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苏科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苏科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苏科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苏科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苏科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苏科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1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某人被狗咬伤后感染了狂犬病,狗属于()A.病原体B.传染源C.传播途径D.易感者2、如果剪去鲫鱼的胸鳍和腹鳍,鲫鱼将()A.不能向前游动B.不能上浮和下沉C.不能保持身体平衡D.不能保持前进的方向3、把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进行杂交,红花(A)对白花(a)是显性,他们的下一代有红花和白花,且比例约为1:1,那么,亲代的基因组成是()A.Aa和aaB.AA和aaC.Aa和AaD.AA和Aa4、有这样一条食物链:青菜→菜青虫→鸡→人,获得青菜所固定的能量最少的生物是()A.青菜B.鸡C.菜青虫D.人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的高声鸣唱是为了()A.寻找食物B.吓走敌害C.喜欢歌唱D.招引雌蛙6、下列几种动物中;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海葵B.海蜇C.蛔虫D.珊瑚虫7、下面几种生殖方式中,与其它三种不同的是()A.草莓的组织培养B.椒草的叶片长出新植株C.马铃薯块茎发芽长成新植株D.花生种子长出新植株8、下列各项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A.鲨鱼B.草C.烟草花叶病毒D.牡丹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1928年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发现揭开了人类与病毒抗争的历史.80年后的今天;抗生素被许多人当成包治百病的“妙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无意中培养出了许多“超级耐药菌”.面对病菌,人类将面临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

(1)抗生素药物必须凭处方购买,它属于“OTC”吗?____.

(2)在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对患者进行皮试,否则有些患者会因为对青霉素过敏而发生休克甚至死亡.过敏反应是人体____功能的体现.

A.呼吸B.排泄C.消化D.免疫。

(3)细菌耐药的变异,对个体生存有利,并容易遗传给下一代.因此,“超级耐药菌”的出现,可以用达尔文的____学说解释.

(4)关于抗生素的使用,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____.

A.定时服用抗生素以预防疾病B.一发烧就自行服用抗生素。

C.为了尽快治好病;加大服用剂量D.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5)请你写一句有关“反对滥用抗生素”的宣传标语.____.10、如图表示生产;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生产者是____.

(2)图中的消费者是____.

(3)图中的分解者是____.

(4)图中共有食物链____条.

(5)图中(1),(2),(3),(4)以及____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11、分析说明题;阅读下列材料。

也许你不知道;仅仅在你诞生的数秒后,周围微小的生物就会包围你并侵入你的体内.现在,正有上千万个这样的生物覆盖在你的皮肤上.在你阅读这一段话时,它们正聚集在你的鼻子;喉咙和嘴里.实际上,生活在你口中的这类生物的数量比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还多.它们是如此之小,以至于你无法看到或感觉到它们.但你无法逃避它们,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你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列如在土壤中、岩石上、北极的冰层、火山及所有生物有机体上.

根据上述材料;试回答:

(1)请你猜测这种生物最可能是什么?____.

(2)你从短文中,能都了解到这种生物具有哪些特征?____.

(3)你对这种生物有哪些了解?____.12、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有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微量黄樟素.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可能会导致癌症.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甲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乙组喂食等量不含黄樟素的同种食物.经过较长时间后检测,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在小明的科学探究方法里,作出的假设是什么?____.

(2)如果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那么说明假设是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3)在这个探究活动中,作为实验对照组的是____组.13、(2009•湖北)遗传学家孟德尔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进行植物杂交试验探究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选用纯种高茎豌豆(基因组成为DD)和纯种矮茎豌豆(基因组成为dd)杂交,收获的种子种下去后长成的植株全为高茎.孟德尔选用杂种高茎豌豆(基因组成为Dd)进行自花传粉,共收获了400粒种子,他将这400粒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中有296棵为高茎豌豆,98棵为矮茎豌豆(有6粒种子没有萌发).请分析并回答:

(1)豌豆的种子外面有____包被;豌豆是被子植物.

(2)豌豆种子的结构与菜豆种子类似,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种子结构中的____.

(3)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判断____为显性性状.

(4)我们要善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要善于发现规律.在孟德尔用基因组成为Dd的高茎豌豆自花传粉的结果中,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比列接近于____.

(5)请完成图中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的示意图(答案填在圆圈内).

(6)请用图解的形式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14、下面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教室里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方案;请你帮助设计完成.

材料用具:1号和2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透明胶带、放大镜。

(1)提出问题:洗手前和吸收后手指上的细菌和真菌不一样吗?

(2)作出假设:____.

(3)制订计划并实施:

①1号培养皿的处理方法:____.

2号培养皿不做处理,在实验中起____作用.②把两个培养皿放在____的地方.

(4)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①1号培养皿的现象:____.②2号培养皿的现象:____.

③你的结论是____.

通过实验可知,细菌和真菌适合于生活在____环境中.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动物的节律行为是对生活环境的适应.____(判断对错)16、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ml不会影响健康____(判断对错)17、小明用显微镜观察玻片上的“p”字,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是“d”字.____(判断对错)18、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循环流动.____(判断对错)19、正常男子精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2条+X____.(判断对错)20、芽都能发育成枝条.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9分)21、某种植物的两个品种;品种A的光合作用强度比品种B高,为探究原因,进行了系列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结构是______;因含有叶绿素而呈现绿色。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是______,叶绿素可以溶解于______中,研究者利用这点提取叶绿素,继续定量测量,比较发现品种A比品种B的叶绿素含量高。

(2)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是由______细胞调节的。研究者在大田种植实验中;将品种A;B种植于同块田地,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分别釆取不施氮肥、中氮和高氮三种不同浓度氮肥处理,结果如图,发现在各种氮肥浓度下,品种A比品种B的气孔开放程度______(填“高”或“低”),根据该结果,对品种A比品种B光合作用强度高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______。

(3)研究还发现品种A的导管比品种B更加密集,推测这也是品种A光合作用强度较高的原因,理由是______。22、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请回答问题。

(1)光合作用所需的水通过植物根尖的______区吸收进入体内。

(2)空气从叶片的气孔进入;为光合作用提供的原料是______。

(3)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如图1所示;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半遮光,光照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遮光部位不变蓝,未遮光部位变蓝,说明绿叶______。

(4)如图2所示,将天竺葵和点燃的蜡烛置于透明的钟罩内并密封,钟罩①用黑布遮光,钟罩②不遮光。将两者放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①和②相比,______(填“①”或”②”)内蜡烛应先熄灭。请简述原因:______。23、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2.0~2.5千克的20个家兔分为两组: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分别每组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实验结果见表:⑴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何影响?⑵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将10只家兔用______________,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⑶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在_______与氧结合。A.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B.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C.肺泡D.组织细胞⑷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2题,共16分)24、现在人类已经强大到能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人猿同祖,人类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类人猿呢?25、将人体消化道各部分的名称和与其相关的叙述用直线连起来.

食道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

胃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小肠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即传染病患者或携带者;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解析】【解答】解:A;狂犬病病毒属于病原体;A错误.

B;患狂犬病的狗是狂犬病流行的传染源;B正确.

C;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群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所以,疯狗不是狂犬病的传播途径,而是传染源.C错误;

D;被咬伤的人属于易感人群;D错误.

故选:B2、C【分析】【分析】此题可以从各种鳍的作用方面来进行分析解答.鳍的作用是游动及平衡的器官;鱼鳍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解析】【解答】解:鱼的运动器官是鳍;有5种7个,各种鳍在水中相互协调使鱼能在水中游泳,其中胸鳍和腹鳍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此如果剪去鲫鱼的胸鳍和腹鳍,鲫鱼将不能保持身体平衡;鱼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向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不断向前运动;鱼在水中主要靠尾鳍来把握前进的方向.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C3、A【分析】【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解析】【解答】解: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已知红花(A)对白花(a)是显性,则红花豌豆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白花豌豆的基因组成是aa;现在把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子代中有红花和白花且比例约为1:1,如图所示:即红花豌豆的基因组成是Aa.

故选:A4、D【分析】【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解析】【解答】解:能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在食物链“青菜→菜青虫→鸡→人”中,人的营养级最高,因此获得青菜所固定的能量最少的生物是人.

故选:D5、D【分析】略。【解析】【答案】D6、C【分析】【分析】【解析】【答案】C7、D【分析】【分析】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像草莓的组织培养、椒草的叶片长出新植株、马铃薯块茎发芽长成新植株等进行繁殖时,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而花生种子长出新植株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A;草莓的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A不符合题意;

B;椒草的叶片长出新植株;属于无性生殖;B不符合题意;

C;马铃薯块茎发芽长成新植株;属于无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

D;花生种子长出新植株;属于有性生殖,D符合题意.

故选:D8、C【分析】【分析】生物共有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解析】【解答】解:ABC;鲨鱼、草、牡丹都有细胞结构;ABD不正确;

C;烟草花叶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正确.

故选:C.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分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解析】【解答】解解:(1)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是不需凭医师的处方即可购买并按说明书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简称为OTC.

(2)免疫的功能有预防感染;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时人会患某些疾病,当人体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时,在过敏源的刺激下就会发生过敏反应.如有些人会对青霉素过敏.

(3)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产生了抵抗青霉素的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这样逐代积累下去,就形成了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超级耐药菌”就产生了.

(4)抗生素是非处方药;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不能自行购买或任意加大剂量.

(5)若滥用抗生素;细菌一旦产生抗药性,害人害己,因此:“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慎用抗生素”.

故答案为:(1)不属于;

(2)D;

(3)自然选择;

(4)D;

(5)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慎用抗生素.10、略

【分析】【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生态系统是由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和细菌、真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部分组成.

(2)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叫分解者.

(3)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析】【解答】解:(1)(2)(3)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所以图中的生产者是①绿色植物(树);图中的消费者是②③动物(或昆虫;鸟),图中的分解者是④细菌,真菌。

(4)按照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的次序不难发现图中有1条食物链,即树→虫→鸟.

(5)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因此;图中①树;②昆虫、③鸟、④细菌真菌属于生物成分和非生物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1)树;

(2)昆虫;鸟;

(3)细菌;真菌;

(4)1;非生物因素.11、略

【分析】【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析】【解答】解:(1)自然界中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资料中描述的生物形体微小;分布广泛,应该属于微生物;

(2)从短文中;可见这种生物的特征有:形体微小,营寄生或腐生生活;

(3)微生物是指一切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楚;因而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的微小生物.微生物包括原生动物;真菌和细菌、病毒.其中病毒属于寄生生活;细菌有营寄生生活的,有营腐生生活的;真菌有营寄生生活的,也有营腐生生活的,也有自养的,例如:蓝藻等.

故答案为:(1)微生物;

(2)形体微小;营寄生或腐生生活;

(3)微生物包括原生动物、真菌和细菌、病毒.其中病毒属于寄生生活;细菌有营寄生生活的,有营腐生生活的;真菌有营寄生生活的,也有营腐生生活的,也有自养的,例如:蓝藻等.12、略

【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解析】【解答】解:(1);作出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因此(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作出假设。

(2);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因此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错误的.

(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因此步骤甲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

故答案为:

(1);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

(2);错误。

(3)、甲13、略

【分析】【分析】图示表示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纯种的矮茎豌豆进行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表现为高茎;所谓纯种是指控制某一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者都是隐性基因.【解析】【解答】解:(1)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豌豆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豌豆是被子植物.

(2)豌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种子结构中的子叶.

(3)由杂交结果可知:豌豆的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如果用D/d表示控制豌豆植株高矮的基因;则亲代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为DD,矮茎豌豆的基因组成为dd,子代杂种豌豆的基因组成为Dd.

(4)若用D表示控制高茎的显性基因,用d表示控制矮茎的隐性基因,将子代高茎豌豆的种子种植后,其因此图解如图所示:因此后代茎的高矮比例是3:1

(5)生物的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与隐性之分.生物体内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时,它们就表现为显性(或隐性)性状;生物体内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则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茎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全为高茎

(6)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上.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作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基因是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因此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次还有RNA.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者在概念上的大小关系如图

故答案为:(1)果皮

(2)子叶

(3)高茎

(4)3:1

(5)

(6)14、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打开培养皿,暴露在教师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对照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有多种菌落形成无菌落形成教室的空气里有多种细菌和真菌营养丰富、温度适宜【分析】【分析】本题以探究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这一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此题从作出假设,制定探究计划包括确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等方面切入.【解析】【解答】解:(2)作出假设: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

(3)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打开1号培养皿;暴露在教室空气中5~10分钟是接种.1号培养基与2号培养基对照,实验变量是接种,1号培养基是实验组,2号培养基是对照组.

②对照实验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把两个培养皿放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

(4)观察结果;得出结论:分析结果①1号培养皿有多种菌落形成,②2号培养皿无菌落形成.得出结论③说明教室的空气里有多种细菌和真菌.由此可知,细菌和真菌适合于生活在营养丰富;温度适宜等环境中.

故答案为:(2)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

(3)制定计划并实施:①打开培养皿;暴露在教师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②对照;③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

(4)观察结果,得出结论:①有多种菌落形成;②无菌落形成.③教室的空气里有多种细菌和真菌;营养丰富、温度适宜.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分析】【分析】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据此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节律行为包括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这些节律行为都避开不利生活环境、选择适宜的环境,获得优等繁殖地域,保证后代发达;或获得丰富食物,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无偿献血的原则.解答时可以从无偿献血的原则、要求方面来分析.【解析】【解答】解: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以及营养成分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解析】【解答】解: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p”字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d”.所以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p”字;玻片上实际写的字是“d”.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解析】【解答】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循环的,而能量在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会逐级减少,即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不循环的.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解析】【解答】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芽的分类,首先明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类型【解析】【解答】解:不同部位的芽发育结果不同;如:花芽将发育成花,叶芽发育成叶,有的芽发育成侧枝,顶芽发育成主干,混合芽发育成枝和叶或叶和花.

故答案为:×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9分)21、叶绿体吸收光能酒精保卫高气孔开放程度高,获得的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导管运输的是水,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分析】解:(1)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结构是叶绿体,因含有叶绿素而呈现绿色。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是吸收光能,叶绿素可以溶解于酒精中,研究者利用这点提取叶绿素,继续定量测量,比较发现品种A比品种B的叶绿素含量高;

(2)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是由保卫细胞调节的。研究者在大田种植实验中;将品种A;B种植于同块田地,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分别釆取不施氮肥、中氮和高氮三种不同浓度氮肥处理,结果如图,发现在各种氮肥浓度下,品种A比品种B的气孔开放程度高,根据该结果,对品种A比品种B光合作用强度高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孔开放程度高,获得的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研究还发现品种A的导管比品种B更加密集;推测这也是品种A光合作用强度较高的原因,理由是导管运输的是水,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故答案为:(1)叶绿体;吸收光能;酒精;

(2)保卫;高;气孔开放程度高;获得的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导管运输的是水;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只有具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不见光部分的细胞无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叶片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解析】叶绿体吸收光能酒精保卫高气孔开放程度高,获得的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导管运输的是水,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2、成熟二氧化碳在光下能制造(合成)淀粉①②中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①中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分析】解:(1)光合作用需要水;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

(2)植物的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空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