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19枣儿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19枣儿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19枣儿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19枣儿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19枣儿教案新人教版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教师: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19枣儿》课文的学习,选自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该课文通过讲述主人公与枣树之间的故事,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传递了深厚的乡土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已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描写自然和人文的课文,理解了情感表达和象征手法。在此基础上,《19枣儿》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文本细读技巧,深刻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同时拓展对民间传说和传统价值观的认识。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19枣儿》作为载体,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提升学生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深度思考。具体目标如下:1.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乡土情感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2.培养学生文本细读和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多元角度分析问题;3.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提升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能力,促进人际交流。这些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契合,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学科核心素养。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课文《19枣儿》中的人物情感分析;2.课文象征意义的理解;3.传统文化背景下乡土情感的表达。

难点:1.深入理解并体会作者通过枣儿这一象征所传递的深层情感;2.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表达个人的情感体验。

解决办法及突破策略: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情感变化的线索,分析人物心理,促进对情感表达的理解;2.运用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构建象征意义的知识框架,加深对课文内涵的认识;3.创设情境教学,如角色扮演、乡土文化介绍等,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乡土情感,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作性写作,以突破难点,实现深度学习。四、教学资源1.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课文朗读录音设备。

软件资源:课文朗读音频、PPT教学课件、思维导图软件。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班级学习交流群。

3.信息化资源:数字图书馆、电子课本、在线文学鉴赏资料。

4.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思维导图、创意写作。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1.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充满乡土气息和深厚情感的文章——《19枣儿》。这篇文章讲述了主人公与枣树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温情的故事,感受人与自然、人与家乡之间的深厚情感。

2.激发兴趣:请大家谈谈自己对家乡的印象,有没有特别难忘的家乡景物或习俗?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

1.自主阅读:请同学们自行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a.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b.故事中的主人公与枣儿之间有着怎样的情感联系?

2.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共同探讨上述问题。

3.全班交流: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三环节:深入分析

1.分析人物情感:

a.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述主人公情感变化的句子,分析其心理活动。

b.通过分析,体会主人公对家乡、对枣儿的深厚感情。

2.理解象征意义:

a.教师引导:枣儿在文中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b.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3.探讨乡土情感:

a.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乡土情感的理解。

b.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背景下乡土情感的表达。

第四环节:实践运用

1.创设情境:假设你是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请你给家乡的亲人写一封信,表达你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佳作展示: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共同欣赏和学习。

第五环节:总结提升

1.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19枣儿》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主人公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分析人物情感、理解象征意义以及表达乡土情感。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六环节: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运用本节课所学,尝试创作一篇以家乡为主题的作文。

2.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了解家乡的习俗和民间故事,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六、教学资源拓展一、拓展资源

1.阅读拓展:推荐学生阅读《枣儿》作者的其他作品,如《荷花淀》、《麦田里的守望者》等,以加深对作者写作风格和作品主题的理解。

2.视听拓展:推荐观看与课文相关的纪录片、电影或电视剧,如《舌尖上的中国》中关于枣文化的介绍,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枣儿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文化拓展: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家乡、乡土情感相关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如鲁迅的《故乡》,加深对乡土文学的认识。

4.实践拓展: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民俗馆等,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拓展建议

1.阅读建议:学生在阅读拓展作品时,注意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学习作者的创作手法,并尝试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

2.观看建议:学生在观看视听拓展资源时,关注与课文相关的情节和场景,思考如何将这些内容与课文相联系,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3.文化建议:学生在了解乡土文学作品时,注意挖掘作品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学会从多元角度欣赏和理解乡土文学。

4.实践建议:学生在参与实践拓展活动时,要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七、板书设计①重点知识点:

-《19枣儿》

-乡土情感

-象征意义

-人物情感分析

-文化背景

②重点词句:

-“枣儿,是家乡的味道。”

-“岁月流转,枣树依旧。”

-“那一片枣林,见证了我的成长。”

③艺术性与趣味性:

-使用彩色粉笔突出重点,如枣红色的“枣儿”标题,象征家乡的温暖与深情。

-以枣树的形态作为板书的框架,将知识点和词句“挂”在枣树的“枝头”上,形象生动。

-在板书一侧绘制简笔画,展示主人公与枣树互动的场景,增加趣味性和情境感。

-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在黑板上贴上自己写的关于家乡的短语或句子,形成班级共同的“枣林”,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八、课堂1.课堂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19枣儿》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人物情感、象征意义、文化背景等方面,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解答。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设计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课文主题、人物形象、关键句子的理解等。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文、思维导图等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的创意、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及时给予反馈。

-在作业点评中,既要指出学生的优点,也要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展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课后拓展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枣儿》作者的其他作品,如《荷花淀》、《白洋淀纪事》等,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和作品主题。

-视频资源:推荐学生观看与课文相关的纪录片,如《中国乡土风情》系列,了解不同地区的乡土文化和风土人情。

-传统文化资料:鼓励学生查阅与枣文化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探究枣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文化寓意等方面内容。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