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学期1)_第1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学期1)_第2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学期1)_第3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学期1)_第4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学期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音乐教案

(十一册)

第一单元齐步向前

一、设计意图

这是六年级学生第一学期的第1课。根据教材编写内容模块的延

续性,从第九册介绍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家族到第十册介绍木管乐器

家族,延续至本册,安排了铜管乐器家族内容的介绍。根据进行曲题

材教学的需要,教材以欣赏内容为主、歌曲为辅,进行编排和设计。

本课围绕“进行曲”这一主题,设计了歌曲《红领巾进行曲》的学唱

和《我们走在大路上》、《当兵的人》歌曲的欣赏;同时还安排了管弦

乐曲《拉德斯基进行曲》和《轻骑兵序曲》片段的欣赏。这些行进风

格鲜明的歌曲和乐曲内容的安排,编者的意图是想让学生在音乐听和

唱的实践过程中,学会正确体验、感受并掌握行进风格歌曲和乐曲的

特点。并围绕音乐的节拍、节奏、音色和旋律等要素设计一系列的活

动,提高学生参与音乐要素练习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进行曲题材歌曲和乐曲的学习,能基本掌握进行曲

的风格特点,对学习进行曲风格特点的内容感兴趣。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把握歌曲《红领巾进行曲》的演唱风

格,能独立地演唱歌曲《红领巾进行曲》。

3、能正确听辨铜管乐器家族成员的不同音色,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参与乐曲的欣赏活动。

4、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音乐的节拍、节奏、音色和

旋律创作等音乐要素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

围绕“进行曲”这一主题开展演唱、欣赏和综合实践等活动。

四、课时设计

本课“齐步向前”所安排的歌曲、欣赏曲及相关练习都围绕“进

行曲”这一主题开展,内容较多,用4-5课时完成。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听、仿、说:

听一段用小军鼓敲击或用手拍出的节奏:

学生模仿拍出或读出该节奏,如有困难,可把上面的节奏分为

两句进行敲击和模仿,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休止符和符点音符的节奏。

请学生说一说在什么地方看到或听到用小军鼓敲击类似的节

奏,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谈谈对此节奏的感受,导入歌曲《红

领巾进行曲》。

2、赏、拍、读:

完整欣赏一遍歌曲《红领巾进行曲》,设问:歌曲的节奏、速

度、力度有什么特点?引出音乐知识“进行曲”,了解进行曲风格歌

曲的特点。

看着歌谱边听歌曲边用手轻拍2/4节拍,加深对“进行曲”歌

曲风格特点的感受。一半学生拍2/4拍节奏,另一半学生按节奏朗

读歌词,或请一个学生用小军鼓敲节奏,其余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3、学、唱、找:

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学会歌曲,在此提供一种让学生合作学习的

方法:首先把学生分成两部分或八个学习小组,分别学习歌曲的其中

一部分或其中一个乐句。步骤一:小组长带领组员视谱哼唱旋律;步

骤二:反复唱熟本组学习的乐句;步骤三:分组汇报学习成果;步骤

四:按歌曲顺序接唱;步骤五:请各组分别教唱本组所学习的乐句;

步骤六:请学生找出相同或相似的乐句,并唱一唱,进行对比。

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唱准第四乐句中的八度大跳音程以及第四

和第五乐句的衔接,注意两乐句之间的换气记号。

4、踏、演、评:

学生边踏步边演唱歌曲《红领巾进行曲》,可以原地踏步,也

可以在讲台上进行表演,让学生再次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并在互

评活动中领会进行曲的涵义,最后请学生归纳此歌曲的力度、速度和

情绪。

(第二课时)

(1)设问导入:守卫祖国边境的是什么人?遇到洪水、地震等

灾害时冲在前方抢险的是什么人?我们一起来听听“当兵的人”是怎

样说的。播放歌曲《当兵的人》,初次欣赏歌曲,说出歌曲大意。

(2)了解军人:你们了解军人吗?你们能谈谈对军人的认识

吗?让学生自己谈对军人的认识,教师作补充。复听歌曲《当兵的人》,

听出歌曲风格特点(进行曲)。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多媒体展示部队里

军人工作生活的画面,并出示歌词进行欣赏,由于此歌曲常在电视、

商场和公共场所播放,学生对此的旋律不会陌生,所以会唱的学生可

以跟着旋律歌唱。

(3)分析归纳:再听歌曲《当兵的人》时,要求学生填写下列

表格,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词、曲作者。

节拍力度速度情绪风格特点

(第三课时)

(1)课前活动:边踏边拍边唱着《红领巾进行曲》的节奏进教

室,重温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2)导入:设问“刚才所唱的歌曲为什么我们能拍打出如此整

齐的节奏呢?”,让学生简单总结进行曲在速度、节拍以及情绪方面

的特点以及进行曲的作用,知道“进行曲”是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加

深对进行曲的认识。

(3)聆听:让学生先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曲《拉德茨基进行曲》,

谈谈对这首乐曲的感受。

(4)了解:介绍作者老约翰•施特劳斯,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让学生提前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

介绍作者和乐曲的创作背景,尽可能提供机会和平台让学生相互交

流、合作学习。

(5)分析:再次欣赏管弦乐曲《拉德茨基进行曲》时,可让学

生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感受体验乐曲的独特魅力。请学生说出乐曲

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等,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乐曲结构(复

三部曲式),可以用画图谱的方法进行。

(6)参与: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讨论如何进行音乐活动,

如在欣赏管弦乐曲《拉德茨基进行曲》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用拍掌、

踏步、配打击乐器或用衬词哼唱旋律等参与欣赏活动。也可以再深一

层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乐曲结构,讨论用什么力度拍掌,或者哪一

段拍掌,哪一段用打击乐器,哪一段拍腿或分组表演等不同的方式进

行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体验进行曲的风格特点,感受

这首乐曲的独特的魅力。

如:随A主题节奏有规律出现时,在句尾击掌三下;在B主题

与A主题形成对比时,可挥动双臂体验节奏的变化或用“LU”哼唱旋

律等等。

(第四课时)

(1)欣赏感受,了解音乐;

欣赏管弦乐曲《轻骑兵序曲》片断,感受音乐中轻骑兵机敏欢

悦的形象。由于此乐曲主要是配合管弦乐队中的铜管乐器家族中的乐

器音色听辨,所以只欣赏乐曲的片断。介绍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索

贝(苏佩),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可让学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介绍)。

(2)分析思考,展开设计;

再次欣赏时,能根据乐器的音色听辨出所演奏的乐器,让学生

当听到小号、圆号、长号和小提琴的音色时分别模仿小号、圆号、长

号和小提琴演奏的动作进行表演,还可以让学生讨论和设计表演任务

的分配,第一次进行表演时可由老师担任指挥,起到示范的作用,第

二、三次则可以请学生担任“乐队”的指挥。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进行的音乐特点。

第二单元外国名歌集锦

一、设计意图

“外国名歌集锦”这课教学内容是从两个方面的意图进行编写

的,一是为配合乐句的听辨和认识音乐的结构打下基础;二是围绕世

界流行的名歌学习。共选编了三首学唱的歌曲和两首欣赏的歌曲,一

首学唱的歌曲是福斯特的作品《老黑奴》,编者正是考虑其作品结构

的方整性,对学生初学乐句十分适合。第二首学唱歌曲是威尔第的作

品《夏日泛舟海上》,这首歌曲大量采用了音乐的摸进和重复手法,

旋律优美流畅,结构规整,是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创作手法的极好教

材。第三首德国歌曲《洛雷莱》,这也是一首结构规整的德国民歌。

意在让学生查找本册教材后面“网站”,了解歌曲里讲述的德国民间

传说的故事。同时编者还安排了两首欣赏曲,一首是俄罗斯民歌《伏

尔加船夫曲》配上名画《伏尔加河上纤夫》,另一首是混声合唱《蓝

色的多瑙河》配上多瑙河风景画,其编者意图是将听觉和视觉有机结

合,让学生能通过欣赏名曲和名画结合,展开想象的翅膀,提升对音

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安排学生在

查找“音乐网站”的过程中掌握教辅内容。教学目标侧重在学唱和欣

赏世界名歌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乐句的重复、模进等创作手法,为今后

学习音乐的结构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富有感情地独立演唱《老黑奴》这首歌曲;

并能正确听辨出歌曲的乐句结构。

2、能选择合适的演唱方法或与同学合作表现等方式,富有激情

地演唱《夏日泛舟海上》这首歌曲;能听辨出旋律进行中乐句的重复

和模进的特点,并能用模进的手法编写短句。

3、能从“音乐网站”里找到歌曲的故事传说,准确把握歌曲的

节拍韵律,深情地演唱《洛雷莱》的歌曲,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

4、通过听名曲赏名画,能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对《伏尔加船

夫曲》和《蓝色的多瑙河》的不同感受,并能哼唱其歌曲的主旋律。

三、教学重点

围绕“外国名歌”这一主题开展演唱、欣赏和综合实践等活动。

四、课时设计

本课所安排的歌曲、欣赏曲及相关练习都围绕外国名歌这一主

题开展,内容较多,用4课时完成。

五、教学过程

(1)音画相结合:

出示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油画(用“伏尔加船夫曲”

做为背景音乐),请同学们回答画名并对画的内容做简单描述。使听

觉和视觉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和感受作品的意境。

(2)听唱相结合:

学唱歌曲的主题动机:“园630|”,可以随着音乐中的力

度变化,要求学生用劳动号子似的固定音型伴唱,感受歌曲的力度变

化。

(3)欣赏与表演相结合:

欣赏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歌曲的情绪、力度、速度、音色进行分

析,让学生设计相应的动作,利用歌曲片段,引导学生做即兴表演。

通过表演让学生更好的体会由浑厚、深沉的男低音刻画出的在沙皇统

治下忍辱负重、不畏艰难的纤夫们的形象。

(4)与其它音乐作品对比欣赏相结合:

在欣赏本曲时,可以与其他一些音乐作品进行对比欣赏。同样

是船夫曲,由于不同的国情,不同的音乐风格,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不同的效果。让学生通过对比欣赏,在思考中学习音乐,加深学生对

音乐作品的认识。

(第二课时)

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学生,对“奴隶”没有什么感性认识,不能

很好的理解奴隶们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因此,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

解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寻找一些有关“黑

人奴隶”的资料。

上课时,可以先播放“黑人奴隶”悲惨生活的图片,并用“老

黑奴”的音乐作背景。然后,交流同学们找到的相关资料,同时引出

歌曲“老黑奴”。

2、聆听录音或教师的范唱

教师的范唱在此可引起同学们对这首歌曲在情感上的共鸣。就

歌曲的情绪和内容进行提问。

3、聆听教师钢琴弹奏曲调

找出曲调中相同、相似和不同的乐句,从乐句的对比学习中,

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4、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清唱曲谱

设问:你觉得哪一个乐句最难,为什么?。在师生交流的过程

中解决歌曲节奏、旋律上的难点(第4、5、6句的弱起小节,以及第

5句的休止符都要注意唱准确)。同时,完成教材上关于曲式结构的

练习。

5、在教师的琴声中,学生熟悉旋律

教师用钢琴弹奏曲调,学生尝试用歌词演唱全曲。

6、变化演唱的方式,调动演唱情绪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唱好这首歌,可以分组演唱,也可以做歌曲

接龙的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或一个人为单位进行)。在歌唱中要唱出

老黑人对亲人的无比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悲叹。唱好后可以尝试用英

文演唱。

7、了解作曲家福斯特的生平和作品

布置学生课后阅读“音乐网站”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加深对

“老黑奴”这首歌曲和作曲家生平和作品的了解。

(第三课时)

1、听与说:

《洛雷莱》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在聆听歌曲的范唱或录音后,

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故事的情节、场景和人物,然后在歌曲伴奏音乐的

衬托下听老师讲“洛雷莱”的故事以及歌曲创作的背景,使学生对歌

曲产生初步的印象。在老师进行范唱时,要注意咬字清晰并用叙述的

口吻来演唱。

2、听、唱、议:

聆听歌曲的旋律,讨论歌曲乐句的划分以及旋律中相同、相似

和不同之处。在学唱旋律时,可以教师唱相同的部分,学生唱不同的

部分,也可以反过来,还可以用旋律接龙的方式学习。在演唱时要注

意弱起小节和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划二拍子,一拍唱三个音,唱出

摇曳的感觉来。

3、演与评:

在学会演唱歌曲后,可以让学生讨论歌曲的处理,三段歌词在

演唱的情感上应该有所不同。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分组根据故事的情节

表演。如,一个同学表演叙述者,一个同学表演女妖,几个同学表演

船夫,其余的同学可以用各种乐器设计海浪、风、以及浪打岩石的声

音等。在分组表演时,同学们之间开展自评、互评,在活动中进一步

领会歌曲的内涵。

(第四课时)

1、听、仿、编:

教师拍击节奏“三X三IXXX|,,,学生进行模仿,也可以

用捻指、跺脚等多种形式进行。熟悉节奏型后,然后让学生从《夏日

泛舟海上》歌曲中找出旋律进行的规律,模仿其手法也进行编唱。如:

教师可以用这一节奏型编唱旋律“111I卫1I”或

“333I543I,,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重复和模进的创

作手法,并能用这两种手法编唱旋律。

2、赏、找、唱:

完整欣赏全曲,找出歌曲中用重复和模进手法发展的旋律,同

时导入歌曲“夏日泛舟海上”的学习。可以先分段学唱歌曲的旋律,

并用手划出旋律线。教师教唱前16小节的旋律,后8小节留给学生

自学,教师进行指导、检查。熟悉旋律后,就可以把歌词加入一起演

唱。在学习新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对比听辨的方法,如第一乐

句的演唱应是跳跃、短促的,而教师用两种不同的演唱让学生进行对

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顿音和重音、延长音在歌曲表现中的重

要作用。

3、演、评、编:

分组讨论歌曲的处理,并进行表演。可以用身体动作边唱边感

受歌曲中三拍子的节拍感,也可以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在同学们

表演的时候,可以用自评、互评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

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和风格特点O表演后可以进行创遍歌词的活动o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各国歌曲的音乐风格,了解

了美国音乐家福斯特的音乐创作特点。

第三单元多彩的乡音(七)

一、设计意图

编者围绕“音乐与文化”的主题,从第5册开始,开设了“多

彩的乡音”这一系列。编者通过这一栏目编入我国各地区具有代表性

的民歌和乐曲,采取分段、分栏、分层递进的编写方式,让学生学唱

和欣赏,并让学生学唱和欣赏民歌民曲的过程,成为学生了解和培养

热爱祖国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的过程。本课是这

一系列的第七部分。在前面第5、6、7、8、9、10册的六册中,学生

已对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本土音乐文化有了较广泛的了解,本册再次

延续这一系列的内容,继续围绕走进“多彩的乡音”这一主题,选编

了学唱陕北民歌《拥军秧歌》、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和欣赏东北

民歌《新货郎》、河北民歌《回娘家》、甘肃民歌《刮地风》、山西

民歌《交城山》等内容。通过学唱和欣赏这些民歌,来领悟民歌音乐

中不同地域情感倾诉的不同风格特点。如,编者安排《黄河船夫曲》

的欣赏,其意图正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歌曲中体现的陕西风味的核心句

“空21§负I1-2°I”加下滑音的反复出现,通过演唱,

懂得地区特点的民歌中核心句对音乐形象塑照的作用。

前面第9册开始介绍我国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依照循序渐

进、分类介绍的原则,到本册安排了我国民族乐器家族中的吹管乐器,

重点欣赏笛子独奏曲《草原巡逻兵》、笙独奏曲《空山鸟语》和管子

独奏曲《江河水》。

本课侧重于陕北、陕西、东北、河北民歌的学唱和欣赏,要求

学生能听辨民族乐器中的吹管乐器的不同音色。

二、教学目标

1、学唱陕北民歌《拥军秧歌》和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能

正确比较和发现这两首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愿意创编动作参与歌曲

《拥军秧歌》的演唱与表现,能与他人合作用问答式演唱《黄河船夫

曲》,并能独立自信地演唱其中一首歌曲。

2、在本课继续了解“多彩的乡音”的过程中,表现出对民歌、

民乐的兴趣,能有角色感地参与东北民歌《新货郎》和河北民歌《回

娘家》的欣赏活动。

3、通过欣赏笛子独奏曲《草原巡逻兵》、笙独奏曲《空山鸟语》

和管子独奏曲《江河水》,了解和感受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吹管乐器中

的笛子、笙和管子的音色特点,能听辨并说出乐器的音色和名称。

4、学唱甘肃民歌《刮地风》和山西民歌《交城山》,能用语言

表达对这两首不同风格民歌的感受,并学着用1、2、3、5、6五个音

哼唱成短曲。

三、教学过程

1、走进西部,放眼陕西

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播放MTV《黄土高坡》,画面出现我国黄土

高原、黄河和当地人民生活的情景,让学生从熟悉的音乐开始引进西

部陕西,初步感受西部音乐陕西民歌高亢、粗犷、豪放的风格特点。

2、感受民歌,了解船夫

欣赏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老师或学生(提前布置任务)

介绍西部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让学生了解黄河两岸人们的生活习

惯以及黄河上的船夫与当地民歌音乐之间的联系,为更好地学习西部

歌曲打下基础。

3、学唱歌曲,合作表演

由于歌曲节奏平稳,旋律以级进为主,歌中旋律

“"L§56I1-20।复重了五次,而且歌词简单易记,所

以可让学生用听法学会此歌曲,老师指导学生唱好最后一句和中间有

下滑音的地方,注意引导唱出陕西民歌粗犷、高亢的韵味。如能加入

陕西方言(如“我”用拼音的“e”)来演唱歌曲,使歌曲的演唱更

加地道,更能体现陕西民歌的音乐形象与风格特点,同时也能增加学

习的趣味性和增添课堂活跃的气氛。歌曲学会后进行合作表演,把学

生分成两部分,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演唱。

4、对比拓展,把握风格

把陕北民歌《拥军秧歌》和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进行比较,

让学生发现这两首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歌曲名称地区速度力度节奏旋律情绪

《拥军秧歌》陕北

《黄河船夫曲》陕西

因这两首歌曲的内容是上世纪四十年代黄土高原的人们在贫瘠

的土地上的生活写照,在拓展部分可以展示如今的黄土高原在进行西

部大开发,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开垦出了肥沃的梯田;黄河

大桥巍然耸立;高速公路穿过高原;南水北调工程正在启动,黄土高

原一步步走向繁荣……),使学生了解今天的黄土高坡的新貌,激发

学生热爱母亲河和热爱祖国每一寸土地的情感。最后让学生带着情感

放歌陕北民歌《拥军秧歌》和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

(第二课时)

1、说甘肃,学民歌

课前先布置一半学生上网查阅甘肃风土人情和民歌方面的资

料,让学生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介绍,老师也可以用多媒体大屏幕展

示甘肃的地理位置、人们的生活习惯,解释“刮地风”曲名的来历。

由于此歌曲词曲短小精悍、流畅自然、琅琅上口,所以可让学生通过

视谱学会此歌曲,注意反复记号和衬词的演唱。

2、说山西,唱民歌

同样也是先布置另一半学生上网查阅山西风土人情和民歌方面

的资料,学生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展示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老师解释

《交城山》曲名的来历以及歌词中方言的含意(如“被面饴姥姥”即

被面卷;“山药蛋”即土豆;“二荷啦啦轿车车”形容走起来丁当乱

响的二轮旧马车;“没啦”即没有)。因旋律简朴优美,易唱易记,

学生可用听唱法或跟唱法学会此歌曲,注意第五小节六度下行音程的

音准,老师可用钢琴带唱。

3、作对比,编小曲

先让学生把两首歌曲完整地唱一遍,然后从速度、力度、音调

和情绪等音乐要素进行分析对比,找出相同的地方(如两首歌曲的开

头和结尾都是Sol,都是2/4拍子等)以及不同之处(如歌曲《刮

地风》是五声音阶、乐句小节不规整,而《交城山》是七声音阶,以

四小节为一个乐句等),通过对比了解不同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让学生模仿这两首民歌的节奏,用1、

2、3、5、6五个音哼唱成短曲,并尝试用Sol作为结束音,创编出

两至四小节乐曲,由老师或学生进行修改和评价,然后把修改好的乐

曲作品记录下来,作为本班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也可以作为课题研

究的第一手资料。

(第三课时)

锁呐独奏《百鸟朝凤》在第六册第一课已经学过,此曲一是让

学生回忆过去听过乐曲名称,二是结合民族乐器中的吹管乐器的学

习,加深对民乐“啖呐”的认识。由于此曲与上一曲《凤凰展翅》所

采用的题材与“凤凰”有关,所以在教学中可让学生讲述关于凤凰的

一些传说、故事等,并让学生用小组讨论、画图谱或用动作等形式来

分析乐曲结构,加深对此曲的印象。

1、聆听乐曲,感受音色

初听笛子独奏《草原巡逻兵》时,要求学生要静听乐曲所表现

的意境,感受演奏乐器的音色。因为此曲是标题性乐曲,所以最好先

不让学生看图或其它视频画面,以免影响学生的想象空间,听完后可

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感想。

2、认识笛子,了解结构

学生有了笛子音色的初步感受后,再来认识笛子的实物(没有

实物的学校可用图片展示),了解其形状、结构等,老师介绍笛子的

历史和发展过程,同时介绍曲作者和此曲的创作背景等,让学生对我

国民族乐器中的吹管乐器一一笛子,建立初步的认识。

3、分段欣赏,理解曲意

此环节为主要部分,要求学生听出雄壮的军号声、富有内蒙民

歌风的旋律、内蒙民歌“长调”特点的旋律、战马嘶鸣声和战马驰骋

的节奏,让学生讲出每段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乐曲段落速度力度节奏情绪音乐形象

引子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4、完整欣赏,爱国教育

复听全曲时,可让学生加入打击乐器(双响筒)或用口腔模仿

马蹄声进行伴奏,还可以加上蒙古族的舞蹈动作来表演,增添课堂学

习的效果。通过笛子独奏《草原巡逻兵》的学习,了解我国边防战士

不畏困难在祖国的边疆放哨巡逻的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四课时)

1、神话激趣,故事导入

“凤凰”只是人们传说中的一种神鸟,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这

种鸟,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凤凰的传说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

本课的学习。

2、聆听乐曲,认识乐器

首听时能聆听出凤凰姿态万千的舞蹈形象(如翩翩起舞、展翅

飞翔、抖动羽毛等),要求学生能用语言描述或用动作表示凤凰的各

种姿态,谈谈听后感。老师用多媒体或图片展示民族乐器中的吹管乐

器“笙”,认识此乐器的构造、演奏方式和音色等,同时介绍曲作者

——胡天泉、董洪德。

3、分析乐曲,演绎故事

再听时分段欣赏,每段欣赏后用语言讲述此段所表达的内容大

意,可让学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围绕“凤凰展翅”这个主

题和音乐形象来重新演绎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五课时)

1、初听乐曲,感受音乐

初听乐曲时要求学生安静聆听,并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如:

乐曲表达一种什么情绪?或乐曲想表现什么情景?乐曲可分为几段

等),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想象和思考,让学生谈谈对乐曲的感受。

因为此乐曲的音乐形象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一般说来学生都能说出悲

伤的、痛苦的、凄凉的、辛酸的等词语。老师简单讲述此乐曲的传说。

2、了解乐器,分段欣赏

老师从学生谈感受、讲传说中顺势转到演奏乐曲的乐器上,利

用图片或多媒体介绍民族乐器中的吹管乐器一一管子,简单讲解管子

的结构、音色特点、演奏姿势和管子的历史等。然后进行分段欣赏,

要求学生能讲出每段的速度、力度、旋律、节奏等,并说出每段所表

达的情感,接着让学生小结,最后老师讲解《江河水》的标题与内容

的关系(江河水是一个声乐曲牌,是用来唱的。在元明时期的南北曲

中就有出现,在昆曲和京剧也演唱过,后来才改编为管子独奏曲和二

胡独奏曲)。

3、深入体会,拓展课堂

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体会乐曲内涵,建议老师播放音

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场“苦难岁月”的录像和二胡演奏家闵慧

芬用二胡演奏的《江河水》,拓展课堂教学,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

度去感受体验东北民间乐曲的韵味,激发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兴

趣。

(第六课时)

从前,有一对美满的夫妻,不幸丈夫被官吏们拉去服劳役,因遭

受百般虐待,惨死在异乡。妻子闻讯后,如雷轰顶,来到送别丈夫的

江边,对着滔滔的江水,遥祭亡魂,号啕痛哭,倾诉了对万恶的统治

阶级的仇恨,并引出对往事的无尽思念……

“民族乐器中的吹管乐器”的学习主要是介绍笛子、笙、箫、

排箫、啖呐、管子、尺八、巴乌、填等九种常见的吹管乐器,其中笛

子、笙、嗔呐和管子有独奏欣赏曲外(教学方法参考以上的欣赏教学),

箫、排箫、尺八、巴乌和填都没有对应的欣赏曲进行一一介绍,为了

让学生对这些吹管乐器有更深刻的记忆,建议老师通过音像资料、网

络资料或图片资料、录音资料,找出箫、排箫、尺八、巴乌和填的乐

曲演奏片断资料进行介绍,或请学生自己在网络上或其它的渠道收集

相关的图片、音响资料向全班展示成果并进行乐器和乐曲的介绍,不

足之处老师补充完整,这样既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又能加深对这些乐

器的认识。

1、听歌曲《新货郎》,感受东北民歌风格

首先让学生完整地听一遍歌曲《新货郎》,初步感受东北民歌

的风格特点。由于此歌的歌词较长,演唱的速度较快,且带着浓厚的

东北方言,学生不易听出歌曲中的歌词内容,因此在欣赏此歌曲时最

好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歌词或用纸印出歌词,让学生看着歌词来欣

赏,加深领会歌词含意,感受东北民歌特有的音乐风格。再听时让学

生听出速度变化部分,说出此段音乐所表现的人物形象,用笔画出有

锣鼓伴奏的地方,哪些歌词内容反映农村发生了新变化,说说新货郎

的心情,谈谈听后感想,老师利用小结的机会介绍作者、演唱者一一

郭颂,并简单说说此歌曲的创作背景,还可以把当时的新农村与现在

的新农村进行对比,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今昔对比,进行爱国爱党

教育。

2、听歌曲《回娘家》,了解河北民歌特点

初听河北民歌《回娘家》时,听出歌词内容大意,目的是让学

生专心聆听,由于此歌曲内容幽默、诙谐,一般来说学生都会比较感

兴趣,老师可顺势讲讲河北的风土人情,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再听时

要求学生听出歌曲结构、速度、情绪等。老师介绍河北民歌的特点,

同时简介歌曲演唱者一一朱明瑛。

3、对比两首民歌,分别体验与表现

两首民歌分别听了两次后,学生对不同地方的民歌有了初步的

认识,然后让学生对这两首民歌进行对比,对比时可从不同地方的风

士人情入手(如:地理位置不同,方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等等),

然后到歌曲要素的分析上(如:结构不同,音调不同,节奏不同,演

唱方式不同等等),通过对比加深对不同地方民歌的认识。为使学生

对民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设计一些音乐活动,让学生有角色地

参与表演,如男生用简单的律动参与《新货郎》的歌曲体验(可用锣、

鼓、镖伴奏);女生表演《回娘家》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对作品的印象。

(第七课时)

1、看秧歌,激兴趣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陕北秧歌的舞蹈录像(没有多媒体设

备的学校可通过图片或利用老师、学生的资源来表演一段秧歌舞),

让学生初步感受陕北秧歌的舞蹈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秧歌的兴趣。老

师从介绍秧歌的表演形式自然导入歌曲的学习。

秧歌是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它起源于生产劳

动,后逐渐流传开来。它一般在举行庆典活动或盛大集会时表演,通

常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出现。

2、听歌曲说感受

(1)初听后要求学生说出歌曲的内容和歌曲的情绪。

(2)复听时要求学生说出歌曲伴奏中的打击乐器名称。

(3)在学生对歌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老师介绍歌曲创作的

小故事,加深学习的兴趣。

3、学歌曲配伴奏

可以先让学生把衬词部分唱会,然后再进行前四个乐句的视谱。

由于第三乐句出现带有装饰音的六度下行跳进音程,所以要注意这一

句的音准。演唱时要求吐字清晰,声音有弹性,速度快而不急,富于

激情,充满活力,把衬词“嗨来梅翠花,嗨来海棠花”唱得富于表情,

突出陕北秧歌的地方色彩。启发学生用打击乐器(如小堂鼓、钱、锣

等)为歌曲伴奏,编配一些能烘托气氛的节奏型(如

UoIX.xIOIX-),为歌曲的演唱增加

色彩。

4、唱歌曲舞秧歌

学会歌曲后,老师介绍秧歌,让学生了解秧歌是我国汉族流传

很广的民间舞蹈,其特点是热烈、豪放、动作优美。

随着老师的介绍,老师用提前准备好的红绸带进行秧歌舞蹈动

作的示范(老师本人或请班上一个舞蹈基础好的学生),全班参与学

走秧歌舞步的活动(主要是十字步),学会后边唱边表演《拥军秧歌》,

如场地允许的话,还可以边走边跳边唱边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进行表

演,渲染课堂学习的气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陕北民歌的韵味。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我国不同地区由于人

们生活的地理位置不同,生活习俗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不同地区有

不同的音乐风格。

第四单元校园歌曲

一、设计意图

“校园歌曲”这一栏安排在小学最后一学年,编者的意图是根

据小学学即将毕业的时段,以一首校园歌曲《校园里的小白杨》,来

表达学生对六年学习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校园、对同学、对老师的眷

恋之情。编者在这一单元内容的安排上,延续安排了学吹牧童笛(五)

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会在自学和与他人的

合作中,能更自主的安排时间和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二声部的吹

奏练习,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作品情感的抒发和表现的能力,对所学

的吹奏方法和新学的歌曲产生兴趣。为了从多角度去提高学生的音乐

素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课安排了有趣的“辨旋律,寻宝藏”的音

乐游戏,训练学生对音乐的听辨能力和对知识经验的运用能力。本课

侧重多角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从学唱歌曲《校园里的小白杨》和《外婆的澎湖湾》中,用

歌声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和对校园学习生活无限留恋的情感。

能用自己喜欢的音乐表现方式体验歌曲中的意境。

2、能用已积累的牧童笛吹奏经验,和本课学唱的歌曲和练习的

内容相结合,会吹奏自己喜欢的歌曲1至2首。

3、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辨旋律,寻宝藏”的音乐游戏活

动,能听辨旋律进行的不同方向,并能较准确地在行走方向上作出灵

敏的反应。

三、教学过程

、说一说:

课前让学生把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合影的照片带到课堂

上来。上课时,边用投影仪给大家看看照片,边让同学们说一说有关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故事。同时用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伴

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播放。

2、听一听:

聆听歌曲的范唱,聆听前可以设问:在歌曲中作者怎样表达自

己对外婆的思念?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有没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可以多听几遍,每遍都要有

不同的侧重点。

3、唱一唱:

这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较为流行,学生都比较熟悉,在范唱

的启示下较容易学唱,可以先唱歌词再唱曲谱。在曲调的学唱中以听

唱为主,有一些较难的节奏如"UUXXX”等,能合着教师的

钢琴伴奏唱就可以了。

4、议一议:

歌曲唱好后,可以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歌曲的处理,并说明理

由,同时让各小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设计伴奏,在设计时要激发学生

的想象力,不要只是用乐器打节拍,要能通过打击乐器更好的渲染歌

曲的情绪。

5、演一演:

让各小组的同学按照自己的设计边唱边表演,并用打击乐器为

歌曲伴奏。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考虑用卡拉。k的形式来演唱。演唱

时可以采取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

6、找一找:

为了拓展学生们的音乐视野,可以让学生课后找一找台湾校园

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叶佳修的其他作品。如:“乡间小路”、“垄

上行”、“爸爸的草鞋”、“赤足走在田域上”、“踏着夕阳归去”

等等,听其中一至二首,加深对台湾校园歌曲风格特点的了解。

(第二课时)

1.复习旧曲:

这是第五次牧童笛课,学生们已掌握了一定的吹奏技巧,在学

习新内容之前可以让学生先复习以前学过的曲子,巩固吹奏的技巧。

2.示范讲解:

老师吹奏“红河谷”给同学们听,让学生寻找乐曲中出现的新

音符,F调的“fa”。教师讲解“fa”音的吹奏方法,并给学生示范。

3、唱唱吹吹:

学生可以先练习“fa”音指法再轻声吹奏。“fa”吹好后就可

以练习F调的音阶,最后吹奏教材上的乐曲。乐曲吹奏时,先口唱谱

子手摸指法,待指法熟悉后再吹奏出声。

二声部的吹奏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可以先分声部练习,然后

师生各吹一个声部或让一个学生和老师合作吹奏,最后再让学生合

奏。也可以先唱曲谱再吹奏。吹奏时要注意声部的和谐和用气的均匀。

辨旋律,寻宝藏

1、听旋律,做动作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分清旋律的四种不同进行方式,可以用游戏

的方式来学习。例如,老师在琴上弹奏四种不同走向的旋律,学生用

起立、坐下、坐下起立再坐下、起立坐下再起立等四种姿势来表示,

或用手做飞机起飞、降落等手势来表示。还可以交换过来,学生弹琴

老师做动作或学生弹琴学生做动作等。总之,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能

较准确地听辨旋律的四种不同进行方式。

2、听旋律,找方向

在学生能较好地听辨旋律的进行方式后,再把旋律的进行方式

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联系起来。老师弹奏旋律学生用手来表示不同方

向,也可以让学生走动找方向,还可以分组选人进行听旋律找方向的

比赛。

3、听旋律,找宝藏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看清楚宝藏的位置,教师可以用卡纸做一个

大棋盘挂在黑板上,然后边弹旋律边引导学生寻宝藏,也可以让学生

弹琴,老师来找。

以上练习循序渐进,先进行两个方向的练习,学生适应后再逐

渐增加到四个方向。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听觉和反应能力。

(第三课时)

1、听音效,学连吹

学习牧童笛的连音吹奏技法,首先让学生通过听辨有连音线和

没有连线的发音效果,从听觉上感受不同的音效,然后再指导学生吹

奏连音,具体方法可参照书45页,练习时从两音连吹开始逐步增加

三音连吹、四音连吹、五音连吹,熟练后便可吹奏书上的练习曲。

2、练指法,吹旋律

学生学会连吹后,老师指导吹奏《康定情歌》、《长江之歌》

和《大海啊,故乡》等三首歌曲的旋律。吹奏前首先分别视谱,等学

生对乐曲旋律较熟悉后,方可进行吹奏旋律,另外要提醒学生注意有

连线的地方用连吹的方法吹奏。遇有难点的地方反复多练,注意保持

气息的稳定。

3、互配合,展成果

《大海啊,故乡》是一首二重奏,全班可分成AB两组进行练习,

待两组分别吹熟后再合奏,刚开始时速度不宜太快,力度为MP(中

弱),由老师或请一个学生做指挥,合奏配合默契后,进行演奏形式

的处理,如领奏、齐奏、合奏等,让学生有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

同时培养学习牧童笛的兴趣。

器乐进入课堂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手段之一,而牧童笛作为学具

辅助学习音乐也是音乐教学有效的途径,所以有使用牧童笛教学的学

校应长期坚持训练,尽可能每节音乐课抽出五分钟时间练习指法和吹

奏的技法,并经常性地用牧童笛演奏一些乐曲,这样才能有学习效果,

才能达到辅助学习音乐的目的。

(第四课时)

、说一说:

六年级的学生即将毕业,要离开相处了六年的老师和同学,因

此可以让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六年学习生活中记忆最深刻的人和事,

唤起同学们对校园、对同学、对老师的美好回忆。(在同学们发言时,

可以用歌曲的伴奏音乐作为背景音乐)

2、听一听:

第一次聆听歌曲《校园里的小白杨》,讨论歌曲中同学们是用

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校眷恋与热爱的,由此引出主题。再次聆听

歌曲,分析歌曲的结构特点。(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

几句;乐段和乐句之间有什么变化和联系。)分析的时候可以多听几

遍,但每遍都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3、唱一唱:

在学习A部分旋律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四小组来进行,让他们

独立学会识谱,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注意引导学生互相倾

听,评价应以鼓励为主。然后,可以用“歌曲接龙”的方法,分小组

接龙学唱各乐句。

B部分是二声部的和声,为了加强多声部学习,可以为其配上

简单的二声部铺垫练习,通过练习初步建立音程的听觉概念。当学生

会唱旋律后,老师再播放范唱录音,请学生说说有何不同?(有和声、

好听、很丰富……)引导学生也来试试。练习时可以采用分声部学唱,

再组合练习的方法进行。注意轻声演唱、互相倾听,尽可能使两个声

部和协统一。

4、议一议:

师生共同讨论歌曲的处理。可以让学生设计几种演唱形式,如

第一部分一个学生独唱,第二部分全班同学合唱;也可以分小组比赛,

每一组找四个同学唱第一部分,每一同学唱一句,第二部分小组合唱

等。演唱时可以边表演边唱。(演唱时要注意,第一部分四个乐句的

前半句大多为同音反复,显得活泼而俏皮;后半句的节奏舒展,旋律

悠扬,两者既形成对比,又要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第二部分具有副歌

性质,要唱得优美而舒展。)

5、找一找:

为了进一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还可以让学生去寻找中外各个

时期的毕业歌曲。这一练习可作为家庭作业来安排。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唱我国优秀的儿童歌

曲,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第五单元走近音乐大师(三)

——贝多芬

一、设计意图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延续第9册开辟的《走进音乐大

师》的栏目,在前面已向学生介绍了第一位音乐大师海顿及其代表作

品的基础上,本课向学生推出了第二位音乐大师贝多芬及其代表作

品。编者以故事的叙述方式,向学生介绍贝多芬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选择了其脍炙人口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和管弦乐曲《土

耳其进行曲》等欣赏作品,通过欣赏和参与欣赏的活动练习,让学生

了解贝多芬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本课安排了让学生走出教室参加音

乐会,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课的教学目标侧重于贝多芬生平及其

作品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喜爱贝多芬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的生平,并能从他的作品中获得审

美体验。

2、能哼唱和记住合唱《欢乐颂》的主题,能听辨出管弦乐曲《土

耳其进行曲》主题的不同变奏,并用自学的方式上网查找作品的相关

知识,能用打击乐器参与作品的欣赏。

3、能和家人或同学参加一次有意义的音乐实践活动或欣赏一场

音乐会,用自己的语言交流欣赏后的感想。

三、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感受作品;

因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合唱)第四乐章具有很强的震撼

力,所以直接用欣赏来导入课题,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走进音乐大师的

作品里,感受作品的气势、性格及情绪,体验音乐神奇的魅力。在这

个环节里,要求学生能说出歌曲的情绪、节奏特点、速度和演唱的类

型等,并谈谈自己听完此曲后的感受。

2、分析领悟,了解作者;

再听时能辨别出旋律的重复变化、色彩对比和重唱、合唱、管

弦乐队等不同的音色,分析和领悟作品的内涵,深入了解这个伟大作

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所表现的思想(自由、平等、博爱)。通过作品

的分析、介绍、感受和领会,引入到了解作者的环节上。根据教材

28—30页“贝多芬的故事四则”的介绍,学生分别进行阅读,分组

简单地介绍贝多芬的生平,让学生初步了解贝多芬坎坷的一生,并对

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用贝多芬自强不息的精神,鼓励学生不畏困难、

刻苦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3、学唱主题,体验情感;

前面的欣赏其实对歌曲的学习已经进行了铺垫,学生对主题旋

律已比较熟悉了,这时让学生直接视唱《欢乐颂》的主题旋律,然后

朗读歌词,同时简单介绍词作者席勒,老师用钢琴带唱,先慢后快,

注意唱好第三乐句最后一拍与第四乐句连线的时值,引导学生用赞颂

的语调、圆润激昂声音来演唱歌曲,体验作品那庄严而圣洁的感染力。

4、深入探索,扩充拓展;

《第九交响曲》是世界音乐宝库中最宏伟的作品之一,是贝多

芬创作生活的总结,是他以前八部交响曲中英雄思想的继续和发展。

《欢乐颂》是这部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把声乐放进交响曲

里,在贝多芬的那个时代是一种大胆的创造。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了

解作品,在教学中老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求学生收集关

于贝多芬的图片、音响、视频、作品、故事、格言等等的资料,利用

多媒体播放给全班的同学观看,并让学生自己介绍讲解,共享收集成

果,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达到扩充知识、拓展视野

的目的。

(第二课时)

1、初听乐曲,整体感受;

初听乐曲,学生整体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要求学生能听出乐

曲的速度、力度和情绪。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老师概括小结,并介

绍作品和作者,因上节课对贝多芬已有初步的了解,这项工作可提前

布置,让学生回家收集相关的资料做好准备,在课堂中让他们来介绍,

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2、结构分析,乐器伴奏;

在复听音乐前,老师用钢琴带领学生先把两个主题的前两个句

唱熟(教材第32页),然后静心聆听音乐,用笔边听边记乐曲的结

构(A+B+A+B+A+尾声),老师讲解标题内容与乐曲的关系,分析不同

主题乐曲的音乐形象,找出表现土耳其军队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的力

度的地方,学生可根据听后感发表自己对乐曲的见解。鼓励学生参与

音乐活动,要求学生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方法一:选择几种打击

乐器并分成两组,按书上的图谱进行伴奏;方法二:让学生自编节奏

型和自选乐器为乐曲进行伴奏;方法三:学生用打击乐器或拍身体的

各部位为乐曲伴奏。

3、参与活动,欣赏拓展;

再听时可设计一些音乐活动让学生参与,如随音乐的节奏用动

作表示不同的主题(如踏步、摆手、模仿敲鼓动作等)。为让学生加

深对此类乐曲的认识,还可以把与此曲齐名的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

曲》介绍给学生欣赏,并与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作比较,找出

共同点与不同之处(如节拍相同,情绪、速度基本相同,都表现出土

耳其音乐的特点等),让学生多角度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拓展音乐

视野。

4、自主探索,交流心得;

对名人的崇拜可以说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通

过以上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音乐大师贝多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此

时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一些音乐活动,如召开“赏析贝多芬音乐会”、

“我心中的贝多芬”、“乐圣一一贝多芬”、“制作一份关于贝多芬

的音乐小报”和“贝多芬作品知多少”的等专题活动,让学生走近音

乐大师,了解音乐大师的作品和顽强坚韧的一生,教育学生不畏艰难

困苦,树立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坚强意志。

按照教材33页的活动提示,鼓励每个学生选择参加一项音乐活

动,如参加学校合唱队、管乐队、民乐队、舞蹈队等,或者走出课堂,

去音乐厅欣赏音乐,采访音乐家或歌手,参加学校或社区的音乐表演,

自制小乐器等等的音乐活动,把参加活动的收获、心得、体会在课堂

上与班上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

第六单元感受音乐中的不同色调

一、设计意图

本册教材开辟了“感受音乐中的不同色调”这一新的栏目。编

者以一首节奏明快色调明朗的大调歌曲《我们多么幸福》和一首节奏

舒缓色调柔和的自然小调歌曲《妈妈之歌》进行对比学习,为今后学

习大小调式作铺垫。学唱这两首不同音乐色调的歌曲,能使学生从感

性到理性的学习过程,逐步建立对音乐色调的概念和懂得音乐色调的

含义。编者从整体感受歌曲的音调、听辨歌曲结束音到听辨音阶,再

从听音阶到写出音阶和辨出调色,逐步推进,让学生在自主式探索学

习中,学会自己归纳音阶的概念。在综合实践活动一栏内,编者围绕

音乐的色调这一知识点,安排了一首大小调的先后变化的管弦乐曲

《法朗多尔舞曲》的欣赏,让学生在分析和听辨其中色调变化的过程

中,学会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我们多么幸福》和《妈妈之歌》两首歌曲,能正

确体验和把握它们在音乐色调上的不同,并能用两种不同的情感表达

方式演唱和表现不同情绪的歌曲,背唱其中一首歌曲。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大小调音阶的排列,能正确听辨出

管弦乐曲《法朗多尔舞曲》中主题的调性变化。

3、掌握大小调音阶的排列,初步建立听辨大调和小调的色调感;

初步认识并了解音乐色调的含义,并能结合歌(乐)曲的学习和教材

练习,作出音乐色调的正确分辨。

三、教学过程

1、整体欣赏和部分欣赏相结合

先完整欣赏全曲,让学生对乐曲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再分

段欣赏,了解乐曲的结构和乐曲各音乐要素的变化;最后,再次完整

欣赏全曲,巩固所学内容,并结合律动和乐器伴奏进一步感受乐曲。

2、听唱相结合

出示乐曲的两个主题,聆听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的主题,在钢琴

的伴奏下哼唱旋律并学唱两个主题的曲调。

3、分析不同主题的音乐要素与对比欣赏相结合

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抓住两个主题的音乐要素进行分析和对比。

感受两个主题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

调式情绪速度

主题1大调庄严、雄壮中速

主题2小调欢快、活泼越来越快

4、欣赏与图谱相结合

在乐曲的欣赏过程中可以结合图谱来进行,让学生一边听音乐

一边用各种不同图形来画乐曲的曲式结构图。如,听到进行曲的曲调

时就画三角形,听到法郎多尔舞曲的曲调时就画圆形,听到两个曲调

交织在一起时就在圆形上面画上三角形,听到相同的曲调就画相同的

图形,听到不同的曲调就画不同的图形等。

在画图谱时,还可以让学生听辨乐器的音色。如果是乐队的合

奏,就把图形涂上颜色;如果是由弦乐演奏就在图形旁边加上一个提

琴的图形;如果是木管乐器演奏的就在图形旁加上一个木管乐器的图

形等。

5、伴奏与欣赏相结合

在欣赏时还可以结合打击乐器来进行。先让学生分别聆听两个

曲调,根据曲调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来伴奏;然后完整聆

听全曲,听到进行曲曲调和法郎多尔舞曲曲调时就分别用相对应的打

击乐器来伴奏。

6、欣赏与作曲家介绍相结合

作曲家的介绍可以参考教材中的作品分析内容。

(第二课时)

1、分别学唱两首不同色调的歌曲

在学习《我们多么幸福》这首歌曲时,可以先听范唱,感受歌

曲的情绪并划分歌曲的乐句,然后再分段学习。歌曲第一乐段的典型

节奏是3XXIXx-可以用这个节奏进行二声部节奏训练,并为第

一乐段伴奏。如:

旋律XXXXIXX-IXX-IXX-I

拍手X。0IX00IX00IX00I

I拍腿。丛XIoxxx|oxxx|orxx|

也可以根据乐句的变化改编伴奏。歌曲的第二乐段是二声部合

唱,演唱时要注意音准与声音的和谐以及唤气的统一。合唱部分连续

在高音区演唱,学生唱起来比较吃力,要注意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演唱

方法来唱。在演唱时还应该启发学生对歌曲进行处理,如根据歌曲内

容以及情绪的变化,适当改变歌曲的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

在学习《妈妈之歌》时,可以先提问:天底下每一个妈妈都

很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有很多。你的妈妈是怎么爱你的呢?学生

自由表达,回顾妈妈对自己的关爱。重复播放歌曲,让学生划分乐句,

同时请学生谈一谈歌曲中的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子女的。学生在熟听

歌曲后,自学歌谱,教师提示附点节奏与大跳音程。还可以用旋律接

龙的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旋律。同时让学生应用多种演唱形式演

唱歌曲,更好地感受小调歌曲的风格。学会歌曲后,可以让学生用《妈

妈之歌》的旋律改编歌词,把想写给妈妈的话编成歌词,再回家唱给

妈妈听,以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2、学会两首歌曲后,比较歌曲中的不同色调

在学会两首歌曲后,可让学生对两首歌曲中的起音、落音、主

要音等进行比较,归纳出《我们多么幸福》以“do、mi、sol”为主

要音,《妈妈之歌》以“la、do、mi”为主要音,从感性到理性,逐

步到听辨音阶、写出音阶,在此基础上再归纳音阶和大小调的概念。

如:老师出示表格,提出问题:这两首歌曲有何不同?提出问

题后,分小组展开讨论,将讨论结果填入空格中,并派代表讲解。在

学生讲解时,老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师生的交流,整体感受两

首歌曲的音调、音色、听辨歌曲结束音和写出音阶。

歌曲调式拍号情绪色彩结束音把歌曲中出现的音,由主音向上排成音自

■••

/门多么幸福大调3/4欢快明亮11234567123

妈妈之歌小调4/4抒情暗淡6

3、运用和巩固音乐色调的概念

结合36、37页上的练习,从看、听、写、说、唱到辨,层层推

进,除了听辨和写出教材上的《我们举杯》的音阶和调色,还可以补

充一些大小调的歌曲让学生听辨,巩固音乐色彩的知识,为今后学习

调式打好基础。

4、巩固和表现两首歌曲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这两首歌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让他

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再次进行表演。可以独唱、舞蹈、几人组合表演或

用乐器表现。在进行设计时,要求学生根据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合

理安排演唱形式和打击乐器的编配方法。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音乐的色调是由那些要素决定。

第七单元环球音乐探宝(七)

-----再游亚洲

一、设计意图

从第5册开始,编者围绕“音乐与文化”的主题,开设了音乐

与文化相结合的学习栏目《环球探宝》,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

文化和音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