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软件资源共享与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2D/0A/wKhkGWcVuy6ASAovAALTx2TJj70260.jpg)
![企业软件资源共享与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2D/0A/wKhkGWcVuy6ASAovAALTx2TJj702602.jpg)
![企业软件资源共享与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2D/0A/wKhkGWcVuy6ASAovAALTx2TJj702603.jpg)
![企业软件资源共享与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2D/0A/wKhkGWcVuy6ASAovAALTx2TJj702604.jpg)
![企业软件资源共享与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2D/0A/wKhkGWcVuy6ASAovAALTx2TJj7026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软件资源共享与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31796第1章企业软件资源共享概述 3323621.1软件资源共享的定义与意义 3165011.1.1定义 3131861.1.2意义 4136311.2企业软件资源共享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4194691.2.1现状 4280351.2.2发展趋势 427059第2章软件资源共享的技术基础 4237682.1网络通信技术 4286672.1.1网络协议 5178732.1.2网络拓扑结构 5224672.1.3网络传输技术 5256002.2分布式计算技术 5173422.2.1分布式系统架构 5304792.2.2分布式计算框架 514522.2.3数据一致性保障 5162742.3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56032.3.1云计算平台 6172812.3.2大数据技术 647942.3.3云计算与大数据融合 68065第3章软件资源共享模式 6129343.1硬件资源共享 649573.1.1服务器资源共享 644373.1.2存储资源共享 6111053.1.3网络资源共享 62743.2软件资源共享 6136853.2.1应用软件共享 6217873.2.2开发工具共享 7266653.2.3系统软件共享 781073.3数据资源共享 748853.3.1数据库资源共享 7264193.3.2文件资源共享 7110633.3.3信息资源共享 731687第4章企业软件资源管理策略 7233434.1资源分配策略 753414.1.1基于需求优先级的分配策略 7160204.1.2按照资源利用率的分配策略 7250504.1.3预留与共享相结合的分配策略 8268054.1.4动态调整策略 8195334.2资源调度策略 867784.2.1集中式调度策略 8247774.2.2分布式调度策略 8266954.2.3负载均衡调度策略 8152894.2.4灵活调度策略 8225474.3资源监控与优化 84184.3.1实时监控策略 82704.3.2功能评估策略 8262894.3.3预警与应急处理策略 8167724.3.4持续优化策略 9101224.3.5数据分析与挖掘策略 91256第5章企业软件资源共享平台构建 996475.1平台架构设计 990025.1.1设计原则 9112555.1.2架构层次 9275895.1.3关键组成部分 9173915.2平台功能模块划分 10169315.2.1资源调度模块 1028475.2.2软件仓库模块 1077615.2.3权限管理模块 10121605.2.4监控与告警模块 1071855.3平台部署与运维 10134885.3.1部署策略 10214595.3.2运维管理 1028572第6章软件资源标准化与规范化 10215306.1资源分类与编码 11216976.1.1资源分类 1118766.1.2资源编码 11218136.2资源质量评价体系 11289806.2.1功能性 11105046.2.2可靠性 11184376.2.3易用性 1266086.2.4安全性 12208956.3资源标准化管理流程 12139026.3.1资源采集与审核 12268436.3.2资源存储与管理 12247266.3.3资源共享与分发 12306426.3.4资源维护与更新 1329217第7章企业软件资源共享安全管理 13213727.1安全风险分析 13198807.1.1资源共享环境风险 1350837.1.2软件资产风险 13135137.1.3人员操作风险 136067.1.4安全管理风险 13101647.2安全策略制定 13286427.2.1数据保护策略 1319177.2.2用户权限管理策略 13261577.2.3安全审计策略 13142787.2.4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策略 1480457.3安全技术保障 1489187.3.1加密技术 14149587.3.2访问控制技术 14233927.3.3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1466017.3.4安全运维管理 14126757.3.5软件资产安全管理 1434277.3.6安全备份与恢复 1431948第8章软件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 1484238.1知识产权概述 14110718.2软件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14325588.3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1526033第9章企业软件资源共享案例分析 1565659.1国内外典型企业软件资源共享案例 15235529.1.1国内企业案例 15318009.1.2国外企业案例 1681659.2案例分析与启示 16146719.2.1分析 16275059.2.2启示 1630420第10章企业软件资源共享与创新能力提升 162265810.1软件资源共享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171136610.1.1提高研发效率 173088310.1.2促进技术交流与创新 172563210.1.3提升企业竞争力 173103610.2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17681610.2.1强化内部协同创新 17767910.2.2深化产学研合作 174410.2.3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172763310.3软件资源共享与产业协同发展展望 171131110.3.1构建开放共享的软件资源平台 172905610.3.2建立健全软件资源共享机制 17751910.3.3加强产业协同创新政策支持 17第1章企业软件资源共享概述1.1软件资源共享的定义与意义1.1.1定义软件资源共享是指在企业内部或跨企业间,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将软件资源(如软件许可证、软件应用、开发工具等)在不同部门、团队或个体间进行有效分配、共享和利用的过程。1.1.2意义(1)提高软件资源利用率:通过资源共享,降低企业内部软件重复购买和部署,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软件资源使用效率。(2)降低企业成本:合理分配和利用软件资源,有助于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3)促进协同工作:软件资源共享有助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内部知识交流与传承。(4)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软件资源共享,企业可以快速获取和整合优势资源,提高产品开发速度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1.2企业软件资源共享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2.1现状(1)企业内部软件资源共享:目前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软件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并在内部开展了一定程度的资源共享,如设立共享软件库、制定共享政策等。(2)跨企业软件资源共享: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合作的加深,跨企业软件资源共享逐渐成为趋势,如软件联盟、共享平台等。1.2.2发展趋势(1)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软件资源共享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技术支持,未来企业软件资源共享将更加依赖于这些先进技术。(2)共享模式的创新:共享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软件资源共享将涌现出更多创新模式,如按需使用、共享租赁等。(3)政策法规的完善:我国将加大对软件资源共享的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企业软件资源共享的规范化、健康发展。(4)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未来,企业软件资源共享将不再局限于单一行业或领域,而是向跨行业、跨领域方向发展,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第2章软件资源共享的技术基础2.1网络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是软件资源共享的基础,为不同地理位置的企业内部及外部用户提供数据传输和交互的通道。以下是网络通信技术在软件资源共享中的关键要素:2.1.1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的规则,它定义了数据传输的格式、顺序和错误检测机制。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HTTP、FTP等,它们在软件资源共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1.2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描述了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环型、总线型等。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可以提高软件资源共享的效率和稳定性。2.1.3网络传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有线传输技术如光纤、双绞线等,具有传输速度快、稳定性高等特点;无线传输技术如WiFi、4G/5G等,便于移动设备接入,满足灵活的软件资源共享需求。2.2分布式计算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是将大型计算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分布在不同计算机上进行并行处理,从而提高计算效率。以下是分布式计算技术在软件资源共享中的关键要素:2.2.1分布式系统架构分布式系统架构包括客户端/服务器(C/S)架构、对等(P2P)架构等。这些架构有助于实现软件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2.2.2分布式计算框架分布式计算框架如Hadoop、Spark等,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简单易用的编程模型,使分布式计算任务的开发和部署更加便捷。2.2.3数据一致性保障在分布式计算中,数据一致性是关键问题。通过一致性协议如Paxos、Raft等,可以保证分布式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为软件资源共享提供可靠保障。2.3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为软件资源共享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高效的处理能力,以下是这两项技术在软件资源共享中的关键要素:2.3.1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如云、腾讯云等,提供了虚拟化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使企业可以按需获取和共享软件资源。2.3.2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通过分布式存储系统如HDFS、NoSQL数据库如MongoDB等,可以实现对海量软件资源的存储和管理;通过MapReduce、Spark等计算框架,可以实现对软件资源的快速处理和分析。2.3.3云计算与大数据融合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为软件资源共享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企业可以利用云计算平台进行资源调度和优化,结合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从而实现高效的软件资源共享和管理。第3章软件资源共享模式3.1硬件资源共享3.1.1服务器资源共享服务器资源共享是企业内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一台物理服务器分割成多个虚拟服务器,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在此模式下,企业可根据各部门需求,动态调整服务器资源,提高硬件资源利用率。3.1.2存储资源共享存储资源共享通过存储区域网络(SAN)或网络附加存储(NAS)技术,实现企业内部数据存储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分配。此模式有助于降低存储成本,提高数据访问速度,同时便于数据备份和恢复。3.1.3网络资源共享网络资源共享主要包括带宽分配和IP地址分配。企业通过采用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实现内部网络资源的合理划分和分配,提高网络功能,降低网络拥堵。3.2软件资源共享3.2.1应用软件共享应用软件共享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共享通用的软件资源。通过搭建企业内部应用商店,员工可根据工作需求所需软件,降低软件采购成本,提高工作效率。3.2.2开发工具共享开发工具共享主要针对企业内部研发部门。通过统一采购和管理开发工具,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同时便于企业对开发工具进行升级和维护。3.2.3系统软件共享系统软件共享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企业可通过统一部署和升级系统软件,保证软件版本的兼容性,降低系统维护成本。3.3数据资源共享3.3.1数据库资源共享数据库资源共享是实现企业内部数据高效利用的关键。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实现各部门数据的集中存储、管理和查询,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3.3.2文件资源共享文件资源共享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共享文档、图片等文件资源。通过搭建企业内部文件服务器,实现文件的安全存储、快速传输和便捷管理。3.3.3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共享非结构化数据,如企业新闻、通知公告等。通过建立企业内部信息平台,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促进内部沟通与协作。第4章企业软件资源管理策略4.1资源分配策略企业软件资源的分配策略是保证资源合理分配、高效利用的关键环节。以下为资源分配策略的相关内容:4.1.1基于需求优先级的分配策略根据企业各部门及员工的业务需求,对软件资源进行优先级排序。在资源分配时,优先满足高优先级需求,保证关键业务不受影响。4.1.2按照资源利用率的分配策略通过对企业软件资源的实时监测,分析资源利用率,合理分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4.1.3预留与共享相结合的分配策略为重要业务预留一定量的软件资源,保证其稳定运行。同时对于非核心业务,采用资源共享的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4.1.4动态调整策略根据企业业务发展及资源使用情况,动态调整资源分配策略,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4.2资源调度策略资源调度策略旨在实现企业软件资源的高效运行,以下为相关内容:4.2.1集中式调度策略采用集中式调度方式,对所有软件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调度效率。4.2.2分布式调度策略针对企业分布式部署的软件资源,采用分布式调度策略,降低调度延迟,提高响应速度。4.2.3负载均衡调度策略通过对软件资源的负载监测,合理分配任务,保证各个资源负载均衡,避免资源过载。4.2.4灵活调度策略根据业务需求和资源使用情况,灵活调整调度策略,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4.3资源监控与优化资源监控与优化是保证企业软件资源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以下为相关内容:4.3.1实时监控策略建立实时监控机制,对企业软件资源进行全面监控,保证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4.3.2功能评估策略定期对软件资源进行功能评估,分析功能瓶颈,为资源优化提供依据。4.3.3预警与应急处理策略建立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制定应急处理策略,降低故障影响。4.3.4持续优化策略根据监控数据及功能评估结果,持续优化软件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4.3.5数据分析与挖掘策略利用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挖掘潜在优化点,为企业软件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第5章企业软件资源共享平台构建5.1平台架构设计企业软件资源共享平台的架构设计是整个平台建设的基础,关乎平台的稳定性、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本节将从整体上介绍平台架构的设计原则、架构层次及关键组成部分。5.1.1设计原则(1)高可用性:保证平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定运行,提供不间断的服务。(2)高扩展性:平台架构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以适应企业业务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3)高安全性:保证平台的数据安全和访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4)易维护性:平台架构应易于维护,降低运维成本。5.1.2架构层次企业软件资源共享平台架构分为以下四个层次:(1)基础设施层: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资源。(2)平台服务层:提供软件资源共享、部署、监控等服务。(3)应用服务层:提供面向用户的软件应用服务。(4)用户界面层:提供用户访问平台的界面,包括Web端、移动端等。5.1.3关键组成部分(1)资源调度模块:负责分配和调度平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2)软件仓库模块:负责存储和管理企业软件资源。(3)权限管理模块:负责用户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4)监控与告警模块:负责平台运行状态的监控和异常情况的告警。5.2平台功能模块划分企业软件资源共享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5.2.1资源调度模块(1)资源分配:根据用户需求,自动分配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2)负载均衡:实时监测资源使用情况,实现负载均衡。(3)弹性伸缩:根据业务需求,自动调整资源规模。5.2.2软件仓库模块(1)软件存储:集中存储企业软件资源。(2)软件分类:对软件资源进行分类管理。(3)版本控制:实现软件版本的迭代和回溯。5.2.3权限管理模块(1)用户身份认证: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2)权限控制:根据用户角色,分配不同权限。(3)操作审计:记录用户操作行为,便于追踪和审计。5.2.4监控与告警模块(1)资源监控:实时监测平台资源使用情况。(2)功能监控:监测平台功能指标,如响应时间、吞吐量等。(3)告警通知: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发送告警通知。5.3平台部署与运维5.3.1部署策略(1)分布式部署:将平台部署在多个节点上,提高系统可用性和扩展性。(2)负载均衡:采用负载均衡技术,实现请求分发。(3)高可用部署:采用双机热备或集群部署,保证平台高可用。5.3.2运维管理(1)自动化运维:采用自动化运维工具,提高运维效率。(2)日志管理:收集和分析平台日志,发觉并解决问题。(3)备份与恢复:定期备份平台数据,保证数据安全。(4)安全防护:加强平台安全防护,防止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第6章软件资源标准化与规范化6.1资源分类与编码为了提高企业软件资源共享与管理的效率,首先需要对软件资源进行分类与编码。资源分类与编码是对软件资源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有助于快速定位与检索所需资源。6.1.1资源分类根据企业内部软件资源的性质、用途、技术特点等因素,将软件资源划分为以下几类:(1)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等;(2)应用软件:办公软件、设计软件、生产管理软件等;(3)开发工具:编程语言、开发框架、调试工具等;(4)技术文档:开发手册、使用手册、设计规范等;(5)知识产权:专利、著作权、商标等;(6)其他:开源软件、行业解决方案等。6.1.2资源编码针对上述分类,为每一类资源制定唯一编码,编码应具备以下特点:(1)唯一性:保证每个资源编码的唯一性,避免重复;(2)可扩展性:编码结构应便于扩展,以适应未来资源增加的需求;(3)易于理解:编码结构应简洁明了,便于员工理解和记忆;(4)便于管理:编码应与资源分类、存储、检索等环节相结合,提高管理效率。6.2资源质量评价体系为保障企业软件资源的质量,建立一套科学的资源质量评价体系。资源质量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方面:6.2.1功能性评估资源的功能是否符合企业需求,包括:(1)功能完整性:资源是否具备所需功能;(2)功能可用性:资源功能是否能正常使用;(3)功能扩展性:资源是否支持功能扩展。6.2.2可靠性评估资源在特定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1)故障率: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频率;(2)恢复能力:资源在发生故障后能否快速恢复正常;(3)系统兼容性:资源在不同操作系统、硬件环境下的兼容性。6.2.3易用性评估资源的易用性,包括:(1)界面友好性:资源界面设计是否符合用户使用习惯;(2)操作便捷性:资源操作流程是否简便;(3)帮助与支持:资源是否提供详尽的帮助文档和用户支持。6.2.4安全性评估资源的安全性,包括:(1)数据安全:资源是否具备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功能;(2)系统安全:资源是否具备防病毒、防攻击的能力;(3)法律合规:资源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6.3资源标准化管理流程为实现软件资源的标准化管理,企业应制定以下管理流程:6.3.1资源采集与审核(1)采集渠道:明确资源采集的途径,如采购、自主开发、合作开发等;(2)资源筛选:根据企业需求,对采集到的资源进行筛选,保证资源质量;(3)审核流程:建立资源审核机制,对筛选后的资源进行审核,保证资源合规。6.3.2资源存储与管理(1)存储规范:制定资源存储规范,明确存储位置、格式、备份等要求;(2)管理制度:建立资源管理制度,保证资源的合理使用、更新和淘汰;(3)信息安全:加强资源信息安全,防范数据泄露、损坏等风险。6.3.3资源共享与分发(1)共享机制: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2)分发流程:制定资源分发流程,保证资源及时、准确送达需求部门;(3)使用监督: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监督,防止滥用和盗版现象。6.3.4资源维护与更新(1)维护策略:制定资源维护策略,保证资源稳定运行;(2)更新计划:建立资源更新计划,跟踪新技术、新产品动态;(3)用户反馈:收集用户反馈,持续优化资源,提升用户体验。通过以上资源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流程,企业可以实现对软件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7章企业软件资源共享安全管理7.1安全风险分析7.1.1资源共享环境风险分析企业软件资源共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泄露、非法访问、恶意攻击、软件侵权等。7.1.2软件资产风险对软件资产进行全面梳理,识别潜在安全风险,包括软件漏洞、版本过时、配置不当等问题。7.1.3人员操作风险评估企业内部人员在软件资源共享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包括误操作、违规操作、离职员工恶意行为等。7.1.4安全管理风险分析企业现有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查找安全漏洞,为制定安全策略提供依据。7.2安全策略制定7.2.1数据保护策略制定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等策略,保证企业软件资源共享过程中数据安全。7.2.2用户权限管理策略建立用户权限管理机制,实现用户身份认证、权限分配、操作审计等功能,防止非法访问和操作。7.2.3安全审计策略制定安全审计制度,对软件资源共享过程中的关键操作进行记录和审计,以便发觉和追溯安全事件。7.2.4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策略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降低人员操作风险。7.3安全技术保障7.3.1加密技术采用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7.3.2访问控制技术利用访问控制技术,实现对企业软件资源的细粒度管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7.3.3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部署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监控网络流量,防御外部攻击。7.3.4安全运维管理建立安全运维管理体系,对软件资源共享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安全风险及时发觉和处理。7.3.5软件资产安全管理对软件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修复已知漏洞,保证软件安全。7.3.6安全备份与恢复建立安全备份机制,对关键数据和应用进行定期备份,提高企业应对安全事件的应急能力。第8章软件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8.1知识产权概述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科学、文学、艺术等创造性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它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在软件资源共享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既保障了软件开发者的合法权益,又鼓励了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8.2软件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在软件资源共享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以下知识产权问题:(1)著作权问题:软件著作权的归属、使用、许可和转让等,是软件资源共享中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2)专利权问题:软件技术可能涉及到的专利权,尤其是算法、界面等方面的专利,可能会影响软件的共享。(3)商标权问题:软件名称、标识等可能涉及的商标权,需保证在共享过程中不侵犯他人商标权。(4)商业秘密问题:软件、算法等可能构成商业秘密,共享时需注意保护。8.3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为保护软件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许可和转让等规定。(2)加强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知识产权审查,保证软件产品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3)与软件开发者签订知识产权协议,明确双方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权利和义务。(4)采取技术措施保护软件产品,如加密、水印等,防止非法复制和传播。(5)对软件共享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知识产权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6)加强对员工的知识产权培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7)与相关知识产权机构合作,及时了解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最新动态,保证企业知识产权政策的有效性。通过以上措施,企业可以有效保护软件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促进软件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避免侵权风险。第9章企业软件资源共享案例分析9.1国内外典型企业软件资源共享案例9.1.1国内企业案例(1):通过建立统一的软件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内部软件开发资源的共享,提高了开发效率。该平台涵盖了各个业务领域的软件开发工具、组件和知识库,为在全球的研发团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2)巴巴:巴巴利用开源软件资源共享策略,推动内部技术团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开源项目,巴巴将优秀的软件资源分享给业界,同时吸引了全球开发者的参与,提升了企业技术实力。9.1.2国外企业案例(1)谷歌:谷歌通过内部软件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跨部门、跨项目的软件开发资源整合。谷歌还积极参与开源项目,将部分优秀的软件资源贡献给社区,推动了全球软件技术的发展。(2)微软:微软建立了完善的软件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内部开发工具、组件库等资源,支持各业务部门高效协同。同时微软也致力于开源项目,与全球开发者共享软件资源,共同推动技术创新。9.2案例分析与启示9.2.1分析(1)内部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上述案例中,企业都建立了统一的软件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内部软件开发资源的整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年级上册数学听评课记录《7.3 有几瓶牛奶(4)》北师大版
-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乘法口算试题
- 公司厨师聘用合同范本
- 任务二贸易合同范本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3课共3课时听课评课记录
- 2025年度股权增资扩股协议-创新科技研发合作
- 2025年度返点合作协议版:人力资源服务销售返利合作方案
- 2025年度污水管安装工程进度与结算合同
- 2025年度股东对公司无息借款及财务支持合同
- 2025年度老式摩托车俱乐部会员权益续费合同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团体标准
- 墨香里的年味儿(2023年辽宁沈阳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2024-2030年市政工程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都有哪些
- 济宁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无机化学》复习题
- 工行人工智能风控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考评试卷含答案(第73-80课)
- 中医腕踝针技术
- 2023风电机组预应力混凝土塔筒与基础结构设计标准
- 游戏账号买卖合同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