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福建省三明市五县联合质检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出卷单位:泰宁县第一中学)注意事项:请将所有〖答案〗填涂到答题卷中。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024年2月份以来,太阳已连续爆发三次大级别耀斑。完成下列小题。1.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观察本次太阳活动宜采用() A.肉眼直接观看 B.特制的日冕仪 C.射电望远镜 D.黑色墨镜2.耀斑爆发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全球的农业倾向于歉收 B.可见光增多 C.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 D.天气现象稳定〖答案〗1.C2.C〖解析〗【1题详析】耀斑爆发在色球层,太阳光会刺伤眼睛,无法用肉眼直接观看,A错;日冕仪是用来观看日冕层的,B错;黑色墨镜主要是过滤光球层的刺眼可见光部分,无法观测色球层,故D错;耀斑爆发过程喷射出大量高能带电粒子,需要用射电望远镜才能观察到,C正确。故选C。【2题详析】耀斑爆发过程喷射出大量高能带电粒子,主要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C正确;耀斑爆发与农业之间有一定相关性,但不一定导致农业歉收,A错误;可见光属于太阳辐射,耀斑属于太阳活动,二者之间没有影响,B错误;耀斑发生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带电粒子和辐射,这些物质以高速冲向地球,与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发生碰撞,可能产生热量,改变大气的温度分布,从而影响天气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故选C。在晴朗的天空中看到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身后边会出现一条或数条长长的“云带”。这是飞机排出来的废气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后,水汽凝结而成的特殊云系,多发在温度-41℃~-60℃之间。航空飞行界和航空气象学上称之为飞机尾迹,也叫“尾迹云”。下图为2023年10月31日在桂林市区拍摄的飞机尾迹。完成下面小题。3.飞机尾迹出现在大气层中的位置为() A.近地面 B.对流层 C.平流层 D.高层大气4.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估算桂林当日飞机尾迹出现的最低高度约为() A.4km B.7km C.10km D.14km5.研究发现,“尾迹”增多会加剧全球变暖,主要原因为()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B.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加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地面辐射过程中热量散失减少〖答案〗3.B4.C5.D〖解析〗【3题详析】由材料“这是飞机排出来的废气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后,水汽凝结而成的特殊云系,多发在温度-41℃--60℃之间。”可知,这大气层含有水汽多,温度在-41℃--60℃之间,推出是对流层,B正确,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水汽含量很少,CD错误,近地面气温不可能这么低,A错误,故选B。【4题详析】由材料可知,形成的高度的气温在-41℃--60℃之间,也即最低高度的气温为-41℃,按照气温垂直递减律: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再根据当地的时间2023年10月31日,可知纬度较低的桂林当地地面的气温大约在20℃,故可推算出最低高度大约为10km,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析】“尾迹”增多导致大气的反射增强,地面吸收的热量减少,气温下降,AB错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弱,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C错误;“尾迹”增多,使得地面辐射散失到宇宙空间的热量减少,气温上升,全球变暖,D正确。故选D。下图是除霾塔,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除霾塔与环境的温差大时,系统工作效率高。除霾塔主体由空气导流塔及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玻璃集热棚涂吸热保温涂层,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上铺鹅卵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示意图中符合除霾塔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7.“除霾塔”除霾工作效率最高的是() A.晴朗无风的夜晚 B.晴朗无风的白天 C.阴雨无风的白天 D.阴雨多风的夜晚〖答案〗6.B7.A〖解析〗【6题详析】除霾塔利用空气热升冷降原理,集热棚吸收太阳能增温,热空气上升,AC错误;经过净化后,清洁的空气从高空再下沉循环。故空气进入集热棚,通过导流塔使得气流上升,B正确,D错误,故选B。【7题详析】晴朗无风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降温剧烈,易造成逆温现象,近地面空气上升遇阻,受污染空气集聚,除霾塔利用白天收集的热量,在夜间主动散热,促使空气上升,从而实现对近地面受污染空气的净化,A正确;晴朗无风的白天,空气对流旺盛,空气中的污染物容易扩散稀释,“除霾塔”工作效率较低,B错误;阴雨无风的白天,太阳辐射弱,集热棚吸收的热量少,导流塔内空气增温不明显,上升空气较弱,净化效率低,且阴雨天气,伴随降雨,空气中的雾霾有部分会沉降至地表,C错误;阴雨多风的夜晚,多风的条件空气中的污染物容易扩散稀释,此时“除霾塔”工作效率较低,D错误。综上,A正确,排除BCD,故选A。穴珠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是含有饱和碳酸钙的浅水受到滴水等细微而持续的扰动时,水中的过饱和碳酸钙析出,附着沉积在砂粒、盐粒等介质周围,并层层增长形成的球状体。下图是贵州某溶洞中的穴珠。完成下面小题。8.形成穴珠需要() A.相对平坦的浅层水 B.水中杂质含量较少 C.流动较快的浅层水 D.水从洞底缓慢渗出9.形成穴珠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堆积 B.流水溶蚀 C.化学沉积 D.球状风化10.与穴珠成因相似的景观是() A.石林 B.石芽 C.溶洞 D.石笋〖答案〗8.A9.C10.D〖解析〗【8题详析】结合材料“含有饱和碳酸钙的浅水”可知,形成穴珠需要相对平坦的浅层水,A正确;“附着沉积在砂粒、盐粒等介质周围”可知水质需要一定含量的杂质,B错误;“受到滴水等细微而持续的扰动”说明水体流动较慢,且水位滴水,不是从洞底缓慢渗出的,CD错误。故选A。【9题详析】结合材料“是含有饱和碳酸钙的浅水受到滴水等细微而持续的扰动时,水中的过饱和碳酸钙析出,附着沉积在砂粒、盐粒等介质周围,并层层增长形成的球状体。”可知穴珠是在地下河溶洞滴水坑中形成的具有同心圆结构的球状碳酸钙沉积物,形成穴珠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化学淀积,C正确,A错误;流水溶蚀是侵蚀作用,B错误;风化是对岩石的一种破坏作用,D错误。故选C。【10题详析】结合上题可知,形成穴珠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化学淀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石林、石芽、溶洞均属于喀斯特溶蚀地貌,而石笋属于化学淀积地貌,D正确,ABC错误。故选D。人口机会窗口期是人口年龄结构有利于经济发展,劳动力供给充足,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一段时期。下图示意1990~205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变化(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我国最佳人口机会窗口期是() A.Ⅰ时期 B.Ⅱ时期 C.Ⅲ时期 D.Ⅳ时期12.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变化的直接影响是() A.抚养负担加重 B.人均收入降低 C.经济水平提高 D.就业岗位增加13.由于人口机会窗口期的地区差异,地区间将发生明显的()①人口迁移②文化趋同③资源调配④产业转移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答案〗11.B12.A13.B〖解析〗【11题详析】由材料“人口机会窗口期是人口年龄结构有利于经济发展,劳动力供给充足,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一段时期”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最多。劳动年龄人口增速越大代表增长速度越快,大于0表示劳动人口总量增加,小于0表示劳动人口总量减少,而劳动年龄人口最多时是增长趋势下降且增速趋近于0。读图可知,Ⅱ时期增速由大于0转为等于0,因此该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最多,是我国最佳人口机会窗口期,B正确,排除ACD。故选B。【12题详析】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小于0,劳动年龄人口收入小于支出,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人口老龄化加快,将直接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抚养负担加重,A正确;人均收入、经济水平及就业岗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变化带来的影响,BCD错误。故选A。【13题详析】发达地区人口机会窗口期结束较早,劳动力资源短缺现象较严重,将吸引大量劳动力迁移,且为降低劳动力成本,发达地区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欠发达地区转移,①④对,B正确;人口机会窗口期的地区差异,地区间将进行劳动力的迁移或产业转移,不同的文化会进行交流而不是趋同,与资源调配无关,②③错,ACD错误。故选B。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部分区域功能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图示商铺布局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原因是() A.位于道路两侧,有利于商铺进货 B.位于主城区域,商品品类多 C.位于学校附近,学生消费水平高 D.位于道路两侧,人流量较大15.从人口流动路径角度看,图中M、N两地合理的商业布局是()①N地布局果蔬超市②M地布局果蔬超市③M地布局早餐店④N地布局早餐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4.D15.B〖解析〗【14题详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商铺主要分布在道路两侧和学校附近,主要是因为道路两侧人流量较大,且学生数量较多,有利于商品销售,D正确,ABC错。故选D。【15题详析】由图并结合实际情况可知,N地位于返回住宅区路线的右侧,人流多为下班(放学)回家的居民,在此地布局果蔬超市,便于居民购买蔬菜瓜果等日用品携带回家,①正确,④错;M地位于住宅区向主城区的路线右侧,此时人流多为上班(上学)的居民,此处布局早餐店,便于居民购买早餐,②错,③正确。①③组合正确,故选B。下图为某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的独有的“福”字,将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据此完成以下各题。16.不同的文化、代表性建筑都具有区域特色。图示①~④四个“福”字中最可能代表上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7.⑤表示的是福建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下列与该建筑形成相符的自然条件是() A.植被稀疏,河网密布 B.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C.气候湿润,夏季炎热 D.地形开阔,降水集中〖答案〗16.B17.C〖解析〗【16题详析】①图为蒙古包,应代表内蒙古自治区,A错误。上海为国际化大都市,东方明珠塔是其代表性建筑,故②代表上海,B正确。③图由竹子和熊猫组成,应代表四川,C错误。④图中有傣族的孔雀舞,还有云彩,应代表云南,D错误,故选B。【17题详析】福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A错误。福建地形以丘陵为主,山河相间多形容我国横断山区,且福建为季风气候,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较少,季节变化大,B错误。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夏季气温高,冬季较为温和,C正确。福建多丘陵地形,地形开阔一般指平原地形,D错误。故选C。新疆多语种地名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新疆各民族人民长期聚居和杂居融合的映射,其形成与海拔、坡度以及当地生产方式密切相关,下图为新疆各语种地名海拔区间占比统计图,其中汉语地名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3.82%。完成下面小题。18.由图中信息可知,新疆() A.蒙古语地名在各海拔较均衡 B.各海拔以维吾尔语地名为主 C.维吾尔语地名占比1500~2000米最多 D.历史上蒙古族在此定居最早19.推测历史上新疆汉族人口主要分布在() A.山间高平原地区 B.盆地中央 C.冲洪积平原地区 D.中低山区20.新疆的蒙古语地名中自然类地名占八成以上,且以涉水类地名为主,其主要原因是() A.新疆曾经气候湿润 B.蒙古族传统习惯逐水草而居 C.新疆多季节性河流 D.希望所至所居之处水草丰美〖答案〗18.A19.C20.B〖解析〗【18题详析】读图可知,蒙古语地名在各海拔较均衡,基本在10%以下,A正确;<500m处以汉语地名为主,B错误;海拔最高处以维吾尔地名为主,C错误;无法反映在此最早定居的居民其民族的相关信息,D错误;故选A。【19题详析】由材料可知,其中汉语地名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3.82%,根据图形信息,新疆地名中汉语地名数量最多,且主要分布在500米以下地区,历史上迁入新疆的汉族人口主要从事农耕业,因此在地域选择上偏向于适宜农耕、便于灌溉的河流沿岸及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区,C正确;汉语地名在海拔较高处占比较低,山间高平原地区、盆地中央、中低山区都不是历史上汉族的主要分布地区,ABD错误。故选C。【20题详析】新疆的蒙古语地名中自然类地名占八成以上,且以涉水类地名为主,是因蒙古族为游牧民族,传统习惯为逐水草而居,B正确;新疆地区气候湿润时期较早,当时该地人口分布很少,A错误;多季节性河流不是以涉水类命名的主要原因,需有人类活动才会出现地名命名,C错误;新疆游牧民族多逐水草而居,故以涉水类地名为主,而不是希望所至所居之处水草丰美而命名,D错误。故选B。数据服务企业为了给用户最好的体验,需要配置上千台服务器确保系统稳定。我国的数据服务企业往往把数据中心建在远离发达地区的高纬度或者高海拔地区,但是我国大多数数据需求客户又需要服务中心提供低延时服务。2022年年底,我国首个海底数据舱(如图)在海南建成,其应用水深超过30m,重量达1300t,罐体直径达3.6m,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数据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我国首个海底数据中心建在海南的原因是() A.海域面积广 B.距主要市场近 C.海底地质稳定 D.海水水质优22.一般而言,海底数据中心相比于陆上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是() A.传输速度快 B.技术难度低 C.稳定性更好 D.使用寿命长23.数据服务企业所具有的特点不包括() A.服务范围广 B.创新能力强 C.发展速度快 D.安全程度高〖答案〗21.B22.C23.C〖解析〗【21题详析】我国四大海域均有足够的海域面积和地质稳定的海底用于建设海底数据中心,AC错误;海南省经济发展快,对数据处理需求量大,加上海南临近珠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数据储存和处理需求量大,首个海底数据中心建在海南可以靠近主要市场距,B正确;海水水质对数据中心建设影响小,D错误。故选B。【22题详析】据材料可知,我国的数据服务企业往往把数据中心建在远离发达地区的高纬度或者高海拔地区,海底环境温度较低且稳定,不易受外界干扰,服务器稳定性更好,C正确;海底数据中心相比于陆上数据中心,两者的传输速度差异不大,A错误;建设和运营海底数据中心,要解决水下密封、防腐蚀、通信技术等一系列复杂工程和技术问题,技术难度更高,B错误;海水的腐蚀性强,设备要保障抗腐蚀的能力,海底数据中心的使用寿命优势不明显,D错误。故选C。【23题详析】数据服务企业发展速度与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能力有关,发展速度快不是数据服务企业的特点,C符合题意;大数据行业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行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排除AB;由于数据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数据服务企业一般具备严格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通常会采取各种安全措施,如加密、访问控制、审计和监管,以确保客户数据的安全性,排除D。故选C。2024年初,黑龙江省抚远市的蔓越莓在一夜之间红遍全网。蔓越莓原产于北美,为矮蔓藤植物,2010年抚远市引进种植,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其收获主要采用湿收法,即先向农田灌水、聚拢果实,再采用新型机械收集漂浮于水面上的果实(如下图)。2022年抚远市的蔓越莓种子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一同返回地面,创下了国内首个蔓越莓“太空育种”的先例。完成下面小题。24.与传统的采摘机干收法相比,新型机械湿收法最突出的优势是() A.提高采摘效率 B.减少人力投入 C.保留新鲜口感 D.延长储存时间25.抚远市蔓越莓“太空育种”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提升抚远市蔓越莓的产量 B.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 C.提高抚远市蔓越莓的品质 D.扩大我国蔓越莓种植面积〖答案〗24.A25.B〖解析〗【24题详析】阅读材料分析可知,干收法需要采摘机一株株摘取,而湿收法是农田灌水、聚拢、收集漂浮于水面上的果实,其主要优势是大大的提高了采摘效率,A正确;都是机械收获,投入人力变化不大,B错误;延长储存时间、保留新鲜口感与收取的方式关系不大,与冷藏保鲜技术相关,故CD错误。故选A。【25题详析】由于蔓越莓原产于北美,即使在抚远市种植,可种子依旧是出自北美,为了使蔓越莓原种不受国外控制,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种,抚远的蔓越莓太空育种项目搭载神舟14号飞船进入了中国太空空间站,一款拥有着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蔓越莓种子诞生,由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提升蔓越莓的产量、提高蔓越莓的品质、扩大蔓越莓种植面积是“太空育种”后,我国有了自主知识产权,所产生的可能间接影响,故ACD排除。故选B。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12月1日下午,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实验6”科考船顺利返抵广州新洲码头,圆满完成2023年东印度洋综合科学考察共享航次科考任务。我国东印度洋共享航次科考已开展了12个年头,已经成功获得了上层海洋环流年际变化特征和近海底海流的基本运动特征。巽他海峡(如下左图)是爪哇海与东印度洋进行海水交换的西部通道,爪哇海的海表面常年高于印度洋一侧。下面右图为爪哇海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示意图。(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爪哇海的表层海水性质。(2)判断巽他海峡表层海水流动方向及其性质。(3)阐释在深度500米内,爪哇海表层海水密度的变化特点及其原因。〖答案〗(1)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表层海水温度较高;海域较为封闭,全年降水多,加上周围河流的淡水注入量多,表层盐度较低;表层海水温度较高,表层海水密度较低。(2)流向:爪哇海流向印度洋(或自东北向西南流动)。性质:暖流。(3)变化特点: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迅速上升。原因:爪哇海纬度偏低,海域表层接受太阳辐射多;表层到500米深度之间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差异大,海水温度变化大,导致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迅速上升。〖解析〗本题以海洋科考为情境素材,围绕海水性质与运动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析】海水的性质主要包括温度、盐度和密度三个方面。爪哇岛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表层海水温度较高;海域较为封闭,全年降水多,加上周围河流的淡水注入量多,表层盐度较低;表层海水温度较高,表层海水密度较低。【小问2详析】结合材料所知,巽他海峡是爪哇海与东印度洋进行海水交换的西部通道,爪哇海的海表面常年高于印度洋一侧。因此该海峡的表层海水流向为爪哇海流向印度洋(或自东北向西南流动),性质为暖流。【小问3详析】结合爪哇海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示意图可知,在500米深度范围内,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迅速上升。具体原因是爪哇海纬度偏低,海域表层接受太阳辐射多;表层到500米深度之间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差异大,海水温度变化大,导致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迅速上升。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4月的一天,宁夏中卫市某学校学生来到当地环香山地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环香山地区海拔1600~1800米,年降水量不足180毫米,蒸发量却达2400毫米,太阳能资源丰富,建有光伏产业园。材料二: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坡地的砂石上“摆”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左图)。经过了解,这是当地农民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创造的“砂田”耕作方式。同学们对环香山地区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进行了测量,并绘制了示意图(右图)。材料三:砂田种植西瓜,产量高、品质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一些瓜农为追求高产,不合理施肥、灌溉微咸水以及连年重茬种植,导致砂田退化。同学们了解到,宁夏政府已经提出要逐步有序退出砂田瓜种植。(1)结合材料一,分析环香山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比较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差异,并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砂田耕作方式的好处。(3)结合材料三,从土壤退化角度说明宁夏政府要求退出砂田瓜种植的原因。〖答案〗(1)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夏季日照时间长。(2)差异:同一深度砂田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裸田;随着深度增加,砂田土壤含水量变化小,裸田土壤含水量变化大;
好处:砂石覆盖层可以阻隔阳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砂田增加地表粗糙程度,削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3)不合理施肥会导致土壤板结;长期灌溉微咸水会导致土壤盐渍化;连年重茌种植会导致土壤养分失调。〖解析〗本题以宁夏中卫市砂田西瓜种植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农业区位因素、水循环、土壤退化等内容,考查学生阅读图文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地理综合思维的素养。【小问1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太阳能资源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拔、天气、日照时长等。环香山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当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距离海洋遥远、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燥、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根据文字材料可知,当地海拔1600~1800米,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当地纬度较高,夏季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夏季时当地日照时间较长。【小问2详析】差异:读图可知差异是砂田土壤含水量折线位于裸田土壤含水量折线的右侧,说明砂田土壤含水量大于裸田土壤含水量;在深度为10cm时砂田土壤含水量约为12%、裸田土壤含水量约为7%,在深度为40cm时砂田土壤含水量约为16%、裸田土壤含水量约为14%,说明深度都增加30cm,砂田土壤含水量增加2%、裸田土壤含水量增加7%,判断砂田土壤含水量变化小、裸田土壤含水量变化大。好处:根据材料可知好处是环香山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80毫米、蒸发量达到2400毫米,水资源十分紧张,在坡地上覆盖砂石能够阻隔太阳辐射,从而减弱土壤水分的蒸发,保留土壤水分;同时,砂石增加了地表的粗糙程度,能够阻拦地表径流,增加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径流的时间,增加下渗量,从而增加土壤水分。【小问3详析】根据文字材料可知宁夏政府退出砂田瓜种植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施肥、灌溉微咸水以及连年重茬种植,导致砂田退化,具体展开分析不合理施肥、灌溉微咸水以及连年重茬种植对土壤退化的影响即可,长期偏施单一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化和土壤板结;微咸水灌溉会导致土壤中盐分的积累,长时间会形成土壤盐渍化;作物重茬种植会导致土壤中植物偏好的营养元素缺失,也会使植物不喜或有害的元素富集。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春节,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成了风靡全国的“新年战袍”。起源于汉代,流行于明、清的马面裙(右图),突出了裙子前摆的马头图案,褶皱丰富,裙摆较大,飘逸洒脱,是中国古代女性服饰中的代表。山东省曹县原本是传统的农业县,在电商浪潮中成为全国最大的演出服生产基地,现今紧跟传统文化兴起的潮流,不断引进新技术和设备,形成了完整的马面裙设计、生产、销售体系,成为我国最大马面裙生产基地,但用布需从浙江等地“异地取材”。春节期间,拥有大量的电商企业和网店的曹县,马面裙销售额达3亿元。下左图示意曹县位置。(1)简析山东省曹县成为我国最大马面裙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2)指出曹县马面裙用布需从浙江等地“异地取材”的原因。(3)当前,曹县政府在马面裙生产企业的发展上,提出向“精而专”的方向发展,获取溢价效益的发展思路,请你为这一思路出谋划策。〖答案〗(1)产业链较完整,生产效率高;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加之政府的支持,综合成本低;曹县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抓住了传统文化兴起的机遇;新技术和设备提高了产品质量,满足了市场对多样化和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曹县拥有大量的电商企业和网店,销售渠道便捷,市场广阔。(2)纺织布料产业投资大,成本回收慢;技术人才引进投入高,环保要求高,从浙江等地运进布料,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3)深入挖掘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增加产品的文化艺术溢价;使用高端面料,并改进生产工艺,提升马面裙的舒适度和耐用性,专注于马面裙的高端市场;通过市场营销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为产品赋予更高的品牌价值;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通过定制服务获取更高的溢价;将马面裙推向国际市场。吸引更多海外消费者。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研发新产品,跟踪市场趋势,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变化,保持产品的新鲜感和竞争力。〖解析〗本题以曹县位置图以及马面裙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小问1详析】山东省曹县成为我国最大马面裙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从工业区位因素中的劳动力、产业链、传统文化、产品质量、电商等方面入手。劳动力:当地地处县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加之政府的支持,综合成本低;产业链因素:“形成了完整的马面裙设计、生产、销售体系”,说明产业链较完整,生产效率高;起源于汉代,流行于明、清的马面裙在曹县早有生产,曹县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抓住了传统文化兴起的机遇;新技术和设备提高了产品质量,满足了市场对多样化和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曹县拥有大量的电商企业和网店,销售渠道便捷,市场广阔。【小问2详析】曹县马面裙用布需从浙江等地“异地取材”的原因主要从纺织布料产业的投资、技术、环保要求等方面分析。资金方面:纺织布料产业投资大,成本回收慢;马面裙用布技术含量高,需要技术人才引进投入高,环保要求高;临近浙江,从浙江等地运进布料,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小问3详析】“精而专”方向要从文化艺术溢价、个性化、高端化、新产品方面论述,深入挖掘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相当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产品的文化艺术溢价;使用高端面料,并改进生产工艺,提升马面裙的舒适度和耐用性,提高产品品质,专注于马面裙的高端市场;通过市场营销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为产品赋予更高的品牌价值,提高产品市场影响力;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通过定制服务获取更高的溢价,同时也开拓了市场;将马面裙推向国际市场,吸引更多海外消费者,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研发新产品,跟踪市场趋势,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变化,保持产品的新鲜感和竞争力。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全桥长2440米,宽22.5米,根据当地环境将大桥设计为6塔中央单索面矮塔斜拉桥,以降低塔高,减轻桥梁自重。该桥跨越亚德里亚小斯通湾,此处是欧洲仅剩的、为数不多的几个牡蛎、蛤蜊、贻贝的天然栖息地之一。佩列沙茨半岛风景优美,是该区域重要的旅游胜地。(1)结合图文材料,推测工程师们降低塔高、减轻桥梁自重的原因。(2)简述佩列沙茨大桥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问题。(3)阐述佩列沙茨大桥建成通车后对克罗地亚的有利影响。〖答案〗(1)该地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质结构不稳定,有抗震要求;位于盛行西风带,海上风力大,有抗风要求;该海湾为重要天然贝类栖息地,没有大量航船经过;从桥梁建设的经济实用和美观角度出发,减少材料用量、降低施工难度以及未来的维修费用等。(2)海洋地质环境复杂;海上施工空间狭窄;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地的语言、文化和风俗的差异;海上风浪大,施工难度大等(3)使克罗地亚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更加紧密;促进克罗地亚经济发展;便利当地民众出行;带动大桥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使克罗地亚领土完整。〖解析〗本题以“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交通运输方式建设的原因、大桥建设时的困难、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析】依据图文材料分析工程师们之所以降低塔高、减轻桥梁自重的原因在于:该地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为了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需要降低塔高,减轻桥梁自重;该地区位于盛行西风带,海上风力较大,降低塔高可以减小风阻,提高桥梁的稳定性;该海湾为重要天然贝类栖息地,降低塔高可以减少对这些生物的影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降低塔高、减轻桥梁自重可以减少材料用量,降低施工难度和未来的维修费用,同时也能保持桥梁的美观。【小问2详析】依据所学知识及结合大桥所在位置可知,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问题有:海洋地质环境复杂:海洋地质环境与陆地不同,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给桥梁建设带来挑战;海上施工空间狭窄:在海上进行桥梁建设,施工空间有限,增加了施工难度;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语言、文化和风俗的差异: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工程建设,需要考虑到语言、文化和风俗的差异,这可能会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海上风浪大:海上风浪大,施工难度大,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等等。【小问3详析】佩列沙茨大桥建成通车后对克罗地亚的有利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提高互联互通:大桥的建成通车可以加强克罗地亚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提高互联互通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大桥的建设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克罗地亚经济的增长;便利民众出行:大桥的建成通车可以方便当地民众的出行,提高出行效率;带动旅游业发展:大桥周边地区的风景优美,大桥的建成通车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完整领土:大桥的建设可以使克罗地亚的领土更加完整,增强国家的凝聚力。福建省三明市五县联合质检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出卷单位:泰宁县第一中学)注意事项:请将所有〖答案〗填涂到答题卷中。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024年2月份以来,太阳已连续爆发三次大级别耀斑。完成下列小题。1.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观察本次太阳活动宜采用() A.肉眼直接观看 B.特制的日冕仪 C.射电望远镜 D.黑色墨镜2.耀斑爆发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全球的农业倾向于歉收 B.可见光增多 C.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 D.天气现象稳定〖答案〗1.C2.C〖解析〗【1题详析】耀斑爆发在色球层,太阳光会刺伤眼睛,无法用肉眼直接观看,A错;日冕仪是用来观看日冕层的,B错;黑色墨镜主要是过滤光球层的刺眼可见光部分,无法观测色球层,故D错;耀斑爆发过程喷射出大量高能带电粒子,需要用射电望远镜才能观察到,C正确。故选C。【2题详析】耀斑爆发过程喷射出大量高能带电粒子,主要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C正确;耀斑爆发与农业之间有一定相关性,但不一定导致农业歉收,A错误;可见光属于太阳辐射,耀斑属于太阳活动,二者之间没有影响,B错误;耀斑发生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带电粒子和辐射,这些物质以高速冲向地球,与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发生碰撞,可能产生热量,改变大气的温度分布,从而影响天气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故选C。在晴朗的天空中看到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身后边会出现一条或数条长长的“云带”。这是飞机排出来的废气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后,水汽凝结而成的特殊云系,多发在温度-41℃~-60℃之间。航空飞行界和航空气象学上称之为飞机尾迹,也叫“尾迹云”。下图为2023年10月31日在桂林市区拍摄的飞机尾迹。完成下面小题。3.飞机尾迹出现在大气层中的位置为() A.近地面 B.对流层 C.平流层 D.高层大气4.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估算桂林当日飞机尾迹出现的最低高度约为() A.4km B.7km C.10km D.14km5.研究发现,“尾迹”增多会加剧全球变暖,主要原因为()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B.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加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地面辐射过程中热量散失减少〖答案〗3.B4.C5.D〖解析〗【3题详析】由材料“这是飞机排出来的废气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后,水汽凝结而成的特殊云系,多发在温度-41℃--60℃之间。”可知,这大气层含有水汽多,温度在-41℃--60℃之间,推出是对流层,B正确,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水汽含量很少,CD错误,近地面气温不可能这么低,A错误,故选B。【4题详析】由材料可知,形成的高度的气温在-41℃--60℃之间,也即最低高度的气温为-41℃,按照气温垂直递减律: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再根据当地的时间2023年10月31日,可知纬度较低的桂林当地地面的气温大约在20℃,故可推算出最低高度大约为10km,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析】“尾迹”增多导致大气的反射增强,地面吸收的热量减少,气温下降,AB错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弱,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C错误;“尾迹”增多,使得地面辐射散失到宇宙空间的热量减少,气温上升,全球变暖,D正确。故选D。下图是除霾塔,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除霾塔与环境的温差大时,系统工作效率高。除霾塔主体由空气导流塔及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玻璃集热棚涂吸热保温涂层,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上铺鹅卵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示意图中符合除霾塔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7.“除霾塔”除霾工作效率最高的是() A.晴朗无风的夜晚 B.晴朗无风的白天 C.阴雨无风的白天 D.阴雨多风的夜晚〖答案〗6.B7.A〖解析〗【6题详析】除霾塔利用空气热升冷降原理,集热棚吸收太阳能增温,热空气上升,AC错误;经过净化后,清洁的空气从高空再下沉循环。故空气进入集热棚,通过导流塔使得气流上升,B正确,D错误,故选B。【7题详析】晴朗无风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降温剧烈,易造成逆温现象,近地面空气上升遇阻,受污染空气集聚,除霾塔利用白天收集的热量,在夜间主动散热,促使空气上升,从而实现对近地面受污染空气的净化,A正确;晴朗无风的白天,空气对流旺盛,空气中的污染物容易扩散稀释,“除霾塔”工作效率较低,B错误;阴雨无风的白天,太阳辐射弱,集热棚吸收的热量少,导流塔内空气增温不明显,上升空气较弱,净化效率低,且阴雨天气,伴随降雨,空气中的雾霾有部分会沉降至地表,C错误;阴雨多风的夜晚,多风的条件空气中的污染物容易扩散稀释,此时“除霾塔”工作效率较低,D错误。综上,A正确,排除BCD,故选A。穴珠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是含有饱和碳酸钙的浅水受到滴水等细微而持续的扰动时,水中的过饱和碳酸钙析出,附着沉积在砂粒、盐粒等介质周围,并层层增长形成的球状体。下图是贵州某溶洞中的穴珠。完成下面小题。8.形成穴珠需要() A.相对平坦的浅层水 B.水中杂质含量较少 C.流动较快的浅层水 D.水从洞底缓慢渗出9.形成穴珠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堆积 B.流水溶蚀 C.化学沉积 D.球状风化10.与穴珠成因相似的景观是() A.石林 B.石芽 C.溶洞 D.石笋〖答案〗8.A9.C10.D〖解析〗【8题详析】结合材料“含有饱和碳酸钙的浅水”可知,形成穴珠需要相对平坦的浅层水,A正确;“附着沉积在砂粒、盐粒等介质周围”可知水质需要一定含量的杂质,B错误;“受到滴水等细微而持续的扰动”说明水体流动较慢,且水位滴水,不是从洞底缓慢渗出的,CD错误。故选A。【9题详析】结合材料“是含有饱和碳酸钙的浅水受到滴水等细微而持续的扰动时,水中的过饱和碳酸钙析出,附着沉积在砂粒、盐粒等介质周围,并层层增长形成的球状体。”可知穴珠是在地下河溶洞滴水坑中形成的具有同心圆结构的球状碳酸钙沉积物,形成穴珠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化学淀积,C正确,A错误;流水溶蚀是侵蚀作用,B错误;风化是对岩石的一种破坏作用,D错误。故选C。【10题详析】结合上题可知,形成穴珠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化学淀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石林、石芽、溶洞均属于喀斯特溶蚀地貌,而石笋属于化学淀积地貌,D正确,ABC错误。故选D。人口机会窗口期是人口年龄结构有利于经济发展,劳动力供给充足,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一段时期。下图示意1990~205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变化(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我国最佳人口机会窗口期是() A.Ⅰ时期 B.Ⅱ时期 C.Ⅲ时期 D.Ⅳ时期12.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变化的直接影响是() A.抚养负担加重 B.人均收入降低 C.经济水平提高 D.就业岗位增加13.由于人口机会窗口期的地区差异,地区间将发生明显的()①人口迁移②文化趋同③资源调配④产业转移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答案〗11.B12.A13.B〖解析〗【11题详析】由材料“人口机会窗口期是人口年龄结构有利于经济发展,劳动力供给充足,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一段时期”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最多。劳动年龄人口增速越大代表增长速度越快,大于0表示劳动人口总量增加,小于0表示劳动人口总量减少,而劳动年龄人口最多时是增长趋势下降且增速趋近于0。读图可知,Ⅱ时期增速由大于0转为等于0,因此该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最多,是我国最佳人口机会窗口期,B正确,排除ACD。故选B。【12题详析】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小于0,劳动年龄人口收入小于支出,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人口老龄化加快,将直接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抚养负担加重,A正确;人均收入、经济水平及就业岗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变化带来的影响,BCD错误。故选A。【13题详析】发达地区人口机会窗口期结束较早,劳动力资源短缺现象较严重,将吸引大量劳动力迁移,且为降低劳动力成本,发达地区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欠发达地区转移,①④对,B正确;人口机会窗口期的地区差异,地区间将进行劳动力的迁移或产业转移,不同的文化会进行交流而不是趋同,与资源调配无关,②③错,ACD错误。故选B。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部分区域功能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图示商铺布局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原因是() A.位于道路两侧,有利于商铺进货 B.位于主城区域,商品品类多 C.位于学校附近,学生消费水平高 D.位于道路两侧,人流量较大15.从人口流动路径角度看,图中M、N两地合理的商业布局是()①N地布局果蔬超市②M地布局果蔬超市③M地布局早餐店④N地布局早餐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4.D15.B〖解析〗【14题详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商铺主要分布在道路两侧和学校附近,主要是因为道路两侧人流量较大,且学生数量较多,有利于商品销售,D正确,ABC错。故选D。【15题详析】由图并结合实际情况可知,N地位于返回住宅区路线的右侧,人流多为下班(放学)回家的居民,在此地布局果蔬超市,便于居民购买蔬菜瓜果等日用品携带回家,①正确,④错;M地位于住宅区向主城区的路线右侧,此时人流多为上班(上学)的居民,此处布局早餐店,便于居民购买早餐,②错,③正确。①③组合正确,故选B。下图为某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的独有的“福”字,将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据此完成以下各题。16.不同的文化、代表性建筑都具有区域特色。图示①~④四个“福”字中最可能代表上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7.⑤表示的是福建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下列与该建筑形成相符的自然条件是() A.植被稀疏,河网密布 B.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C.气候湿润,夏季炎热 D.地形开阔,降水集中〖答案〗16.B17.C〖解析〗【16题详析】①图为蒙古包,应代表内蒙古自治区,A错误。上海为国际化大都市,东方明珠塔是其代表性建筑,故②代表上海,B正确。③图由竹子和熊猫组成,应代表四川,C错误。④图中有傣族的孔雀舞,还有云彩,应代表云南,D错误,故选B。【17题详析】福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A错误。福建地形以丘陵为主,山河相间多形容我国横断山区,且福建为季风气候,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较少,季节变化大,B错误。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夏季气温高,冬季较为温和,C正确。福建多丘陵地形,地形开阔一般指平原地形,D错误。故选C。新疆多语种地名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新疆各民族人民长期聚居和杂居融合的映射,其形成与海拔、坡度以及当地生产方式密切相关,下图为新疆各语种地名海拔区间占比统计图,其中汉语地名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3.82%。完成下面小题。18.由图中信息可知,新疆() A.蒙古语地名在各海拔较均衡 B.各海拔以维吾尔语地名为主 C.维吾尔语地名占比1500~2000米最多 D.历史上蒙古族在此定居最早19.推测历史上新疆汉族人口主要分布在() A.山间高平原地区 B.盆地中央 C.冲洪积平原地区 D.中低山区20.新疆的蒙古语地名中自然类地名占八成以上,且以涉水类地名为主,其主要原因是() A.新疆曾经气候湿润 B.蒙古族传统习惯逐水草而居 C.新疆多季节性河流 D.希望所至所居之处水草丰美〖答案〗18.A19.C20.B〖解析〗【18题详析】读图可知,蒙古语地名在各海拔较均衡,基本在10%以下,A正确;<500m处以汉语地名为主,B错误;海拔最高处以维吾尔地名为主,C错误;无法反映在此最早定居的居民其民族的相关信息,D错误;故选A。【19题详析】由材料可知,其中汉语地名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3.82%,根据图形信息,新疆地名中汉语地名数量最多,且主要分布在500米以下地区,历史上迁入新疆的汉族人口主要从事农耕业,因此在地域选择上偏向于适宜农耕、便于灌溉的河流沿岸及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区,C正确;汉语地名在海拔较高处占比较低,山间高平原地区、盆地中央、中低山区都不是历史上汉族的主要分布地区,ABD错误。故选C。【20题详析】新疆的蒙古语地名中自然类地名占八成以上,且以涉水类地名为主,是因蒙古族为游牧民族,传统习惯为逐水草而居,B正确;新疆地区气候湿润时期较早,当时该地人口分布很少,A错误;多季节性河流不是以涉水类命名的主要原因,需有人类活动才会出现地名命名,C错误;新疆游牧民族多逐水草而居,故以涉水类地名为主,而不是希望所至所居之处水草丰美而命名,D错误。故选B。数据服务企业为了给用户最好的体验,需要配置上千台服务器确保系统稳定。我国的数据服务企业往往把数据中心建在远离发达地区的高纬度或者高海拔地区,但是我国大多数数据需求客户又需要服务中心提供低延时服务。2022年年底,我国首个海底数据舱(如图)在海南建成,其应用水深超过30m,重量达1300t,罐体直径达3.6m,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数据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我国首个海底数据中心建在海南的原因是() A.海域面积广 B.距主要市场近 C.海底地质稳定 D.海水水质优22.一般而言,海底数据中心相比于陆上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是() A.传输速度快 B.技术难度低 C.稳定性更好 D.使用寿命长23.数据服务企业所具有的特点不包括() A.服务范围广 B.创新能力强 C.发展速度快 D.安全程度高〖答案〗21.B22.C23.C〖解析〗【21题详析】我国四大海域均有足够的海域面积和地质稳定的海底用于建设海底数据中心,AC错误;海南省经济发展快,对数据处理需求量大,加上海南临近珠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数据储存和处理需求量大,首个海底数据中心建在海南可以靠近主要市场距,B正确;海水水质对数据中心建设影响小,D错误。故选B。【22题详析】据材料可知,我国的数据服务企业往往把数据中心建在远离发达地区的高纬度或者高海拔地区,海底环境温度较低且稳定,不易受外界干扰,服务器稳定性更好,C正确;海底数据中心相比于陆上数据中心,两者的传输速度差异不大,A错误;建设和运营海底数据中心,要解决水下密封、防腐蚀、通信技术等一系列复杂工程和技术问题,技术难度更高,B错误;海水的腐蚀性强,设备要保障抗腐蚀的能力,海底数据中心的使用寿命优势不明显,D错误。故选C。【23题详析】数据服务企业发展速度与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能力有关,发展速度快不是数据服务企业的特点,C符合题意;大数据行业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行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排除AB;由于数据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数据服务企业一般具备严格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通常会采取各种安全措施,如加密、访问控制、审计和监管,以确保客户数据的安全性,排除D。故选C。2024年初,黑龙江省抚远市的蔓越莓在一夜之间红遍全网。蔓越莓原产于北美,为矮蔓藤植物,2010年抚远市引进种植,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其收获主要采用湿收法,即先向农田灌水、聚拢果实,再采用新型机械收集漂浮于水面上的果实(如下图)。2022年抚远市的蔓越莓种子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一同返回地面,创下了国内首个蔓越莓“太空育种”的先例。完成下面小题。24.与传统的采摘机干收法相比,新型机械湿收法最突出的优势是() A.提高采摘效率 B.减少人力投入 C.保留新鲜口感 D.延长储存时间25.抚远市蔓越莓“太空育种”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提升抚远市蔓越莓的产量 B.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 C.提高抚远市蔓越莓的品质 D.扩大我国蔓越莓种植面积〖答案〗24.A25.B〖解析〗【24题详析】阅读材料分析可知,干收法需要采摘机一株株摘取,而湿收法是农田灌水、聚拢、收集漂浮于水面上的果实,其主要优势是大大的提高了采摘效率,A正确;都是机械收获,投入人力变化不大,B错误;延长储存时间、保留新鲜口感与收取的方式关系不大,与冷藏保鲜技术相关,故CD错误。故选A。【25题详析】由于蔓越莓原产于北美,即使在抚远市种植,可种子依旧是出自北美,为了使蔓越莓原种不受国外控制,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种,抚远的蔓越莓太空育种项目搭载神舟14号飞船进入了中国太空空间站,一款拥有着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蔓越莓种子诞生,由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提升蔓越莓的产量、提高蔓越莓的品质、扩大蔓越莓种植面积是“太空育种”后,我国有了自主知识产权,所产生的可能间接影响,故ACD排除。故选B。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12月1日下午,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实验6”科考船顺利返抵广州新洲码头,圆满完成2023年东印度洋综合科学考察共享航次科考任务。我国东印度洋共享航次科考已开展了12个年头,已经成功获得了上层海洋环流年际变化特征和近海底海流的基本运动特征。巽他海峡(如下左图)是爪哇海与东印度洋进行海水交换的西部通道,爪哇海的海表面常年高于印度洋一侧。下面右图为爪哇海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示意图。(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爪哇海的表层海水性质。(2)判断巽他海峡表层海水流动方向及其性质。(3)阐释在深度500米内,爪哇海表层海水密度的变化特点及其原因。〖答案〗(1)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表层海水温度较高;海域较为封闭,全年降水多,加上周围河流的淡水注入量多,表层盐度较低;表层海水温度较高,表层海水密度较低。(2)流向:爪哇海流向印度洋(或自东北向西南流动)。性质:暖流。(3)变化特点: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迅速上升。原因:爪哇海纬度偏低,海域表层接受太阳辐射多;表层到500米深度之间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差异大,海水温度变化大,导致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迅速上升。〖解析〗本题以海洋科考为情境素材,围绕海水性质与运动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析】海水的性质主要包括温度、盐度和密度三个方面。爪哇岛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表层海水温度较高;海域较为封闭,全年降水多,加上周围河流的淡水注入量多,表层盐度较低;表层海水温度较高,表层海水密度较低。【小问2详析】结合材料所知,巽他海峡是爪哇海与东印度洋进行海水交换的西部通道,爪哇海的海表面常年高于印度洋一侧。因此该海峡的表层海水流向为爪哇海流向印度洋(或自东北向西南流动),性质为暖流。【小问3详析】结合爪哇海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示意图可知,在500米深度范围内,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迅速上升。具体原因是爪哇海纬度偏低,海域表层接受太阳辐射多;表层到500米深度之间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差异大,海水温度变化大,导致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迅速上升。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4月的一天,宁夏中卫市某学校学生来到当地环香山地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环香山地区海拔1600~1800米,年降水量不足180毫米,蒸发量却达2400毫米,太阳能资源丰富,建有光伏产业园。材料二: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坡地的砂石上“摆”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左图)。经过了解,这是当地农民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创造的“砂田”耕作方式。同学们对环香山地区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进行了测量,并绘制了示意图(右图)。材料三:砂田种植西瓜,产量高、品质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一些瓜农为追求高产,不合理施肥、灌溉微咸水以及连年重茬种植,导致砂田退化。同学们了解到,宁夏政府已经提出要逐步有序退出砂田瓜种植。(1)结合材料一,分析环香山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比较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差异,并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砂田耕作方式的好处。(3)结合材料三,从土壤退化角度说明宁夏政府要求退出砂田瓜种植的原因。〖答案〗(1)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夏季日照时间长。(2)差异:同一深度砂田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裸田;随着深度增加,砂田土壤含水量变化小,裸田土壤含水量变化大;
好处:砂石覆盖层可以阻隔阳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砂田增加地表粗糙程度,削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3)不合理施肥会导致土壤板结;长期灌溉微咸水会导致土壤盐渍化;连年重茌种植会导致土壤养分失调。〖解析〗本题以宁夏中卫市砂田西瓜种植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农业区位因素、水循环、土壤退化等内容,考查学生阅读图文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地理综合思维的素养。【小问1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太阳能资源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拔、天气、日照时长等。环香山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当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距离海洋遥远、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燥、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根据文字材料可知,当地海拔1600~1800米,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当地纬度较高,夏季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夏季时当地日照时间较长。【小问2详析】差异:读图可知差异是砂田土壤含水量折线位于裸田土壤含水量折线的右侧,说明砂田土壤含水量大于裸田土壤含水量;在深度为10cm时砂田土壤含水量约为12%、裸田土壤含水量约为7%,在深度为40cm时砂田土壤含水量约为16%、裸田土壤含水量约为14%,说明深度都增加30cm,砂田土壤含水量增加2%、裸田土壤含水量增加7%,判断砂田土壤含水量变化小、裸田土壤含水量变化大。好处:根据材料可知好处是环香山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80毫米、蒸发量达到2400毫米,水资源十分紧张,在坡地上覆盖砂石能够阻隔太阳辐射,从而减弱土壤水分的蒸发,保留土壤水分;同时,砂石增加了地表的粗糙程度,能够阻拦地表径流,增加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径流的时间,增加下渗量,从而增加土壤水分。【小问3详析】根据文字材料可知宁夏政府退出砂田瓜种植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施肥、灌溉微咸水以及连年重茬种植,导致砂田退化,具体展开分析不合理施肥、灌溉微咸水以及连年重茬种植对土壤退化的影响即可,长期偏施单一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化和土壤板结;微咸水灌溉会导致土壤中盐分的积累,长时间会形成土壤盐渍化;作物重茬种植会导致土壤中植物偏好的营养元素缺失,也会使植物不喜或有害的元素富集。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春节,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成了风靡全国的“新年战袍”。起源于汉代,流行于明、清的马面裙(右图),突出了裙子前摆的马头图案,褶皱丰富,裙摆较大,飘逸洒脱,是中国古代女性服饰中的代表。山东省曹县原本是传统的农业县,在电商浪潮中成为全国最大的演出服生产基地,现今紧跟传统文化兴起的潮流,不断引进新技术和设备,形成了完整的马面裙设计、生产、销售体系,成为我国最大马面裙生产基地,但用布需从浙江等地“异地取材”。春节期间,拥有大量的电商企业和网店的曹县,马面裙销售额达3亿元。下左图示意曹县位置。(1)简析山东省曹县成为我国最大马面裙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2)指出曹县马面裙用布需从浙江等地“异地取材”的原因。(3)当前,曹县政府在马面裙生产企业的发展上,提出向“精而专”的方向发展,获取溢价效益的发展思路,请你为这一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落实药物上市后风险管理策略
- 网络直播运营实战作业指导书
- 产品铺货销售合同
- 工程单位劳务分包合同
- 油气管道安全管理与维护预案
- 垫资装修工程合同文本
- 大型货物运输业务合同
- 游戏行业跨平台开发技术探讨
- 游戏出版行业跨平台游戏发布与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 富锦市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职称评定题目库及答案
- 机械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4年农艺师考试实务考核试题及答案
- 餐饮合伙协议合同范本
- 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昼夜与四季单元教学教案
-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五四制)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福建泉州交发集团招聘考试真题
- 深度学习入门试题及答案概述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形形色色的人》精美课件
- 骨科关节镜手术器械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能飞行器应用技术》赛项样题第2套
- 2025年北森人才测评试题及答案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