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件_第1页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件_第2页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件_第3页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件_第4页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几何原本》徐光启与利玛窦共同翻译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1、佛教的中国化(1)过程:①两汉之际: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洛阳白马寺,第一座官办寺院

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身毒(今印度)寻佛取经。

——整理自《洛阳伽蓝记》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永平十年(68年)于大月氏遇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得佛像经卷,用白马载抵洛阳,明帝为其建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佛教众生平等慈悲普度剃度出家清规戒律遁入空门四大皆空中原文化伦理纲常忠孝仁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修身养性冲突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集·蒿里行》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晋书·列传·阮籍》

310年整个黄河流域遭受蝗灾,草茎树叶甚至牛马毛都被吃光,接着发生大瘟疫。——译自《晋书·食货志》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刘宋有佛寺1913所,南齐有2015所,萧梁有2846所,即便是疆域局促的陈朝,也仍有佛寺1232所。北朝的佛寺、僧尼远多于南朝,北魏末,仅洛阳一地就有佛寺1367所,全国有1万余所。——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正光已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於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极。——《魏书·释老志》

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指僧侣的游手好闲),货殚于土木(指修建院)。——(南朝宋齐时期)范缜《神灭论》三武一宗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后周世宗都曾下令灭佛,毁寺庙、遣僧侣、收田亩。佛教遭受较大打击。但都阻止不了佛教的兴盛。

佛教的幻想能力、迷人的方法比传统的儒道学说更为高超。佛教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苦”的,即“苦海无边”,提出超脱苦难的办法是忍耐、修行,以便达到“涅槃”境界。

佛教这一套说明苦难和解决苦难的学说完全掩盖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本质,起到了麻醉人民的鸦片作用。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者把佛教视为控制民心,稳定社会,拉拢汉族地主阶级的法宝。

——叶洵灶《佛教在中国古代得以传播的原因》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③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禅”是静坐的意思,即提倡安心静虚的修行方式。禅宗改造了传统佛教,废弃其违背儒家孝悌观念的戒律,强调“孝”是成佛的根本,也提倡为父母守丧三年等,使外来佛教更适合中国封建统治者的需求。

所谓佛学中国化,最要的是在其冲淡了宗教精神,加深了人生情味。——钱穆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④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宋明理学,是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影响而建立的“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

认识:佛教的中国化是文化的移植,是一个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吸收、磨合的连续的整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文化不但没有被佛教“征服”,反而彻底同化了外来宗教,这反映了中华文化极具包容性。——汤用彤《隋唐佛学之特点》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2)影响:①积极: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理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②消极: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佛教包涵了很多思辩的内容,蕴含了大量的逻辑分析方法和辩证法观点,这就大大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古代哲学。来源于佛教的汉语词汇:刹那、现身说法、大彻大悟、三生有幸、前因后果、自作自受、烦恼、解脱、一尘不染、一厢情愿、臭皮囊、觉悟等。“现在许多国人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如果真要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赵朴初《俗语佛源》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2、西学东渐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近代西方学术思想(科技及思想文化)逐步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概念近代以来明末清初阶段利玛窦“西学东渐”第一人

明末清初,一批来华耶稣会会士由于精通中国文化而获得高官的赏识,其中最有名的是利玛窦,他们脱下僧袍,换上了儒服,通过与儒家学者们谈天、辩论,用三棱镜、自鸣钟和地理知识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汤若望精通天文,后来他在满清官廷担任过钦天监监正的职务。耶稣会会士们将大约7000种西文图书带到了北京。17世纪时会士与中国学者合译出了大约380种著作,这些书多为神学著作,但也有一些涉及天文、数学、地理、医药、气象、机械、解剖学、动物学、逻辑以及欧洲政治和教育制度等方面的论文和专著。

——费正清《东亚:传统与变迁》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2、西学东渐表现第一次高潮:①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②《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中国文化的应对①徐光启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②17世纪,清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人才。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上的知识,但在思想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第二次高潮:19世纪中叶,受两次鸦片战争刺激,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先后向西方学习。内忧外患下渐醒——中体西用舰船利炮下惊醒——开眼看世界只关注先进军事科技及器械之术,尚未涉及政治制度及思想第三次高潮: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早期维新派和康、梁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重点转向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更是承上启下,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虽涉及政治制度及思想,但全盘西化,亦步亦趋,收效甚微民族危亡下觉醒

—资产阶级救亡图存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中体西用全盘西化文化新生京师同文馆天文算学馆派遣留学生江南制造总局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2、西学东渐特点器物救国制度救国文化救国历程:“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途径:西学传播途径多元主题:救亡图存认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第一次,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第二次,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第三次,明代中期以来的西学东渐,西方近代文明传入中国,推动中华文化逐渐开始转型。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全面交流。

P13【问题探究】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1)应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对待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在外来文化面前,既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也切忌盲目自大,固步自封。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1、对亚洲的影响类别时间影响汉字儒学佛教制度社会生活文化传播前4-3世纪3-5世纪4世纪以后7世纪7世纪14世纪15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日本等国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朝鲜的政治制度,日本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赋税制都以唐制为蓝本。越南的教育体制、科举制移植于中国。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深受唐文化影响。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所学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下西洋,扩大和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2、对欧洲的影响8世纪以后,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教育、政治及商业发展。13世纪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粉碎骑士阶层,推动封建社会瓦解。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到欧洲,推动大航海时代到来。14至15世纪印刷术传至欧洲,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欧洲中国1.四大发明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16-18世纪是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基本上进行平等交往和交流的世纪,双方都从这些交流和交往中获益多多。……在启蒙思想家看来,中国儒教是人类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

——陈超《明末清初的“东学西渐”和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①16—18世纪,孔子以及儒家经典、中国的史学、地理学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②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2.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瑞典首都的中国宫美国·流芳园(仿苏州园林式建筑)史料中国传统文化对全球化本质内容究竟有哪些蕴含,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观念和原则:第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第二,“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第三,实行“开户牖”、互学习、兼收并蓄,“携手共进”。第四,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摘编自李慎明《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主要价值。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有助于化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②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③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够为当代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民惟邦本、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忧患意识等;去其糟粕:迷信、愚昧、专制思想等;吸收古印度佛教、西方文化1.(2022·广东卷)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音够)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1.C【详解】由材料中“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与吾儒水火不容”可得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地位沦落、佛教和道教的盛行感到不满,站在维护儒学统治地位的立场上抨击佛教、道教,结合所学可知,宋儒通过改造儒学来达到重振儒学、回应佛道挑战的目的,C项正确;对点训练2.(2020·江苏卷)孟子讲“觉”,佛教讲“悟”,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北宋僧人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佛教“亦有意于天下国家矣,何尝不存其君臣父子”。这反映出北宋(

)A.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D.阳明心学影响深远2.B【详解】材料“程颐程颢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等信息可反映出北宋时期存在儒学与佛教融合的现象,B项正确;材料强调了儒佛的融合,而不是强调佛教对儒学的冲击,无法体现地位动摇的现象,A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的问题,并且在南宋时理学才逐渐成为官方哲学,C项错误;阳明心学出现于明代,D项错误。3.

(2022·北京卷)《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 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3.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海国图志》得到一些日本学者的赞同,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侵略的主张,排除B项;魏源写作的《海国图志》并不反对封建专制,排除C项;材料不足以说明中日两国都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4.

(2022·全国卷)“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4.B【详解】根据“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湖南新旧派大哄”等内容可得出,当时维新派并没有统一的思想与策略,有人宣扬新的思想,便大家起哄,B项正确;当时维新思想是主流,排除A项;C项太绝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对群众的动员,排除D项。故选B项。5.(2021·广东卷)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 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5.D【详解】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孙中山提出了社会革命来解决民生问题,“免得再蹈覆辙”,故D正确;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不是孙中山的目的,故A错误;“均贫富”不是孙中山的政治理想,故B错误;联合苏俄的政策依据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故C错误。6.(2022·全国卷)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 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 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6.D【详解】依据材料“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可知五四之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了一定的变化,更具理性,说明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主张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D项正确;“由此引发”表述错误,排除A项;“开始受到批判”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B项;“得以消除”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这说明(

)A.文献转译曲解原著价值立场 B.文明交融推动世界文化繁荣C.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 D.文化借鉴基于特定历史语境【答案】D【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西欧。据材料可知,17世纪西方学者在给《论语》作注时,引用《说苑•至公》中的“楚弓楚得”,将“弓”换成西方骑士的“盾”,结合题干时空17世纪的西欧可知,当时西欧正在进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其思想解放运动的积极意义,西方学者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有益部分来开展反封建斗争,西方学者将“弓”换成西方骑士的“盾”基于特定历史语境,D项正确;典例研析2.(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可知,朝鲜和日本的请赐行为,说明两国以明朝政权为其宗主国,欲借助明朝赐书的行为,来强化自己政权的权威,D项正确;3.(2022·广东·高考真题)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答案】C【详解】由材料中“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与吾儒水火不容”可得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地位沦落、佛教和道教的盛行感到不满,站在维护儒学统治地位的立场上抨击佛教、道教,结合所学可知,宋儒通过改造儒学来达到重振儒学、回应佛道挑战的目的,C项正确;4.(2020·江苏·高考真题)孟子讲“觉”,佛教讲“悟”,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北宋僧人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佛教“亦有意于天下国家矣,何尝不存其君臣父子”。这反映出北宋(

)A.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D.阳明心学影响深远【答案】B【详解】材料“程颐程颢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等信息可反映出北宋时期存在儒学与佛教融合的现象,B项正确;材料强调了儒佛的融合,而不是强调佛教对儒学的冲击,无法体现地位动摇的现象,A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的问题,并且在南宋时理学才逐渐成为官方哲学,C项错误;阳明心学出现于明代,D项错误。5.(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 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