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中,被誉为“水手的助手”的发明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2、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与会九国签订了《九国公约》该条约()A.惩治了战败国德国B.消除了列强间的矛盾C.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D.真正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3、新疆喀什巴楚县4月23日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这是企图分裂新疆的“疆独”分子策划的诡计。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府最早设立的管辖新疆的机构是A.西域都护B.宣政院C.驻藏大臣D.达赖班禅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出现于()A.距今约170万年B.距今约四五千年C.约公元前2070年D.约公元前221年5、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持续时间参战国伤亡人数经济损失4年多30多个国家3000多万人3000多亿美元A.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B.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6、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在大战中出现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A.法国B.巴西C.苏俄D.中国7、挪威议员曾提名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角逐诺贝尔和平奖。这里的中国专家是指()A.侯德榜B.詹天佑C.邓稼先D.袁隆平8、【题文】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朝鲜战争。

(1950-1953年)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

伊拉克战争。

(2003年)

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人类的祖先起源于大约300万年前在非洲生活的____.10、“汉族;汉字、汉文化、”;“汉”与汉朝的强盛有很大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经济之盛】

材料一“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

(1)材料一描述的情景出现在哪个时期?请概述出现这一情景的主要原因。

【政治之盛】

材料二百家讲坛《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主题歌:“汉家旌旗蔽四海;暮云飞渡单于台。五十四年功过凭谁述,甘泉花落尽尘埃。”

(2)材料二中;“暮云飞渡单于台”是什么军事行动?汉武帝励精图治促成的盛世局面是什么?

【外交之盛】

材料三如图所示。

(3)材料三呈现的神奇商路是什么?开通这条商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文化之盛】

(4)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____作为最高学府,西汉末达万人规模;东汉光武帝还兴办地方官学--郡国学。试分析“独尊儒术”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11、1961年初,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____、提高”的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12、火车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汽车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13、阅读下面两段史料:

材料一: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材料三: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材料一:____

材料二:____

材料三:____

(2)与材料二相关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造成什么危害?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4、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____(判断对错)15、战国时期,晋国分为三个国家,他们是楚韩魏。____(判断对错)16、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____(判断对错)17、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____。(判断对错)18、下列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的中央行政系统简表;属于明朝的是B。()

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2题,共6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该图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在这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上有两位杰出人物,他们是谁?他们各自的历史功绩是什么?(3)该图上所示的琉球是今天的台湾省。当时由澎湖巡检司管理,它的意义是什么?20、材料题

请回答:

(1)依据上述四幅图片,分别写出对应历史事件的名称是什么?相对应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2)上述四幅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请指出他们在学习内容上的变化趋势?

(3)图3人物的领导的这场革命果实被谁窃取了?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评卷人得分五、列举题(共4题,共24分)21、在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革命的领导人发挥了重要作用.请举出下列革命的领导人。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____

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____

③美国独立战争:____

④美国南北战争:____.22、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请根据描述写出下列内容。

(1)____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和它有着渊源关系。

(2)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文字,称为铭文,也叫“____”。

(3)秦始皇规定以____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又推行新的字体隶书。

(4)王羲之以杰出的书法艺术成就,被后人尊称为“____”。23、请列举新文化运动的四位代表人物。24、I.历史人物是生动的,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经历,请写出下面的“他”是谁?(1)在中世纪漫漫黑暗里,他用诗歌为人民照亮了心灵,人开始找到了自己。他是____。(2)他多才多艺,绘画方面尤其突出,被称为“艺术大师”“巨人时代的巨人”。他是____。(3)英国戏剧之父,被称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他是____。(4)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推动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他是____。II.对待事情不同的态度和行动,往往影响时局的发展.(1)张学良、杨虎城发动____,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最终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2)林肯政府颁布____,宣布所有南部叛乱各州的奴隶一律获得解放,扭转了南北战争的战局.(3)《慕尼黑协定》是____达到顶峰的标志,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III.社会变迁彰显时代的进步,人类社会是一部由落后、孤立、愚昧走向进步、联系、科学的历史.(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的重大发明是____。(2)假如你穿越时空,跟随了一位最先到达东方的航海家航行探险,他是____。(3)达尔文提出,“自然界的美”“大部分是由选择作用所致”,与之相关的理论被称为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指南针的准确识记,要牢记指南针的发明及在航海中的应用.【解析】【解答】关键词“水手的助手”指的是航海所用到的指南针;据所学得知,北宋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故选D.2、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华盛顿会议的有关内容.【解析】【解答】华盛顿会议是为了在一战后调整美日在远东太平洋的矛盾而召开的;《九国公约》主要是针对中国签订的条约,这个条约签订后使中国由日本独霸重新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之下,深刻体现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故选C.3、A【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史实的识记,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张骞在西域积极活动,西域各国也派使节来汉朝,后来西域各国都归附西汉,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事务,至此,新疆地区归中央政权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经过张骞的努力,形成了丝绸之路,本题选A。考点:西域都护的设立【解析】【答案】A4、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夏朝建立的知识点.【解析】【解答】公元前207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

故选C.5、B【分析】【分析】此题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从题干中”持续时间4年多、参战国30多个、伤亡人数3000多万人、经济损失3000多亿美元“看出,一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伤亡和损失大,说明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故答案是B。【点评】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6、C【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故在大战中出现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史实。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了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史实。【解析】C7、D【分析】由题干中关键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可以判断这里说的是袁隆平.袁隆平于1973年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家誉为“杂家水稻之父”.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袁隆平与他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

识记袁隆平的科技成就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D8、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欧洲的崛起。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由追随美国到不支持再到明确反对美国,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成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极。所以答案选A。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两极下的竞争·挑战两极·欧洲的联合【解析】【答案】A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人类始祖--非洲南方古猿.【解析】【解答】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

故答案为:

南方古猿.10、太学【分析】【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朝历史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2)主要考查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的相关史实.

(3)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准确识记.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武帝采取的措施的准确识记.【解析】【解答】(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京师之钱穿钱的绳子朽粟陈陈相因至腐败不可食.”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汉文帝;汉景帝两位皇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库府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的无法计算.

(2)依据材料中“单于”等信息可以得出这句诗指的是当时汉朝对匈奴的战争;匈奴的最高首领的称号是单于;汉武帝雄才大略,在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各方面实现了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3)根据材料三及问题中关键信息“汉”“敦煌”“大秦”“神奇商路”判断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扩大了汉朝的影响;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4)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宾客很活跃,聚集许多诸王门下,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汉武帝为改变这种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作为最高学府,西汉末达万人规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为汉朝文化兴盛提供了必要条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它文化学派的发展,具有狭隘性.

故答案为:

(1)文景时期.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皇帝的榜样作用等.

(2)对匈奴的战争.大一统.

(3)丝绸之路.扩大了汉朝的影响;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4)太学.确立了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为汉朝文化兴盛提供了必要条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它文化学派的发展,具有狭隘性.11、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1961年初,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工业生产计划指标,整顿企业生产秩序,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复苏。故应填:充实。【解析】充实12、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火车和汽车的发明者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的火车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了内燃机。以内燃机为动力,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故填史蒂芬孙、卡尔·本茨。【解析】史蒂芬孙;卡尔·本茨1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分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危害.【解析】【解答】(1)根据材料一“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等内容可知;它是《南京条约》的内容;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根据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可知,它描述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的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根据材料三“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可知,它是《辛丑条约》的内容;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2)1894年;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结束.《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故答案为:

(1)材料一:《南京条约》;材料二:《马关条约》;材料三:《辛丑条约》.

(2)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解析】【解答】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蓄意发动的;是近代列强发动的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

故答案为:

√.15、×【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三家分晋.【解析】【解答】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不是楚韩魏.

故答案为:

×.1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创业年代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两弹元勋”邓稼先等.而不是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解析】【解答】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水稻的国家之一;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居民已种植水稻.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8、√【分析】【分析】下列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的中央行政系统简表;属于明朝的是B。这个是正确的;明朝官制分为中枢;地方、军事官制三部分。中枢: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为皇帝的辅佐官,职位崇高,但无定员,无专责,实际上是虚衔。中期以后,成为大臣加官或赠官(生而授为加,死而授为赠)。内阁,内阁大学士正五品,但都加三孤或者尚书衔,从成祖恢复起便权利日重,成为处理帝国政务的实际机构,内阁首辅更相当于现在的总理,甚至还要超出(内阁还要处理军务)。六部,长官为尚书(部长,正二品),另有侍郎(副部长),郎中(局长),员外郎(副局长),主事(处长);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另有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十三道监察御史计一百一十人,正七品。还有通政司、大理寺(相当于最高法)、翰林院、国子监(最高学府)、六科(监督六部的言官)、五寺、詹事府、太医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识图题(共2题,共6分)19、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疆域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图是元朝疆域。因为图上有行省,而行省制度最早在元朝出现,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元朝开始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大都为元朝都城、元朝统一全国时疆域辽阔,因而这是元朝的疆域图。(2)本题主要考查铁木真和忽必烈的事迹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政权建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建立元朝。因而在这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结束了蒙古长期混战的局面,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统一全国,建立行省制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3)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对台湾的管辖。元朝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在东南地区,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澎湖列岛和琉球的管辖,琉球就是今天的台湾。澎湖巡检司是历史上我国首次在台湾正式设立地方行政机构。【解析】(1)元朝。行省、大都。(2)蒙古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政权。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中国。(3)历史上我国首次在台湾正式设立地方行政机构。20、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洋务派。中央以奕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洋务运动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于是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辛亥革命的代表人物是孙中山。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后,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以《新青年》为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向尊孔复古逆流展开了斗争,掀起了新文化运动。(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变化趋势,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因此中国近代化道路经历了一个由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由表及里,层层深入。(3)本题考查的是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看到清政府不中用了,就从封建营垒力选种袁世凯作为他们新的工具。袁世凯利用欺骗的手段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析】(1)近代化探索的事件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的代表人物孙中山;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等。(2)中国近代化道路经历了一个由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由表及里,层层深入。(3)窃取革命果实的人是袁世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五、列举题(共4题,共24分)21、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应重点掌握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代表人物.【解析】【解答】①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克伦威尔是一位新贵族,内战爆发后,他率领一支由自耕农组成的骑兵与国王的军队作战.

②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

③在北美独立战争中;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统帅华盛顿指挥大陆军与英军进行了艰苦的战斗,为独立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④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并取得了胜利,为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要贡献.

故答案为:

①克伦威尔;②罗伯斯庇尔;③华盛顿;④林肯.22、甲骨文金文小篆书圣【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了我国最早的成就文字.

(2)本题考查了对金文的认识.

(3)本题考查了秦朝后统一文字的内容和后来推广的文字.

(4)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史实.【解析】【解答】(1)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和它有着渊源关系.

(2)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称为铭文;也叫金文,它是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资料,对研究汉字的发展和书法艺术有重要价值.

(3)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一了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颁行天下,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4)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故答案为:

(1)甲骨文.

(2)金文.

(3)小篆.

(4)书圣.23、略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新文化运动是自1915年始,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故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解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24、略

【分析】I.

(1)本题主要考查了但丁的相关内容。但丁(1265—1321),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是他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很多,广泛地反映了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社会矛盾,大胆地谴责了教皇和教士的贪婪专横,表露了人文主义思想。在中世纪漫漫黑暗里,他用诗歌为人民照亮了心灵,人开始找到了自己,指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故填但丁。(2)本题主要考查了达•芬奇的相关内容。达·芬奇是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他多才多艺;绘画方面尤其突出,被称为“艺术大师”“巨人时代的巨人”。故填达•芬奇。

(3)本题主要考查了莎士比亚的相关内容。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被称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故填莎士比亚。(4)本题主要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