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_第1页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_第2页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_第3页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_第4页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积累"荒谬、憧憬、杀戮、肃穆"等字词,理解其含义并学会运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课文,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渴望之情。学习本文通过选取典型场景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的写作手法,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战争的残酷性,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让学生铭记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学习文章通过场景描写、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2.教学难点领会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如"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等,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引发对和平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全球视野。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文章的主题、写作手法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4.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背景和主题。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1.播放一段关于战争中儿童悲惨遭遇的视频片段,画面中展现战争废墟、流离失所的人们以及孩子们惊恐的眼神。2.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看到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灾难?3.引导学生思考: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像这样的战争悲剧发生,我们应该如何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由此引出课题《亲爱的爸爸妈妈》。

(二)背景介绍(3分钟)1.简要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1941年德国法西斯发动了对南斯拉夫的侵略战争,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1942年10月,纳粹德国军队攻占了南斯拉夫的雅塞诺瓦茨集中营,在那里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无数平民百姓,尤其是妇女、儿童惨遭杀害。本文作者聂华苓是华裔美国作家,1988年,她率团访问南斯拉夫,在当年纳粹大屠杀的地点,她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国后写下了这篇文章。2.让学生了解了背景知识后,提问:了解了这些背景,你觉得这篇文章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知文章内容。2.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文章围绕"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一标题,写了哪些内容?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在南斯拉夫参加悼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文章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作者一行来到南斯拉夫的目的;第二部分(第26段),描述了作者在克拉库耶伐次参加纪念活动的情景;第三部分(第716段),记录了作家莫马·迪密其对当年法西斯暴行的回忆;第四部分(第1728段),通过参观纪念馆,引用了当年大屠杀幸存者的话,表现了孩子们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和平的向往。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15分钟)1.研读文章第二部分,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纪念活动的场景的。找出文中描写天气、环境的语句,如"凄风。苦雨。天昏。地暗。"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语句营造的氛围,思考它们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提问:作者描写了哪些人的表现?这些描写反映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如"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照片上,是一个沉静而美丽的姑娘,笑容温柔,目光......"通过对人们表情、照片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悲痛和对受害者的同情。)2.品味文章第三部分中莫马·迪密其回忆法西斯暴行的语言。找出文中描写法西斯暴行的语句,如"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无论何时,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语句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控诉和对南斯拉夫民族英勇精神的赞美之情。3.研读文章第四部分,体会孩子们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和平的向往。找出文中孩子们的话语,如"怎么?花?有了花我们就不害怕了。""你们杀了我们那么多人,现在轮到你们自己了。"分析这些话语所表达的情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这些话语?(这些话语直接表现了孩子们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抗,更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引发人们对和平的思考。)

(五)深入探究,体会主题(10分钟)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文章中多次提到"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这句话如何理解?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总结: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人不应该记仇,但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铭记战争的惨痛,防止悲剧的重演。2.引导学生思考: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内容来表现这一主题的?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补充完善:本文通过描述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大屠杀的历史事件,以及作者在悼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控诉了法西斯战争的残酷暴行,表达了对受害者的深切同情和对和平的强烈渴望,同时也提醒人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作者通过描写纪念活动的场景、幸存者的回忆、孩子们的话语等具体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六)拓展延伸(7分钟)1.让学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其他战争悲剧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影响。2.组织学生开展"珍惜和平"的主题演讲活动,每位学生准备12分钟的演讲内容,阐述自己对和平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维护和平贡献力量。3.教师对学生的演讲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积极倡导和平理念。

(七)课堂小结(5分钟)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手法、主题思想等。2.强调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关注世界和平问题,从自身做起,为维护和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八)布置作业(课后完成)1.抄写并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的语言。2.以"和平"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认识。3.推荐阅读聂华苓的其他作品,或者与本文相关的历史书籍,加深对战争与和平主题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战争的残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和平的珍贵有了更强烈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