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京山市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6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九年级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下图是小雨展示的“强”字的甲骨文写法(由弓和两块田组成),在中国文化中,给孩子取名字是一件
非常讲究的事情。许多家长用“强”字为孩子取名,寓意是:—
落
【答案】希望孩子身体强壮健康,力量充沛,能够健康成长。(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义。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强”字的甲骨文写法由“弓”和“两块田”组成,形象地展示了力量与富足的结合。其中,“弓”象征
着力量和勇气,代表着坚韧不拔、无所畏惧的精神;“两块田”则寓意着丰收和富足,象征着物质生活的
充实和稳定。
当家长们用“强”字为孩子取名时,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以下特质:首先,他们希望孩子身体强壮健
康,力量充沛。在中国文化中,健康被视为人生最大的财富。一个身体强健的人不仅能够更好地享受生
活,还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因此,家长们希望孩子能够像“强”字中的“弓”一
样,拥有强大的力量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其次,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成长,
更包括智力、情感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家长们希望孩子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克服
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综上所述,用“强”字为孩子取名寓意着家长们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力量以及全面健康
发展的美好愿景。
2.下面是小雯整理的关于“强”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处分别补充一个含“强”字的词语。
“强”的本义“强”的引申义含“强”字的词语
力量大(跟感情或意志所要求
要强
“弱”相对)达到的程度高
硬要;迫使(1)_____________
固执,执拗(2)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勉强/牵强附会/强人所难/强求②.倔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义。
当“强”是“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这个意思是,读qi如g;
当“强”的意思是“硬要;迫使”的时候,读qiMg;
词语有:
强使:有施加压力促使某人做某事的意思。
强迫:用强力压制,硬逼他人做某事。
强逼:施加压力,使对方屈从。
强求:硬要求,勉强以求。
当“强”的意思是“固执,执拗”的时候,读词ng;
词语有:
强嘴:指顶嘴、强辩,有固执、不服输而争辩的意思。
强气:形容人有倔强脾气,表现出固执的个性。
强头倔脑:形容倔强的神气,展现出人的固执状态。
强愎:刚愎、倔强固执的意思。
3.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创作了很多对联,下面这副对联下联的顺序被打乱,请你根据上联重组下联。
上联:风雨兼程磨砺自强意志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为:铸就辉煌同享明日苦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_
【答案】苦乐同享铸就明日辉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
对联的特点: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
相关。
上下联表达的内容得有关联,上联说在风雨中赶路磨砺意志,下联一般就接着讲经历这些后收获成果之类
的,要能相互呼应,一起表达完整合理的意思。
“苦乐”是名词,和“风雨”词性相符,而且可以体现经历过程中的感受,放在开头较合适,能呼应上联
说的经历。
“同享”是动词,与“兼程”的动宾结构能对应,可接着“苦乐”,表示共同享受什么,符合逻辑。
“铸就”是动词,能和“磨砺”相对,意思上也都是达成某个结果的动作,按顺序放后面合理。
“明日”是名词,和“自强”词性对应,从时间上与上联当下经历呼应,说未来的情况。
“辉煌”是名词,和“意志”一样,代表好的成果,放在最后构成偏正结构,与上联结尾结构对仗。
即下联:苦乐同享铸就明日辉煌
4.活动结束后,小雨同学写了如下一段总结文字,请你读后完成任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甲】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
子处世,也应该尊循天道,奋发进取,持之以恒。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
源泉之一。
[乙]通过这次活动,使我领悟了自强不息的内涵。自强不息是人的精魂,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人人都渴望成功,但前进的途中也许会遇到急流险滩,只要我们有理想,敢拼搏,勇担当,就一定能抵达胜
利的彼岸。[丙]许多人的成功,都是因为他们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1)划线句【甲】有一处书写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改为“
(2)划线句【乙】有语病,可将“”删掉;
(3)请提炼划线句【丙】的主干:0
【答案】(1)①.尊②.遵
(2)“通过”或“使”;
(3)成功是因为精神。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
粤循一遵循:按照;遵照。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成分残缺,缺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句子主干。
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一般是由主语或主语中心语、谓语或
谓语中心语、宾语或宾语中心语组成的。
“许多人的”作定语,用来修饰限制主语“成功”;“都”是副词,作状语;“是”作谓语,“因为”
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它在句子中起到连接原因和结果的作用;其中“他们具有自强不息的”作定语
修饰宾语“精神”;
故句子主干为:成功是因为精神。
5.今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13周年,小雯的梦想就是考入清华大学。你发现清华大学的校徽别具一格,请用
简洁的语言向她介绍校徽的构成要素及寓意。
【答案】示例:清华大学校徽由三个带有装饰性的同心圆环所组成。外环上下分别书有中英文校名以及建校
年份;中环左右并列标有“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内环中有五星。校徽寓意勉励学生养成
不屈不挠的治学精神、博大深广的担当意识,培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人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信息转换。
仔细观察图片可知,此校徽整体上是圆形,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圆的中心是一颗醒目的五角星,象
征着祖国。其在圆心的位置,寓意清华大学学子在学习读书、做人的过程中心向祖国。中环里是文字,是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环中左右并列着。清华大学以此为校训,彰显其对学子的要
求,像君子一样发愤图强,增厚美德。外环上面是中文校名,左右是英文校名,下面是数字“1911”,是
清华大学的建校年份。整个校徽的设计,体现了清华大学的办学宗旨,既注重对传统教育精华的继承,也
注重培养新型君子人格。清华大学校徽不仅代表着“清华人”的身份,更承载着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
德载物”的精神,承载着清华人的使命与荣光。由此概括整理作答即可。
示例:清华大学校徽是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在外环的左右,是英文校名;外环的上面是清华大学的
校名,外环的下面写着“1911”,表示清华大学建校于1911年。中环左右并列着“自强不息”与“厚德
载物”两个词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出自《易》乾坤两卦的大象辞:“天行
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914年,著名学者梁启超莅校作《君子》为题的讲
演,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学生,后被铸入校徽,高悬于大礼堂的上方,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
校训。它时时勉励学生养成不屈不挠的治学精神、博大深广的担当意识,培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
君子人格。
6.填写诗歌名句,完成主题活动的小结。
沿着诗歌这条长阶拾级而上,我们会看到“露从今夜白,”的节气之美,能遇见“鸡声茅
店月,”的行程之美,亦能收获“但愿人长久,"的情思之美。虽然,会有遗憾,
“,雪拥蓝关马不前”是迷茫,“秋草独寻人去后,”是感伤,但何妨多一些“长
风破浪会有时,”的自信,多一份“,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冀,因为,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勇敢奔赴定然有美好的远方!朋友们,让我们读诗吧!
【答案】①.月是故乡明②.人迹板桥霜③.千里共婵娟④.云横秦岭家何在⑤.寒林
空见日斜时⑥.直挂云帆济沧海⑦.沉舟侧畔千帆过⑧.江山如此多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
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霜、婵娟、秦、沧、畔、娇”等字的正确书写。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一)(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①
(唐)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②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久
【注】①此诗于李白遭权奸谗毁排挤出长安后作。②解道:吟出。③谢玄晖,即谢月兆,南齐著名诗人。他在
被排挤出京离开金陵时曾写下“澄江静如练”的诗句。
7.颔联化静为动,最能体现李白想象奇特的两个字是“”和“"。
8.本诗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答案】7.①.摇②.滴
8.尾联运用典故,写了谢跳能吟出“澄江静如练”这样的好诗,令“我”深深地怀念他,含蓄地抒发了诗
人身处暗世(境遇不幸/怀才不遇)的感慨、知音难觅的无奈,内心的孤寂忧愁
【解析】
【导语】这首诗反映了李白被排挤后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中通过夜晚寂静的景色描绘,表达内心的失落
与惆怅。具体以“白云映水”和“白露垂珠”展现想象奇特的意境,与谢跳的联系则增添了怀旧之情、体
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理解。
颔联“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描绘出了一幅极具意境的画面。前一句写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
映在江水中,后一句写露珠从树叶上掉落,仿佛是在滴向秋月。
第一空:原本“空城”是静止的,它就那样静静地矗立在江边,但是在李白的笔下,通过“摇”字,让倒
映着白云的江水有了动态之感,仿佛江水的波动带动着空城的影子也随之摇晃起来。这就把原本静态的景
象赋予了灵动的活力,巧妙地将静止的城与流动的江水、飘动的白云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摇
曳多姿的氛围,极大地拓展了诗歌的意境空间,展现出诗人奇特的想象力,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灵动且略
带虚幻的美。故填写:摇。
第二空,“白露”本是凝结在草木之上的水珠,是静态存在的,而“秋月”也是高悬于夜空之中,处于静
止状态。然而“滴”字的运用,使得白露好像具有了生命和动感,仿佛它们有意识地在朝着秋月滴落,将
白露与秋月这两个原本不相干、静止的事物联系起来,构造出了一种极为细腻且富有诗意的动态画面,给
人以新奇独特的视觉感受和想象空间,仿佛能看到那晶莹的露珠在月光下缓缓落下的场景,足见诗人想象
之奇妙。故填写:滴。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感主旨。
尾联“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中,诗人提到了南齐著名诗人谢眺(谢玄晖)曾写下“澄江静
如练”的诗句这一典故。通过引用谢眺的诗句以及表达对他的深深怀念,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诗的背景是
李白遭权奸谗毁排挤出长安后所作。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空有一身才华却得不到施展,被奸佞之人排
挤打压,远离了政治中心,就如同谢眺当年被排挤出京离开金陵时的境遇一般。谢眺有着出众的诗才,却
也因种种原因仕途不顺,李白联想到谢月兆的经历,感同身受,借怀念谢眺,实则是在感慨自己身处这样一
个黑暗的世道,有才却难以被重用,理想抱负无法实现,满怀着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无奈。
在颔联之后的颈联中,诗人发出了“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的感慨,意思是自古以来能与自
己心意相通、精神相接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在这茫茫世间,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才华、志向以及此刻内心
的愤懑与忧愁的知音难寻。而谢眺作为一位同样有着卓越诗才且有着相似坎坷经历的前人,李白对他的怀
念,也正体现出在当下找不到知音的那种无奈与落寞。找不到可以倾诉、可以与之在精神层面交流的人,
只能通过怀念古人来慰藉自己的心灵。
整首诗营造出的是一种孤寂的氛围,在金陵城西楼这样寂静的环境下,夜里凉风阵阵,诗人独自登上高楼
眺望远方。结尾处通过对谢跳的怀念,更是将这种孤寂的情感进一步深化。他无人可诉说心中的愁绪,只
能沉浸在对古人的追思之中,越发凸显出自身的孤独寂寞,忧愁也就自然而然地萦绕在心头,难以排解。
尾联借助典故,含蓄且深刻地抒发了诗人身处暗世的感慨、知音难觅的无奈以及内心的孤寂忧愁等复杂的
情感,让读者能深切体会到李白当时的心境与处境。
(二)(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
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
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A)其间者,太守醉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
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
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嘉祜二年,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因游金陵,登蒋山,饮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
涓涓可爱,盖羽©所谓乳泉、石池漫流者也。饮之而甘,乃考图记,问于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遗余于
京师。余报之日:季侯可谓贤()
Bo
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至于荫长松,籍丰草,听山流之潺溪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
者之乐也。而立林之士视天下之医,丕动甚心。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彼富
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乐(C)。惟富贵者而不可得兼,然后贫贱之士有以自足而高
世。其不能两得,亦其理与势之然欤。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
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
(节选自欧阳修《浮槎山水记》)
【注释】①羽:指陆羽,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
9.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字词方法提示释义
查阅词典法:①V遗(1)
因以其水遵余于京
失;②yi留下;③wBi赠
师
送;④w6i加给。(填序号)
(2)
解筹交错语境推测法
(3)
乃能退而获乐于斯课内迁移法:微斯人
(4)
乐于耳目联系成语法:学而不厌
10.请将“尔”“矣”“乎”分别还原到文中括号处。
A()B()C.()
11.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听山流之潺漫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
12.请翻译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动其心。
13.甲、乙两文都在写“乐”,甲文主要侧重于写滁人的宴酣之乐与作者的,乙文主要侧重于写
李侯的。乙文中作者写“富贵者之乐”的用意是什么?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回答。
【答案】9.①.③②.酒杯③.这④.满足
10.①.A.乎②.B.矣③.C.尔
11.听山流之潺漫/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
12.并且那些隐居山林的人看待天下的乐趣,没有一样能使他们动心。
13.①.与民同乐②.山林之乐③.将富贵者之乐与山林之乐做对比,突出了李侯能够同时获
得更多的乐趣,表现了他的贤达。
【解析】
【导语】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浮槎山水记》均表现了对自然风光与心灵慰藉的赞美。《醉翁亭记》
通过描绘滁州的自然景致与太守宴饮的乐趣,反映出欧阳修的旷达与对人生乐趣的思考。《浮槎山水记》
则记录李侯在山林间的探索,表达富贵之乐与山水之乐的不同,更显现作者对于名利和自然间关系的深层
理解。两篇文章皆充满对自然乐趣的热爱,传达出宁静淡泊的生活哲学。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1)根据“查阅字典法”确定选③。“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译为:于是把此水送给远在京城的我。
遗:赠送。
(2)根据语境推测法,”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也”,这里是描写太守宴会众人的表现,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
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由此可知“觥筹交错”的“觥”意思为“酒
杯”。“觥筹交错”句意: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3)联系课内迁移法,“微斯人”句意:如果没有这种人。斯:这。据此可知,“乃能退而获乐于斯”
中的“斯”理解为“这",“乃能退而获乐于斯”句意:于是能够隐居在山林中并在这里获得乐趣。
(4)根据成语推断法,“学而不厌”的意思是:学习不会感到满足。厌:满足。据此推断,“厌于耳
目”的“厌”意为:满足,“厌于耳目”句意:既满足了耳目的快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
尔:文言助词,而已,罢了。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或者表示感叹,“呀”的意思。
乎:动词后缀,作用跟“于”相同,译为“在”。
第一空,句意: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此句要填写的虚词与“其间”构成介宾短语,应选“乎”,意思
是“在”。
第二空,句意:李侯可以称得是个贤达的人呀。此句要填写的虚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应选“矣”,意
思是“呀”。
第三空,句意:只是隐居山林乐趣。在此表示一种语气,表示“罢了”的意思,应选“尔”。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
语之间应该有停顿。
句意:倾听山溪潺潺流淌的声音,喝着清澈的石泉水,这是隐居山林的人的乐趣。可知,“听”的宾语
是“山流之潺漫”,“饮”的宾语是“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是个完整的判断句;故断为:
听山流之潺漫/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
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山林之士:隐居山林的人;视:看待;动:使...动心。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第一空,结合甲文第一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也。苍颜白发,颓然(A)其间者,太守醉也”,第二段“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可
知:太守和众宾客同乐,他没有端起太守的官架子,和百姓一同游乐,醉了能感受百姓的快乐,醒来之后
能将这种快乐表达出来,太守以百姓的幸福生活为自己的快乐,由此可见,太守是一位心怀百姓,与民同
乐的人。
第二空,结合乙文第二段“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
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可知:在作者看来,李侯家境富裕,他不耽于富贵的生活,懂
得游山玩水,享受山林之乐,到达过许多幽深隐蔽的地方,获取过许多常人体验不了的快乐;由此可见,
乙文主要侧重于写李侯的山林之乐。
第三空,结合乙文第二段“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乐(C)。惟富贵者而不可
得兼”“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
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第一段“李侯可谓贤(B)”,可知:在作者看来,富贵者能够获得许多物
质的享受,但他们沉溺于物质享受之中很少时间游山玩水,享受精神的自由,无法享受到精神上的快乐。
而李侯他的生活富足,但是他不沉溺于物质享受之中,他追求精神的自由,寄情山水之间,享受精神的自
由快乐。由此可见,作者写富贵者的目的是将富贵之乐和山林之乐进行对比,突出李侯追求山林之乐,获
得更多的乐趣,表现他很贤达。
【点睛】参考译文:
【甲】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
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
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
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
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
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
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
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乙】
嘉佑二年,李侯凭镇东军留后的身份兼任庐州太守。于是游览金陵,登上蒋山,并饮蒋山的水。随后
又登上浮槎山,到了山上,发现山上有石池,池水涓涓流淌,十分可爱,大概就是陆羽所说的乳泉、石池
漫流那类的水。试着喝泉水,感到泉水味道甘美。于是对照地图记载考证,并向当地老人询问,知道了这
水的来历。于是把此水送给远在京城的我,我给他回信说:李侯可以称得是个贤达的人呀。
取尽天下的万物,没有得不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这是富贵的人的乐趣。至于荫蔽在松荫下,枕垫着
茂盛的青草,倾听山溪潺潺流淌的声音,喝着清澈的石泉水,这是隐居山林的人的乐趣。对那些隐居山林
之人看待天下的乐趣,没有一样能让他们动心的。或许在心里有那种想法,考虑到自己的能力不可达到就
不再强求了,于是能够隐居在山林中并在这里获得乐趣。那些富贵者能够获得物质上的满足,但他们不可
能同时得的是,只有隐居山林乐趣而已。只有那些富贵的人不能二者兼得,之后变得贫贱的人,才能由此
自得其乐并超脱世俗。如果两样都得不到,这也是情理和权力地位使然吧?现在李侯生长在富贵之家,既
满足了耳目的快乐,又感受到了山林的乐趣。至于他攀登高山,走遍了幽深隐蔽的地方,常人不能到达的
地方,他都到达了。他同时获取的东西,可以说是很多的了。
(三)(7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深耕文化土壤,助力文创升级
①二十四节气主题徽章、古建筑梯卯积木、“遇见颐和园”沉浸式光影秀……不久前,在第五届进博会
现场,富含中国元素的文创产品受到欢迎,成为扮靓“四叶草”展馆的一道独特风景,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
化的独特影响力。
②一段时间以来,从铜奔马造型玩偶等实物文创商品走红,到《千里江山图》数字展等数字文创作品火
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呈现活跃景象。经过多年沉淀,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经历了从外形模仿到元素提
取、从实物用品到非实体形态内容创意、文化服务、数字作品的演化,正在从量的突破走向质的升级。党的
二十大报告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开发出一大
批彰显中华美学风格、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体现,也
是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要求。
③高质量的文创产品,需要以恰当的创意形式,将历史内涵与时代审美相结合,达到文化价值与实用价
值相统一。创意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华文明丰厚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为现代文化创意实践提供
了最丰厚的滋养、最充沛的源泉。足有怀着对中华文化的敬意,沉入古籍深处、洞悉文物细节、回到考古现
场,才能创作出有助于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优秀产品。从敦煌研究院的“飞天”“九色鹿”
到恭王府博物馆的“天下第一福”,再到三星堆博物馆的“金面具”,各大博物馆围绕特色文物深耕文创
品牌,做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尝试。
④文化创意产品承载着人们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追求,是创造与欣赏、文化与生产、创意与生活的结
合。文创产品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以恰当的创意提供差异化的精神体验,满足人们高品质、个性化的消费
需求,噢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点亮夜灯认识一幅宋代观星图,玩局桌游了解江南四大才子生平轶事,
印在布包上的文物表情越来越“萌”,沉浸式演出里的人物造型越来越“真”……从近年来受到欢迎的
“爆款”产品看,文创从实物外形模仿向内容创意、互动型产品演化,正是基于对人们知识探索需求、情感
表达需求、文化认同需求的深入挖掘。
⑤文创产品的持续创新,离不开数字技术赋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文化数字化为当代文化业态发展描绘了极具想象力的图景。比如,深圳一位动画师团队运用京剧、水等元素
创作了一则动画视频,网友直呼隔着屏幕感受到“中国之美”;有媒体运用智能影像修复技术让李苦禅所
绘《盛夏图》“动”了起来,水波浮动,荷花绽放,尽显水墨之美。从实践来看,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全息成像、互动影视等技术,可以增强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承载力、展现力和传播力。作为一种呈现手段,
数字化丰富了文创产品的载体;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数字化拓宽着文创产品的消费场景。
⑥当下,文化创意日益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经济的新增长点。陈列在博物馆的先秦编钟、汉代
宫灯、唐代乐器、宋代书画,或化身日常用品,或融入漫画、综艺、数字展览等内容创作,吸引着更多饶有
兴致的寻访者深入了解厚重的中华文明史。期待文化创意产品持续提质升级,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
力,让更多人从中华文化中获得精神力量。
14.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文章标题“深耕文化土壤,助力文创升级”点明了文章的论题,有助于读者把握文章内容。
B.文章开篇以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引论,增强文章的吸引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文创产品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以恰当的创意形式,将历史内涵和时代审美相结合,达到文化价值与
实用价值相统一。
D.文章③、④、⑤段不能调换顺序,因为文创产品先有形式变化,再有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和融合科技力
量。
15.请理清文章的思路,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16.文章第③段划线句中加点的关联词有什么作用,请说说你的理解。
3专怀着对中华文化的敬意,沉入古籍深处、洞悉文物细节、回到考古现场,才能创作出有助于人们感悟中
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优秀产品。
【答案】14.C15.①文创产品要深耕文化土壤;②高质量的文创产品,需要以恰当的创意形式,将历
史内涵与时代审美相结合,达到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相统一;③文创产品的持续创新,离不开数字技术赋
能。
16.“只有……才……”突出强调了“怀着对中华文化的敬意,沉入古籍深处、洞悉文物细节、回到考古现
场”是“创作出有助于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优秀产品”的基础和前提,突出强调了前者对
于后者的重要性。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围绕文化创意产品的升级,探讨了其融合历史内涵与现代审美的必要性。通过引用具体
实例,如二十四节气主题徽章和古建筑积木,展示了文创产品的多样化。文章强调,文化创意不仅关乎创
意形式,还依赖于技术的支持和文化数字化的发展。文中关联词语的巧妙运用,使论证逻辑更加严谨,层
次分明,最终呼吁加强对文化创新创造力的关注,以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C.有误,结合第③段“高质量的文创产品,需要以恰当的创意形式,将历史内涵与时代审美相结合,达到
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相统一”和第④段“文创产品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以恰当的创意提供差异化的精神
体验,满足人们高品质、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可知,“在于以恰当的创意形
式,将历史内涵和时代审美相结合,达到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相统一”是“高质量的文创产品”的需要,
不是“文创产品取得成功的关键”;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论证思路。
第一空,文章第①段首先通过列举进博会上的中国元素文创产品受到欢迎的现象,指出这些产品展示了中
华文化的独特影响力。接着,第②段从实物文创商品到数字文创作品的火爆,说明了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开
发正在从量的突破走向质的升级。在第③④⑤段从三个方面阐释了“怎么做高质量的文创产品”,并指出
这一过程离不开对中华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传承,体现了文创产品需要深耕文化土壤的重要性。在第⑥段提
出希望,期待文化创意产品持续提质升级,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让更多人从中华文化中获得精
神力量。据此可概括中心论点:文创产品要深耕文化土壤。
第二、三空,结合文章第③④⑤段“高质量的文创产品,需要以恰当的创意形式,将历史内涵与时代审美
相结合,达到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相统一”“文化创意产品承载着人们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追求,是创造
与欣赏、文化与生产、创意与生活的结合”“文创产品的持续创新,离不开数字技术赋能”可知,从三个
方面阐释了“怎么做”:高质量的文创产品,需要以恰当的创意形式,将历史内涵与时代审美相结合,达
到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相统一;文创产品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以恰当的创意提供差异化的精神体验,满
足人们高品质、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文创产品的持续创新,离不开数字技术
赋能。
据此作答即可。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关联词语作用。
“只有……才……”是表示条件关系关联词语,属于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一件事需要很多条件,其中
有一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文章第③段划线句中的关联词“只有……才……”在句子中起到了强调条件和
结果之间必然联系的作用。这句话通过“只有”引出了创作出优秀文创产品的必要条件,即“怀着对中华
文化的敬意,沉入古籍深处、洞悉文物细节、回到考古现场”;而“才”则强调了只有在满足这些条件的
基础上,才能“创作出有助于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优秀产品”。这种“只有……才……”
的句式结构,突出强调了“怀着对中华文化的敬意,沉入古籍深处、洞悉文物细节、回到考古现场”这些
行为是“创作出有助于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优秀产品”的基础和前提,进一步突出了前者
对于后者的重要性。它表明,没有这些深入的文化探索和挖掘,就无法创作出真正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精
髓、增强人们文化自信的文创产品。因此,这句话通过关联词“只有……才……”的运用,不仅清晰地阐
述了创作出优秀文创产品的必要条件,还强调了这些条件对于实现文创产品文化价值的重要性,从而加深
了读者对文创产品深耕文化土壤必要性的理解。
(四)(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英雄
①一棵树肯定是有骨头的。一棵树还小的时候,就懂得抓住春天,攥住一小滴水,占住一个马蹄坑,像
屎壳郎一样钻进一坨子牛粪,拱出温暖的殿堂,朝上要阳光,向下要水,制造氧气和笑容给人类。
②我从未数过一棵树长过多少根骨头,但我知道,无论多么小,一棵树都要独立奋斗,独自面对暗夜、
风沙、干渴而后长成大树或者死掉。
③最早来到荒原的树,已故去多年,而骨头不灭。它的躯干上刻写着不甘,记录着曾经为存活做过的种
种努力,给后来的树以经验和期待。
④第一棵站直的树苗,用第一根嫩绿的手指触摸荒原的脸,驱散荒原盛大的寂寞。肆虐的沙粒被这棵树
惊住。它要吹翻它几个跟头,让它弯腰,让它横折,让它退进黑暗里去。但这棵树依旧活下来,以翡翠之手
写着二字:承受。脚下,水珠来了,草籽长了。一小片绿意宣布占山为王,荒原将俯首称臣。
⑤第一批站起来的树,要承受更多的孤单,抗击各种魔兽。它们有人呵护,但根下的事只能自己做。放
弃很简单,让自己枯萎就是,但一棵树占据一个坑道,它就奔着活来的。像人,既然出生了,一辈子就为了
生而奋斗。人会尽力活得好,树也会尽力,且超乎人的想象。它在人认为不能生长的地方,果断地生长;在
人认为活不下去的时候,顽强地抽枝发芽。
⑥每一棵树,都是一匹热血沸腾的马。它脚踩得更深,头向着天空,嘶叫。它在叫后面的小马,马们依
次奔来,安营扎寨,磨砺本领。一匹老马叫不动了,后面的马儿都已茁壮,叫声更烈,荒原沸腾。
⑦成为森林的树们懂得用眼神相互打气,它们在各自身旁,它们一起在生长,它们正在往云端里撒野
去。它们的脚下,沙粒止步,野草繁生,花朵、蘑菇和兔子先后到来。一旦鸟亮亮也穿建林植一条小路热
热地延.他1一二排房屋暖暖迫池理想在树顶飞翔。一
⑧无路中开出路,没有树的地方植出了树。这是一首用生命写在大地上的绿色的史诗,这首诗可以长作
长留,不会终止。因为诗里有热血,造就可见可感、可歌可泣的英雄。
⑨每一个站在风沙面前的树都是英雄,而亲自栽下它们并扶正它们的更是英雄。他们彼此为对方打下烙
印,树身有人骨,人身有树风。
⑩英雄用挡不住的青春拿下了荒原。英雄,不以血汗计日子,那无法计量;英雄,不以送过的太阳计日
子,那同样无法计量。他们只以额头上的皱纹、骨节的粗糙、心的磨砺、绿的延伸来计。他们扛铁锹,住窝
棚,习惯寒冷,习惯风从四面伸出刀子,割的是肉,打的都是骨。他们每天重复一系列动作,直到一棵棵树
苗在风中挺立,直到青年变成老年。他们的灵魂已然化成矿物质和水分,回到树的血脉,在嶙峋的老干,在
新长的枝头,徐徐呼吸。
⑪当荒原不再荒芜,而被称作森林,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柔美地洒在树梢,世间两种最高贵的东西已经诞
生,一个是骨头,一个是理想,二者缔造了荒原有史以来最光辉的岁月。
17.阅读全文,完成下表。
树的身份特征
最早来到荒原的树(1)__________
有着嫩绿的手指,驱散荒原盛大
(2)_____________
的寂寞
承受更多的孤单,抗击各种魔
第一批站起来的树
兽,尽力生长
成为森林的树们(3)________
18.第⑥段中,作者把每一棵树比作“一匹热血沸腾的马”。你认为画线句“它脚踩得更深,头向着天
空,嘶叫",是它奔跑时的姿势,还是停止时的姿势?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19.朗读第⑦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你想采用什么语气?请选择并阐述理由。
一只鸟亮亮地穿过林梢,一条小路热热地延伸,一排房屋暖暖地站立,理想在树顶飞翔。
A.慷慨激昂B.欢快热烈
我选择,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班级准备开展专题探究活动。请参照专题探究一,自选探究角度,完成专题探究二的方案设计。
专题探究一专题探究二
《一棵小桃树》
阅读内容《猫》《动物笑谈》《大雁归来》《白杨礼赞》《英
雄》
探究专题人与动物如何相处0___
这三篇文章表达了对人与动物如
何相处的关
注。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增进对
设计理由人与自然关系②________
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
和反思,形成
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答案】17.①.故去多年,而骨头不灭,躯干上刻写着不甘;②.第一棵站直的树苗;③.互
相打气,一起生长,伸向云端。
18.示例:应该是奔跑时的姿势。第⑥段将树比作“热血沸腾的马”,“脚踩得更深”是指树不断向下扎根,
“头向着天空”是指树奋力向上伸展,树的“嘶叫”正是它对抗荒原、积极进取的表现。整段话以马喻树,
化静为动,从而抒发作者对每一棵顽强生长的树的赞美之情,表达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9.①.B②.理由:①这一句描述了树们成为森林后的景象,包括自然环境改善、生活变得温馨,
这些都是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②用欢快热烈的语气朗读,可以更好地传达出这一句所蕴含的希望与活
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③体现全文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和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意境,让读者感受
到树和英雄精神所带来的美好前景。“飞翔”,整个过程充满了从逆境中奋起、不断向上的精神。因此,全
文的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20.①.示例:如何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②.这三篇文章描写的内容都涉及“树”,并都通过描写、
赞美“树”来赞美人,抒发情感。阅读这些文章,可以通过找到物象与所要抒发的情志之间的相同点或相似
点,去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描绘树木在荒原生长的历程,象征性地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成长的艰辛。以树木为
喻体,赋予它们英雄般的品质,讲述了在恶劣环境中不屈不挠的斗争与坚守,象征着人类在逆境中奋斗的
精神。文章层层递进,从开篇对树木奋力生长的描绘,到人与树木共同创造绿色奇迹的礼赞,赞美了自然
与人类共鸣的崇高理想,鼓励了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第一空:第③段“最早来到荒原的树,已故去多年,而骨头不灭。它的躯干上刻写着不甘,记录着曾经为
存活做过的种种努力,给后来的树以经验和期待”,体现了它们虽然已经逝去,但留下的痕迹承载着曾经
为生存奋斗的过往,为后来的树提供了宝贵经验,有着深远的影响。据此可概括为:故去多年,而骨头不
灭,躯干上刻写着不甘。
第二空:第④段”第一棵站直的树苗,用第一根嫩绿的手指触摸荒原的脸,驱散荒原盛大的寂寞”,通过
文中这一明确描述,可以判断此处对应的树的身份是“第一棵站直的树苗”,它作为最早在荒原扎根立
足的存在,以自身的力量开始改变荒原的面貌,开启了后续树木生长的篇章。据此可概括为:第一棵站直
的树苗。
第三空:第⑦段”成为森林的树们懂得用眼神相互打气,它们在各自身旁,它们一起在生长,它们正在往
云端里撒野去”,表明这些树在形成森林后,彼此相互扶持、共同成长,有着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生长
态势,不断向着更高处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团结协作的力量。据此可概括为:互相打气,一起生
长,伸向云端。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在第⑥段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每一棵树比作“一匹热血沸腾的马”,其目的在于通过这
种形象生动的比喻,赋予树以马那种充满活力、昂扬奋进的特质,以此来展现树在荒原中积极生长、努力
抗争的状态,进而表达对树所蕴含的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中生命力量的歌颂。
“脚踩得更深”,实际是说树像奔跑的马一样,在努力向下扎根,汲取养分,是一种积极主动去稳固自
身、寻求生长支撑的动态表现,符合奔跑时用力扎根的状态,并非静止时的常规样子。“头向着天空”,
意味着树如同奔跑中的马昂首向前,奋力朝上伸展枝干去争取阳光,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生长动态,更契合
奔跑时昂扬奋发的姿势特点。“嘶叫”体现树像充满斗志的马一样,在荒原中积极对抗恶劣环境,宣告自
己的存在,是主动抗争、进取的表现,这带有力量感的状态更像是奔跑时发出的声响,而非静止时的状
态。通过这样以马喻树、化静为动的写法,作者生动展现了树顽强生长的模样,抒发了对每棵树顽强生命
力的赞美,也表达出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综合判断,这描述的是树奔跑时的姿势。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朗读。
“一只鸟亮亮地穿过林梢,一条小路热热地延伸,一排房屋暖暖地站立,理想在树顶飞翔”,句中出现了
“鸟”“小路”“房屋”“理想”等意象,“亮亮地”“热热地”“暖暖地”这些修饰词赋予了这些意象
积极、明亮、温暖且充满活力的特点,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
从整体来看,描绘的是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希望且温馨美好的画面,展现出曾经荒芜的地方在树木生长形
成森林后发生的积极变化,仿佛一切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A.慷慨激昂:通常适用于表达强烈的情感,比如豪迈的壮志、激昂的情绪,往往伴随着节奏强烈、声调高
亢等特点,一般在抒发豪情壮志、呼吁号召等情境下使用。而给定的句子所营造的并非是那种宏大、激昂
的氛围,更多的是一种温馨、愉悦且充满希望的感觉,所以不太符合该句子的情感基调。
B.欢快热烈:这种语气侧重于传达喜悦、欢快的情绪,节奏相对明快,语调上扬,能很好地体现出积极、
美好的氛围以及充满活力的状态。与句子中通过各种美好意象营造出的温馨且充满生机的画面相契合,能
够更好地将其中蕴含的喜悦、希望等情感展现出来。
示例:B
理由:内容上,此句呈现出森林形成后诸多美好的画面,鸟欢快穿过、小路延伸、房屋温馨,还有理想在
飞翔,处处彰显着生机与希望,是积极美好的情境,适合用欢快热烈的语气来展现这种美好氛围。前文描
述了树在荒原艰难生长的过程,这里展现的是收获的美好成果,用欢快热烈语气能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
这份美好来之不易,也与文章努力后收获美好的整体走向相契合。作者借这些美好画面,意在赞颂树的顽
强生命力以及像树一样的英雄们的付出,欢快热烈的语气能更生动地传达出这种赞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等情感,让听众更易融入其中感受那种希望与活力,所以选择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在“专题探究一”中,阅读内容为《猫》《动物笑谈》《大雁归来》,探究专题确定为“人与动物如何相
处”,设计理由围绕着文章对这一相处关系的关注,以及阅读后能增进对人与自然关系理解、加强自我反
思、形成相关意识等来阐述。由此可知,探究专题应紧扣给定的几篇文章的共性主题或核心关注点来提
炼,设计理由要从阅读文章能带给读者的收获、启发以及对一些观念形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说明。
对于《一棵小桃树》《白杨礼赞》《英雄》这几篇文章,需要梳理它们的内容及共同特点:
《一棵小桃树》:本文通过描写一棵在逆境中诞生、成长的小桃树,展现了其顽强生存、与命运抗争的精
神。作者将个人情感寄托于小桃树,借其成长历程映射出自己在逆境中的奋斗与追求。文章不仅赞颂了小
桃树的坚韧与顽强,更寓意着不屈不挠地奋斗终将战胜磨难,创造美好未来的生活哲理。
《白杨礼赞》:本文通过对白杨树坚韧、挺拔特点的描绘,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
神。作者以白杨树为象征,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崇高敬意和赞美。文章不仅赞美了白杨树的自然之美,更
寓意着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品质。
《英雄》:本文通过描述一棵树在荒原中生长的历程,借树的生长来象征人类在艰苦环境中奋斗的精神,
称颂那些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用青春和努力将荒原变为森林的“绿色英雄”。作者进一步将这些树和栽种
树的人并列为英雄,强调了自然与人类在共同奋斗中互相支撑、共创美好未来的主题,讴歌了理想与坚韧
所带来的光辉岁月与生命的永恒价值。
综合来看,这几篇文章都着重体现了对生命力量、坚韧精神以及象征意义等方面的展现与赞美,可以围绕
这些共性来确定探究专题。
示例一:借物所表达的精神品质与象征意义
这三篇文章都借助具体的事物,如小桃树、白杨、树等来传达深刻的精神品质以及象征意义。阅读这些文
章,能够引导我们去挖掘平凡事物背后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坚韧精神等宝贵品质,帮助我们理解作者是
如何通过对物的描写来寄托情感、表达对某种精神的赞美与歌颂,从而让我们更加善于发现生活中事物所
承载的深层意义,提升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感悟能力以及对美好精神品质的鉴赏能力。
示例二:自然与生命的赞歌
这三篇文章都以自然与生命为主题,通过对不同植物的描绘和赞颂,展现了生命的坚韧、顽强与伟大。阅
读这些文章,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自然界中生命的力量,体会到生命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奋力向上的精
神。同时,这些文章也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启发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和
挑战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往直前。通过探究自然与生命的赞歌,我们可以增进对生命的敬畏和尊
重,培养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感悟。
(五)(8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文段一】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艾青《礁石》1954年7月
【文段二】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着/北国人民的悲哀。
《手推车》1938年初
【文段三】
话不絮烦,两个相别了。林冲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
个取路投草料是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早下得密
了。怎见得好雪?……
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
A.林教头刺配沧州道B.豹子头误入白虎堂C.林冲棒打洪教头
①.
22.请阅读【文段一】,从《水浒传》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符合“礁石”形象特点的人物,并结合其经历阐
述理由。
23.小说《水浒传》和诗歌《手推车》都有“雪”的描写,结合图示和【文段二】【文段三】,联系文体,
探究“雪”的不同作用。
《手推
《水浒传》
车》
小说中,林冲“雪夜上梁山”“风雪山神
庙”中的“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
的气氛,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
伏的处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4.《艾青诗选》和《水浒传》中,都有抗争的体现。请依据三个文段和整本书的创作背景、作品主题,
分析两种抗争的结果及其原因。
作品结果如何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艾青的作品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的心声,是
《艾青诗
胜利时代的脉搏;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反
选》
抗压迫的能力。
《水浒
失败
传》
【答案】21.①.B②.A③.C
22.示例:我认为《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最符合礁石的形象。《礁石》中的礁石具有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
特点。鲁智深敢于向统治阶级主动挑战,主动进攻,当遇到受镇屠欺负的金翠莲时,他出手相助,三拳打死
了镇关西,体现了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特点。
23.“雪”是诗中的意象,象征着北方的土地正在遭受侵略,笼罩在灾难之中,营造了悲凉沉痛的氛围。
24.作者未能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书中的农民起义未能彻底改变社会黑暗腐朽的性质。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
这个示意图,梳理了林冲从安分守己地过日子到被逼上梁山的全过程。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地
位不低,有一定的正义感,又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美满的家庭,这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抱有幻
想。他虽然武艺高强,对“屈沉在小人之下”有满腔怨愤,却也养成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林冲妻
子往岳庙烧香还愿,遇上高太尉(高俅)的义子高衙内。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便进行调戏。他闻讯赶
来,于怒喝声中举拳欲打时,一看是上司的儿子,“先自手软了”。但是逆来顺受并不能使林冲摆脱困
境。陆谦与高衙内进一步设下陷阱,以卖刀、看刀为圈套,让林冲误入白虎堂,又刺配沧州道,接着在野
猪林险遭暗算,幸被鲁智深所救,在接下来的刺配途中经过柴进府,与洪教头比武,棒打洪教头。因此图
中的三个空分别为:B豹子头误入白虎堂、A林教头刺配沧州道、C林冲棒打洪教头。到沧州后林冲被分配
去看守草料场。陆谦暗中到沧州买通管营和差拨,密谋加害林冲。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
料场》这一回,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逼上梁山,彻底反抗。
正确的答案是:①对应B,②对应A,③对应C,即BA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人物形象。
《礁石》是一首形象鲜明的现代诗,通过描绘礁石与海浪之间的斗争,表现出礁石的顽强不屈和坚定不移
的精神。礁石象征了那些面对困难和挑战,毫不退缩,始终坚守自己的立场和信念的人。在答题时,我们
需要从《水浒传》中选择一个最符合礁石形象特点的人物。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面对困难不屈不
挠,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与恶势力进行斗争的人物。然后,结合该人物的具体经历,阐述他如何
像礁石一样面对困难,坚定不移地坚守自己的立场和信念。
示例:武松同样是一个勇猛无畏、坚韧不拔的角色。他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总是毫不退缩,坚定不移地坚
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武松的著名事迹包括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
鸯楼等,这些经历都充分展示了他的英勇和坚韧。特别是在大闹飞云浦和血溅鸳鸯楼这两个情节中,武松
面对敌人的围攻和陷害,毫不畏惧,奋勇抵抗,最终成功脱险并报了仇。这种面对生死挑战不屈不挠的精
神,与礁石的形象非常契合。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意象的作用。答题时,我们需要首先明确这一点,然后结合文段二和图示,分析“雪”在《手推
车》中的具体作用。图示已经给出了《水浒传》中“雪”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其表述方式,从象征意
义、氛围营造等方面来阐述《手推车》中“雪”的作用。
《手推车》以“冰雪凝冻的日子”为背景,描绘了浸透北国人民悲哀的阴沉画面。诗中,“贫穷的小
村”“深深的辙迹”“孤独的手推车”以及“广阔与荒漠”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共同渲染出一种沉重而压
抑的氛围。冰雪覆盖的日子不仅象征着自然的严酷,更隐喻着北国人民所承受的深重苦难。手推车作为唯
一的交通工具,在灰黄的土地上留下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环境管理体系3篇
- 2024年果园景观使用权合同
-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数学建模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民办学校校长任期综合评价合同3篇
- 2024年度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员聘用协议3篇
- 2024年度水车租赁及环保技术应用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权益让渡协议全书
- 2025三方房屋租赁合同
- 2025年货运从业资格证在那里考
- 2024年度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停车位租赁合同模板3篇
- 小儿全麻患者术后护理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 理论力学(浙江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云南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学业水平考试技术试卷
- 2024年百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三套)
- 愚公移山英文 -中国故事英文版课件
- 国开经济学(本)1-14章练习试题及答案
- 货物运输通知单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形近字组词(共3页)
- 不知不觉也是牛仔元老了转一篇日牛知识贴.doc
- 三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的仿真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