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学业水平考试技术试卷_第1页
云南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学业水平考试技术试卷_第2页
云南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学业水平考试技术试卷_第3页
云南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学业水平考试技术试卷_第4页
云南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学业水平考试技术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密★考试结束前【考试时间:2024年1月17日,上午11:00—11:50,共50分钟】云南省2023年秋季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通用技术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是1972年在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遗址第24号墓坑中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青铜器——牛虎铜案。青铜的发明标志技术进入的时代是()A.电气时代 B.蒸汽时代 C.铁器时代 D.青铜时代2.如图所示是最新款笔记本电脑,该电脑配置17.3英寸的超大尺寸柔性OLED屏,采用了新型工程铰链,实现屏幕可折叠,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下列关于折叠屏笔记本电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折叠屏笔记本电脑采用了新型工程铰链,体现技术的创新性B.折叠屏笔记本电脑经技术试验后得以成功,体现技术的实践性C.折叠屏笔记本电脑的应用,体现技术解放人的作用D.柔性OLED屏技术的发展使可折叠屏笔记本的设计得以实现3.如图所示为昆明市盘龙江边利用废旧轮胎设计制作的休息椅。这主要体现了技术设计的()A.经济原则 B.安全性原则 C.道德原则 D.技术规范性原则4.如图所示是可调节长度的拉手,按住红色按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其长度,以适应身高不同的乘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醒目的红色按钮实现了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B.手指残缺的不能使用,该设计没有考虑到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C.该拉手可以适用于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考虑了“环境”因素D.长度可调节的拉手,适应了身高不同的乘客,考虑的是设计中“人”的因素5.“振华30号”是我国振华重工自主建造的起重船,这艘船以单臂架荷载12000吨的吊重能力位居世界第一,被誉为“军舰之母”。在“固定吊载”试验中,该船成功将超过荷载10%(13200吨)的驳船牢牢抓起,缓缓吊离水面,标志着“固定吊载”试验大功告成。该试验方法属于()A.优化试验法 B.虚拟试验法 C.模拟试验法 D.强化试验法6.以下是一款手机支架设计的主要环节,请依据技术设计的过程对各环节进行排序()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7.如图所示是某零件的主视图,若其作图比例为2:1,则此零件中圆孔的直径实际长度为()A.15cm B.15mm C.30cm D.30mm8.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学生准备用钢板和木料制作如图所示的手机支架模型,在加工金属零件时选择了下列工具,其中用不到的是()A.锉刀 B.手钢锯C.木工刨 D.样冲9.如图所示是一款可折叠的干衣机,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方便收纳。下列关于这款干衣机的设计,评价不恰当的是()A.使衣物快速烘干,防止发霉,利于健康B.实用性较好,价格低C.尺寸设计较合理,方便使用D.兼具挂放与烘干功能,可以折叠收纳,创意较好10.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多功能碗碟架,用来解决厨房面积小、碗碟多、收纳、沥水不方便的问题。该碗碟架分为两层,使用时打开,不用时可以折叠收纳。关于该碗碟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属于框架结构B.其“X”型支撑杆采用了三角形支撑,增加了稳定性C.其“X”型支撑杆采用了铰连接D.其“X”型支撑杆受扭转11.胜境关位于云贵交界富源县的宣威岭,屹立于由黔入滇古驿道上。关隘两山陡峭险峻,山间峡谷深邃,隘口宽仅37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素有“入滇第一关”之称。以下属于从技术角度评价胜境关建筑的是()①艺术价值 ②稳固性和耐用程度③历史背景 ④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2.豌豆粉是云南人十分喜爱的杂粮制品,其制作流程如图所示。用干豌豆粒磨瓣去皮,水泡发后磨浆,经过滤、熬煮成糊,冷却后烹饪、调味即可食用。该流程的表达方式是()A.图示表达 B.文字表达 C.表格表达 D.模型表达13.如图所示是扫地机器人工作流程图,下列对该流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初始化各模块”与“路径规划”的时序可以颠倒B.“初始化各模块”与“采集各传感器信号”是并行工序C.“按键信号”逻辑判断为“是”则进入“电机控制”D.“电池电压过低”则返回充电,方可正常工作14.云南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鲜香广为人知。先将滚烫的汤上桌,之后将以下食材依次放入其中,利用汤的热量将食物烫熟。需要放入的主要食材包括:①鹌鹑蛋、肉片(生);②切好的配菜(生);③米线;④熟鸡块。为了保证饮食安全和过桥米线的鲜香,放入食材的合理流程为()A.④→③→②→①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5~17题。如图所示为一个小型家用太阳能照明系统,该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中以供使用。15.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下列不是其构成条件的是()A.该系统利用太阳能供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B.该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方阵、控制箱、蓄电池、逆变器、负载(灯具)等部分组成C.该系统中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D.该系统利用太阳能实现供电照明功能,任何单个部分都无法实现此功能16.从系统的角度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系统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利用,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B.蓄电池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储能,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C.随着负载(灯具)数量的增加,蓄电池也需要相应扩容,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D.该系统能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体现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17.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下列系统优化方案中不合理的是()A.合理规划灯具的使用 B.采用蓄电性能更好的锂电池C.增加每年的日照天数 D.采用转化率更高的太阳能光伏板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8~20题。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智能垃圾分类控制系统。在桶盖和底盘之间,围绕着支撑杆可放置垃圾桶,内分4个容器用于垃圾分类。当有人靠近时,扬声器询问待投放的垃圾类别,语音识别模块根据回答的语音将类别信息传递给UNO主板,UNO主板分析处理后通过电机转动底盘,使对应的容器转动至投放口处,转动盖子完成投放。18.综上所述,该控制系统属于()A.自动、开环控制系统 B.自动、闭环控制系统C.手动、开环控制系统 D.手动、闭环控制系统19.该控制系统的控制器是()A.语音识别模块 B.人体红外感应模块 C.UNO主板 D.电机20.下列属于影响该控制系统准确识别的干扰因素是()A.使用者输入错误的语音 B.环境的温度C.环境光的强弱 D.环境的噪音分析题、作图题、思考题(共40分)二、分析题:共20分。21.如图所示,这是某校同学设计的智能浇花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花盆的湿度值,与设定值相比较,得出偏差值。控制电路根据偏差值控制水泵打开或关闭,通过储水装置使花盆土壤湿度值达到设定值。它的特点是:能根据设定值自动保持花盆里土壤的湿度。试分析:(1)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实现花卉的自动浇水,体现技术对人的作用是①(选填“解放人”“保护人”或“发展人”);实现技术设计中人机关系的目标是②(选填“高效”“安全”“健康”或“舒适”)。(4分)(2)它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法是:智能浇花装置由土壤湿度传感器、控制电路、水泵等构成,若装置中任意部件出现故障,系统将不能正常运行,体现了系统的①(填写系统的一个特性)。该智能浇花装置的执行器是②。其控制方式是③(选填“开环”或“闭环”)控制系统。(6分)(3)它的缺点是:。(5分)(4)针对你发现的缺点,改进意见是:。(5分)三、作图题:共10分。22.根据如图所示的立体图,请在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中补画缺少的图线,并在主视图中标注总长与总高的尺寸(已知总长95mm,总高13mm)。(可在答题卡上先用2B铅笔作答,确定图线后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描黑,不要保留辅助线)四、思考题:共10分。23.反思总结“技术及其性质”这一主题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1)辨析“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5分)(2)联系生活中的实例,简要说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给自己的启示与帮助。(5分)

云南省2023年秋季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通用技术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ABDABC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ADBABCACD二、分析题:共20分。21.自动浇花装置答题参考:(1)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①解放人②高效(2)它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法是:①整体性②水泵③闭环;(3)它的缺点是:只能给一盆花浇水或者储水装置的储水量有限,难以能保证长时间正常运转。(4)你针对缺点的改进意见是:并联多个土壤湿度传感器及浇水管道,每个浇水管道连接单独的电磁阀,以实现同时为多盆绿植自动浇水或者采用自来水管道或其他稳定水源进行供水。三、作图题:共10分。答题参考:主视图的尺寸标注答题参考(高的标注):四、思考题:共10分。23.答题参考:任务(1)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的手段和工具。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技术则侧重开发利用自然,力求有所发明: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更多回答“怎么办”的问题;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技术则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实现优化。科学研究为技术发展拓展空间,成为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技术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