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一写作指导“青春是什么”_第1页
统编版高一写作指导“青春是什么”_第2页
统编版高一写作指导“青春是什么”_第3页
统编版高一写作指导“青春是什么”_第4页
统编版高一写作指导“青春是什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一写作指导“青春是什么”高中作文复习和素材积累

“青春是什么"

材料分析+立意指导+标题范例+素材积累+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春是什么?是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郭沫若站在地球边上放号,赞美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雄强之力;是闻一多愿将自己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青春是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周身的汗水,“疫情不结束,我们不撤退”;是抗洪抢险战士满身的泥泞,“洪水不退,我们不退";是志愿者们专业的服务和热情的笑脸,“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一、作文材料分析

材料第一段列举了毛泽东、郭沫若、闻一多等先辈在青春时期的伟大抱负与奉献精神,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现出青春的激情与担当,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连,体现了青春时期胸怀天下、积极进取、奉献自我的高尚情怀,为青春赋予了深刻而崇高的内涵。

材料第二段则着眼于当下,描绘了在抗击疫情、抗洪抢险以及志愿服务等场景中,广大青年群体所展现出的坚韧、勇敢、奉献和担当。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抗疫一线,用汗水守护生命;抗洪战士们满身泥泞却坚守不退,捍卫家园;志愿者们用专业服务和热情传递爱心,共同描绘出新时代青春的绚丽画卷。这些事例生动地诠释了青春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体现,即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力量,展现青春的蓬勃力量和时代担当。

综合两段材料来看,其内在关系在于从历史到现实,共同阐述了青春的本质特征——担当与奉献,无论是过去的先辈们还是当下的青年一代,青春都不是虚度光阴,而是在时代的浪潮中勇挑重担、积极奉献,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写作任务要求我们围绕材料所展现的青春内涵进行思考,通过对青春的深入剖析,阐述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意义,进而探讨当代青年应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青春精神,在新时代的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因此需要我们紧密结合材料,从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挖掘青春的深刻内涵,并联系实际,使文章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

二、立意指导

1.青春因担当而闪耀:着重阐述青春时期肩负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以“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例,他在青春年少时,面对国家国防事业的迫切需求,毅然投身于艰苦的核武器研发工作中。在茫茫戈壁滩上,他隐姓埋名,克服重重困难,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为我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为国防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青春因担当而熠熠生辉,成为后世青年学习的楷模。在当今时代,青年们也应在各自的领域中勇挑重担,无论是在科技创新前沿、乡村振兴一线还是社会服务岗位上,都应以担当精神为指引,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彩,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实现青春的价值。

2.奉献点亮青春之光:突出奉献精神在青春岁月中的关键作用。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生活,回到家乡广西百色,投身于脱贫攻坚事业。她担任驻村书记期间,一心一意为贫困群众谋发展,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善生活条件。尽管工作环境艰苦,但她毫无怨言,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直至在暴雨中为了查看灾情不幸遇难。她用奉献诠释了青春的意义,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新时代青年应学习黄文秀的奉献精神,将个人的青春融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在奉献中感受青春的美好,让青春之光温暖他人,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3.青春之我,时代之责:强调青年个体与时代责任的紧密联系。在五四运动时期,广大青年学生以爱国为出发点,为了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挺身而出,发起了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他们高呼口号,游行示威,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展现出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的行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如今,时代赋予青年新的使命,如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青年们应传承五四精神,立足当下,关注时代发展需求,积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壮丽的青春篇章。

三、标题范例参考

1.《以担当为笔,绘青春画卷》

2.《青春逢盛世,奉献正当时》

3.《燃青春之火,铸时代担当》

4.《青春之担当,时代之脊梁》

5.《奉献青春,点亮时代之光》

6.《执青春之剑,破时代难题》

7.《青春献家国,责任谱华章》

8.《用青春书写时代的担当》

9.《青春作楫,担当为帆,远航时代之海》

四、五句名言名句及分析

1.“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毛泽东)

分析:毛泽东此句诗展现出一种豪迈自信、勇往直前的青春气概。青春时期应充满自信,拥有远大抱负和广阔的胸襟,敢于挑战困难,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追求理想,就像在浩渺的江河中奋力搏击,不畏险阻,书写波澜壮阔的人生篇章,这种精神对于当代青年在面对时代机遇与挑战时具有激励作用,鼓舞他们勇敢地投身于社会实践,展现青春的活力与担当。

2.“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

分析:李大钊的这段话深刻阐述了青春的价值在于为世界和人类的发展贡献力量,青年应以自身为起点,将个人的青春与家庭、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奉献,推动各个层面的进步与发展,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获得无尽的快乐。这为当代青年指明了方向,即要树立全球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青春岁月中积极作为,为社会和人类的美好未来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3.“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

分析:孟郊的这句诗提醒人们青春时光短暂且宝贵,应趁早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光阴。青春是人生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阶段,蕴含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当代青年应珍惜青春时光,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积极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提升品德修养,努力在学业、事业等方面取得成就,莫等岁月流逝,空留遗憾,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的价值和意义。

4.“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

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精准地指出了青春的归宿和价值所在,即青春应奉献给祖国、民族、人民以及全人类的事业,通过不懈的奋斗,让青春焕发出最耀眼的光彩。在新时代,青年们肩负着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无论是在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还是在全球事务的参与中,都应秉持奋斗精神,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伟大的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的共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展现新时代青年的风采和担当。

5.“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李大钊)

分析:李大钊先生以激昂的文字描绘了青年应有的精神风貌,即不畏困难、勇往直前、追求自由与创造。青春时期的青年应具有这种积极向上、敢于突破的精神特质,凭借敏锐的直觉和活泼的生命力,去打破常规,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环境,在历史的进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这对于当代青年在面对时代变革和创新发展的需求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勇敢地去探索未知,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五、八个经典事例

1.秦玥飞的乡村坚守:秦玥飞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国外优厚的条件和大城市的繁华生活,回到湖南老家当“村官"。他致力于改善乡村的教育、医疗和农业发展状况,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项目,为乡村建设筹集资金,还推动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他的青春在乡村的土地上绽放出别样的光彩,展现了当代青年对乡村振兴事业的担当与奉献,为广大青年树立了投身基层、服务农村的榜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个人的成就,更在于对社会基层的贡献和改变。

2.北斗团队的青春逐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团队中,众多年轻的科研人员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他们面对国外技术封锁和复杂的研发难题,毫不退缩,夜以继日地进行技术攻关。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智慧。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青春岁月里远离家人,扎根实验室和试验场,凭借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对国家的责任担当,让北斗卫星成功组网并投入使用,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为我国的国防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他们的青春在浩瀚星空下闪耀着科技强国的光芒。

3.凉山救火英雄群体:在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一群平均年龄二十多岁的消防战士勇敢逆行。他们面对熊熊烈火和滚滚浓烟,毫不畏惧,肩负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森林资源的重任。他们穿梭在火海之中,与火魔展开殊死搏斗,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年轻的战士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展现出青春的无畏与担当,他们的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成为新时代青年英雄主义的典范,让人们看到了青春在危难时刻的壮丽与崇高。

4.苏炳添的速度突破:苏炳添作为一名短跑运动员,在青春的赛道上不断挑战极限。他凭借着对田径事业的热爱和对国家荣誉的执着追求,多年来坚持刻苦训练,克服了伤病等诸多困难。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中,他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位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他用汗水和努力书写了中国速度,在国际赛场上展现了中国青年的风采,诠释了青春在体育竞技领域的拼搏与突破精神,激励着无数青年为了梦想奋勇前行,在各自的领域追求卓越。

5.张玉滚的教育情怀:张玉滚扎根深山教育事业多年,从青春年少到步入中年,他坚守在偏远山区的小学,默默奉献。由于山区交通不便,他用一根扁担挑起学生的课本和生活物资,往返于崎岖的山路之间。他不仅承担着多个学科的教学任务,还照顾着学生们的生活起居,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为山区孩子点亮了知识的明灯,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张玉滚的青春在教育的讲台上绽放出温暖而持久的光芒,体现了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和对学生的高度责任,为乡村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6.嫦娥团队的青春探索:嫦娥工程的背后,是一群年轻的航天人在不懈努力。他们为了实现中国人的月球探测梦想,在科研一线默默耕耘。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每一次任务的成功都饱含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他们在面对复杂的技术难题和高风险的任务挑战时,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成功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等重大目标,为我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的青春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征程中熠熠生辉,展现了当代青年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担当与作为,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7.张桂梅的教育扶贫:张桂梅校长扎根贫困地区教育扶贫一线,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帮助贫困家庭女孩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她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创建免费女子高中,面对重重困难和压力,她从未放弃。她拖着病体,每天早早来到学校陪伴学生,用自己的爱和坚韧为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让无数山区女孩走出大山,开启了新的人生。张桂梅的青春在教育扶贫的道路上燃烧殆尽,却照亮了无数女孩的未来,她以无私奉献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时代的楷模,诠释了青春在扶贫事业中的伟大力量和崇高价值。

8.“天问一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的青春奉献:孙泽洲带领团队承担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研制任务,在青春岁月里投身于我国的深空探测事业。面对火星探测这一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他和团队成员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从探测器的总体设计到各个系统的研发测试,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经过多年的奋斗,“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并实现了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的重要一步。孙泽洲的青春在航天探索的征程中闪耀着智慧和勇气的光芒,展现了当代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的担当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范文一:

以规为矩,正心立身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古人的智慧穿越时空,至今熠熠生辉。人大复试考生因违规讨论题目而被取消成绩,这一事件犹如一记警钟,敲响在我们心头。它深刻地揭示了规矩的严肃性与重要性,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以规为矩,方能正心立身,行稳致远。

规矩是正心之尺,量出品德高度。古有许衡,在兵荒马乱、口渴难耐之际,面对路边无主的梨树,众人皆争而食之,唯有他坚守“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信念,不逾矩采摘。这看似简单的行为,实则体现了他内心对道德规矩的敬畏。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许多人在利益诱惑面前丧失本心,如学术造假者为求名利违背学术规范,商业欺诈者为逐财富罔顾商业道德。而只有像许衡一样,时刻以规矩衡量自身行为,才能在纷繁世事中保持一颗正直善良之心,筑起品德的坚固防线,让高尚的品格照亮人生之路。

规矩是立身之基,奠定成功底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建筑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闻名世界的悉尼歌剧院,其独特的帆船造型设计令人赞叹不已,但在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严格遵循力学、美学等各方面的规矩和标准,从基础的选址、材料的选用到每一个结构的搭建,都精准无误。正是因为对规矩的严格坚守,这座建筑才能历经岁月考验,成为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也为澳大利亚赢得了世界声誉。人生亦如建筑,只有依据规矩扎实地奠定每一块基石,才能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大厦。

规矩是社会之纲,维系和谐秩序。交通规则是社会秩序的一个缩影。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红绿灯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当人们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时,道路便会畅通无阻,人车和谐共处;反之,若有人闯红灯、逆行,不仅会造成交通拥堵,还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危及生命安全。同样,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法律、道德等规矩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稳定运行。只有人人都敬畏并遵守这张网,社会才能保持和谐有序,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规矩是我们前行路上的指引,是心灵的灯塔,是行为的准则。让我们时刻铭记规矩的力量,用规矩正心,以规矩立身,在人生的舞台上,跳出最优美、最和谐的舞步。于个人,收获充实美满的人生;于社会,汇聚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范文二:

守规循矩,向道而行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人大考研复试的风波,让我们再次看到了规矩的威严与不可侵犯。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守规循矩,方能向道而行,抵达理想的彼岸。

守规是个人素养的彰显。季羡林先生,学界泰斗,在学术研究中,始终坚守严谨的治学规矩。每一个数据的引用,每一个观点的阐述,都有详实的依据和严密的论证。他不为名利所动,不搞学术投机,在资料整理、文献查阅等细微之处都一丝不苟。正是这种对学术规矩的执着坚守,使他在梵学、佛学、吐火罗语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其著作成为学界经典。反观当下,一些学者为了职称、荣誉,抄袭造假,学术不端,最终身败名裂。可见,守规是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