画需要多少个扇贝?

你有儿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并说明自己的想法。

方法一:我这样算

先算:算式:

再算:算式:

方法二:还可以这样算

先算:算式:

再算:算式:

方法三:用综合算式

思考:用脱式计算这道题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

你有几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并说明自己的想法。

方法一:我这样算:

先算:算式:

再算:算式:

方法二:我会用综合算式计算:

思考:这道题用综合算式计算时,为什么要加括号?先算什么?

三、班级展示

1.各小组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

1、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磐提示:可以从我获得了哪些知识,我发现了哪些好的学习方法,从别人身上学

到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不足等几方面谈。)

2、你还有哪些疑问?

五、达标检测

1、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庠,再计算。

16X7X9(24+56)X7(36-12)X9

2、掂乒乓球比赛。

小明每分钟掂128个,小刚每分钟比小明多掂24个,小刚5分钟掂多少个?

课题:第二单元《乘法的四则混合运算(二)》

学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乘加、乘减(包括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我会借助线段图来解决实际问题(重、难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用脱式计算。

7X5X8(86-36)X815X(127-122)

2、我会预习

仔细观察28页信息窗并预习第29页的后两个红点部分的内容,提出问题并列式解

答。

二,合作探究

1、做大刺猬用了多少个贝壳?

(1)我画线段图来整理条件和问题。

(2)说•说,你是怎样画出来的?画线段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线段图列出算式。

方法一:(分步算式)

方法二:(综合算式)

(4)在计算乘加混合运算时,应该先算,再算

2、用脱式计算。

47-5X6

说一说上题的运算顺序。

三、班级展示

1、各小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交流。

2、汇报交流时,小组间互相回答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

1、在计算乘加或者乘减时,应当先算,再算

有括号的要先算,再算0

2、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我获得了哪些知识,我发现了哪些好的学习方法,从别人身上学

到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不足等几方面谈。)

3、你还有哪些疑问?

五、达标检测

1、用脱式计算。

56-5X828X(54-48)237+47X6

2、柳树有85棵,杨树的棵树比柳树的3倍多26棵,杨树有多少棵?

3、独立做一下课本3()页第三题。

(1)把线段图用语言文字叙述出来。

(2)将这个题解答出来。

课题:第三单元《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学校:__________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儿个方向,并根据线路图说

出不同的方位(重、难点)。

2、我能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我能运用方向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1)想一想,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方向?

(2)辨一辨,在地图上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2、自学课本第36页和37页,结合36页情境图右下脚的路线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到村里哪个地方?

(2)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

(3)文化中心在牡丹亭的哪个方向?

(4)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你能说出几种路线?

(5)从文化中心到饮料加工厂怎么走?

二、合作探究

1、小组为单位,选日一位小导游,继续带领大家参观凤凰村,并说出你们的参观路线。

2、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哪儿个方向?根据37页自主练习第一题自己制作

一个方向板。

3、你能指出教室里的八个方向吗?说-说你座位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

哪位同学?

三、班级展示

1、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其它小组也可以做补充。

四、梳理拓展

说一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我获得了哪些知识、我发现了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别人身上有哪

些好的学习习惯、反思自己本节

课有哪些不足等几方面谈。)

五、达标检测

1、我会填空。

(1)风筝之都潍坊,在泉城济

南的(湎。

(2)孔子的故里曲阜,在济南

的(湎。

(3)人间仙境蓬莱,在济南的

()面。

(4)我们的家乡(),在

济南的()面。

2、试一试,自己当导游。

(1)从大门到旱冰场,先往()走()米到游艺厅,再向()走

)米到民族风情园,再向()走()米到旱冰场。

(2)展览馆在大门的()方向;珍奇馆在大门的()方向。

⑶能给同桌的同学当•次导游吗?

3、学以致用。

m夕样布衲媚豚

小麻钺妍m相烟动媚

⑴小明从家出发,向()行驶()站到学校,再向()行驶()站到

图书馆,再向()行驶()站到少年宫,再向()行驶()站到超中,再

向()行驶()站到植物园。

(2)小明要从奶奶家到少年宫学画画,写出他的行主路线。

4、回归生活。

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校园内各个方向有些什么?

课题: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

学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结合生活实际,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判断、区别这两种现象(重点)。

2、我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的格数。

3、我能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预习课木第41和42页,思考以下问题“

1、观察情境图,说一说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图中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试着用手演示一下它们的运动过程。

3、大门、传送带、升降机……的运动都是()现象;换气扇、汽车轮子、吊

扇……的转动都是()现象。

二、合作探究

1、用手势演示以下平移现象:

大门、传送带、升降机……的运动过程。

想一想,平移现象有什么特点?

2、用手势演示以卜.旋转现象:

换气扇、汽车轮子、吊扇……的运动过程。

想一想,旋转现象有什么特点?

三、班级展示

1、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2、其它小组提出疑问或者是对展示小组做补充。

四、梳理拓展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我获得了哪些知识、我发现了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别人身上有哪

些好的学习习惯、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不足等几方面谈。)

五、达标检测

1、是平移现象的画“J”,是旋转现象的画

I-I-.1

)))

)))

2、观察右图填空。

小汽车向平移了,格。

小轮船向平移了,格。

小飞机向平移了格。

3、我会数。

4、我会画。

猜猜棋子在哪儿。

我把棋子先向东平移

2格,再向南平移3格,

最后向西平移5格。

课题:第四单元《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学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会乘除法的关系,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

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重、难点)。

2、我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直接写得数。

84-4=274-3=364-4=354-5=

1822=32+4=18+9=2424=

说一说是怎样口算的。

2、我会预习

自学课本第47页和第48页的第一个绿点,仔细观察47页表格中老鹰、燕子、蝴蝶

风筝的数学信息,思考下面的问题。

(1)川自己的方法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60+2的?

(2)如果用摆学具的方法口算60除以2,就是把一个十平均分成一份,每份是一个

十,就是。还可以用想乘法算除法的方法:因为—X2=60,所以60+2=—。

以上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

(3)思考: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

先口算,再思考:90+3=240+4=

想一想,是怎样口算的,把想法跟同臬互相说一说。

三、班级展示

(1)准备将自己的想法向全班同学汇报。(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

说一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五个方面交流。)

五、达标检测

1、分一分。

IIIIIIII

平均分给2个组,每组分(・平均分给3个组、

平均分给4个组,每组分(4个组、6个组,

平均分给8个组,每组分(每个组....

2、算一算,看发现了什么?和同学交流一下吧!

/X

9:380:2150-3

90-3420:6160:2300:3

X___________Z<y

3、投篮。

240:

4、

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火车

行驶路程(千米)80180450

时间(时)4356

速度(千米/时)100

你发现了什么?

5、哪一天的成绩最好?

这足我一周练习时间(分)大约数目(个)

练习踢建子周一260

的情况。周二3120

周三5150

周四4160

周五2120

6、一篇文章有480个字,要在6分钟内打完,平均每分钟要打多少个字?

课题: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学校: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我会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重点),也会解释估算的过程(难点)。

2、我能利用学过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直接写得数。

604-3=80+4=1504-5=450+9=

404-2=2104-7=320+8=630+7=

2、我会预习。

仔细观察47页表格中仙鹤、孔雀、兔子风筝的数学信息,自学课本第48页红点问

题,思考下面的问题。

(I)在算式“89+3-口”中,“七”是什么?为什么要用“Q”?

(2)估算时,把89看作什么数?为什么?然后再怎样计算?

(3)每天做30只,能完成任务吗?根据估算的过程说一说为什么?

(4)通过预习,记下不明白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

估算:82+8%142・77

思考:I、估算时,应当把哪个数看作整十整百或者儿百儿十的数?

2、找到近似数后再怎样进行计算:?

3、估算出的结果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面互相说一说。

三,班级展示

1、准备将臼己的想法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五个方面交流。)

五、达标检测

1.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合适的答案圈出来)。

1624-8^(302040)4104-5^(608070)

271+9=(203040)205+4=(208050)

2、估算下面各题。

57・6%119・6a632+7N

460+9-803-9七559+7、

5小时跑348千米7小时跑283千米4小时跑318千米8小时跑482千米

4、

5、

年级———1

班数236

如果分给一年级,平

均每班分多少根?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6、我会解决实际问题。

潍坊安丘风筝队的“大龙”巨型风筝,全长362米,被评为“最长的风筝”,几名

风筝爱好者共同放匕了这个历时3个月制作完成的风筝。同学们你知道平均每月要制作

多少米风筝吗?

课题: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一)》

学校:班级:____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重点.),会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的笔算除法。(难点)

2、我会从情境图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直接写得数。

60+2=90+3=1204-4=

80+4=20+2=240+2=

说一说,204-2和2404-2是怎样计算的。

2、我会预习

仔细观察课本51页情境图,自学第51—52页两个红点问题,思考卜面的问题。

(1)估算64226口(只),与准确结果比较,估算的值是大了还是小了,为什么?

(2)怎样用摆学具的方法计算64-2?

(3)用竖式计算64+2应该从哪一位算起?十位上的6除以2的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为什么?然后再怎样计算?

(4)计算完十位,再计算:哪一位,商又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5)竖式的最后为什么剩下了“0”?

(6)通过预习,记下不明白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

用竖式计算:(1)4万4一⑵户了

同桌交流:(1)怎样用摆学具的方法计算72+6?

(2)用竖式计算724-6,十位上的7除以6有余数怎么办?

(3)用竖式计算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班级展示

1、同桌合作,准备将两人的想法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

说一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五个方面交流.)

五、达标检测

1、算一算。

3,63—2)41”9鼠4万22)5r

2、小船靠岸。

3、火眼金睛辨对错。

12

7J85

7

15

15

0

、、h———

•/彳h族必须摘完这些苹果,平均每天

"公校’卡"”需要摘多少棵树上的革果?

一.--二人每天可以摘4棵树上的苹果;

一如果一天摘完,需要多少人?

课题: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二)》

学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重点),会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

算除法《难点)。

2、我会从情境图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用竖式计算。

33+3=564-8=924-4=84+4=

思考:说一说每个竖式的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1、我会预习

观察课本51页信息窗,预习52页两个绿点问题,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试一试:用竖式计算438・3=

(2)笔算438.3时,从哪一位算起,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3)第一次商后出现了余数,与除数3比较,余数的大小怎样?这个余数该怎么办?

(4)第二次的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商后也出现了余数,这个余数与除数3

比较,大小怎么样?接下来该怎样计算?

(5)笫三次的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6)竖式最后为什么剩下了“0”?

(7)通过预习,记下不明白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

1、用竖式计算。

7684-6=86+5=

2、想一想:

(1)底的病祛应该从哪•位开始除?想一想,能得出什么结论?

(2)每次除后,商应当写在什么位置?

(3)每次除后,有余数怎么办?这些余数跟除数相比较乂有什么特点?

(4)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应注意什么?

三、班级展示

1、小组选代表准备将想法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枳极、介作、会问、公想、会用五个方面交流。)

五、达标检测

1、算一算。

3)5195)6552J3787)9317J%-5f

2、

大天鹅体长140厘米以上,体重约7

千克,嘴巴能挖掘埋在淤泥下50厘米左

右的食物,修长的颈项约占体长的一半。

(1)大天鹅的颈项约有多少厘米?

(2)估一估,你的体重相当于几只大天

鹅的体重?

118

2)236

22

16

0

4、我会解决实际问题。

要装完这些梨,需要

准备多少个〔分支?

课题:第四单元《除法验算》

学校:一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我能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重点),并能正确进行有余数的除法验算。(难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1)直接写得数。

424-6=364-9=564-7=8X9=

6X7=9X4=7X8=72+8=

(2)用竖式计算。

724-4=18X4=

思考:通过刚才的计算,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2、我会预习。

自学课本第55—56页,仔细观察情境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3、结合知识链接中发现的规律,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平均每小时裁19只风筝面对不

对?

(1)试一试:76+4=

(2)总结一下,怎样检查没有余数的除法算的对不对?

(3)思考: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

笔算下面的题目并且验算。

654-5=7284-6=

同桌交流:

⑴计算中出现了余数,该怎样验算?为什么?

⑵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验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三、班级展示

(I)同桌合作,准备将两人的想法向全班同学汇报。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五个方面交流.)

五、达标检测

1、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75:3245:2586・4

98:6357・38914-7

2、小燕子送信。

100-130

21~50

3、我会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单价、数最、总价的关系填写卜.表。

纯牛奶饮料啤酒矿泉水

总价(元)9624072

数量(箱)4646

单价(元)20

课题:第5单元《图形的周长》

学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难点),并会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重点)。

2、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图形的周长。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观察课本64页的情境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1、如何理解花坛的一周?请描述一下。

2、用彩笔画出喜欢的花坛的一周。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量花坛一周的长度?

4、试着说一下对图形周长的理解。

5、通过预习,写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

1、找出身边物体面的周(摸摸)。

在我们的身边找出一些物体面的一周吗?找一找,摸一摸,再和同桌说一说。

2、描出平面图形的一周。(描一描)

播出这些平面图形的一周。

3、怎样才能知道每个花坛需要多长的护栏呢?

只要先测软出每个花坛的()就可以了,花坛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长方形花坛一周的长度叫()。

扇形花坛一周的长度叫()。

4、请计算出下面花坛的周长。

10米

三、班级展示

1、各小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有问题的小组提出问题,在班内交流解决。

四、梳理拓展

1、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课下找一找自己身边物体面的周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并计算出来。

五、达标检测

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2、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长一些?先估一估,再量一量、算一算。

3、一共需要霓虹灯线多少米?

8

83/~\38(单位:米)

课题:第5单元《长方形的周长计算》

学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

2、我能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重、难点)。

3、我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说一•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2、我会预习

观察教材67页的情境图左侧长方形花坛,看能从图中得到那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自己想办法计算出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是多少。

二、合作探究

1、想一想,如何计算出的长方形花坛的周长的?有几种方法?

2、如果选8元/米的护栏,这个花坛需要多少钱?

3、通过学习,你认为哪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二匕较简便?

三、班级展示

1、组织学生将小组内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学生汇报,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可以提出自己

的见解并在班内交流解决。

2、汇报时,要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疑问。

四、梳理拓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有哪些收获?有哪些需要向其他同学学习的地方?

2、总结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课下测量并计算出教室内黑板面的周长。

五、达标检测

1、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6米

2米

2、量一量并计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3、川两个长是4c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