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解析_第1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解析_第2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解析_第3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解析_第4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解析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古诗词基本常识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1.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苏轼2.下列哪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A.《登鹳雀楼》B.《春望》C.《静夜思》D.《望岳》3.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苏轼4.下列哪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A.《登鹳雀楼》B.《春望》C.《静夜思》D.《望岳》5.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魔”?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苏轼6.下列哪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A.《登鹳雀楼》B.《春望》C.《静夜思》D.《望岳》7.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鬼”?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苏轼8.下列哪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A.《登鹳雀楼》B.《春望》C.《静夜思》D.《望岳》9.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佛”?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苏轼10.下列哪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A.《登鹳雀楼》B.《春望》C.《静夜思》D.《望岳》二、古诗词意象分析要求:根据诗句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1.下列哪句诗中的“春水”是指春天里的河水?A.春江水暖鸭先知B.春风又绿江南岸C.春潮带雨晚来急D.春风得意马蹄疾2.下列哪句诗中的“明月”是指月亮?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3.下列哪句诗中的“秋风”是指秋天的风?A.秋风萧瑟天气凉B.春风又绿江南岸C.春潮带雨晚来急D.春风得意马蹄疾4.下列哪句诗中的“白雪”是指雪?A.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B.春江水暖鸭先知C.春风又绿江南岸D.春潮带雨晚来急5.下列哪句诗中的“梅花”是指梅花?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春江水暖鸭先知C.春风又绿江南岸D.春潮带雨晚来急6.下列哪句诗中的“荷花”是指荷花?A.荷花深处有人家B.春江水暖鸭先知C.春风又绿江南岸D.春潮带雨晚来急7.下列哪句诗中的“桃花”是指桃花?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春江水暖鸭先知C.春风又绿江南岸D.春潮带雨晚来急8.下列哪句诗中的“菊花”是指菊花?A.菊花台上一壶酒,独酌无相亲B.春江水暖鸭先知C.春风又绿江南岸D.春潮带雨晚来急9.下列哪句诗中的“柳树”是指柳树?A.柳暗花明又一村B.春江水暖鸭先知C.春风又绿江南岸D.春潮带雨晚来急10.下列哪句诗中的“梧桐”是指梧桐?A.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B.春江水暖鸭先知C.春风又绿江南岸D.春潮带雨晚来急三、古诗词意境解析要求:根据诗句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1.下列哪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下列哪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3.下列哪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4.下列哪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感慨?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5.下列哪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6.下列哪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7.下列哪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8.下列哪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诫?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9.下列哪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追求?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10.下列哪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四、古诗词对仗修辞手法运用要求:判断下列诗句中的修辞手法。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对仗B.比喻C.拟人D.排比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对仗B.比喻C.拟人D.排比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对仗B.比喻C.拟人D.排比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对仗B.比喻C.拟人D.排比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对仗B.比喻C.拟人D.排比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对仗B.比喻C.拟人D.排比7."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对仗B.比喻C.拟人D.排比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对仗B.比喻C.拟人D.排比9."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对仗B.比喻C.拟人D.排比10."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对仗B.比喻C.拟人D.排比五、古诗词情感理解要求:根据诗句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正确/错误)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体现了诗人在节日时对家乡的深切怀念。(正确/错误)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描绘了春天清晨宁静美丽的景色。(正确/错误)4."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正确/错误)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确/错误)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正确/错误)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正确/错误)8."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描写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正确/错误)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正确/错误)10."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正确/错误)六、古诗词语言特点要求:分析下列诗句中的语言特点。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的语言特点是:A.景物描写细腻B.运用拟人手法C.语言简洁凝练D.情感表达丰富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语言特点是:A.情感真挚动人B.语言节奏明快C.意境深远悠长D.运用对仗修辞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的语言特点是:A.描写生动形象B.语言简洁明了C.情感真挚动人D.运用拟人手法4."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的语言特点是:A.描写宏伟壮丽B.运用夸张修辞C.语言节奏明快D.情感表达丰富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的语言特点是:A.对仗工整B.描写细腻生动C.意境深远悠长D.运用拟人手法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的语言特点是:A.意境深远悠长B.运用对比修辞C.语言节奏明快D.描写生动形象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诗的语言特点是:A.运用夸张修辞B.语言简洁凝练C.情感真挚动人D.对仗工整8."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这句诗的语言特点是:A.描写生动形象B.情感表达丰富C.运用拟人手法D.语言节奏明快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句诗的语言特点是:A.描写宏伟壮丽B.运用对仗修辞C.意境深远悠长D.情感表达丰富10."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这句诗的语言特点是:A.情感真挚动人B.运用比喻修辞C.语言节奏明快D.意境深远悠长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古诗词基本常识1.B解析: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富有浪漫主义精神。2.A解析:《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感叹自然之美的景象。3.A解析: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内容深刻,感情真挚,语言精练,表现了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抱负。4.A解析:《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感叹自然之美的景象。5.C解析:白居易被誉为“诗魔”,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深受人们喜爱。6.B解析:《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战争的痛心疾首。7.B解析:李白被誉为“诗鬼”,他的诗歌想象奇特,情感奔放,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8.C解析:《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夜深人静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9.D解析:苏轼被誉为“诗佛”,他的诗歌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10.A解析:《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感叹自然之美的景象。二、古诗词意象分析1.A解析:“春江水暖鸭先知”中的“春水”指的是春天里的河水,鸭子是水边常见的动物,能感受到水的温度变化。2.D解析:“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中的“明月”指的是月亮,诗句描绘了月亮从天山升起,云海映衬下的壮丽景象。3.A解析:“秋风萧瑟天气凉”中的“秋风”指的是秋天的风,诗句描绘了秋风萧瑟,天气逐渐变凉的景象。4.A解析:“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中的“白雪”指的是雪,诗句用撒盐来比喻雪花纷纷扬扬的景象。5.A解析:“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中的“梅花”指的是梅花,诗句用梅花与雪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的香气。6.B解析:“荷花深处有人家”中的“荷花”指的是荷花,诗句描绘了荷花深处有人家的宁静景象。7.A解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桃花”指的是桃花,诗句以桃花潭的水深来比喻朋友间的深情厚谊。8.A解析:“菊花台上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中的“菊花”指的是菊花,诗句描绘了诗人在菊花台上独自饮酒的情景。9.A解析:“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柳树”指的是柳树,诗句描绘了柳树阴影下花明的景象,寓意着困境之后必有转机。10.A解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中的“梧桐”指的是梧桐,诗句描绘了细雨中梧桐树叶的沙沙声。三、古诗词意境解析1.D解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黄河奔腾入海的壮丽景象,意境宏伟。2.A解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意境深远。3.D解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意境悠远。4.C解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意境感人。5.B解析:“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意境开阔。6.D解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意境优美。7.A解析:“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意境深远。8.C解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意境感人。9.A解析:“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意境深远。10.D解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意境优美。四、古诗词对仗修辞手法运用1.A解析:诗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与“一行白鹭上青天”结构对仗,形成了视觉和听觉上的和谐。2.A解析:诗句中的“春眠不觉晓”与“处处闻啼鸟”结构对仗,形成了春日清晨的宁静与生机。3.C解析:诗句中的“床前明月光”与“疑是地上霜”结构对仗,通过视觉形象的对比,增强了诗句的意境。4.A解析:诗句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与“每逢佳节倍思亲”结构对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的思念。5.A解析:诗句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与“海上明月共潮生”结构对仗,描绘了江潮与月亮相互辉映的壮丽景象。6.A解析:诗句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与“不及汪伦送我情”结构对仗,通过水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7.A解析:诗句中的“青青园中葵”与“朝露待日晞”结构对仗,描绘了园中葵花在朝露中等待太阳的景象。8.A解析:诗句中的“离离原上草”与“一岁一枯荣”结构对仗,通过草的生长周期,寓意了生命的轮回。9.A解析:诗句中的“登鹳雀楼”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结构对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壮阔景象。10.A解析:诗句中的“春宵一刻值千金”与“花有清香月有阴”结构对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五、古诗词情感理解1.正确解析: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达了诗人夜深人静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正确解析: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体现了诗人在节日时对家乡的深切怀念。3.正确解析: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描绘了春天清晨宁静美丽的景色。4.正确解析:诗句“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5.正确解析: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