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授课教师:黄长城自我精进
勇毅担当“自主化、情境化“展学课堂实践二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苏联东欧8国:
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
罗马尼亚、南斯拉夫、
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亚洲4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蒙古、朝鲜、越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示意图导标苏联方案
东欧方案
中国方案
导标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1917191819211928193619531991苏俄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形成苏联经济改革苏联解体经济建设之路经济改革之路学标:苏联——发展、改革与解体(一)苏联的发展相关史料1、成就:(1)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2)相继爆炸原子弹和氢弹(3)人民教育和生活水平提高
1946年3月,苏联通过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四个五年计划,计划要求首先恢复、发展重工业和铁路运输业,其次大量生产主要消费品,并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到1950年,苏联共恢复和新建成6200个大企业,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73%,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轻工业的生产只增加了22%,农业总产值恢复到1940年的99%,其中籽棉、甜菜、肉、蛋、奶的产量超过战前。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战后初期苏联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问题:(1)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没有变化(2)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
面没有改观(3)个人崇拜严重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继续遭到破坏,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1939年以后就没有开过党的代表大会,中央全会自1947年2月起也不再举行,许多重大问题都是在斯大林别墅的晚宴上决定的。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学标:苏联——发展、改革与解体2政治上:高度集权,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
坏3思想上: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个人崇拜严重苏联模式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优先发展
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学标:苏联——发展、改革与解体(二)苏联的改革1953年1964年1982年1985年1991年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学标:苏联——发展、改革与解体(二)苏联的改革相关史料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1)内容角度改革措施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思想①平反冤假错案
②强调集体领导
③改革干部制度(轮换制与任期制)①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②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③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①改革工业管理体制下放部分权力②加强不同工业部门企业横向联系
二十大后,对30年代以来的政治性案件作了全面的重新审査,大部分冤案得到平反,同时释放了90%以上尚在押的政治犯,西伯利亚2/3的劳改营被取消。……赫鲁晓夫对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也作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恢复了党代会和中央全会定期召开的正常制度,地方苏维埃的权限也有所扩大。此外,对各级领导干部(中央最高层除外)的任期和定期更新也作了规定。……使集权体制恢复到比较正常的运行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民主气氛有所増强,政治环境趋于宽松。——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如何改革?学标:苏联——发展、改革与解体(二)苏联的改革相关史料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为推广玉米种植,赫鲁晓夫经常下基层,亲自向基层农业领导人灌输“玉米思想”。195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仅350万公顷,在赫鲁晓夫的大力推动下,到1955年,玉米的种植面积已达约1800万公顷,但赫鲁晓夫仍对此仍感到不满意,他提出要在1960年使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800万公顷。由于不顾自然条件,盲目在苏联各地种植玉米,导致“玉米运动”最终失败。由于玉米,人们给赫鲁晓夫起了个外号:“古古鲁沙”,即俄文“玉米棒子”。大规模的垦荒还破坏了生态环境。农业领域的改革未能产生长远效果。1963年,苏联粮食大幅度减产,不仅被迫实行粮食定量供给制,而且动用黄金储备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
赫鲁晓夫工业改革的主要措施是把中央在物质、生产、工资等方面的权限下放给加盟共和国,把许多中央直属企业下放给地方管理……1953年起,开始对义务交售制进行改革,提高收购价格,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并采取措施扶植和鼓励个人副业的发展。——王铁群《赫鲁晓夫的“揭盖”与“解冻”:在犹豫中寻找出路》学标:苏联——发展、改革与解体(二)苏联的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2)评价积极:①经济体制: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
分,取得一些成效②农业:推进农业发展,耕地面积
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③工业: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④思想: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改革效果如何?如何评价他的改革?
相关史料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垦荒运动,在中亚、西西伯利亚、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地区组织了大规模的垦荒,大片新垦区成为向国家提供谷物和经济作物的基地。在上述措施的刺激下,50年代中后期,苏联农业一度出现上升态势,1958年与1953年比较,谷物产量増长91%,肉类产量増长62%。
——综合整理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学标:苏联——发展、改革与解体(二)苏联的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2)评价消极:①经济体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②思想混乱: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改革效果如何?如何评价他的改革?
相关史料
赫鲁晓夫执政11年中推行的主要政策与路线,基本上亦是斯大林的那一套。赫鲁晓夫上台后,继续推行斯大林长期坚持的优先发展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重工业政策。……虽然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一直在进行改革,但并没从根本上脱离斯大林的体制模式,仍是坚持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
—摘编陆南泉《赫鲁晓夫有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
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俄国史》学标:苏联——发展、改革与解体(二)苏联的改革相关史料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1)内容
根据经济改革的要求,凡实行新体制的企业,国家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由原先的30项减少了9项。同时,给企业在支配和使用生产资料、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和分配等方面以更多的自主权,努力促使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工作者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摘编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①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如何改革?学标:苏联——发展、改革与解体(二)苏联的改革相关史料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1)内容美苏军备竞赛
①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②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③后期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严重
勃列日涅夫大肆宣扬自己的政绩;给自己颁发各种勋章奖章。1991年版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勃列日涅夫是“世界获奖章最多的人”,他拥有的勋章与奖章共达200多枚,死后在送葬行列中为他捧胸章与奖章的军官达44人之多。学标:苏联——发展、改革与解体(二)苏联的改革相关史料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2)评价改革效果如何?如何评价他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实际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以行政手段为主,经济手段为辅来管理经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当时曾一度取得了明显效果,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使苏联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其执政时期都达到鼎盛。积极:前期取得一些成效,军事实
力达到与美国相抗衡水平消极:①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
效果有限②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
更加畸形发展③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
作风日趋严重④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
生,发展缓慢学标:苏联——发展、改革与解体(二)苏联的改革改革为何失败?
相关史料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中,从未进行过裁减冗员、提高行政效率的改革。自上而下的高度集中的行政权力像要求各级行政部门一样对社会下达各种指令和指标,为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规定行为的标准。(勃列日涅夫时期),理论上的教条化和宣传上的形式化盛行起来。在意识形态宣传中,“改革”竟成了一个忌讳的词语。70年代苏联基本上达到了与美国的军事平衡,甚至在诸如战略核武器等领域还超过了美国。但是,其代价也是巨大的,过高的军事投入必然影响其他领域的投资。——《抑制创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体制的致命缺陷》(整理)①勃列日涅夫后期保守专断,国家政治生活与意识形态僵化②改革重点仍集中于重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③军备竞赛加剧,制约发展④未从根本上触动和打破斯大林模式学标:苏联——发展、改革与解体(二)苏联的改革相关史料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1)内容如何改革?改革效果如何?
农业上,通过实行土地承包来改革土地制度。苏联政府颁布了《个体劳动法》和《合资企业法》,允许私有制存在,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1987年颁布《国有企业法》,宣布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筹资金和自主经营。它力图消除计划经济对企业的控制,但由于缺乏真正的市场机制,又削弱了党对企业的领导,对苏联经济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导致经济由低速增长变为负增长。——李世安主编《世界当代史》改革措施经济政治思想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2)结果学标:苏联——发展、改革与解体(二)苏联的改革相关史料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1)内容改革措施经济政治思想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1990年3月召开会议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在“公开性”、“民主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社会日益动荡。新成立的非正式组织有6万多个……党内思想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历史,反对列宁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戈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54岁的戈尔巴乔夫当选总书记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2)结果
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主义随之兴起如何改革?改革效果如何?学标:苏联——发展、改革与解体(三)苏联的解体
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同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学标:苏联——发展、改革与解体(二)苏联的改革小
结比较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不同点时间1953-19641966-19771985-1991侧重结果败因相同点农业工业前期经济,后期政治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失败未改变原有体制,对苏联模式进行修修补补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①目的: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②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学标:苏联——发展、改革与解体(三)苏联的解体重点探讨苏联为何走向解体?对中国有何启示?1、原因(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2、启示(1)社会主义建设应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4)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有效途径(6)要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7)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学标:苏联——发展、改革与解体(一)东欧的建设相关史料“东欧”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是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八个国家,……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1、背景:
二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的人民民主国家2、成就:战后各国恢复了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3、问题:
东欧各国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学标:东欧——建设、改革与剧变(二)东欧的改革国家措施结果局限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梳理教材,完成表格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国家分裂埋下隐患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独立制定对外政策。出现“布拉格之春”苏联出兵,扼杀改革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经济迅速发展实施“新经济体制”,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国民收入递增,人民消费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比较满意扩大地方和企业经营自主权,国家只下达利润指标经济稳步增长,经济水平据东欧国家之首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学标:东欧——建设、改革与剧变(三)东欧的剧变相关史料1、概况(1989-1992)国家方式波兰、阿尔巴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相对平稳流血冲突合并统一国家分裂国家解体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南斯拉夫解体2、实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学标:东欧——建设、改革与剧变(三)东欧的剧变为何会变?相关史料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各国的剧烈变化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长期以来困扰东欧国家的苏联模式体制的弊端和要求冲破旧体制的改革潮流所构成的矛盾、苏联用强制手段对东欧实行霸权统治和东欧要求民族独立自主所构成的矛盾是酿成东欧变局的历史根源和深层原因,而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是把上述两对矛盾所蕴含的能量释放出来的催化剂,同时,西方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1)根本原因:东欧各国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现实原因:东欧的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矛盾激化(3)外部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3、原因学标:东欧——建设、改革与剧变(三)东欧的剧变重点探讨学思之窗:你怎样理解这段话?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1)明确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2)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曲折,是历史发展规律的一部分;(3)辩证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挫折,从中吸取教训促使社会主义更加健康的发展。学标:东欧——建设、改革与剧变阅读教材并结合图片,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学标:中国——奠基、改革与复兴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抗美援朝胜利一五计划开始实施1954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宪法》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参加万隆会议1956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5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1964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四个现代化伟大目标的提出196619701971197219761978文化大革命开始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日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文化大革命结束,粉碎四人帮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1967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一)奠基:1949-1978学标:中国——奠基、改革与复兴(二)改革:1978—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GDP已居世界第二位2010国内生产总值、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迅速2017中共十九大召开2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计划中部长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合同版B版
- 2024智能家居拓展训练合同
- 2024版涵洞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2024车辆试驾免租合同范本版B版
- 幼儿园中班元旦活动
- 福建省厦门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专题练习(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网络教育平台共建及股权分配协议
- 浙江省衢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质量测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冶金有色金属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
- 2024版五星级酒店餐饮服务承包协议版
- 第二章 热力学基本定律
- 英语听力考场建设方案
-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Go for it七年级上册单词表
- 第一章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1
- ICU常用镇静药物介绍及药学监护
- 粉末丁腈橡胶使用方法
- 大气课程设计-—袋式除尘器
-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学(上)教学工作总结
- 阿特拉斯拧紧机技术方案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理赔稽查管理暂行办法
- 钢管、管件表面积计算公式(精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