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该宪法修正寨确立的新体制是A.代议制B.分权制C.共和制D.联邦制2、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根据图示;①处应填的正确史实是。

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B.生活方式西化C.推行文化教育D.向西方学习3、许瑶云曾评价某位书法家时说:“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下列属于该书法家作品的是A.B.C.D.4、下图是1936年《中国日报》刊发的漫画《看你横行到几时》。该漫画。

A.表明日军即将失败的事实B.旨在谴责日军的侵华暴行C.说明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D.体现国人誓死抗战的决心5、周代,礼乐制度将德和礼紧密联系起来,每个人都被一看复杂的礼仪体系控制在文化系统之内,各安其位,做自己的事情,周天子则成为精神上的统治者。这说明,周代礼乐制度()A.奠定了分封制的基础B.加强了周天子的君主集权统治C.促进了周文化的传播D.增强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感6、商鞅变法,实行“壹山泽”(即国家统一管理山林湖泽);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此后历朝历代官营禁榷(即禁止民间私自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这表明中国古代封建政府长期A.垄断手工业生产B.奉行抑商政策C.忽视农业的发展D.限制对外开放7、辽宋夏金元时期,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族的管理系统——猛安谋克制。这些做法A.加剧了民族政权的分裂B.是民族政权对立的产物C.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D.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8、明朝中期,王阳明提出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为私欲所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由此可知,王阳明A.主张“存天理,灭人欲”B.主张格物致知以明理C.激励人们加强道德修养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9、至1881年,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使长江生意,华商已占+之六,南北洋亦居其半”,出现了“人人皆知航运之利,各省商民闻风而起创办轮船公司”的景象。这表明,轮船招商局的创办A.意在抑制西方列强经济侵略B.使中国重新掌握了航运主权C.促进了政府经济政策的松动D.增强了民族运输业的自信心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绘画成就以_______画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_______和_______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11、_____年,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_____,定都________,是为隋文帝。______年,隋灭____,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12、公元前207年,________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13、大秦文明:大秦是中国历史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史学界至今对它的兴起和消亡争论不休。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大事年表。

。前1046年。

前770年。

前770—前221年。

前209年。

前209年。

周朝建立后;创立了。

__①__体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周平王迁都__②__;自此拉开东周的序幕,秦襄公因迁都护驾有功被封为诸侯。

先秦学派之一的___③__家;主张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秦国统治者开始关注此学派。

秦孝公即位后;任用。

__④__实行变法;秦国国力由弱变强。

秦国国君_⑤__完成了对天下的征服;自称始皇帝。

秦朝始皇帝为统一思想舆论;实行__⑥_

_⑦___领导的起义;拉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14、过程:________年,秦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王朝——________定都咸阳,随后秦朝又南征________,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北拒________,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________15、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建立。

618年,李渊在________称帝;建立唐朝。

唐朝的繁荣。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吸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武周:武则天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民族关系。

(1)突厥:先后出兵灭东突厥和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2)吐蕃:文成公主入藏吐蕃赞普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基本上停止了纷争。

(3)靺鞨: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16、_______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______________。这套文字被用于修史,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汉语译本流传至今,称为《______________》。作为游牧民族自己撰写的历史,它在_______史上具有特殊价值。1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1912年3月11日颁布。

(2)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

(3)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________

②国民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④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

(4)性质: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性质的重要文件。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8、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A.正确B.错误19、如图所示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被读者称为青年界的“良师益友”。

A.正确B.错误20、二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和资本主义贸易体系。A.正确B.错误21、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体西用,布新而不除旧。A.正确B.错误22、中国统治集团的不统一为中国革命首先在农村得到发展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最大的缝隙。A.正确B.错误23、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A.正确B.错误24、史实: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西欧殖民掠夺的狂潮。

推论: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倒退。A.正确B.错误25、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于平民的反抗,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标志着成文法诞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的参政权利,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A.正确B.错误2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4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汉末年政论家仲长统讲叙了东汉豪强势力的迅猛发展:

汉兴以来;相与同为编户齐民,而以财力相君长者,世无数焉。而清絜之士,徒自苦于茨棘之间,无所益损于风俗也。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伎乐,列乎深堂。宾客待见而不敢去,车骑交错而不敢进。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睇盼则人从其目之所视,喜怒则人随其心之所虑。此皆公侯之广乐,君长之厚实也。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阅读这段材料,分析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东汉政权衰亡之间的关系。28、有国家就需要有国家治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概莫能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二: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数百人,在各级部门担任职务。汉武帝向这些儒者咨询治国的方略,让他们阐述“大道之要,至论之极”。——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之子;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董仲舒材料三: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分别是这两种方式的最有代表性的发源地。希腊文明和华夏文明都是在走出了原始氏族社会的质朴道德和风俗习惯之后形成了国家形态的,但两者的“走出”方式截然不同。希腊人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而彻底告别氏族社会,开启了法治的传统;华夏民族则在农业环境下延续、升华了血缘伦理关系,奠定了道德立国的基础。由此,两者分别衍化出“法治”与“德治”的政治—文化传统。——徐圻、金鑫著《“法治”与“德治”的文化渊源探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帝国在国家治理上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在推进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进步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3)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伦理治国、独尊儒术,的确成功地维护了专制王朝两千多年,但我们民族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试结合明清时期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相关史实,简述我们民族付出的代价。②古希腊文明是今天整个西方文化的摇篮,不管是科学、哲学、艺术,还是历史、政治、法律,都来源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除了宗教———基督教不是从希腊产生的)。试以奥林匹亚遗址为例证,从一个侧面管窥古希腊文明的“摇篮”地位。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蒋介石宣称“我们有空军;有海军;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种兵”“如果能配合得法,运用灵活就一定能速战速决,把奸匪消灭”。国民党参谋总长陈诚宣称,六个月就可以解决共产党问题。6月底,一颗颗炮弹飞向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材料二在1946年重新爆发内战的背后;是国民党执着地相信他们的优势兵力,以及共产党准确地估计到了国民党的实际弱点。1949年的结局表明,不是苏联的援助比美国多(事实恰恰相反),问题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动员和利用革命的潜力,国民党却办不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原因。

(2)“1949年的结局”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方面的原因。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4题,共16分)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为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部分中国政治人物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时间。

封面人物。

文字说明。

1924年。

吴佩孚。

(图一)

1924年9月8日;《时代周刊》封面的首个中国人出现了。他就是当时的军阀吴佩孚。1924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看来美国人也很关心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

1942年。

蒋介石。

(图二)

先后四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图二是1942年6月蒋介石第三次上《时代周刊》。封面上蒋介石意气风发,美国人中立的几年还是等来了日本偷袭珍珠港而被迫参战,多了一个实力强大的盟友,蒋介石心里乐开了花。

1950年。

毛泽东。

(图三)

图三封面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泽东。图片基调为红;蝗虫是美国对中国人的蔑视。内文如此描述:“4年前他还蹲在荒凉的西北延安的窑润里。而上周,他却住在北京的宫殿,他的军队让世界上从强大的国家遭受到了痛击。”

1971年。

周恩来。

(图四)

先后六次登上《时代周刊》;图四是1971年11月8日的封面,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当时中美关系正处解冻期,中美都看到了和平友好的希望,当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进行会谈。

1979年。

邓小平。

(图五)

先后四次登上《时代周刊》;图五是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时。

代周刊》评为本年度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据人民网·国际专题《看走上时代周刊的中国人》等从上述图文材料中选择一个或两个以上人物及其所处的历史时期提出有关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陆上丝绸之路繁盛时期有:两汉;隋唐、元。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徘徊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兴于隋唐时期,兴于隋唐时期,盔于宋元时期,明朝初年达到顶峰,明中叶至清代而衰落。

依托材料;寻找一个角度,提出观点,并结合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立意新颖,观点合理,史论结合)33、历史事件(物)发生的时间无论是短还是长、主观意图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其共同的特点是都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表10个重大历史事件(物)及所持续的时间,回答问题。1.公元前2950年—公元前30年,埃及法老统治长达2920年。2.公元前7世纪—1568年,中国长城的建造长达2000余年。3.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罗马帝国存在的时间为503年。4.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海,71天。5.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4年3个月零15天6.1922—1991年,苏联存在的时间为69年零2天。7.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6天。8.1945年,记者拍摄到美军攻占硫磺岛后升旗的一瞬间,用时1/400秒。9.1963年,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用时16分零1秒。10.2001年,“9·11”恐怖袭击,持续1小时42分5秒。——摘编自黄牧航《“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反思》《历史教学》2022年第5期

通过解读表中相互关联的历史事物(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相互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3题,共21分)34、看如图分析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分布特点有哪些?

35、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齐民要术·序》贾思勰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36、回答有关祖国统一的几个问题。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

(2)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是?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何伟大意义?

(4)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阻力有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宪法修正案的这种规定肯定了州的权利,但也强调了联邦政府的权利,因此本题答案选D2、A【分析】【详解】

据所学可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解放农奴的法令,农奴可以获得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干预农奴的自由,这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A正确;B、C、D均不是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故B、C、D排除。3、D【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描写的是草书的艺术特色,与第四幅图片展示的书法作品一致,D项正确;第一幅图中的书法艺术是隶书,A项错误;第二幅图中展示的是楷书作品,B项错误;第三幅书法艺术是行书,C项错误。4、D【分析】【详解】

漫画中的炸弹象征着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螃蟹以日本国旗作为主要结构,主体是日军面部,象征日军侵华,漫画的主要意思是:日寇就像螃蟹一样在华夏大地上横行,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全民抗战,体现了国人誓死抗战的决心。D项正确;谴责日军的侵华暴行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项;漫画刊发的时间是1936年,排除AC两项。故选D项。5、D【分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据材料中的“每个人都被一套复杂的礼仪体系控制在文化系统之内”、“周天子则成为精神上的统治者”可知,礼乐制度强化了人们对周天子的认同和服从意识,这增强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感,D项正确;奠定分封制基础的是宗法制,排除A项;早期国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礼乐制度的核心是规范社会等级秩序,与周文化传播无关,分封制促进文化传播,排除C项。故选D项。6、B【分析】【详解】

由材料“国家统一管理山林湖泽”“盐铁官营”“此后历朝历代官营禁榷”,这说明中国古代封建政府长期奉行抑商政策,故B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家庭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而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就开始占主导,故A不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封建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农业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对外贸易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D【分析】【详解】

辽朝实行南北官制度,而金朝在继承唐宋政治制度的同时又保留了本民族的猛安谋克制度,这些做法有助于民族融合,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正确;题干所列举措推动了民族融合而非加剧民族政权的分裂,排除A;题干所列现象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排除B;C表述绝对,排除。8、C【分析】【详解】

从材料信息看,王阳明认为,“理”就在人的心中,住往容易被私欲侵蚀,只要人们“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这一主张旨在激励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本性,C正确;A项是朱熹提出的,排除;B项是程朱理学的主张,排除;D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9、D【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信息反映了轮船招商局既部分地收回了利权,又刺激了民族运输业创办的兴旺,这是民族运输业自信心增强的体现,D项正确;轮船招商局的创办是为了“求富”,抵制西方经济侵略只是客观效果,而不是目的,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收回部分航运利权,不等于重新掌握主权,排除B项;清政府经济政策松动是在甲午战争后,此时仍严格限制民间工商业发展,C项错误。故选D项。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绘画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所以①是山水,②是意境,③是笔墨。【解析】山水意境笔墨11、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589年,隋灭陈,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解析】581年隋长安589年陈12、略

【分析】【详解】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部攻入咸阳,秦朝灭亡。【解析】刘邦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朝灭商后,创立了分封体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以此加强周王朝对地方的统治。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自此拉开东周的序幕,秦襄公因迁都护驾有功被封为诸侯。公元前770—前221年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学术繁荣,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法家学派主张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秦国统治者开始关注此学派。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实行变法,秦国国力由弱变强,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221年,秦国国君嬴政完成了对天下的征服,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帝为统一思想舆论,实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拉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不久之后,秦朝就被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军推翻。【解析】①分封制②洛邑③法④商鞅⑤嬴政⑥“焚书坑儒”⑦陈胜、吴广14、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随后,秦朝又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秦朝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公元前214年,秦朝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所以,①处为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②处为秦朝;③处为越族地区;④处为匈奴;⑤处为万里长城。【解析】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朝越族地区匈奴万里长城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长安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16、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成吉思汗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这套文字被用于修史,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汉语译本流传至今,称为《蒙古秘史》。作为游牧民族自己撰写的历史,它在史学史上具有特殊价值。所以①是成吉思汗,②是畏兀体蒙古文,③是蒙古秘史,④是史学。【解析】成吉思汗畏兀体蒙古文蒙古秘史史学17、略

【分析】【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结合所学知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解析】国民全体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8、A【分析】【详解】

从职能上看,军机处完全是秉承皇帝意志办事的机构;从人员品级看,军机处成员完全是皇帝简拔的;从性质来看,军机处是类似于皇帝私人秘书处的性质;从办公地点来看,军机处的办公地点比内阁更加接近皇帝的办公地点,说明了皇帝控制力的加强。从以上几点看,皇帝对权力的专制愈加强烈,所以军机处的设立为什么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故题目表述是正确的。19、A【分析】【详解】

联系教材,《新青年》1915年创刊,主要发表抨击封建思想、宣传民主科学的文章,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被读者称为青年界的“良师益友”。故题干表述正确。20、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二战破坏了原有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还主导建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这一资本主义贸易体系,所以说,“二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和资本主义贸易体系”这一说法是正确的。21、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故题干说法正确。22、A【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反革命营垒内部不统一并充满矛盾,即中国统治集团的不统一为中国革命首先在农村得到发展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最大的缝隙。故正确。23、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题干表述正确。24、B【分析】【详解】

新航路开辟后,引发了西欧殖民扩张,对于被殖民地区而言,殖民活动为这些地区带来了灾难。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看,殖民扩张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是历史的进步。推论只是站在被殖民地区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较为片面,不正确。25、B【分析】【详解】

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不是保障了平民的参政权利,本题错误,选择B。26、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总统行使行政权,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间接选举产生,故材料中说法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4分)27、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而清絜之士,徒自苦于茨棘之间,无所益损于风俗也。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可知,材料反映地方豪强地主拥有大面积土地、房子和奴婢,商船遍及四方,可见豪强地主经济涉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体现出对地方经济生活的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中期以来,因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一些具备商业资本、投资土地的地主,在儒学成为仕进重要途径的历史条件下,修习儒学,逐渐出现世代通经入仕、位至公卿的世家。他们既拥有宗族和经济势力,又有政治、文化背景,周围聚集了众多的门生故吏,形成盘根错节的高门世族,对地方甚至朝廷政治进行干预和影响。西汉中期以来,豪强地主不断积累、发展、壮大,王莽新朝覆灭时,地方豪强地主纷纷拥兵自重。刘秀在南阳和河北两地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实现了全国统一,建立东汉王朝。东汉中后期,一方面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另一方面豪强地主因是东汉王朝建立的基础,因此几乎不受限制地发展壮大。豪强地主逐渐转化为割据势力,成为瓦解东汉王朝统治的力量。【解析】西汉中期以来,因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一些具备商业资本、投资土地的地主,在儒学成为仕进重要途径的历史条件下,修习儒学,逐渐出现世代通经入仕、位至公卿的世家。他们既拥有宗族和经济势力,又有政治、文化背景,周围聚集了众多的门生故吏,形成盘根错节的高门世族,对地方甚至朝廷政治进行干预和影响。西汉中期以来,豪强地主不断积累、发展、壮大,王莽新朝覆灭时,地方豪强地主纷纷拥兵自重。刘秀在南阳和河北两地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实现了全国统一,建立东汉王朝。东汉中后期,一方面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另一方面豪强地主因是东汉王朝建立的基础,因此几乎不受限制地发展壮大。豪强地主逐渐转化为割据势力,成为瓦解东汉王朝统治的力量。28、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可知,以罗马民族为核心,区别对待境内其他民族;根据材料“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可知,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地区。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民法裁决了大量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紧张程度。

(2)观点:根据材料“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之子;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可知,董仲舒认为统治者应以民为本,实践德政。方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教化,养士求贤。当政策应当“更化”的时候就必须“更化”。

(3)根据题干要求,以选择“伦理治国、独尊儒术,的确成功地维护了专制王朝两千多年,但我们民族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例进行讨论。题干侧重的是儒家治国带来的弊端。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上看,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表明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扼杀了民主因素的增长。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理学僵化;科举制演变为“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文人学士醉心于功名利禄,也导致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解析】(1)特点:以罗马民族为核心;区别对待境内其他民族;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地区。作用: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裁决了大量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紧张程度。

(2)观点:统治者应以民为本;实践德政。措施:起用儒士参与国家政治;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系统;儒家经典为教科书。

(3)选择①代价:政治上,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表明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扼杀了民主因素的增长。思想文化上,理学僵化;科举制演变为“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文人学士醉心于功名利禄,也导致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选择②摇篮地位:奥林匹亚是古代希腊的宗教圣地和体育竞技中心,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公元前776年,奥林匹亚举办的第一届体育竞技盛会。作为宙斯祭祀庆典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地人借此表达对宙斯的敬意,对力量和智慧的崇拜。奥林匹亚竞技会逐渐拥有了某种精神含义,即和平友谊、公平竞争、追求健美、奋发上进、崇拜英雄等。集中体现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以及人文主义精神。2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一信息“我们有空军;有海军,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种兵”“如果能配合得法,运用灵活就一定能速战速决,把奸匪消灭”、材料二“国民党执着地相信他们的优势兵力不是苏联的援助比美国多(事实恰恰相反)”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扶蒋反共、蒋介石拥有优势兵力、认为能快速消灭共产党、国民党及其政权的腐朽等角度分析。

(2)“原因”,根据材料二信息“共产党准确地估计到了国民党的实际弱点。问题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动员和利用革命的潜力,国民党却办不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一支坚强的人民军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等角度分析。【解析】(1)美国对蒋介石的支持和援助;蒋介石拥有优势兵力;认为能快速消灭共产党;国民党及其政权的阶级性质。

(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一支坚强的人民军队;动员和利用革命的潜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五、论述题(共4题,共16分)30、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是今年新课标卷的一大亮点。解答时既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解答时可结合三次科技革命来解答,比如可选择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牛顿力学体系与瓦特改良蒸汽机或工厂制度的关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磁感应理论与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动机)、生产流水线、公司等关系;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经营者革命”等关系。无论哪种必须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考点定位】近代科学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作用【解析】示例1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表明观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

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牛顿力学;热学等科技进步,促使了蒸汽机的出现和机器的广泛使用(生产工具的改进);进一步推动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促使煤炭大量开采、交通运输等新兴行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促使了“蒸汽时代”的来临。(劳动对象的扩展)。

可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产工具的改进速度加快,生产管理水平更加科学高效,劳动对象扩展迅速,科学技术放大了生产力诸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

示例2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表明观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具有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

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和推广,工厂制应运而生。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电气时代的到来,电气时代的到来为流水线生产创造了条件,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如流水线生产在汽车工业中的发明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流水线生产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综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促进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又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

示例3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表明观点:科学技术有助于促进劳动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劳动对象的多样化又促一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促进了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进而推动了煤矿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劳动对象范围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磁感应的发现、发电机、内燃机等科技发明,促进了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发展,劳动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科学突破,为原子能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条件,进而推动了航空航天、计算机新兴行业的产生发展,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力在更多领域的深入发展。31、略

【分析】【详解】

本题的解答首先是根据材料信息确定论题,如根据材料中的“1924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1942年6月”“1950年”“毛泽东”等信息,可以得出“中国由分裂动荡走向统一安定”的论题;根据材料中的“蝗虫是美国对中国人的蔑视”“他的军队让世界上强大的国家遭受到了痛击”“当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进行会谈”“1979年1月1日”等信息,可以得出“中美关系由抵抗走向正常化”的论题。任选一个论题进行论述,如选定“中国由分裂动荡走向统一安定”的论题,可以联系所学,从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混战、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的统一、新中国成立真正实现统一和安定等方面来论证说明。本题的解答要做到论题明确,论述过程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解析】示例一:论题:中国由分裂动荡走向统一安定。

论述: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中国就陷入北洋军阀的统治下。1916年6月,随着袁世凯死去,国内以段祺瑞;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为代表的军阀相互混战,导致政局动荡,民不聊生。1927年国共合作开展的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8年底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但这种“统一”并没有带来中国政局的和平稳定。1949年新中国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实现了中华民族真正独立,并开启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20世纪50年代,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总之;近代中国由分裂动荡走向统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也体现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深层动向。

示例二:论题:中美关系由抵抗走向正常化。

论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不承认新中国,1950年朝鲜战争进一步恶化了中美关系。随着这场战争的结束,美国对新中国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不承认”政策。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美两国政府面对发生巨大变化的国际形势,都重新调整了外交政策。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随后邓小平访问美国。

总之,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有过摩擦和低谷,也曾携手共克时艰,经历了波浪式发展。当前中美两国间的合作与竞争涉及诸多领域,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交织局面。直面当前中美关系所面临的困难,处理两国关系必须重大局、谋长远,才能推动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健康发展。3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从图片中的信息以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如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首先取决于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的稳定,同时还与唐宋时期文化先进、科技领先,民族自信心增强,统治者包容自信,宋朝设立市舶使和市舶司,鼓励对外贸易有关。海上丝绸之路既是一条经济发展之路,也是一条对外交流之路,它促进了中西文化经济交流,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对于我国对外交往和开放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明清时期,材料中提到海禁使得中国退出了海洋竞争,落后于西方,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体现在经济上是封建主义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在科技上是传统的经验积累式的生产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实验式的科学理论,这都与明清海禁政策有关,考生可以从经济和科技上进行分析,并可将影响延伸到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首先取决于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的稳定,同时还与唐宋时期文化先进、科技领先,民族自信心增强,统治者包容自信,宋朝设立市舶使和市舶司,鼓励对外贸易有关。海上丝绸之路既是一条经济发展之路,也是一条对外交流之路,它促进了中西文化经济交流,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对于我国对外交往和开放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明清时期,材料中提到海禁使得中国退出了海洋竞争,落后于西方,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体现在经济上是封建主义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在科技上是传统的经验积累式的生产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实验式的科学理论,33、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分析材料内容,结合史实,自拟论题。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论证的,论题要具体、明确。根据材料“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海,71天”可得出新航路开辟给明朝的双重影响;其次,结合相关史实,对论题进行论证,可从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以及对中国明清经济发展来论述。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紧扣论题。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解析】示例1:

论题:新航路开辟给明朝的双重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加。一条鞭法推行货币地租,征收统一的银两,致使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所有这些导致明朝有人力和财力修筑长城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

但北方长城的修筑并不能阻止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从海上的侵略;如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占据台湾,严重损害了国家主权。

总之;新航路开辟给明朝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长城不能抵御来自海上的殖民侵略。

示例2:

论题: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一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开启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与竞争的时代。

二战后建立的以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以及美苏冷战;对战后的和平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维护作用。

尽管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都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都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如著名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综合以上;20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