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季新版1.2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_第1页
2024秋季新版1.2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_第2页
2024秋季新版1.2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_第3页
2024秋季新版1.2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_第4页
2024秋季新版1.2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七上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掌握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表现、标志,理解其意义。了解稻作农业文化的代表——河姆渡遗址的基本状况。通过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理解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分析《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是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分为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稻作农业的出现、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三部分内容。我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在距今约1万年,生活在长江、黄河流域等地的先民已栽培水稻、粟、黍,并饲养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新教材进一步落实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体现了历史课程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本质。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水稻、栗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史料实证)2.重点掌握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知道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基本概况、区域特征,知道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部分地区出现早期国家。(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了解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初步知道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呈现出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稻作农业的繁荣、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教学难点农业的兴起与定居生活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希沃白板、班级优化大师;视频、导学案(二)教学方法利用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小组讨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促进者和帮助者。问题式教学: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先自主学习。教师出示相关材料,小组合作探究,组长带领学生梳理本课的学习思路,。情境式教学: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导入:这福画指绘了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活动场景。农业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祖先开始了定居生活。我国原始农业是怎样起源和发展的?我国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哪些对人类文明有更大意义的发明创造?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又呈现出什么特点?利用课本导言,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氛围,引入本节课课题。新课讲述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4-p7,找到以下问题答案:(3分钟)1.我国原始农业是怎样起源和发展的?

2.我国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出现了哪些对人类文明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创造?

3.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距今时间,分布地区等?结合课本,介绍半坡居民的生活。

时空穿越之旅——听文物说话为了更好的了解原始农业,体验史前社会,现今,同学们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穿越时空,通过虚拟现实以增强对历史的了解,让大家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重要场景之中,亲眼目睹历史事件的发生,来一场与古人“面对面”交流,听文物说话。现将活动任务发放大家手中,请大家带着任务一起体验这次时空穿越之旅吧!

任务一:我国原始农业是怎样起源和发展的?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包括哪些,有何意义?

任务二:通过AI技术走进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并参观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博物馆,探寻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活有何不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的干栏式建筑有何特点?任务三:阅读相关史事和图片,指出山西、河南地区的仰韶文化有何突出特点?山东龙山文化有何突出特点?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任务一:我国原始农业是怎样起源和发展的?

地位:水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任务二: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教材,说说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包括哪些?原始农业的标志:定居生活、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意义: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任务三:看图学史观察《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说出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思考我国原始农业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

读图小技巧①观:细致观察标题、图例、地图元素②联:联系历史事件与地图信息③析:分析地图揭示的历史逻辑。①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等②黄河流域:大汶口遗址、陶寺遗址、半坡遗址等特点一:分布比较广泛,数量多特点二:沿河流分布(如长江、黄河)二、农业的繁荣

走进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活生活合作探究一:通过AI技术走进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并参观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博物馆,探寻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活有何不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对比下河姆渡和半坡人的不同:合作探究二:结合《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探究为什么河姆渡人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半坡人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

结论:河姆渡人生活在南方,气候湿润,适宜水稻生长。河姆渡人住在长江流域,气候潮湿,为了防潮,就建干栏式房屋

结论:半坡人生活在北方,气候干燥,适宜旱地作物粟的生长。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燥,住半地穴式房屋,能够防寒和炊煮教师点拨提升:河姆渡和半坡人的农作物的房屋类型不同体现了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不同特点的原始农耕类型。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任务一:观察地图,结合教材P12-13请你完成有关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信息?任务二:阅读相关史事和图片,指出山西、河南地区的仰韶文化有何突出特点?相关史事P12:考古学家在山西、河南的仰韶文化遗址中相继发现了蚕茧、丝织品残片,以及骨雕、牙雕或石雕的香、蚕形象遗物,表明仰韶先民已经能够养蚕缫(sao)丝,制作丝绸。丝绸的发明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

结论:①表明仰韶先民已经能够养蚕缫(sāo)丝,制作丝绸。丝绸的发明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

②仰韶文化时期是原始氏族社会的大发展时期。

③出现公共墓地,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无明显的阶级分化。任务二:阅读相关史事和图片,指出山东龙山文化有何突出特点?相关史事P13:山东龙山文化继承了大汶口文化的制陶技术,人们能够制作更为精美的陶器。其中的一种陶杯,表面深黑色,通体锃亮,器壁最薄处不足1毫米,称为“蛋壳陶”。制作这种陶杯需要使用稳定且能够高速旋转的快轮加工技术,表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已经达到较高。

结论:生产技术提高,出现了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加快了迈向文明的步伐。问题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设情境,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穿越时空,通过虚拟现实以增强对历史的了解,探索古人类的生活奥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式教学环节,通过史料,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的能力。论从史出,教授学生解题思路和技巧,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看图学史,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建立时空观念,构建空间思维。

读图方法,提供做题思路,学会观察地图,培养解题能力。通过AI技术走进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带着问题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和归纳能力。过研究考古发现、阅读教材、对比归纳等学生活动,了解我国境内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种植农作物、房屋不同特点的原因,理解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不同特点的原始农耕类型。形成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合作探究”环节通过史料,小组合作,对比下河姆渡和半坡人的不同,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的能力。论从史出,教授学生解题思路和技巧,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通过研究考古发现、阅读教材相关史事、对比归纳等学生活动,了观察地图、整体把握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时间、地点、代表。我国为人类文明起源作出重要贡献,从而认识我们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取得的成就,产生憧憬之情,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形成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随堂练习1.《淮南子》记载,尧治天下时,“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这表明我国原始农业(D)A.生产环境恶劣 B.开始精耕细作C.受到气候限制 D.生产因地制宜2.“中国的农业起源分为两条独立的源流:一是以黄河中游地区为核心的、以种植粟和黍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系统;二是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核心的,以种植水稻为代表的稻作农业系统。”以下遗址能印证“旱作农业系统”的是(B)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良渚遗址3.下列对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状况的描述,错误的是(D)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畜B.已从穴居走向聚落定居C.从“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D.基本形成“南粟北稻”的种植格局4.原始农业为我国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除了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的发展。原始农业兴起与发展的重要标志还有(B)A.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B.磨制石器的制作发展C.刻画符在龟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