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八章 运动和力第3节 摩擦力(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_第1页
【核心素养目标】第八章 运动和力第3节 摩擦力(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_第2页
【核心素养目标】第八章 运动和力第3节 摩擦力(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_第3页
【核心素养目标】第八章 运动和力第3节 摩擦力(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_第4页
【核心素养目标】第八章 运动和力第3节 摩擦力(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素养目标】第八章运动和力第3节摩擦力(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材分析【核心素养目标】第八章运动和力第3节摩擦力(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的第三节,主要介绍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及作用。教材通过实例和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认识摩擦力,分析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旨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探究摩擦力的产生及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学生将形成对力的作用和运动状态变化关系的深入理解,发展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通过分析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程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分类及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难点: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及其实际应用。

解决办法:

1.使用互动式教学,通过实物演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加深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2.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摩擦力,并讨论其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分类。

3.对于摩擦力大小的计算,采用分步讲解的方法,先介绍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再逐步引导至摩擦力的计算公式,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

4.针对实际应用,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和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摩擦力应用的理解。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确保每位学生有一份教材。

2.辅助材料:收集与摩擦力相关的图片、视频,如摩擦力在不同表面的作用效果。

3.实验器材:准备足够的斜面、滑块、弹簧测力计、不同材质的表面(如砂纸、木板等)以及必要的防护用品。

4.教室布置:设置实验操作区,保证学生安全进行实验,同时划分讨论区以便小组交流。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5分钟)

-开场: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滑板在粗糙地面和光滑地面上滑行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滑板在不同地面的运动状态。

-提问: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滑板在粗糙地面上滑行得慢,而在光滑地面上滑行得快?

-目的:激发学生对摩擦力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新课(15分钟)

-介绍摩擦力的概念:通过简单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摩擦力是什么。

-分类讲解:介绍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两种摩擦力的区别。

-影响因素:讨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性质、压力等因素的关系。

-实际应用:分析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刹车、鞋底花纹等。

3.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实验演示:展示摩擦力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分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实验现象,分析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分享与总结: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

4.巩固练习(10分钟)

-练习题: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涉及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

-小组交流:学生相互检查答案,讨论解题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提问与反馈(5分钟)

-提问:随机抽取学生回答关于摩擦力的问题,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讲解,确保学生理解到位。

6.结束语(5分钟)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摩擦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摩擦力的应用。

总用时:45分钟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学习后应取得以下效果: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摩擦力的概念,理解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学生能够分析摩擦力产生的原因,了解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学生能够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鞋底有花纹、汽车刹车等。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摩擦力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技能提升: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摩擦力的作用,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学生能够参与小组讨论,提升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思维发展: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摩擦力的问题,培养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对物理现象的全面认识。

4.核心素养:

-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形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在解决摩擦力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能够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5.情感态度:

-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愿意主动探索和学习。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典型例题讲解例题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拉力作用下,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要使物体以2m/s²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需要施加多大的拉力?假设摩擦力大小不变。

解答:

由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_friction等于拉力F=10N。

由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F-F_friction=ma。

代入已知数据,F-10N=m*2m/s²。

解得:F=10N+m*2m/s²。

答案:需要施加的拉力F=10N+m*2m/s²。

例题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5N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5秒后速度达到10m/s。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解答:

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u+at,得a=(v-u)/t=(10m/s-0)/5s=2m/s²。

由牛顿第二定律F-F_friction=ma,代入F=15N和a=2m/s²,得F_friction=15N-m*2m/s²。

答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_friction=15N-m*2m/s²。

例题3: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5秒后速度达到10m/s。求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解答:

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u+at,得a=(v-u)/t=(10m/s-0)/5s=2m/s²。

由牛顿第二定律F-F_friction=ma,代入m=2kg和a=2m/s²,得F-F_friction=2kg*2m/s²。

又因为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F即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所以F_friction=F-4N。

答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_friction=F-4N。

例题4:

一个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拉力的水平分量等于摩擦力,物体能否保持静止?

解答:

物体受到的拉力的水平分量等于摩擦力,这意味着物体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加速度。但是,物体还受到重力和垂直于拉力的支持力。如果拉力的垂直分量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将不会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因此可以保持静止。

答案:物体可以保持静止。

例题5:

一个物体在粗糙的斜面上放置,斜面倾角为30°,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

解答:

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F_friction是由物体的重力和斜面的倾角决定的。摩擦力F_friction=μN,其中N是物体在斜面上的正压力,μ是摩擦系数。正压力N=mgcos(30°),摩擦力F_friction=μmgcos(30°)。

答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_friction=μmgcos(30°)。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表现出良好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学生能够理解摩擦力的基本概念,但在复杂问题的解答上还需加强。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各小组能够围绕摩擦力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展示出对摩擦力影响因素的理解。

-小组代表在分享讨论成果时,语言表达清晰,逻辑性强。

-部分小组能够结合生活实例,创造性地应用摩擦力的知识。

3.随堂测试:

-学生在随堂测试中能够正确回答关于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和计算题。

-测试结果显示,学生在摩擦力计算和应用题上的正确率较高。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综合问题时,对知识点的运用不够熟练。

4.作业完成情况:

-学生按时提交作业,作业态度认真,字迹工整。

-作业中的计算题解答正确率较高,但应用题解答的深度不够。

-学生在作业中能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还需进一步引导。

5.教师评价与反馈: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表示肯定,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对于小组讨论成果,教师指出优点,同时提出改进建议,如加强团队合作和深入分析问题。

-针对随堂测试结果,教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指出需要加强的知识点。

-教师提醒学生在作业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摩擦力知识的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

-教师鼓励学生在下节课前预习相关内容,为深入学习摩擦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在实验演示环节,我尝试引入了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2.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如讨论摩擦力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在教学组织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课堂活动设计不够多样化,不能充分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方法上,我过于依赖讲解,而忽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性,这可能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3.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意识到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随堂测试和作业,未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三)改进措施

1.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课堂活动中引入更多的互动环节,如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以吸引不同性格和兴趣的学生。

2.我将调整教学方法,增加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时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在教学评价上,我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实验报告等,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我还将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根据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确保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5.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计划与学校其他科目教师合作,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如与体育课结合进行摩擦力在运动中的应用研究,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内容逻辑关系①摩擦力的概念与分类

-重点知识点:摩擦力的定义、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的区别。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