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测试题一、选择题1.五千年中华文化不仅能彰显民族自信,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钢”,体现了合金硬度的特性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能体现出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两编千片白雪茧,六百二斗青铜钱”中的“青铜钱”属于铜的合金D.“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司南的“杓”中含有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对应的两者关系不正确的是A.会与肌红蛋白生成红色物质,可作一些肉制品发色剂B.常温下Al在浓硝酸中钝化,可用铝质容器贮运浓硝酸C.聚四氟乙烯具有抗酸碱、自润滑等性能,可用于制作滴定管活塞D.溶于水显碱性,常作烘焙糕点的膨松剂3.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步完成:灼烧灰化→6mol•L⁻¹硝酸溶解→过滤→检测滤液中的铁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灼烧灰化”选用的玻璃仪器有①②③B.④用于配制6mol•L⁻¹硝酸时需洗净并烘干C.“过滤”时需沿②向⑤中转移液体并小心搅拌D.检测铁元素时,⑥悬垂于⑦的上方滴加KSCN溶液4.下列物质对于的名称错误的是A.Na2CO3-碳酸钠 B.CuSO4-硫酸铜 C.Na2SO3-硫酸钠 D.FeCl2-氯化亚铁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硬铝 B.生铁C.碳素钢 D.水银6.下列元素在自然界存在游离态的是A.Cl B.N C.Na D.Al7.下列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A.H2O B.SO2 C.FeO D.Al2O38.下图为铝的生产原理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冰晶石做助熔剂B.氧化铝属于过渡晶体C.金属铁、铜的冶炼方法与铝类似D.铝在工业上是一种很好的还原剂9.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A. B.C. D.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室温下,0.2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Na+数目为0.4NAB.高温下,0.3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4NAC.标准状况下,NA个HI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D.2.3g的金属钠与足量的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11.是一种黑色晶体,俗称磁性氧化铁的物质是A.Fe2O3 B.Fe3O4 C.FeO D.FeS12.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通入烧碱溶液可制取漂白液B.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胶体和溶液D.向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二、非选择题13.Fe和Al是两种常用的金属,将它们按一定的质量比组成混合物。(1)取一定质量的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nL,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混合物中的Al的物质的量为.(用含字母的数学式表示)(2)另取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固体全部溶解,生成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mL,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混合物中Fe的质量为.(用含字母的数学式表示)(3)向(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将产生的沉淀过滤出来,经洗涤、干燥、灼烧后得到一种固体,经称量发现该固体的质量和原混合物的质量恰好相等,则原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为.14.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烧碱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它是目前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电解饱和食盐水消耗117gNaCl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理论上可得到氯气的体积是L(标准状况)。(3)若将1molCl2通入石灰乳中,理论上可得到Ca(ClO)2的质量是g。15.磁性四氧化三铁是一种多功能磁性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磁性四氧化三铁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和反应时间短的优点。具体操作: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和于烧瓶中,加入超声除气的蒸馏水,在一定温度下超声溶解后,向烧瓶中快速滴加溶液,控制反应终止的为,盖上反口胶塞,组装好装置如图所示,气球中充入,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超声反应,一段时间后,转移至恒温水浴锅,在一定温度下晶化至反应完成。(1)气球中充入的作用是。(2)利用恒温水浴锅,在一定温度下剧烈搅拌进行晶化的原因是。(3)磁性四氧化三铁颗粒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后,再用乙醇洗涤2遍,用乙醇洗涤的优点是。16.如图为铁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1)填写二维图缺失的化学式②是。(2)利用以下试剂研究性质,进行了如下预测:a.b.c.d.e.从物质类别上看,属于盐,可能与发生反应(填序号);从化合价角度看,体现氧化性,可能与反应(填序号)。(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被一些氧化剂氧化为。①向溶液中加入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变血红色。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②配制含的溶液时,为防止被氧化,应采取的措施是。(4)工业中常用高铁酸钾(K2FeO4)作为高效、多功能的自来水处理剂,高铁酸钾与水反应时,能生成胶体吸附杂质净水,同时还产生一种气体和氢氧化钾,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每生成该气体,转移的电子数目为。17.(1)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和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H2的体积比为;(2)足量的两份铝分别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为;(3)甲、乙两个烧杯,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后,测得甲、乙两烧杯中产生气体体积比为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g;(4)现有100mL、2mol/L的NaOH溶液,欲制Na2CO3,若直接通入CO2,则不容易掌握CO2的用量。因为CO2通得过少,则会有NaOH剩余;若通入过量CO2,则又会有产生。于是小强同学设计了下列方案:(请补充完整后面步骤)①先将100mLNaOH溶液分为两等份;②③则可得到Na2CO3溶液。18.将20g某铁矿石(设只含铁的氧化物和杂质SiO2)溶于过量的稀盐酸,过滤后得5.6g不溶物和滤液;然后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后将沉淀灼烧,得16g红棕色固体。(1)红棕色固体的化学式是,其中的n(Fe)=mol。(2)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①该矿石中铁氧化物的化学式。②若加入的稀盐酸为4.0mol·L-1200mL,反应前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滤液中剩余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19.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和较多的Cu2+,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FeSO4和金属铜。请根据以下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I和II的名称均为;固体C为(填化学式)。(2)处理工业废水时要加入过量Fe,目的是。(3)鉴别溶液D中的金属阳离子,下列滴加试剂顺序正确的是(填序号)。写出鉴别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先滴加KSCN溶液,后滴加氯水B.先滴加氯水,后滴加KSCN溶液(4)取2mL溶液D于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20.化学反应多姿多彩,其中的颜色多种多样,试根据图中框图,按要求填写下列问题(1)A的名称是,B的化学式是。(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B和氯气的化学方程式。21.某同学通过以下装置测定M样品(只含Fe、Al、Cu)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两份质量均为mg的M样品,按实验1(如图1)和实验2(如图2)进行实验,该同学顺利完成了实验并测得气体体积分别为V1mL和V2m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下)。(1)写出实验1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实验1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3)对于实验2,平视读数前应依次进行的两种操作是:①②。(4)M样品中铜的质量的数学表达式为(用V1和V2表示):。(5)实验1进行实验前,B瓶中水没有装满,使测得气体体积(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拆去实验2中导管a,使测得气体体积。(6)该实验需要0.50mol·L-1的NaOH溶液470mL,请回答下列问题:①配制时应称量gNaOH,称量时需要托盘天平、、(填仪器名称)。②配制NaOH溶液时,NaOH固体中含有Na2O杂质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2.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取一定量硫酸铁、硫酸亚铁固体,均配制成100mL0.1mol/L的溶液。在配制溶液时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2)甲组同学取2mL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可将氧化。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4)丁组同学为了探究与Cu的反应,做了如图所示实验:①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②为了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ⅰ.CuSCN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ⅱ.SCN的化学性质与相似;ⅲ.填写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现象步骤1:取4mL0.2mol/L的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的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步骤2:取4mL_______mol/L的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的KSCN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步骤2中的溶液的浓度是mol/L,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A.合金硬度大,合两柔则钢,体现了合金的特性,A正确;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写出了“沙里淘金”,金以游离态形式存在,这体现出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正确;C.“青铜钱”属于铜的合金,C正确;D.司南的“杓”中含有,D错误;故选D。2.D解析:A.NaNO2会与肌红蛋白反应生成红色物质,可用作一些肉制品的发色剂,A正确;B.常温下铝遇到浓硝酸发生钝化,因此可用铝质容器贮运浓硝酸,B正确;C.聚四氟乙烯具有抗酸碱、自润滑的性能,可用于制作滴定管的活塞,C正确;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能使糕点膨松,常用作烘焙糕点的膨松剂,D错误;故答案选D。3.D解析:A.将茶叶灼烧灰化,应在坩埚中加热进行,不能在①烧杯中进行灼烧,用到的仪器有②和③,缺少必要的坩埚,需要时还可用到三脚架或铁架台等,故A错误;B.④容量瓶用于配制溶液时,洗干净即可,不要求烘干,故B错误;C.“过滤”时需沿②玻璃棒向⑤漏斗中转移液体,待液体自然流下进行过滤,不能进行搅拌,以防戳破滤纸导致过滤失败,故C错误;D.经过硝酸溶解后,滤液中的铁元素主要以Fe3+形式存在,检验滤液中的Fe3+,可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滤液于小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检验,使用胶头滴管时,需垂直悬在仪器上方进行滴加,故D正确;故选:D。4.C解析:A.碳酸钠属于盐,化学式为Na2CO3,故A正确;B.硫酸铜属于盐,化学式为CuSO4,故B正确;C.硫酸钠属于盐,化学式为Na2SO4,而亚硫酸钠也属于盐,化学式为Na2SO3,故C错误;D.氯化亚铁属于盐,铁元素为+2价,化学式为FeCl2,故D正确;故选C。5.D解析:A.硬铝是指铝合金中以Cu为主要合金元素(含2.2—4.9%Cu、0.2—1.8%Mg、0.3—0.9%Mn、少量的硅,其余部分是铝)的一类铝合金,A不符题意;B.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B不符题意;C.碳素钢属于铁合金,C不符题意;D.水银是金属汞,为单质,不属于合金,D符合题意。答案选D。6.B解析:能在自然界以游离态存在的,其单质的化学性质较稳定。Cl2、Na、Al均较为活泼,N2较稳定;故选B。7.D解析:A.H2O既不能与酸反应又不能与碱反应,不属于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B.SO2只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C.FeO只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D.Al2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两性氧化物,故D正确;故答案为D。8.C解析:A.冰晶石在电解铝工业中常用作助熔剂,正确;B.氧化铝的晶体结构具有某些过渡金属的特征,因此被称为过渡晶体,正确;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金属铝和氧气,而工业上用热还原法来冶炼金属铁、铜,错误;D.Al为活泼金属,冶金工业中常作还原剂,正确;故选C。9.B解析:A.,,,,A正确;B.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B错误;C.,,,,C正确;D.,,,,D正确;故选B。10.A解析:A.只有溶液浓度缺少溶液体积,不能计算微粒数目,A错误;B.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发生反应:3Fe+4H2O(g)Fe3O4+4H2,每3molFe反应产生4molH2,则0.3molFe反应产生H2的物质的量为0.4mol,故反应产生H2的数目是0.4NA,B正确;C.标准状况下NA个HI分子为1mol,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C正确;D.2.3gNa的物质的量是0.1mol,由于Na是+1价金属,所以0.1molNa与足量的O2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1mol,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D正确;故选A。11.B解析:A.名为三氧化二铁,俗称赤铁矿、铁红,故A不选;B.名为四氧化三铁,俗称磁性氧化铁,故B选;C.FeO为氧化亚铁,俗称方铁矿,故C不选;D.FeS为硫化亚铁,没有俗称,故D不选;故选B。12.D解析:A.氯气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用于制漂白液,A正确;B.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铝,铁与FeCl3反应生成FeCl2,铜与氯气反应生成CuCl2,B正确;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不具有,C正确;D.氯水是混合物,其成分中的氯气和HClO均能和FeCl2溶液反应生成FeCl3,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13.2Al+2OH-+2H2O=2AlO2-+3H2↑n/33.6molm/11.2mol56(m-n)/22.4g30%解析:试题分析:(1)铁和氢氧化钠不反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设铝的物质的量为x,2Al+2OH-+2H2O=2AlO2-+3H2↑2mol67.2LxnLx==混合物中Al的物质的量为。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2)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等于氢离子得到的电子数=m/22.4×2=5m/56mol,相同质量的铝与足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相同,所以等质量的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是nL,则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m-n)L,设铁的质量是y,Fe+H2SO4=FeSO4+H2↑56g22.4Ly(m-n)Ly=2.5(m-n)g,即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5m/56,铁的质量是2.5(m-n)g。故答案为5m/56;2.5(m-n)g;(3)向(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将产生的沉淀过滤出来,经洗涤、干燥、灼烧后得到一种固体,经称量发现该固体的质量和原混合物的质量恰好相等,则氧化铁中氧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中Al的质量,所以Al的质量分数为16×3/160×100%=30%。故答案为30%。考点:考查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金属的化学性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质量分数的计算等,注意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Fe不能,侧重学生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3)中注意守恒法的应用为解答的关键。(1)铁和氢氧化钠不反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根据氢气和铝之间的关系式计算铝的物质的量;(2)该反应中稀硫酸作氧化剂,根据氢气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同质量的铝与足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相同,再根据铁和氢气之间的关系式计算铁的质量;(3)经洗涤、干燥、灼烧后得到一种固体,经称量发现该固体的质量和原混合物的质量恰好相等,则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混合物中Al的质量,以此计算。14.(1)2Cl-+2H2OH2↑+Cl2↑+2OH-(2)222.4(3)71.5解析:(1)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1+2H2O2NaOH+Cl2+H2,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为易溶的强电解质,拆成离子,水和氢气和氯气不能拆开,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H2↑+Cl2↑+2OH-;(2)117gNaCl的物质的量为=2mol,根据2NaC1+2H2O2NaOH+Cl2+H2,C1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转移电子数2,2NaC1~Cl2~2e-,可知117gNaCl转移电子2mol,可得到氯气的体积为1mol×22.4L/mol=22.4L;(3)根据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可知2Cl2~Ca(ClO)2,m[Ca(ClO)2]=nM=×143g/mol=71.5g;15.(1)作保护气,防止被氧化(2)有利于析出均匀的颗粒小的晶体,防止生成大晶体(3)乙醇易溶于水,且易挥发解析:(1)由于易被氧化为,所以气球中充入作保护气,防止被氧化;(2)在一定温度下剧烈搅拌进行晶化的原因是有利于析出均匀的颗粒小的晶体,防止生成大晶体;(3)由于乙醇易溶于水,且易挥发,磁性四氧化三铁颗粒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后,再用乙醇洗涤2遍,可快速得到纯净干燥的晶体。16.(1)(2)ceb(3)往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4)解析:(1)铁的氢氧化物有Fe(OH)2和Fe(OH)3两种,则②为Fe(OH)3,故答案为:Fe(OH)3;(2)从物质类别上看,FeCl3属于盐,可能与氢氧化钠和硝酸银反应;从化合价角度看,Fe3+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具有氧化性,可发生还原反应,可能与铁发生反应。故答案为c、e;b;(3)①溶液加入氯水,被氧化成溶液变血红色,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②Fe3+可以被Fe还原为,配制含的溶液时,为防止被氧化,可以加入少量的铁粉;故答案为:往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4)高铁酸钾与水反应时,能生成胶体吸附杂质净水,同时还产生一种气体和氢氧化钾,离子方程式为:,根据方程式可知,产生3molO2转移12mol电子,每生成该气体,转移的电子数目为;故答案为:;。17.1:11:35.4NaHCO3给一份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然后把这份碳酸氢钠和剩下的一份氢氧化钠混合在一起解析:(1)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NaAlO2+3H2↑,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金属是不足的,所以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所得H2的体积之比是:1:1;故答案为:1:1;(2)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盐酸是不足的,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1mol的盐酸会生成0.5mol的氢气,1mol的氢氧化钠会生成1.5mol的氢气,所以产生H2的体积之比是1:3;故答案为:1:3;(3)盐酸和NaOH溶液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均为:,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所以生成的氢气物质的量之比是1:2,设铝与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2Al+6HCl=2AlCl3+3H2↑,一定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所以氢氧化钠和铝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5mol×2=0.3mol,碱与金属完全反应时,设碱与金属反应的物质的量为y,2Al+2NaOH=2NaAlO2+3H2↑,,铝的质量为:0.2mol×27g/mol=5.4g。(4)因为CO2通得过少,则会有NaOH剩余;若通入过量CO2,则又会有NaHCO3产生。①先将100mLNaOH溶液分为两等份;②给一份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钠;③然后把这份碳酸氢钠和剩下的一份氢氧化钠混合在一起;则可得到Na2CO3溶液。18.(1)Fe2O30.2mol(2)氧化物中氧的质量为:20g-5.6g-0.2mol×56g/mol=14.4g-11.2g=3.2g则n(Fe):n(O)=0.2mol:3.2g/16g·mol-1=0.2mol:0.2mol=1:1,所以铁矿石中的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O。由FeO+2HCl=FeCl2+H2O得:剩余n(H+)=4.0mol·L-1×-0.2mol×2=0.4mol,滤液中c(H+)=0.4mol÷=2mol·L–1,(其它计算方法参照给分)解析:(1)红棕色固体为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其中铁的物质的量为:=0.2mol。(2)①计算矿石中铁的氧化物中O元素质量,进而计算n(Fe):n(O)之比确定氧化物化学式,m(O)=20g-5.6g-0.2×56g/mol=3.2g,则n(Fe):n(O)=0.2:=0.2mol:0.2mol=1:1,故铁矿石中的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O;②根据方程式FeO+2HCl=FeCl2+H2O计算消耗n(H+),进而计算剩余n(H+),再根据c=计算c(H+),n(H+)=4.0mol/L×-0.2mol×2=0.4mol,滤液中c(H+)==2mol/L。19.(1)过滤Cu(2)将溶液中的铜离子完全还原为单质铜(3)ACl2+2Fe2+=2Fe3++2Cl-(4)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分析】分析可知,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加入Fe发生Cu2++Fe=Fe2++Cu,操作I为过滤,分离出固体A含Fe、Cu,加入B为稀硫酸发生Fe+H2SO4=FeSO4+H2↑,操作Ⅱ为过滤,分离出固体C为Cu,溶液D、E中均含硫酸亚铁,通过冷却结晶得到FeSO4·7H2O,据此分析回答问题。解析:(1)结合分析可知,操作I、Ⅱ均为过滤,固体C为Cu,故答案为:过滤;Cu;(2)为了把溶液中的铜离子完全还原为单质铜,因此处理工业废水时要加入过量Fe;(3)溶液D中的金属阳离子是亚铁离子,鉴别亚铁离子时应先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实验现象,然后滴加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含有亚铁离子,答案选A;鉴别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Fe3++2Cl-。(4)溶液D中含有亚铁离子,取2mL溶液D于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20.氧化铁FeFe2O3+3CO2Fe+3CO2Fe+Cu2+=Cu+Fe2+2Fe+3Cl22FeCl3解析:试题分析:红棕色粉末A为氧化铁,在高温下被一氧化碳还原,生成黑色粉末B为铁,与蓝色溶液反应生成红色固体C为铜,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为氯化亚铁。(1)根据上述分析,A是氧化铁,B是铁,故答案为氧化铁;Fe;(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答案为Fe2O3+3CO2Fe+3CO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Cu+Fe2+,故答案为Fe+Cu2+=Cu+Fe2+;B和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故答案为2Fe+3Cl22FeCl3。考点:考查了无机推断的相关知识。21.2Al+2OH-+2H2O=2+3H2↑液封,避免氢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控制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来控制反应的快慢;节省药品冷却到室温调整BC液面相平mg-g无影响偏大10.0小烧杯(或称量瓶)药匙偏大【分析】M样品只含Fe、Al、Cu,其中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铁只能溶于强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空气有质量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 2025年随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四单元 毕业之歌 第12课《明天会更好》教学设计 粤教版
- 2024年图书管理员考试工作总结能力试题及答案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者的变革管理与组织发展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 唐诗五首《野望》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5年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小学教师资格测试难点研究试题及答案
- GB/T 12227-2005通用阀门球墨铸铁件技术条件
- GA/T 832-2014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
-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教学课件
- 2021年湖北理工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消防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台账
- 新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讲解
- 乌灵胶囊幻灯课件
- DBT29-265-2019 天津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DB44∕T 1188-2013 电动汽车充电站安全要求
- 环网柜出厂检验规范标准
-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单元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