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4∕T 0384-2024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54∕T 0384-2024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54∕T 0384-2024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54∕T 0384-2024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54∕T 0384-2024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4I II 3 3 3 4 5 9 9 10 1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3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播前准备、机械配置、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GB15618土壤环境NY/T648马铃薯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NY/T1925在用喷杆喷雾机质量评价技NY/T2706马铃薯打秧机质量评价技术NY/T3213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质量评价技术DB54/T0028无公害食品马铃薯生产4选择适宜机械化作业,集中连片且排灌方便的地块。地表平坦,地块平整,平整度≤10cm。前茬前茬残膜率≥20%时,需用残膜回收机械进行残膜回收。秸秆还田的地块,秸秆、根茬的长度不宜a)变温处理:将块茎放在4℃以下存放14d~21d,再放置18℃~25℃下至完全发芽为止。后风干,再置于18℃~25℃下发芽。休眠期已过、薯块已开始发芽的种薯不能使用。5薯块用混有多菌灵(约为种薯重量的0.3%)或甲霜灵(约为种薯重量的0.1%)的草木灰拌种。切刀建议采用7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作为配套动力,作业速度≤6km/h,旋耕深度≥8cm,作业质量应达6秋翻耕深应在16cm~22cm,春翻耕深应≥14cm,深浅一致,误差小于1.5cm;开闭垄距离≥40m,驾驶人员应进行过专业培训,辅助人员应做好起线器的起落工作,以及做好地膜,滴灌管的工作,一般土壤深约10cm处地温为7℃~8℃时即可播种。7基肥可根据牵引拖拉机的机型,选择牵引式或者悬挂式撒肥机。追肥可选马铃薯中耕施肥机,一次机械作业时,尽量保持匀速运行,速度小于5km/h。牵引动力≥95马力(70kw)。8在苗高10cm左右,尚未形成匍匐茎时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中耕培土深度可合理的深锄。第二次作业行数:4行;松土深度:10cm~15cm;工作幅宽:3.6m~5.5m),mm~300mm)和入土角度(0°~40°)。避免出现机械伤或者丢薯;9的薯块,在阴凉处静置20d~30d后,入库房的2/3,库房温度不高于5℃,定期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建立田间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