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制度一、目的建立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制度,确保输血后血袋能够及时、准确地回收,并进行规范的登记和处理,以保证输血安全,追溯输血过程,防止医疗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输血治疗的科室,包括但不限于临床各科室、输血科等。
三、职责分工
(一)临床科室1.负责输血后血袋的妥善保存,在输血结束后,将血袋及时送回血库或指定的回收地点。2.协助输血科或相关部门对回收的血袋进行核对和登记信息的确认。3.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输血后血袋回收过程中的医疗废弃物处理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输血科1.负责制定输血后血袋回收的详细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2.承担输血后血袋回收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包括接收临床科室送来的血袋,进行核对、登记等。3.对回收的血袋进行集中保存,并按照相关规定定期移交医疗废弃物处理部门。4.负责与医院其他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输血后血袋回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医院感染管理部门1.监督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各科室对输血后血袋的处理是否符合医疗废弃物管理要求。2.对违反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制度及医疗废弃物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3.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对输血后血袋回收及医疗废弃物管理的认识。
(四)医疗废弃物处理部门1.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医疗废弃物管理的法规、标准,负责输血后血袋的无害化处理。2.定期到输血科接收集中保存的输血后血袋,并做好交接记录。3.确保输血后血袋的处理过程符合环保要求,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输血后血袋回收流程
(一)输血结束后1.临床医护人员在输血结束后,立即将输血后的血袋从输血器上分离下来,妥善放置在科室指定的容器内。严禁将血袋随意丢弃或混入其他医疗废弃物中。2.在血袋上标明患者姓名、住院号、输血日期、血型、血袋编号等关键信息,确保信息清晰、准确、完整。
(二)送回血库或指定回收地点1.临床科室应在输血结束后[X]小时内,安排专人将输血后血袋送回血库或医院指定的回收地点。如遇特殊情况(如节假日、夜间等),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回收。2.送血袋人员应与接收人员进行当面交接,核对血袋数量、患者信息等,确保交接准确无误。
(三)输血科接收核对1.输血科接收人员在收到临床科室送来的血袋后,首先核对血袋数量是否与交接记录一致,检查血袋标识信息是否完整、清晰。2.对血袋外观进行检查,查看有无破损、渗漏等情况。如发现血袋有异常,应及时与临床科室联系核实,并做好记录。3.将核对无误的血袋按照不同血型、不同种类进行分类存放,放置在专门的血袋保存箱或区域内。
(四)登记信息1.输血科工作人员按照以下内容对回收的血袋进行详细登记: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等。输血信息:输血日期、输血开始时间、输血结束时间、输血总量、血型、血袋编号、供血者信息(供血者姓名、血型、献血编码等)。血袋回收信息:回收日期、回收时间、回收科室、送血袋人员姓名等。备注信息:如血袋有无异常情况、输血不良反应等相关记录。2.登记过程应认真、仔细,确保各项信息准确无误。登记可采用纸质登记本或电子表格等形式进行,登记完成后应妥善保存登记资料,以便后续查询和追溯。
(五)集中保存1.输血科将回收登记后的血袋集中保存在符合要求的专用库房或保存设施内,保存温度应符合相关规定(一般为[具体温度范围])。2.定期对保存的血袋进行检查,查看血袋有无变质、损坏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六)移交医疗废弃物处理部门1.输血科应按照医院规定的时间周期(如每周[X]次),将集中保存的输血后血袋移交医疗废弃物处理部门。2.在移交前,再次核对血袋数量、登记信息等,确保准确无误。3.与医疗废弃物处理部门进行详细的交接,填写交接记录,明确交接时间、血袋数量、双方经手人等信息。交接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五、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要求
(一)及时性1.临床科室和输血科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进行血袋回收和登记工作,确保输血后血袋能够及时、准确地进入回收和登记流程,不得拖延。2.任何环节发现未按时进行回收或登记的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同时记录在案。
(二)准确性1.血袋标识信息和登记信息必须准确无误,包括患者信息、输血信息、血袋编号等。填写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应及时更正和补充,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2.登记人员应认真核对每一个血袋的相关信息,避免因疏忽导致信息错误。对于信息不一致或存在疑问的血袋,应及时与相关科室或人员核实。
(三)完整性1.登记内容应涵盖输血后血袋回收过程中的所有关键信息,不得遗漏重要内容。2.除基本的患者和输血信息外,还应记录血袋回收的日期、时间、科室、送血袋人员等详细信息,以及血袋有无异常情况、输血不良反应等备注信息。
(四)可追溯性1.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资料应妥善保存,保存期限应符合国家和医院的相关规定(一般至少保存[X]年)。2.登记资料应便于查询和追溯,能够根据患者信息、血袋编号等快速准确地获取输血相关的详细信息,包括输血过程、血袋回收情况等。
六、监督与考核1.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对各科室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血袋回收的及时性、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血袋保存及交接情况等。2.对违反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制度的科室和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批评教育、警告、经济处罚等。3.将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医院医疗质量考核体系,作为科室和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促进制度的有效落实。
七、培训与教育1.医院应定期组织开展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制度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对象包括临床医护人员、输血科工作人员、医疗废弃物处理人员等。2.培训内容应包括输血后血袋回收的重要性、回收流程、登记要求、医疗废弃物管理规定等,提高全体人员对输血后血袋回收工作的认识和操作技能。3.通过培训,使医护人员熟悉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制度的各项要求,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确保输血安全和医疗废弃物的规范处理。
八、相关记录1.输血后血袋回收交接记录:记录临床科室送回血袋的日期、时间、血袋数量、患者信息、送血袋人员姓名,以及输血科接收人员姓名等信息。2.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本(纸质或电子表格):详细记录每个血袋的患者基本信息、输血信息、血袋回收信息及备注信息等。3.医疗废弃物交接记录: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 2237-2025电容箱校准规范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理念课件
- 铁道机车专业教学湖南铁道左继红课件
- 临夏餐厅仿真树施工方案
- 《GB 15146.5-1994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钚-天然铀混合物的核临界控制准则和次临界限值》(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国交通运输课件
- 《GB 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2025版)深度解析
- 生态修复项目苗木培育合同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周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综测评讲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水稳层]旁站监理记录表(范本)√
-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后训练题:《数字编码》
- 沈萍微生物学第七章
- API-682密封系统-中英文对照版
- 电动葫芦出厂检验报告
- 挖机大中斗油封资料,液压泵资料
- 技术开发部个人技能矩阵图
- Hillstone设备密码与配置恢复方法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部编版
- 废气处理工程施工方案模板
- 境外所得个税新政解析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