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教学中“以劳健心”的实践探究_第1页
平面设计教学中“以劳健心”的实践探究_第2页
平面设计教学中“以劳健心”的实践探究_第3页
平面设计教学中“以劳健心”的实践探究_第4页
平面设计教学中“以劳健心”的实践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云港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4年优秀论文评选平面设计教学中“以劳健心”的实践探究[摘要]:劳动教育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它具有独特且无法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在推进劳动教育的道路上,首要前提是强化劳动教育的融入意识。这种融入意识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接关系到劳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能否得到有效实施。只有深入理解和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确保劳动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入“以劳健心”的实践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关键字]:以劳健心平面设计图像图形处理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指导。劳动教育作为推动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不仅是立德树人战略的核心组成,更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必要手段。因此,增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实效,这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更是培养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的必经之路,应从探索劳动育人新模式、构建劳动教育新样态、注入劳动教育新活力和开创劳动教育新格局四个方面着力。一、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当前,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基于我的实际教学经验,我将从以下几个核心方面着手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以及教学思想,这四个方面将共同构成我优化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全面策略,对当前《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现状与问题所在进行深入剖析。(一)教学内容宽泛,实用性不强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目前采用的教材大多聚焦于Photoshop软件的操作指南,例如周建国主编的《边做边学PhotoshopCS6图像制作案例教程》,这些教材详细说明了PhotoshopCS6的使用方法和图像制作技巧。这本教材虽然注重实际操作和应用,通过典型实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使学生能在具体操作中掌握工具应用,但其编写时间较早,导致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市场发展的需求。教材中的案例往往陈旧,未能及时反映当前市场中的最新设计趋势和作品设计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接触到前沿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从而限制了他们的设计视野和创新能力。此外,教材中的案例在体现软件应用技能方面较为突出,但在把握大众审美和商务性方面则显得不足。对于学习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单纯掌握Photoshop软件操作技巧并不足够。他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商务素养,以便能够独立完成设计与构图,并创作出符合市场需求和审美标准的作品。然而,目前很多教材在美术学科相关知识方面涉及较少,这使得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由于缺乏创造力和设计能力,很多学生在完成作品时往往只能停留在模仿和复制的层面,难以展现出独特的创意和个性。这样的作品在市场竞争中很难脱颖而出,也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美术学科相关知识的渗透,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能力。同时,教材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反映市场的最新需求和趋势。(二)传统教学单调,趣味性不足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当前教学方式略显单调和过时。在常规的教学流程中,教师会利用教学软件来控制学生的电脑界面,详细解析案例并进行操作示范。随后,学生将独立操作,尝试复现案例效果。接着,教师会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细致评价,并挑选出佳作进行展示。最后,教师会布置拓展练习,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然而,这一流程在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和交流方面存在不足。尽管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时观察并指导,但受限于班级规模,无法全面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在这种大班教学环境下,部分学生可能因缺乏监督而分心于非学习活动。分班教学或小班教学确实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改进方案。将班级规模控制在20人左右,能够使教师更专注地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展,从而为他们提供更为及时和有效的指导,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依赖教师的操作演示,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缺乏探索和创新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提供的操作方法往往只是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方法和路径,以达到预期的图片效果。不仅能显著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还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从单一的操作演示转向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平面设计教育的需求。(三)评价方式单一,综合性不够当前,以武汉市财贸学校为例,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在教学评价上确实存在显著问题。主要问题体现在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和综合性评价不足。该校的《图形图像处理》课程评价标准模糊,缺乏明确的评判准则。学生的成绩主要基于软件基本工具的操作熟练度,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与设计能力的全面考量。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学生在从零基础起步到精通软件操作的蜕变过程中,大部分时间被用于基础技能训练,导致创新与设计能力的培养时间不足。其次,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设计及学习过程中,往往过于追求基础技能的掌握,而对提升创新与设计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作为一门强调实践操作的课程,《图形图像处理》理应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但现有的考核方式过于依赖期末上机考试,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中,考试成绩占据了过大的比重(80%),而平时成绩仅占20%,并且这部分评分的主观性较强,往往基于教师对学生日常表现的直观印象。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引发学生平时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对作业采取应付式完成的态度,仅在考试前进行临时突击。然而,这种突击学习的方式很难真实反映学生的技能水平,特别是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而言。长期以往,此种评价方式滋生恶性循环,考评单一促使学生敷衍学习,敷衍态度阻碍真正知识与能力的获取,最终导致就业时因技能不足而求职受挫。因此,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全面评价,对于提升《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二、劳动教学的目标正确把握劳动对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作用,认识到劳动不仅是人类起源的基石,更是价值、财富和美好生活的源泉。我们应尊重每一种劳动形式,特别是那些默默付出的普通劳动者,坚定地秉持劳动至上,赞美其为最崇高、最光荣、最美丽、最伟大的崇高价值观。为了塑造新时代的青年,我们首先要确保他们掌握基础的劳动技艺和知识,熟悉日常劳动工具的使用。期望通过劳动锻炼,学生们能提升体力、智力与创新力,同时培育卓越的设计思维、操作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胜任各类劳动任务。在劳动教育中,我们不仅要传授技能,更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幸福源于不懈的奋斗"乃是不变之真理。我们要承继并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传统美德,同时亦需倡导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这要求我们在劳动中以自觉、认真、负责、安全、规范的态度投入,逐步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珍视每一次劳动的收获,培养健康的消费习惯,是我们每个人应当坚守的底线。我们坚决抵制浪费行为,让每一份劳动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通过劳动教育,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热爱劳动,尊重每位劳动者,培育他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崇高劳动精神。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具备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的新时代青年,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青春力量。三、“以劳健心”更新教学内容对于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图形图像处理能力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能。传统上,Photoshop是处理图形图像的主要软件,然而,这一技能的培养往往融入专业课程中,图形图像处理能力的培养并非仅依赖于专门的劳动课程,而是渗透于学科间的融合之中。这种无形的渗透虽悄然影响,但也可能因监管难度而易于被忽视。在学校实践中,我们需要特别重视并强化对这一技能的评价,确保学生真正掌握并熟练运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图形图像处理能力。(一)尊重学生个体,强化基于学生体悟的表达交流在《图像图形处理》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应侧重于学生的劳动观念教育,着重于劳动价值观的塑造,这属于认知层面的培养。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在于凸显学生的自我体悟,并强化他们在体悟基础上的“评价”与“表达”。为了唤起学生的劳动权利意识、责任感以及积极参与的意愿,教师应首先尊重每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劳动教育中,教师应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个性化综合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热情参与。为确保劳动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我们需解决学生对劳动学习活动中权利与责任的认知问题,这需要制度的引导和体系的完善。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的自由活动场所和无限学习空间,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室的束缚,更为他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活动类型和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无限可能。(二)成立创意设计团队,突出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深入实践“以劳健心”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更新,更需要我们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操作与情感体验。特别是在《图像图形处理》这一核心课程中,成立创意设计团队并强调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是实现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关键环节。成立创意设计团队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际操作的平台,让他们在团队协作中体验劳动的价值。在这个团队中,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从构思、设计到制作,每个环节都需要学生付出努力和汗水。这一劳动过程不仅锤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与深厚的责任感。通过树立优秀工作典型,我们可以形成正向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创意设计团队中,每个学生的作品都会得到展示和评价。对于那些表现出色、作品优秀的同学,我们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这种正向激励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促进整个团队的学习氛围。同时,我们还要特别关注典型案例的研究。这些案例既可以是学生作品中的优秀代表,也可以是教学中的典型问题。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劳动教育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概括与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将学生在创意设计团队中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这套体系不仅要涵盖平面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融入“以劳健心”的实践研究,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操作、树立优秀典型、关注典型案例研究以及结合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概括与总结。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确保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三)“以劳健心”结合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教学的新时代,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采纳。通过课件的生动展示和视频播放,它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多媒体智慧黑板,将传统黑板与多媒体技术完美融合,在理论课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中,多媒体智慧黑板常用于教学初期,以生动的展示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精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与此同时,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名校在线课堂、网络共享教学视频以及优秀作品展示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在课后时间充分利用,进行自主的学习与探索。教师课前录制的短视频,精炼地讲解了课程的核心内容,为学生预习提供了有力支持。课堂上,教师不再重复讲述基础知识,而是将更多的时间用于与学生的辅导和交流,实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教师课前录制的“微课”。这些微课短小精悍,通常控制在8-10分钟,内容精炼且知识结构清晰。在《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中,我们仅针对难点和关键点制作微课,帮助学生分层次掌握知识。课堂上,教师可以集中精力解答学生的疑问,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和实效性。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我们已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重塑了学生们的学习体验与模式。学习互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教学和学习时间得到了更有效的分配。复习和测试也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从而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参考文献:[1]倪珺.基于分层合作模式的项目教学法初探--以中职影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