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4《刷子李》课堂实录与反思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4《刷子李》课堂实录与反思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4《刷子李》课堂实录与反思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4《刷子李》课堂实录与反思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4《刷子李》课堂实录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4《刷子李》课堂实录与反思《刷子李》课堂实录与反思

一、聊天导入,有效激趣

(出示)课本插图

师:观察这幅图,大家看到什么了?

生:我看到了刷子李。

师:他在干什么?

生:他在刷墙。

生:他穿着一身黑衣服刷墙。

师:同学们说得越来越细致了,还有补充吗?

生:他站在凳子上刷屋顶。师:同学们猜猜这张插图是谁画的?

生:我猜是您画的。

师:(幽默地)恭喜你,猜错了!其实,这张插图是作者冯骥才先生自己画的。

(出示《俗世奇人》封面)

师:《刷子李》选自《俗世奇人》这本书,作者是冯骥才。他不仅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画家,这张插图就是他为自己作品中的人物画的。这本书的封底有这样一段话,大家读后交流获取的信息。

(出示)

别人画的是他们心里的《俗世奇人》,我画的是我的。这些人物是从我脑袋里生出来的,我知道他们脾气禀性,挤眉弄眼是什么样子;再有,我在天津生活了一辈子,深谙天津人骨子里那股子劲,那种逞强好胜,热心肠子,要面子,还有嘎劲。我画,更是画这些东西。

生:我知道了作品里的人物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

师:小说里的人物就是作者根据生活中的一些人物原型,加入自己的想象创作而成的,所以书里的人物不都是真的,但也不全是假的,大都有生活的影子。

生:我发现作者在天津生活了一辈子。

师:作者是土生土长的-

生:天津人。

生:我知道了天津人身上有一种嘎劲。

师:冯骥才画的插图以寥寥几笔勾勒出刷子李的精气神儿。

【反思: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作者及相关背景,不仅增加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还激起强烈的阅读兴趣与探究热情。】

二、理解课文,感受人物

师: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这篇课文,那么刷子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一起看学习

任务一。

(出示学习任务一)

作者笔下的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习提示:

1.默读时画出相关句子。

2.写下简要的批注。

(生自主学习)

师:我发现大家找到了不止一处,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生:刷子李给我的印象是技艺高超。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从第5自然段后面的一句话看出刷子李刷墙衔接得天衣无缝。

(出示)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师:一般刷墙很可能有缝隙,而刷子李衔接得天衣无缝,所以说他刷墙的技艺高超。请你把“技艺高超"这个概括短语写在黑板上。

(生写)

生:我从第5自然段看出刷子李这个手艺人很自信。一间房子有一个屋顶和四面墙,屋顶尤其难刷,刷子李偏偏先刷屋顶,说明他——很自信。

(生语调下降,有些不自信)师:是的。刷子李先刷有难度的地方说明他很自信,你发言时也要自信。请把“自信”这个词写在黑板上。(生写)其实,别的地方也能读出他的这份自信。谁发现了?

生:我在第1自然段发现了。刷子李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可见他对自己的粉刷技艺十分自信。

师:说得好。除了“技艺高超"自信”,还有吗?

生:我认为刷子李是一个规规矩矩的人。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都提到他做事总有自己的规矩,说明他干活不是忙乱的。

师:也就是说他干活有自己的步骤和方法。请把“规规矩矩"这个词写在黑板上。(生写)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我从第2自然段看出刷子李特别神奇。“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两个“不信"衬托出他的神奇。

师:刷子李是个奇人,民间高人。请把“神奇”这个词写在黑板上。

(生写)

生:我从第4自然段看出刷子李是个派头十足的人。一般的粉刷匠可能会听主人的安排,而刷子李有自己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师:请你朗读相关语句。

生:(读)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曹小三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师:请把“派头十足"这个词写在黑板上。(生写)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如果有新的发现可以随时写到黑板上,重复的就不要写了。

(生再次交流,师鼓励他们积极思考,生陆续将不同的发现写在黑板上)

师:黑板上已经有了这么多词语!大家一起读读吧。

(生读:技艺高超、自信、规规矩矩、神奇、派头十足、警觉、神圣不可侵犯、庄严、神仙、实干、有经验、讲究、权威、知识渊博、熟练·····)

师:哪些词语你有疑问?

生:知识渊博。

师:是谁从哪里读出了“知识渊博”呢?生:从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看出。

师:就这一天,够学一辈子,确实能读出刷子李在刷墙方面——

生:知识渊博。

生:我对“警觉"这个词有点疑问。

师:谁来解释从哪里可以看出刷子李是个有警觉的人?

生:从第8自然段刷子李对曹小三说“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如果刷子李没有警觉,就不会发现曹小三观察了他的裤子。

师:的确有道理,看来读书有时要仔细地揣摩,入情入境地体会。生活中大多数人干

活时往往会忽略旁边的事物,而刷子李没有忽略,徒弟曹小三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控

之中,这确实能看出他是个有警觉的人。

师:“神仙"这个词语挺有意思,一个粉刷匠怎会让人有一种神仙的感觉呢?

生:大家看第1自然段中的这句话——“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神仙一般快活。”可见如果你的屋子被刷子李刷过,在里面居住就会有神仙一样的感觉,说明刷子李的技艺十分高超,如同神仙一样。

生:请看第7自然段中这句话——“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徒弟曹小三的眼里,师傅刷子李以前就是神仙般的工匠。

师:其实,神仙也有一种悠哉游哉的感觉。你在哪个自然段能看出刷子李刷墙快乐似神仙这种感觉?

生:请大家看第5自然段中的这句话——“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从刷子李刷墙的动作看,他悠然自在,像快乐地打着节拍一样。

师:刷子李刷墙有一种音乐的动感,看起来也有一种美感。刷子李给大家留下了这么多印象,其中哪一个词语最重要?缺了这个词语就不是刷子李了。大家再讨论讨论。

(生讨论)

生:我认为是“技艺高超"。师:是啊!技艺高超是刷子李的根本特点。

(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并在树干处写下“技艺高超”四个字)

【反思:该环节中学生基于阅读的真实感受,围绕刷子李的形象展开了充分的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人物形象在交流中不断丰满。最后,在刷子李众多的特点中加以总结归纳,得出“技艺高超"是其根本特点。在“一放一收”中,学生阅读的感受力和思维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三、梳理变化,发现写法

师:课文主角当然是刷子李,不过配角曹小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仔细读读课文,不难发现在关注白点的过程中曹小三的心理发生了变化。请看接下来的学习任务。

(出示学习任务二)

曹小三做学徒的头一天,心理活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习提示:

1.边读边用关键词概括曹小三的心理活动。

2.小组内交流。

(生自主学习)

师:如果说开始曹小三对刷子李是半信半疑的,(板书:半信半疑)那么后来在师傅身上找不到白点,他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生:他对师傅是佩服的。

(师板书:佩服)

师:后来当曹小三发现师傅身上有所谓的白点时呢?

生:他对师傅非常失望。

(师板书:失望)

师:最后当曹小三发现不是白点时呢?

生:他对师傅更加佩服了,可以说是五体投地。

(师板书:五体投地)

师:曹小三做学徒的头一天,心理活动经历了“半信半疑一佩服—失望一五体投地”的变化。(用一条曲线表示曹小三心理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生:这样写使情节起伏,更加吸引读者。

师:说得好!小说的故事情节是一波三折的。本文的主角是刷子李,为什么大量写曹小三呢?

生:用曹小三衬托主角刷子李。

师:是的。描写一个人不仅可以从正面描写,还可以从他人的视角侧面描写。

(板书:侧面描写)

【反思:该环节先概括曹小三的心理变化,进而形成心理变化曲线图,逐渐解开作者的写作密码。这样不仅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小说的故事情节是跌宕起伏的,也让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