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掌握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的特性。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的特性。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特性。【教学准备】实验器材:蜡烛、集气瓶、玻璃片、水槽、火柴、红墨水、棋子。课件:PPT、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师: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生:蜡烛师:现在我把这两根蜡烛点燃,就这样放着,它们会一直燃烧吗?(教师操作)生:不会师:也就是说,直到蜡烛燃尽,火焰就会灭掉。师:看老师手里又拿了什么?生:集气瓶师:如果我用集气瓶罩住其中的一根蜡烛,会怎么样?生1:蜡烛火焰会灭掉生2:火焰会慢慢灭掉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师操作:将集气瓶倒扣在其中一根蜡烛上)生:火焰灭掉了师:是一下子吗?生:不是,是慢慢灭掉的师:请同学看,瓶子外面的这根蜡烛是不是在继续燃烧?为什么盖上瓶子,蜡烛就不能继续燃烧了呢?生1:瓶子里面没有了氧气,所以就不能继续燃烧了生2:火燃烧需要氧气,瓶子里面没有氧气,火就灭掉了。师:也就是说,集气瓶里的空气有了变化,那猜一猜是变少了还是变多了?生:变少了师:刚才同学的叙述是说瓶子里的空气变少了(教师板书:少?)师:那你们觉得是少一些还是全部都少掉了?生1:少一些师:大家都认为少了,但是至于少的多还是少的少,我们能看见吗?为什么?生1:空气是没有颜色的生2:空气是摸不着的.......师:那瓶子里的空气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是看不到的,刚才仅仅是我们的猜想【板书:猜想】我们是不是得想个办法看出来瓶子里空气的变化,来证明我们的猜想?那想个什么办法呢,这个问题有点难,我们下来看一幅图。(出示课件)师:这是我们之前做过的实验,谁能告诉我,这种状态下,杯子里面的纸有没有湿?生:没有湿师:如果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这一次,纸有没有湿呢?(出示课件)生:湿了师:为什么?生:杯子底扎了一个小孔,杯子里的空气就会从小孔中跑出去。师:也就是说,空气跑出去了,把杯子里面的什么给让出来了?生:空间师:所以谁就进去了?生:水师:那想一想,空气从小孔中跑出去了,水就会进入杯子里,这说明空气是怎样呢?生:空气占据空间师:这个实验就是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出示课件)活动过程(一)探究燃烧用去了一部分气体1.确定研究问题。师:我们看到的这个事实为我们研究“盖住蜡烛的集气瓶中的空气是否变化”有没有帮助?想一想。小组同学相互讨论一下(小组讨论时间,教师巡视,时间一分钟)师: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有想法的请举手生:空气少的少,进去的水就少,空气少的多,进去的水就多。师:我们可以借助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观察集气瓶中空气的变化。(出示课件)2.制定实验方案。【板书:方案】师:那怎样用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观察集气瓶中空气的变化呢?请同学们讨论两个问题(出示课件)实验中需要用到哪些器材?可以制定一个怎样的实验方案?请同学们快速讨论(时间控制在一分钟)生说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案师:认同这个方案吗?生补充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到位,那现在来看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实验器材。(出示课件)生读:蜡烛、玻璃片、水、水槽、火柴、集气瓶、红墨水师:这里的红墨水的作用是什么?(为了实验现象更明显)那蓝墨水行不行?(可以)也就是说,给水一点颜色,让我们能更清晰的观察到实验现象。师:玻璃片的作用呢?生:固定蜡烛师:这位同学考虑的非常细致。蜡烛放入水中,除了容易倒之外,还会怎么样?(蜡烛本身放入水中会怎么样?)生:蜡烛会浮在水面上师:学《沉浮》这一课时,我们知道,蜡会漂浮在水面,而玻璃在水中是下沉的,所以玻璃片是用来固定蜡烛的。师:那怎样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谁有办法?生:点燃蜡烛,先融化一些蜡滴在玻璃片上,然后再把蜡烛粘在上面。师:为了同学们操作方便,老师在玻璃片下面粘了3个棋子,这样会使其更平稳。师:谁能够根据这些实验器材,完整的再把实验方案说一说?生答师:同学们和老师的想法差不多,谁愿意来读一读?(出示课件)生:1.在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将蜡烛粘在玻璃片上,放进水槽里。2.点燃蜡烛,把集气瓶倒扣在蜡烛上,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师:我们先看记录表(出示课件)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重点观察的是哪些实验现象?生:蜡烛的变化、水的变化师:如果水进入瓶子多,说明什么?生:瓶子里空气少的多师:如果进去的少,说明空气少的少,如果一点没进呢?生:说明瓶子里的空气没有变化师:所以做实验时,既要观察实验现象,还要思考这种现象说明什么?(课件出示:3.思考:这种现象说明什么?)师:在这个实验中,你觉得我们应该有哪些注意事项呢?生答师:我们一起看一下老师给大家的注意提示(出示课件)注意安全,用过的火柴棒甩灭后放入小盘里。尽量不要打湿灯芯实验结束后,一定不要挪动实验装置,后面的实验还要用到。(生读本条)师:第3条中,老师用红字加了强调,齐读。师:这个事项是在什么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结束后)师:也就是说,把集气瓶倒扣在蜡烛上后,坐好观察实验现象就可以,不要再动实验器材。3.实验研究【板书:实验】师:现在请每组组长到后方面有序拿回实验器材,开始实验。(学生实验,教师巡视)4.交流汇报师:实验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1:蜡烛的火焰慢慢熄灭生2:水慢慢进入集气瓶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面前的集气瓶,水进入的多吗?生:不多师: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蜡烛火焰慢慢熄灭,水进入集气瓶中一部分。(出示课件)师:根据实验现象我们能够判定,蜡烛燃烧用掉了多少空气?是少部分、多部份还是一点没用?生:一小部分(出示课件)师:那这一小部分空气,我们可以说它是支持燃烧的(板书:支持燃烧)师:再来看看,现在瓶子里的空间还是被谁占据着?生:水师:对,除了空气,还有一少部分水也占据着瓶子里的空间。(二)探究燃烧后剩下的气体能否支持燃烧师:那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刚才我们用实验观察到空气中有一小部分气体能够支持蜡烛燃烧,那现在瓶子里还有一部分空气,这部分空气我们可以看作是剩余的空气,这部分剩余的空气能不能帮助蜡烛燃烧呢?(出示课件)生:不能师:既然同学们猜想剩余的气体不能支持蜡烛燃烧,怎样证明你们的想法?生答师:如果在瓶子里面划火柴,难度是很大的,那我们可不可以在外面把正在燃烧的物体放进瓶子里?(出示课件:实验方案)生读:1.将集气瓶与玻璃片从水槽中取出。2.划着火柴,把玻璃片贴着瓶口挪开一个小口,迅速将燃烧的火柴伸入打开的小口,观察现象3.思考: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师:怎样把集气瓶从水中取出来呢?老师觉得这是个技术活,下面看看老师是怎样操作的(教师示范)一只手轻轻压住集气瓶的瓶底,另一只手连同水中的玻璃片一起抬起来,不要离开瓶口,之后拿出水面,正立在桌面上。师:下面这个高难度的动作由每组的组长来完成好吗?现在开始。(教师巡视)师:第二步,划着火柴,把玻璃片贴着瓶口挪开一个小口,迅速将燃烧的火柴伸入打开的小口,观察现象。(教师操作)师:这个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出示课件)师读:1.注意用火安全。2.不要把小口开的太大,动作要迅速。3.相互合作。(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师:通过实验,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生:把燃烧的火柴放入集气瓶开口处,发现火柴灭了师:通过刚才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剩余的气体能不能支持燃烧?生:不能师:(板书:不支持燃烧)师:同学们,通过上面的两个实验,我们能够知道,空气中至少包括几种成分的气体?生:两种师:这两种的不同点在哪?生:一种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师:支持燃烧的,大家都认为是什么?(氧气)证据是什么?就一定是氧气吗?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资料(课件出示:白磷燃烧视频)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生:说明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师:因为白磷和其他的实验用品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我们通过视频作为了解。所以通过视频内容我们知道,支持燃烧的是氧气(板书:氧气)师:依据刚才实验中我们看到的,氧气占空气中的大部分还是小部分?生:小部分(三)认识空气的组成师:不支持燃烧的有哪些呢?我们一齐来看大屏幕,假如我们把空气分成100份,氧气大约占空气总量的21%,(板书:21%)绿色部分是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它们大约占空气总量的1%,那剩下的大部分就是氮气,约占78%。(出示课件)师:我们来看,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氧气约占21%,不支持燃烧的包括氮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这就是这节课我们研究的“空气的成分”。(板书:氮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空气的成分)师:(出示课件)我们继续看大屏幕(出示课件):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它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支持燃烧的气体是(),大约占空气体积的();剩下的主要是(),大约占空气体积的();此外,还有少量的(),约占空气体积的()。(四)空气发现历程师:刚才我们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其实关于空气的成分人们对于它的研究也是经历了一定的过程,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出示课件)师:在生活中,由于空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5)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修饰表格有方法(教学设计)
- 个人简历与竞聘报告-1
- 3 古诗三首 寒食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Module 9 Experience(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下册
- 毕业论文核心研究成果汇报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4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角》(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18古诗三首《江南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三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7 Unit 1 We fly kites in spring教学设计 外研版(三起)
- 模具厂三年规划
- 小学二年级《金斧头》中文故事
- 公司绿色可持续发展规划报告
- 活动隔断施工方案
- 《可可西里》电影赏析
- 有限空间专项安全检查表
- 《入河排污口监管办法》解读课件
-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含答案全一册)
- 光疗法的课件
- 【双柱式汽车举升机设计(论文)8500字】
- 专题03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压轴题真题分类(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题型分类高分必刷题(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