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D/18/wKhkGWefIyiAfgwOAAHIvhrcFUQ247.jpg)
![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D/18/wKhkGWefIyiAfgwOAAHIvhrcFUQ2472.jpg)
![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D/18/wKhkGWefIyiAfgwOAAHIvhrcFUQ2473.jpg)
![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D/18/wKhkGWefIyiAfgwOAAHIvhrcFUQ2474.jpg)
![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D/18/wKhkGWefIyiAfgwOAAHIvhrcFUQ24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可以用来测量重力的大小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无关D.三要素都相同的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2、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眼睛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A.粉笔字发出的光射入眼内B.眼睛的光察觉到黑板上的粉笔字C.粉笔字将光反射入眼内D.粉笔字对光产生镜面反射.3、由于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的内部结构,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科学家们采取的办法是()A.把物质不断分割,分到物质看不见为止B.凭想象来定义物质的内部结构C.提出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验证D.利用数学公式进行推理4、2013年端午节,小明和爸爸一起登山游玩.小明用来30min登上山顶,爸爸用了50min登上山顶,爸爸和小明的体重之比为4:3,则小明与爸爸上山顶时所做功的功率之比是()A.20:9B.4:5C.5:4D.2:35、下列措施能使蒸发变慢的是()A.用瓶子装酒精时不要加盖B.把用塑料袋包装的蔬菜放入冰箱内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把被子用晒衣架尽可能摊开一些6、两支队伍同时以相距为s的A、B两地相向出发,他们都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都为v,他们出发的同时,有一个传令兵开始驾车,以速度v1,匀速不停的往返于两支队伍的队前传达命令,已知v1=4v,当两支队伍相遇时,传令兵行驶的路程为()A.1sB.2sC.4sD.6s7、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于路程或时间无关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8、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
A.米B.公里C.米/
秒D.千克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10?cm
B.15?cm
C.20?cm
D.30?cm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D.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变化11、【题文】生活中经常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m/sB.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C.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60℃D.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12、(
双选)
如图所示,在测量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受的支持力B.地面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C.木块受的拉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D.木块受的重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13、“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成语中的“杯弓蛇影”;成语中的“形影不离”等,如图所示,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手影--光的反射B.
形影不离的“影”--光的直线传播C.
杯弓蛇影--光的反射D.
倒影--光的直线传播14、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1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他先用焦距为20cm
的透镜甲进行试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10cm
的透镜乙继续进行试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接下来的做法和最后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要将光屏移向透镜B.他要将光屏远离透镜C.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16、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水坝的形状上窄在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重力和大气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用根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D.坐在沙发上比板凳舒服是因为沙发上压力小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题文】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20度时,反射角是____度。18、声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和____;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声源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19、俗话说:“破镜不能重圆”.这是因为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____,分子间几乎没有分子引力作用.20、【题文】在教室的任何位置都可看到黑板上粉笔字,说明光线在黑板上发生了____反射。21、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反射角为______鈭�
若平面镜沿顺时针方向旋转20鈭�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增大到______鈭�.
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4题,共24分)22、(2012秋•信宜市校级期中)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硬纸板,F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____∠AON,若将AO向ON靠近,OB向____靠近.
(2)如图乙,把F向后折叠,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____.
(3)若光线沿BO入射,则光线经镜面后沿OA射出,这说明了____.23、综合问答:
小丽来到厨房发现:
A.三天前买的菜;装在塑料袋中的菜仍很新鲜,没装袋的菜,叶子变得干瘪,不新鲜了;
B.用手提起大小差不多的一块铁块和一块木块;感觉铁块更重一些;
C.在水盆里倒入一些水;将一根筷子插入水中,发现筷子向上变折了.
解释场景______:______,所以会有这种现象.24、小明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作图____(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3)此实验利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25、阅读《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自从iPhone5s带着指纹识别TouchID火了以后,这门技术已经成为iOS和Android旗舰手机上的标配了.虽然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也偶尔向TouchID发起挑战;但仍无法撼动其地位.不过,这种情况可能要改变了,因为手机芯片厂商高通来了一发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亦称超声波SenseID).
原有的指纹识别的原理是电容式信号感测;核心是电信号.手指(人体)的微电场与电容传感器之间形成微电流,指纹嵴与峪(波峰与波谷)间会有高低电容差,这也是描绘指纹图象的基础.超声波指纹识别如其名,是利用的是超声波去做检测.利用超声波具有穿透材料的能力,且随材料的不同产生大小不同的回波(超声波到达不同材质表面时,被吸收;穿透与反射的程度不同).因此,利用皮肤与空气对于声波阻抗的差异,就可以区分指纹嵴与峪所在的位置.
超声波技术所使用的超声波的能量被控制在对人体无损的程度.超声波指纹识别的优势在于可以识别指纹的3D纹路;采集更精细的指纹数据,而电容式的识别是2D图象.另外一点优势是可以置于塑料;玻璃等多种材料之下,不对机身外观造成影响,不受汗水、油污的影响.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超声波传播中遇到障碍物时______(填“会”或“不会”)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回音.
(2)超声波指纹识别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______
A.蝙蝠B.猫C.狗D.大象。
(3)超声波能够识别指纹是利用了超声波______的作用.(填“传递信息”或“具有能量”)
(4)下面是超声指纹识别系统,在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ms、0.16ms、0.30ms、0.14ms、0.30ms.根据时间,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A;弹簧测力计可用来测量重力、拉力等多种力的大小;
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只与质量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D、一对平衡力必须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解析】【解答】解:A;弹簧测力计可用来测量重力、拉力等多种力的大小;故A正确;
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只与质量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故B错误;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C错误;
D;三要素相同的两个力;说明力的方向相同,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D错误.
故选A.2、C【分析】【分析】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光进行了我们的眼睛,我们能看到粉笔字,就是粉笔字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但粉笔字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故它是反射了光.【解析】【解答】解:(1)粉笔字和眼睛都不会发光;故A;B说法错误;
(2)光的反射有两种情况;在本题中,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即粉笔字的光是朝各个方向都有反射,故是漫反射,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3、C【分析】【分析】由于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的内部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的结构带来了困难,科学家们采用根据现象首先进行假设,再收集证据进行验证.【解析】【解答】解:A;物质内部结构是微观结构;用眼睛无法分辨.即使把物质不断分割,人眼也无法看到.不符合题意.
B;凭自己的想象来定义物质的内部结构这是伪科学.不符合题意.
C;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假设;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符合题意.
D;数学公式和物理理论无法推导物质的内部结构.不符合题意.
故选C.4、C【分析】【分析】解决此题可利用功的公式W=Fs和功率的公式P=联立求解.【解析】【解答】解:解:登山时做功的功率P==;
因小明与爸爸所爬山的高度相同;即上升的高度h相等;
丽丽与爸爸登上墓地时所做功的功率之比是:=====.
故选C.5、B【分析】【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解析】【解答】解:A;用瓶子装酒精时不加盖;增大了表面积,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A错误;
B;保鲜袋将蔬菜与外界隔绝;减慢了蔬菜周围的空气流动;放入冰箱,降低了其温度,这些措施都减慢了水分的蒸发.故B正确;
C;湿衣服展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向阳提高了液体的温度;通风加快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这些措施都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C错误;
D;把被子用晒衣架尽可能摊开一些;增大了表面积,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D错误.
故选B.6、B【分析】【分析】两支队伍从相距s的两个地方,沿直线相向行驶,从两个队伍起步的那一瞬间,传令兵开始驾车行驶.我们不管传令兵按什么路径行驶,行驶的时间就是两队伍从起步到相遇的时间,知道传令兵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传令兵行驶的总路程.【解析】【解答】解:
∵v=
∴两支队伍从开始到相遇的时间:
t=;
由题知;传令兵行驶的时间等于两支队伍相遇的时间;
所以传令兵行驶的时间t=.
传令兵行驶的总路程:
s=v′t=4v×=2s.
故选B.7、C【分析】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没有关系.
故选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
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关键知道此时速度大小不变,与路程和时间无关.【解析】【答案】C8、D【分析】解:千克是质量的国际单位;米是长度的国际单位,米/
秒是速度的国际单位,公里是长度单位.
故选:D
.
明确每个选项中单位对应的物理量;就能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此题考查常见物理量与主单位、常用单位的对应关系,难度较小,容易解答.【解析】D
9、A【分析】【分析】根据给出的物距和成像的性质;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确定该凸透镜焦距的可能值。
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涉及四个方面:垄脵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垄脷
成像的性质;垄脹
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垄脺
具体的应用。在这四个方面的信息中,只要告诉其中的一个信息就可以确定另外的三个,此题就是告诉了成像的性质,让确定焦距的范围。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来确定透镜的焦距,是较难度的题目。【解答】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断定物体是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像成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因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
即可得到不等式30cm>2f
解得f<15cm
在ABCD
四个选项中,只有A
在这个范围内。
故选A。【解析】A
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BD【分析】【分析】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或者所受的外力为平衡力的情况下总会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因此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做平衡状态.【解析】【解答】解: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合力为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变化,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A;物体还有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
B;物体有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正确;
CD;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变化;C错误,D正确.
故选BD.11、B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A;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5m/s;所以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换算成体重约为500N,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40℃;所以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人体的密度大约和水的密度相当为1.0×103kg/m3;符合题意.
故选BD.
考点:速度的估测;温度的估测;质量与重力的估测;密度大小的判断。
点评:对生活中物体的数据进行估测,往往能考查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注意观察,多思考.【解析】【答案】BD12、AC【分析】【分析】
判断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要看它们是否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必须要牢记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判断时缺一不可。
【解答】A.木块受的重力与木块受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地面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木块受的拉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木块受的重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C。【解析】AC
13、BC【分析】解:
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A错误;
B;形影不离的“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故B正确;
C;杯弓蛇影属于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所以是倒立的,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正确;
D;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故D错误.
故选BC.
本题要把手影;皮影、杯弓蛇影、倒影的道理弄清;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解释这几种“影”形成的原因.
本题考查了几种影形成原因.
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倒影、照镜子、潜望镜都是光的反射原理;透镜、玻璃、看水下的物体都是光的折射原理.【解析】BC
14、ABD【分析】【分析】A;光发生反射时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很多;观察木板是否平整,就是其中一例.
C;斜看水面下的物体;由于光的折射,看到的物体位置比它实际的位置要高一些.
D、光的色散现象,以及有色的透明体只能透过和它颜色相同的光.【解析】【解答】解:A;光反射时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本选项正确;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故本选项正确;
C;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故本选项错误;
D;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有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光,红色的玻璃只能透过红色的光,故在白屏上只能看到红光.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ABD.15、AD【分析】解:由“先用焦距为20cm
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知,此时u>2f
当改用焦距为10cm
的透镜乙继续实验;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小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将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即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AD
首先根据题意“先用焦距为20cm
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确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小像变小来确定调节光屏的方法。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注意理解应用。此题比较有拓展性,有一定的拔高难度。【解析】AD
16、BCD【分析】【分析】(1)(1)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越深,压强越大;
(2)(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3)大气压的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呼吸、注射器吸药液、吸管吸饮料、抽水机等;;
(4)
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此题考查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还考查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及平衡力的知识点,能列举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解答】A.水的密度一定,越深水的压强越大,对大坝底部的压强越大,大坝修成上窄下宽防止冲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是因为大气压的原因,重力和大气压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坐在沙发上比板凳舒服是因为压力一样大,但做在沙发上受力面积较大,压强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CD。
【解析】BCD
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20度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也为20°。
故答案为:20。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此题要求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解析】【答案】2018、略
【分析】【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从物理学角度来讲,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从环保角度来讲,一切影响人们正常工作、休息、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解析】【解答】解:乐音的三个特征是:响度;音调、音色.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故答案为:响度;音调;音色;无规则.19、略
【分析】【分析】分子之间是存在作用力,但是分子间距离超过分子直径10倍时,分子间作用力几乎不存在了.【解析】【解答】解:“破镜不能重圆”.这是因为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了;超过分子直径10倍,分子间作用力几乎不存在了.
故答案为:太大.2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光的反射有两种情况;在本题中,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即粉笔字的光是朝各个方向都有反射,故是漫反射。
考点:漫反射。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光的反射的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解析】【答案】漫21、略
【分析】解:(1)
一条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反射角=
入射角=0鈭�
(2)
若将平面镜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鈭�
此时反射角=
入射角=20鈭�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20鈭�+20鈭�=40鈭�
.
故答案为:040
(1)
若光垂直入射到镜面时,反射光线将按原路反射回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等于0鈭�
.
(2)
若将平面镜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鈭�
可求出入射角的度数,进而求出反射角的度数,两者相加即可求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析】040
四、综合题(共4题,共24分)22、略
【分析】【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使光屏不在一个平面内,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3)反射光路是可逆的.【解析】【解答】解:(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此时∠BON=∠AON.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向ON靠近;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所以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
(3)若光线沿BO入射;则光线经镜面后沿OA射出,这说明了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ON;(2)不能;同一平面内;(3)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23、略
【分析】解:A;加快液体表面上空气的流动速度可以加快蒸发;反之,则减慢蒸发,装在塑料袋中的芹菜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慢,水分蒸发慢,就比较新鲜.菠菜没装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快,蒸发快,所以干瘪;
B;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大的质量大.铁的密度远大于木头的密度,所以体积差不多的铁的质量比木块的质量大;
C;人看到水中的筷子时;水中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进入人的眼中,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是变浅了的筷子的虚像.
故答案为:A;加快液体表面上空气的流动速度可以加快蒸发;反之,则减慢蒸发,装在塑料袋中的芹菜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慢,水分蒸发慢,就比较新鲜.菠菜没装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快,蒸发快.
(从以上三个答案中任选一个即可).
(1)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角度解释这一现象;
(2)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大的质量大;
(3)从光的折射角度可做出解释.
本题通过生活中的三个常见现象,考查了三个不同的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企业供应链管理与优化
-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 生命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价值与挑战
- Unit 1 School life Reading B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英语上外版(2020)必修第一册
- 2023六年级英语上册 Review Module Unit 1说课稿 外研版(三起)
- 3 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6《记录我的一天》大单元整体设计(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国殇》说课稿4 长春版
- 2024秋五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Jenny and Danny Come to China Lesson 21 What Year Is It说课稿 冀教版(三起)
- 2《找春天》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探索者三维建筑结构建模设计软件说明书
- 实验动物饲养人员岗位竞聘演讲范文汇报报告范文
- 商业地产市场竞品楼盘市场调研表格
- 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项目技术及设计方案
- GB/T 709-2019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FZ/T 54007-2019锦纶6弹力丝
- DB11-T 291-2022日光温室建造规范
-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二(下)期末英语试卷(附答案详解)
-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全套课件
- 外贸业务员面试试卷
- 纪检知识答题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