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应对自然灾害》说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_第1页
5《应对自然灾害》说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_第2页
5《应对自然灾害》说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_第3页
5《应对自然灾害》说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_第4页
5《应对自然灾害》说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应对自然灾害》说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5《应对自然灾害》说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五章《应对自然灾害》。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自然灾害的种类及成因;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分布特点;3.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自然界的一些基本现象,如地震、台风、洪水等,并对自然灾害有了初步的认识。本章内容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自然灾害的知识,提高他们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学会在自然灾害面前如何自我保护和互帮互助。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提升其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能够主动探究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应对措施;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灾害面前具备互帮互助的精神。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灾害观,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具备以下特点:在知识层面,学生对自然灾害有初步的认识,能列举出一些自然灾害的例子,但对于灾害成因、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在能力层面,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但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尚需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具备基本的道德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但在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弱。

此外,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普遍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对课程学习产生影响。针对这些特点,本节课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效果;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他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系统讲解自然灾害的成因、种类及应对措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计模拟自然灾害场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运用PPT、视频等展示自然灾害的实例,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2.教学软件:利用互动软件,设计互动问答、小组竞赛等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课堂互动性。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自然灾害相关资料,培养他们的信息检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过程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第五章《应对自然灾害》的内容。这一章的侧重点是让我们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以及学会如何应对自然灾害,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1.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师活动:通过展示一些自然灾害的图片,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引发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思考。

(2)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图片,讨论自己曾经经历过的自然灾害,分享自己的感受。

2.知识讲解(15分钟)

(1)教师活动:讲解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及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分布特点。

(2)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针对不理解的内容提出疑问。

3.案例分析(15分钟)

(1)教师活动:展示一个自然灾害的典型案例,如2019年我国的台风“利奇马”。

(2)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自然灾害的成因、影响范围及应对措施。

4.互动环节(15分钟)

(1)教师活动:设计一个自然灾害情景模拟,如地震逃生演练。

(2)学生活动:参与情景模拟,按照所学知识进行逃生演练,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知识巩固(10分钟)

(1)教师活动: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自然灾害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展示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

6.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活动: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2)学生活动: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自己在应对自然灾害时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7.布置作业(5分钟)

(1)教师活动: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短文。

(2)学生活动: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学习效果1.知识层面:

学生对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分布特点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他们能够辨别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并了解其成因,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2.能力层面:

学生通过参与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自然灾害面前,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冷静分析,迅速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3.素质层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了生命安全意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面对自然灾害,他们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树立了正确的灾害观。他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积极投身于防灾减灾活动,传播自然灾害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5.课堂互动与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问,课堂氛围活跃。他们与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6.课后实践与应用:

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关注天气预报,了解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在家庭和学校中,他们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演练,提高自己和周围人的安全意识。内容逻辑关系①知识点阐述:

1.自然灾害的种类及成因: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特点。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分布特点:分析我国哪些地区易受哪些自然灾害的影响。

3.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技巧:如何进行自救、互救以及预防自然灾害的措施。

②课文重点词句:

1.自然灾害的成因:“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关键词。

2.常见自然灾害:“地震”、“台风”、“洪水”等灾害名称。

3.应对措施:“保持冷静”、“迅速逃生”、“互帮互助”等关键句。

③板书设计:

左板:

-自然灾害种类

-地震

-台风

-洪水

-成因

-地壳运动

-气候变化

右板:

-我国自然灾害分布

-地区特点

-应对方法

-自救

-互救

-预防

板书设计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点和应对方法。典型例题讲解1.例题一:分析地震的成因及应对方法。

题目:请简述地震的成因,并列举三种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方法。

答案:地震是地壳运动造成的地表震动。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方法包括:

-保持冷静,迅速寻找避难场所,如桌子下、墙角等;

-远离玻璃、窗户、外墙等易碎物品;

-用手护住头部,避免被坠落的物品击中。

2.例题二:描述台风的移动路径及预防措施。

题目:台风通常会沿着怎样的路径移动?请给出两种预防台风的措施。

答案:台风通常沿着由东南向西北的路径移动。预防台风的措施包括:

-提前加固房屋,关闭门窗,防止风雨侵入;

-关注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台风动态,按照政府部门的指引行动。

3.例题三:探讨洪水的成因及逃生方法。

题目:洪水通常由什么原因引起?在遇到洪水时,应该如何逃生?

答案:洪水通常由强降雨、融雪或水库泄洪等原因引起。遇到洪水时,逃生方法如下:

-尽快向高处转移,避免被洪水淹没;

-不要试图穿越洪水,避免被急流卷走;

-如果被困,尽量找到稳定的物体抓紧,等待救援。

4.例题四:分析自然灾害发生时的互帮互助行为。

题目: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互帮互助为什么很重要?请举例说明。

答案:互帮互助在自然灾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