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身各论(中文简体)_第1页
性心身各论(中文简体)_第2页
性心身各论(中文简体)_第3页
性心身各论(中文简体)_第4页
性心身各论(中文简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性心身各论7性心身各论

一、性:从天性、禀性、习性三方面来研究。

1、天性

三界中性是人的真主宰,是儒家所讲“天命之谓性”的性,是佛家“人人都有佛性”的性,是老子讲“道法自然”的自然之性。总之,是一切智慧力量的源泉,说到究竟,人的天性是与宇宙大生命统一的,也就是小我与大我的统一,故曰天赋以性,又称元性,佛家叫真如自性。

天性是纯阳无阴的,具备人类的一切善良之性,它是人我一体大持平等、光明澄澈的,是人类生命能量的总根源。但是具体在每个人身上为什么千差万别,而有智愚、急缓、善恶之分呢?其原因乃是受气禀所拘,物欲所蔽,致使纯阳的圆明天性不得复明,而失其妙用,正如云之遮日,阴盛阳衰了。学道修道就是为了清除三界中的污垢,而成为完人。所以要把一个人分性心身三界来研究,来修炼。

2、气禀性

气禀性简称为禀性(有别于传统的解释)。禀性的外在表现也成脾气,简称“动性”,在发作的时候往往失去常态,如暴跳如雷,面红耳赤,争执不下,甚而大打出手。又如愤恨,生气发火、埋怨、嫉妒、虚伪、报复、傲慢、烦闷等等,不仅使自己的内心失去平衡,造成苦恼或病痛,更常常伤害他人,致使家庭不和,夫妻反目,不幸的事时有发生,在社会上则可造成殴斗闹事,不得安定,发展下去,则可酿成人类自相残杀。总之,气禀性给人类带来的灾祸太大了。

人们使用气禀性,不论对待近人远人,都不会产生好的后果。试想用脾气对待夫妻、子女、兄弟或朋友,其后果怎样呢?只能事与愿违,不会达到理想的愿望。例如,对子女溺爱是不对的,但动辄打骂,拿孩子出气,这样能教育好孩子吗?俗语说:“提着棒子叫狗”不是越叫越远吗?有句名言说得好:“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因为一个人在大发脾气的时候,多半失去理智,由于一时不能自控,竟而干出来不可挽回的蠢事,所以孔子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欤!”

从五行性理(木火土金水五种性质)的角度来讲,凡属气禀性,都是五行性的阴暗面,它对人的健康、幸福,以至家庭、社会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并且生气上火更是患许多疾病的重要原因,它可以给各种病患大开方便之门。有的人由于一刹那的暴怒,而造成几个月甚至几年不能治愈的疾病。故凤仪先生提出“化性”(化除气禀性)之说,正是对治禀性的。

禀性是怎样引发的呢?一般说来,不外三方面的原因:

(1)由于人与人的关系引发禀性

人与人之间不协调而发动气禀性,最易使人精神痛苦,且伤害他人的感情。例如夫妻之间,我让他(她)做的事情,结果做的不合我心,或者与我的要求相反,我便大发脾气,甚或拳脚相加。又如孩子不听话,或学习成绩不理想,便大发雷霆。实际这不叫教育,而是发泄怒气,怎会产生好的效果呢?又如上级对下级,大动肝火时,往往不考虑效果,用挖苦的语言严加斥责,结果增强了下级的抵触情绪,即或勉强听从了,也是口服心不服,正所谓“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终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2)由于人与事的关系而发动禀性

人在事不遂心时,往往坎坷逆境接踵而来。这时,不免怨天尤人,情绪消沉,不论在家在外,总是心烦气躁,屡发脾气,甚而损害健康,闹得全家失欢,幸福何来——事实上,这样不仅逆境无转变,且愈益加剧心灵上的阵痛。恶性循环,愈陷愈深。如此看来,发脾气,动肝火,既突破不了难关,也扭转不了局面,只不过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而已。

(3)由于人与物的关系而发动禀性

人生是时刻离不开物质的,离开物质便无法生存,人在物质不能满足要求或不能得心应手时,也会动禀性。比如车夫暴打牲畜,竟有时起得浑身发抖,怒不可遏,这哪是为了使之听使唤而鞭打牲畜呢?恰恰是气禀性的大暴露,怒恨之气的大发泄而已。尤其那些由于对财物的争贪计较,斗争不止,甚而酿成同室操戈的悲剧,也时有发生。待惨痛的恶果出现了,始知后悔,但为时晚矣!由此看来,气禀性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触目惊心,不一而足。综上所述,气禀性给个人、家庭、社会以至人类所造成的痛苦与灾祸,其严重性是无法估量的。因此,佛家把“嗔”字列为“贪、嗔、痴”三毒之一,并提出了“怒火能烧功德林”的教导。那么,禀性发作的心理根源是什么呢?可从两个方面来研究:

其一,看他人的不对。我们不妨先从自身来反思一下,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发过脾气,生过气,然而,在生气之前心理是怎样想的呢?就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说,绝大多数是由于看对方的不对而引起的,尤其是亲人近人之间,认为他(她)没按我的意愿去做,或说话不顺耳,总是想我对他错,轻则不满意,重则发脾气,对方如表现出不服气,顶撞我时,我便火冒三丈,秽言相加。开始时,往往是由一点小事引起,但在争执不下时,便逐步升级,用挖苦的话语揭人短处,去刺痛对方的心,企图用恶毒的语言压倒对方。这时,冲突的性质已经变了,不再是为开始的那一点小事,而是纠缠在彼此感情的伤害上,谁也不肯少说一句,结果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打得头破血流。这还仅仅是发生在家庭中,如果发生在社会人群中,便很可能便成一场惨不忍睹的悲剧了。归根结底,这场争端,实起因于“看他人的不对”。(实际上,不一定是他人的不对)如果换作另一种精神境界,以天性为主,来处理这个问题时,便很可能出现另外一种与上述完全不同的情景。在争端一开始时,如有一方用上了“怨我呀”(诚心实意的)三个字,也许就此雾消云散,雨霁天晴了。

自责精神是解决人我矛盾的一种最有效的法宝,可惜很少有人运用它,这就是动禀性发脾气的关键所在。因而形成了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操纵在他人手里,由于他人不对你就生气,致使自己的苦乐无法平衡。换言之,也就是自己的心理情绪,任由他人播弄,多么可怜!

其二,发动禀性的另一个心理根源是一个“仗”字。是仗势的“仗”。做父亲为什么敢于打孩子呢?因为他是我生我养的,有权管他;为什么丈夫敢打妻子呢?因为她是我花钱娶来的,我胳膊粗力气大;上级为什么敢随便斥责下级呢?因为他是我的部下,我有权管他;老板为什么敢压制工人呢?因为我有钱有权,可以解雇他,如此等等。归根结底,上对下可以随意动禀性,发脾气,只是一个“仗”字在支使着。所以禀性与“仗”的关系,正如火与风的关系,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看他人不对,是动禀性的导火线,那么仗势的心理,就是助燃器。所以凤仪先生说“好看他人不对(生气)正是个人不对”。这话怎么讲呢?他本来不对,还不许我寻思吗?我们可以就此做深一步研究,在寻思他人不对时,心头之气能平息吗?不是恼就是怨,严重时必要动怒,这样既污染了个人的心性,又无助他人的改过,而内心却痛苦不堪,甚至将自己气出病来,这不正是自己的不对吗!当然,在你能容忍和理解对方的前提下,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善意的批评和教育是必要的。

上述情况是日常工作中“动性”的主要根源(当然也不排除还有其它因素),那么每个人不同气禀性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可从遗传因素、环境熏陶和宿世业因三个方面来探讨。(1)遗传因素

通常的理解是父母生理上的某些特征可从子女身上体现出来。然而,子女的性格与气禀性,在很大程度来自于遗传因素的道理,就少有人重视了。这方面的实例很多。仅举两例,可见一斑。

例一:张某,女,她的大女儿,气质特殊,个性愚鲁,好生闷气,哭起来没完。三、四岁时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玩,她常常无缘无故,偷偷地狠劲掐人一把,掐得别的小孩哇哇大哭,而她却悄悄地跑掉了。父母常常因此向人家赔礼道歉。对孩子虽严加管教,但毫无效果。好象在孩子的心灵中,有长期的积愤没有发泄出去似的。上学以后,性情仍是那样愚顽,有时冬季雪天,她心不顺,便站在雪地里哭,母亲把她拽进屋里,然后她仍回到原处去哭,直到哭够为止。二十岁以后竟成为精神病患者了,严重时,欲持刀行凶,时轻时重,长期不愈。

这孩子为什么有这样性格和禀性,并酿成如此严重后果?只要看看她父母前期生活中的“表演”就清楚了。她父亲原来由农村进入城市,熏染上一些浮薄之习,乃逐渐看不中自己的妻子了,夫妻反目,常闹纠纷,竟发展到对妻子拳脚相加,严重时,打得妻子昏厥倒地,不省人事。以后又闹离婚,离婚后又复婚,如此反复折腾,人为的灾难,笼罩着整个破碎的家庭,妻子精神上的痛苦,不言而喻了。殊不知,这些精神上的折磨,正是女孩先天生成的整个阶段,竟为女儿注入了顽劣恶浊的气质,竟而毁了她的一生。但他们夫妻重归于好之后,所生的几个子女,心身均正常。(只是儿子很任性)

例二:孙某,男,他的次子,自幼聪明沉稳,心细多疑,读小学时考试名列前茅。进入初中后,话语逐渐减少,喜离群索居,后来竟发展为抑郁寡欢,闷闷不乐的性格了。进入工厂工作后,过分小心谨慎,有时总考虑别人对他有意见,喜欢独处。有时为了一点小事,不知要考虑几天几夜。由于狐疑的心理作祟,常常无中生有,烦恼重重,满腹怨气。例如,他的饭盒出锅后,有时别人顺便给他带回来,他竟一口不动,准备带回家去,求人化验一下,惟恐别人给下毒药。但他从来不承认自己有病,不愿到医院就医。他所认定的事都能找出“原因”和“理由”。精神一旦受到刺激,症状便明显加重。他的这种气质与禀性和先天因素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据他父亲回忆,次子先天在母腹形成阶段,适值一九五一年开始的反贪污运动。他父亲当时在某银行任会计,和他一起工作的股长、主管会计等都被隔离审查。因此他虽然知道自己无任何经济问题,但也惶恐不安,成天低头不语,精神上十分紧张,致使妻子也随之日夜不宁,忧虑重重,一旦丈夫下班晚归,她便惊恐万状,痛苦不堪,妊娠期曾因此患病多日。翌年,次子出世。其后来读书、工作时的气质与禀性,不正是他出生前父母精神状态的反映吗。然而孙家另外四个孩子的性格都很正常。从上述二例来看,一个人的性格与禀性的形成,其根源来自先天的遗传因素,是显而易见的了。这个道理涉及“胎教”,凤仪先生说,讲“母教”不如先讲“教母”,其意义就在此。(2)环境熏陶

环境的熏陶是每个人气禀性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其道理是明显的。

古人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说一个人从小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可影响他一生的气质、禀性、品质、情操、能力、作为等等。如生长在富豪家庭的子弟,生长在官宦家庭的子弟,由于父母到处受崇敬,受奉承,子以父荣,因而孩子也有自我高贵感,不好管教;生长在贫困家庭的子弟,多能吃苦,耐劳,有朴素的性格;生长在不和睦的家庭,父母常相吵骂,孩子也必然会说粗言秽语。上学以后所受的教育,对孩子们尤为重要。总之,环境对人的感染是直接的,是最强的。因此,孩子的成长,其气质禀性无不打上环境熏陶的烙印。先生所讲的“教性教命”之说正是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

(3)宿世业因

宿世的业因是指气禀性形成的较远的根源,即今生的气禀性,是由前生的不良习性与罪业形成的。也就是说,现在的气禀性,是前生的罪业与习气,在今生的赋性中的反映。先生说:“前生的习性就是今生的禀性,今生的习性就是来生的禀性”。这一提法与佛家“业力”的论点是一致的。关于业力问题,我国大学者梁启超先生在《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一文中有一段颇为详尽的解释,摘录如下:“业梵的名字,音译为'羯磨'。用现在的话来解释,大约是各人凭自己的意志力不断的活动。活动反映的结果,造成自己的性格,这性格又成为将来活动的根底,支配自己的命运。仅就支配命运那一点说,名曰业果或业报。业是永远不灭的。除非业尽——意志停止活动,活动若转一个方向,业便也转个方向而存在。业果业报决非以一期生命之死亡而终了,死亡不过是'色身'(物质所构成的身体)循物理的法则而聚散。生命并不是纯物质的,所以各人造业,并不因物质身体之死亡而消灭。死亡之后,业力会自己驱引自己换一个别的方向,别的形式,又形成一个新生命,这种转换状态名曰轮回。懂得轮回的道理,便可以证明业力不灭的原则。业的形象究竟怎么样呢?诸君听说那些收藏宜兴茶壶的人的话吗?茶壶越旧越好,旧茶壶而向来所泡都是好茶则更好。为什么呢?每多泡一次茶,那壶的内容便发生一次变化。茶吃完了,茶叶倒出去,洗得干干净净,表面看来什么都没有,然而茶的‘精’渍在壶内,第二次再泡新茶,前次渍下的茶精便起一番作用。能令茶味更好。如此泡过二次三次乃至几十次,每次渍一点,每次渍一点,久而久之,便不放茶叶,拿开水冲进去,不到一会,居然有色有味,可以当茶喝。吃鸦片烟的人亦然,他们最讲究用旧枪旧斗,非此不过瘾,因为旧枪旧斗渍有无穷的烟精。这种茶精烟精,用佛家语,便可说是‘茶业烟业’……”

很明显,禀性是业力的具体反映,所以它的根子是很深的,禀性是天性的大敌,是人的罪根,不仅搅得人们生活不得安宁,且极大地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常常弄得人们痛苦不堪。因此化除禀性,便是拔出人的罪根,是凤仪先生“性理学说”的关键。那么怎样能化除气禀性呢?先生常说“找好处(找他人优点)认不是(认识自己错误)”便是“化性”的捷径。(详见《死心化性》)

3、习性

习性是专指不良习性而言。先生说:“禀性的根住在心里”,那么习性的根便是在肉体上了。物欲越强,则习性越重。习性是为了肉体的享受而形成的,所以习性完全是后天的习染,如吸烟、饮酒、赌博、财色以及无止境的肉体享乐,和种种不良嗜好。一般的吸烟、饮酒虽无伤大端,但对身体确实有害,尤其醉酒后,出现荒唐事的也大有人在。至于有些人为了物质欲望的满足,往往不顾羞耻,不择手段,丧失了人格,不仅有害自己,且有害家庭和社会;更有甚者,闹得身败名裂,堕落深渊,而不能自拔。习性得不到满足,便要耍脾气动禀性,所以先生说“习性为禀性之根,习性不去,禀性绝不能化”。因而苦恼便永无解除之日。如果习性去掉,禀性便失去外援,习性比较禀性,其根子毕竟是浅的,只要立志向,下决心是容易去掉的。由于习性的滋长,便贪德无厌,腐化堕落,行为败坏。开始时是为了享乐,但步入歧途之后,便迷途忘返,越陷越深,竟而违法犯罪,偷盗抢劫,无所不为,最后没有不是以身败名裂而告终的。习性的根源是什么呢?衣、食、住、行是人生的正常需要,也是必需的。但贪得无厌,交游不当,尤其是富贵家庭的子弟,由于父母溺爱,花钱无度,极易沾染上种种不良习性。习性沾染容易,但去掉就很难了。习性染得越重,良心便埋得越深,因而忘掉了人生的目的与人生的价值。所以以物欲享受为人生第一的观点,便是习性的根源。再加上拥有大量的金钱,作为习性滋生的土壤,使习性的种子扎根发芽,肆无忌惮地滋长起来。习性膨胀,为所欲为,可以给家庭带来极大痛苦,甚至倾家荡产,家败人亡,如赌博、吸毒等便是其实例。如果一个民族都沾染上不良习性,那么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就非常危险了。实际上,物质欲望的泛滥,就已经充分地反映出精神生活的贫乏与心灵的堕落了。

习性对人们的腐蚀作用是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有些人在没有发财之前,本来是个安分守法,勤俭持家的善良百姓,然而一旦发了大财,便花天酒地,娇奢淫荡起来,厌旧喜新。虽年逾花甲,儿孙满堂,却要抛弃结发妻子,另逐新欢。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做有违初心,对不住儿孙吗?但他仍是执迷不悟地滑下去,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支配着呢?先生说:“金钱属水”,河水越多,则水流的冲力就越大,他被波涛汹涌的洪流冲带湍急的旋涡中,心里虽然明白,知道生命危险,但是他已没有“激流勇退”之力了。所以先生说:“人们昼夜奔忙,只是为财,把道和良心都掉在水底下去了”。由此看来,习性是达到完美人格的最大绊脚石,不下大力气搬掉它,是万难回头向善的。唯有降低了物欲的追求,才能提高精神的修养。所以佛教形容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之美,且有割舌之患(《四十二章经》)。凤仪先生说:“禀性是人间的苦恼,习性是物欲所扰”。禀性与习性相互作乱,给人们带来无边的烦恼与痛苦。它象浓重的黑云一般,遮蔽着太阳的光辉,使光明的天性不得显露。

东北名士张星南曾问:“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恶,告子言性无善无不善,究竟谁说的对呢?”先生道:“都对啊,主性善说是指天性说的;主性恶说是指气禀性说的;主性无善无不善,是指习性说的。”寥寥数语,却道破了二千多年来的疑案。归根结底,欲做完人,必须“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这是凤仪先生性理学说的重心。

二、心

心是三界性身的枢纽,又是阴阳交关处,一念为善,便可上达为圣为贤,一念为恶,便可下达为妖为孽,圣贤与妖孽,都是由心来作主。心对人一生的行止作为,起着决定作用。心在佛家泛指一切精神现象,作为一切精神现象的总称,故曰:“一切唯心造”。儒家把心作为道德修养的关键,故曰:“正心修身”,“存心养性”。不论宗教哲学或道德伦理,都把心摆在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位置。

心如此重要,那么心的来源怎样呢?先生说:“地赋以命曰心”。人的出生离不开阴阳,天为阳,地为阴,人受阴阳之气以成形。天赋以性,每个人都是出生在一定的环境中,此环境可理解为“地”。地赋以命。人不可能脱离环境而生存,环境便决定了人的命,“命者名也”。(详见《性命界说》)

先生说:“除了自己以外,周围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命”。人的生存是脱离不了人和物以及环境的。出生在此环境,即有此“命”,便开始形成了在这个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尽管他自己不懂),如当儿子、女儿、弟弟、妹妹、孙子……(都离不开环境)。故曰:“地赋以命”。人“对境生心”环境千差万别,人的心理活动也必然千差万别。佛家讲“心本无生,因境有”,境不同,心理意念也必然不同,这便是“命曰心”。例如有了妻子才当丈夫,便有丈夫的心理活动,就应心存丈夫之道;有了孩子,才当父母,便产生父母的心理活动,同时就应心存为父母之道。又如从来没看见过白色的人,他便不清楚什么是白色,从来没闻过香味的人,他便不清楚什么是香味。由于看过白色,闻过香味,才产生白色香味的意识,即“对境生心”。当然,心又能反作用于“境”,可以改变环境,改造命运。

从前西方有一个王子,刚一出生,父亲的王权便被推翻了。新的政权把这个小王子关闭到一个与外界长期隔绝的小屋子里,只是给他留一条活命,待到十六、七岁时,放他出来,他便什么也不懂,连话都不会说,成了一个白痴。这就是因为他面对的环境,只是一个小黑屋,根本没具备能使他的“心”成熟起来的环境与条件。又如印度发现的狼孩,毫无人的意识,这都充分地证明了“对境生心”的道理。明乎此,则“地赋以命曰心”的问题,便很好理解了,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地府赋以命曰心”。

有人要问,那个小王子从小就没受到后天恶习的染污,他的心不是非常纯净善良的吗?其实并非如此,他已失去原本真心的智能,乃是长期处于蒙昧无知的浑噩状态,而人的原本真心是经过长期打磨修炼净化的结果。

上述内容,只是对“地赋以命曰心”的浅层解释,如深入地探讨,则必然涉及到宿世业力与因果等道理,人的投生都是受业力的牵引,所谓业力的牵引,并非有外力驱使,而是自己宿世的心理行为形成的业力所决定。“命曰心”,命是由人的宿业所决定的,如果只言“命”而不讲“心”,则命便成为固定的了。然而心是变化的,是自主的,是阴阳交关处,可善可恶,可上可下,是灵活的,所以命也是可变的,是可以自主的。

心与性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宗教也好,哲学也好,谈到人的精神修养如何提高境界时,都离不开心和性。儒家讲存心养性,佛家讲明心见性,道家讲修心炼性。佛家说心性不二,在应用时,往往心性二字通用。所以有人把性比作水,叫做真如本性,也叫自性,把心比如波,即是心念、妄心、贪心以及印象、感受、思维等心理现象。水和波一静一动,不二不一,但其作用并不相同,心是幻生幻灭随缘而变的东西,是对境生起来的心念和思想。用这个心,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可用以成圣成佛,亦可用以为妖为魔,可用来成就事业,亦可以此受尽羁绊。那么性呢,虽然摸不着,看不见,却是心的动力与能量的源泉,是生命的根本。

儒家讲尽心、知性、知天,明确了性源于天,人天合一的哲理。孔子说:“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欤”。说明了心这个东西,是不好驾驭的。常言说:“心猿意马,易放难收”。故修身必须首先从心上下功夫。人一生的境遇不同,有时可以改变,也有时很难改变;但为善为恶,道德品格上的差异,完全可由自心决定,自我掌握,可随时改变。心有道心、人心之别。《书经·大禹谟》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包括妄心、私心、贪心,以及恩爱缠绵,恨怨交炽,情牵物累等心理活动,又称“后天心”,其行踪不定,变化无常,不易把握,是非常危险的。故曰:“人心惟危”。道心是公而无私,与人为善,道理常存,胸襟开阔,知足常乐,不为形所役,不与世浮沉,常处于觉醒状态,能自我主宰的。此心态的变化是非常微妙的,要从细微的一念处下功夫。所以说“道心惟微”。后天心(人心)要克制,要削弱,要消除,道心要充实,要发展,要增强。道心是与天性统一的。

1、人心

修心的关键是要改变人心,净化人心,常存道心。但首先必须认识人心及其严重的危害性,人心一旦膨胀起来,便是财富越多越好,地位越高越好,权势越大越好,享受越丰盛越好。总之,天下所有的好事,我都俱备才好。为了达到此目的,竟而不择手段,且永无满足之日。殊不知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其后果没有不以恶贯满盈、身败名裂而告终的。

人心活动,出没无常,不易把握。在此,仅就其常见者,略做剖析。

(1)贪心

贪是“人心”诸多表现之首。人们对金钱正确的取得和使用,可以给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和快乐。但往往受贪心的牵引,终生奔波,无有已时。尤其是那些由于分外之贪求,不知有多少人陷入深渊而不能自拔。贪的对象,无非是财色名利,权势地位,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多的享乐,更大的幸福。但到头来,往往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因为他不知道,物质生活越丰足,往往是精神生活越空虚,而物质再丰足,也弥补不了精神上的空虚。何况一个人无论多么富有,他所能享受到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常言说:“家有千顷良田,夜眠不过八尺”。人们为了金钱,疲于奔命,绞尽脑汁,但发了大财后,却背上了极为沉重的包袱,日夜忧虑。为了如何能保住这些财富不受损失,更要加倍费尽心计。况且富有了之后,对子女溺爱,娇生惯养,使之依赖成性,正是贻害后代。一旦人们在金钱欲望泛滥之时,欲火燃烧,为了猎取更多的财富,不择手段,就会象飞蛾扑火般的自取灭亡。因此在发财之后,仍能于财富之中寻出真正乐趣的人很少,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确有道理。

金钱和色情原是一丘之貉,二者常常是相伴而行的,有的人以为有了金钱便有了一切,殊不知金钱不是决定人们幸福的唯一因素。金钱虽然可能攫取美色,但买不到纯洁的心灵。历史上由于金钱美女给人们带来祸患的事例,不胜枚举。

贪得无厌,不仅造成道德品格堕落,并且最后无不酿成可悲的下场。所以先生说:“贪就亏天理债”,经常教人们去掉贪心。佛家更把“贪”列入“三毒”(贪、嗔、痴)之首。

(2)私心

私心是“后天心”的核心,一切以我为中心,遇事先为自己打算,看看是否于我有利,是否有便宜;占便宜就乐,没占着便宜就不高兴。如果吃亏了,就要生怨恨心。私心是豢养一切后天心的巢穴。是所有烦恼与痛苦的根源。一旦个人利益受侵犯,自尊心受伤害,便立刻产生敌对心理,严重时便采取报复行动,往往造成不幸的后果,常言说:自私之心,人皆有之。但私心之泛滥,超越一定规范,侵犯了他人的利益时,就要引起对方的反感,甚而闹起纠纷。反过来,如果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便是儒家的“恕”道了。

私心越大,则苦恼越多,为何这样讲呢?私心大的人,他的贪欲也必然多,那么满足不了的欲望,当然也要多,当着一个欲望达不到时,就很不愉快,何况更多欲望不能满足时,不就苦恼重重了吗?而且被私欲牵着鼻子走的人,永无满足之时;旧的欲望满足了,新的欲望又产生,欲望是无底深洞。既然私欲永无满足,则他的苦恼便永无尽期。这正是自己欺骗自己。所以常言说,欲壑难填,就是这个道理。多数人把金钱看得太重,殊不知他占有了金钱,而金钱却占有了他的灵魂(全部精神为金钱所役)。如果财迷心窍,竟而失去理智,贪赃枉法,偷盗抢劫,图财害命,结果不但得不到幸福,反而落入法网,甚至丢掉了生命。

有人说,人类正因为有欲望,才能不断的进步,才有科学的发展,这话诚言之有理,完全正确。然而那些私欲泛滥,作恶多端的人与造福人类的科学家,岂能同日而语?

(3)妄心

胡乱的想法,荒谬的打算为妄心。它的建立既无可靠的真实基础,又不能从现实出发,随意所为,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的意愿,且使心绪不宁,竟而精神恍惚,徒增烦恼。有时妄念是无意中产生的,来无影去无踪,是修心养性者的极大障碍。但也有的妄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表现了个人的狂妄自大,想入非非,往往结果一场空,这种人的思想活动,乃是私心膨胀的又一个侧面。由于荣华富贵名利地位之心牵引,常常把人们拉入绝境,理想幻灭,希望落空,自信心崩溃了,跌入深渊,这便是他一开始就不能充分认识自己,而轻举妄动的结果。其实,财富、名利、地位都不可能永驻,都不是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所在,而是些虚妄外在之物。人们由于追求它们生起的妄念,污染了自己的本性,造下了罪业。

那么又如何对治妄心呢?一是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认清现实,不可跟着个人的私心妄念盲目奔驰。另有一种高层次对治妄心的途径,便是“见利思义”、“唯义所在”。只要是在道义上应该做的,不问利害得失,要勇往直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如果于道义上良心上说不过去,虽然前面是一项难得的财宝,唾手可得,但也绝不动心,这便是道心做主,妄心让位。(4)怨恨心

怨恨心多发生在个人利益受侵犯,感情受伤害的时候,常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如怨恨之心发泄于外,便是秽言出口,撕破脸面,或采取报复行动;如蕴于内,则愤愤不平,怒气填胸,痛苦不堪。追其根源,则不一定是什么原则问题,往往由于一句话或一点小事引起。其实如果不是由于对方说话无礼,便是你个人心胸狭窄,缺乏涵养。事情怨谁,暂且不论,只就把自己气得如此苦不堪言,便是个极大的损失。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为了他人的无理而生气,便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其实行为无理的本人不一定受到惩罚,而你却因此气得头昏脑涨,身心俱损了,这不是你当即受到“惩罚”了吗?凤仪先生说:“看他人不对正是自己不对”,即是指此而言。无病的人可由此气出病来,有病的人可因此病情立刻加重。但这对彼此矛盾的解决,毫无补益,而自己却首先承受了这场冲突所带来的后果。

古人说:“气为诸病之源”。又说“百病从心生”。先生说:“心中常存他人的好处便是存阳,常存他人的短处,便是存阴”。阴气存多了必然生病,这就是说明由于不良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了生理因素。举一个人所共知的例子,人们在心理不愉快或精神烦闷的时候,不管什么样的美味佳肴,也吃不出味道来。又如长期怨气闷在心里得不到发泄时,更极易患膨闷胀饱,消化不良等病症。至于由于精神因素而患了严重的疾病者更是常见的。如由于一场暴怒而引发了脑血管疾病,确是时有发生的。其实有许多种疾病都来自心理因素。

凤仪先生说:“人与人不和是因为有心,心(人心)是个小人啊!”由于人心在作祟,可引起很多的家庭不和睦,如夫妻反目,婆媳不和等现象,确是随处可见。在人群中由此而发生殴斗,甚至流血事件,也不时出现。所以恨怨心是家庭和社会不安定的祸源,尤其对一个人精神境界的提高,以至自我解脱,乃是最大的障碍。所以凤仪先生把化除气火,列为修心养性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不论儒、释、道哪一家,都把心性的修炼,作为超凡入圣的必修之课。

(5)淫欲心

金钱美色对人的诱惑力最大,吸引力最强。尤其美女这一关,古往今来,英雄豪杰闯不过去的,大有人在。再者那些财大位高的人,他的淫欲之心,可肆无忌惮地泛滥,致使地位越高,则人格愈低下。他手中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可以为所欲为,结果陷落深渊,身败名裂者,不胜枚举。所以修行人把戒“淫”列为最重要的戒律之一。

修道的人最重“定静”二字,淫欲之心不戒除,怎会定得住,静下来,怎能坐到净化心灵?一个人,如果色情之火在心里燃烧,不必说修道之士,就是作为一个普通百姓,也已经不“称职”了。特别是整个心灵被淫欲占领时,便什么荒唐事都可以干得出来。比如同甘共苦几十年的结发妻子可以抛弃,对儿孙可以不顾,而迷醉于寻花问柳。所以淫欲对性灵的污染最为严重。孔子有“戒色”之训,正是为此。

陷在色情旋涡里的人,如果是一个学子,绝读不好书;如果是一个工作人员,绝不能一心为人民服务;如果是一个军人,绝打不好仗。淫情如果发生在家庭里,则夫妻必要分崩;如果发生在人群中,则必要闹得人际关系龌龊。总之,它象毒瘤一般,生长在哪里,哪里必要溃烂,所以戒淫欲是作完人的起码条件。(6)虚荣心

虚荣心即是羡慕追求表面的光彩、体面,而不是着重实质的进步与提高,好虚荣的人从想的到说的、做的,往往都没有实在的基础和真实的内容,却处处要与人相比,贪好攀高,其实“贪好”与“做好”有两种不同的内涵,贪好是想要把好事(如名、利、财、色…)都归于我,而做好是向好的方向去努力。好虚荣的人,本来没有充足的经济条件,而硬要千方百计装做富有,本来没有那么大的本领,偏要把自己装扮得很有才华,一旦做出一点成绩,便沾沾自喜,很怕别人不知道。由于这种虚荣心的驱使,平日很难踏踏实实地工作,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来,但却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自尊心很强,不愿让别人指出缺点,提出意见,不肯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处处离不开虚伪的面纱;如此做人,永远不可能有开阔的胸怀,坦荡的情绪,更不可能与人坦诚相见,肝胆相照,这岂不是永远做一个不实事求是的假人吗?有句名言说得好“虚荣很难说它是一种恶行,然而确有许多堕落者,就是从这里开始,走向堕落的深渊”。

虚荣心太强的人,不可能肩负责任,更不可能做出一番事业。他的意志很脆弱,感情易波动,经不起坎坷逆境的考验。因他的内心总是被虚荣二字羁缚着,见不得一点“不好”和打击。他的所谓成就,都是建筑在虚假的基础上,有时做了一些好事,目的也是为了求人知,如果事与愿违,他便懊悔不已,认为好事白做了。所以凡是为善而求好报者,严格说来,都属伪善。只有认定“众善奉行”是天经地义,不含任何私心,方为真善。所以凤仪先生说“学好(求好)的人多,学道的人少”。

(7)嫉妒心

对才能、名誉、地位或经济条件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谓之嫉妒。原来对方并未侵犯他的利益,伤害他的感情,而是他单方面产生的敌对心理。只许他永远居于领先地位,不许别人超过他。假如人人都存这样心理,人类还能进步吗?恐怕永远停留在原始蒙昧状态了。所以嫉妒心理是人类前进的最大绊脚石,对个人来讲,存有这种心理,便永远不会上进。如果反过来讲,别人进步我高兴,我可以向他学习,别人的成功我欢迎,欢迎社会上又增加了新的成果。这两种不同的心态,便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前者对己对人都有害,后者对己对人都有益。然而却有些人死死地抱着嫉妒心而不放,可见嫉妒心是何等的顽固与卑鄙了。欲修身立命者,存有嫉妒心,正与把船牢系在岸边,虽欲撑出半步,也绝不可能的道理是同样的。

有人问亚里斯多德:“为什么心怀嫉妒的人,总是心情不快呢?”亚里斯多德回答说:“因为折磨他的不仅是本身的挫折,还有别人的成就。”

嫉妒心如果滋长在位高权大者身上,便可助长其杀机,在他身边的人,前进的步子比他稍大一点的便危险了。轻则压制,重则被除掉。古人说:“人心惟危”,于兹愈可证其言之确凿了。所以先生说:“嫉恨是造孽的总根”。

(8)牵缠心

牵缠心的表现是拿起来放不下,粘上就摘不开,致使心灵上的压力沉重,有时陷进去,长时间不能自拔。牵缠心多表现在对人、对事、对物,其中尤以对人的牵缠最为严重。例如在家庭里,上有父母,中有妻子,下有子女……,在各种关系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常言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诚然,父母对子女的牵挂最为严重,子女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在牵着父母的心。幼小的时候,生活不能自理,离不开父母的照顾。然而由于过分的牵心,往往变成溺爱,失去严格的要求与正确的教育。因而过分的疼爱,对某些事情就不能正当的对待与处理。比如医院里有多年经验的老护士,为患者注射,本来是很平常的事,但对自己的小孙子注射时,竟弄得手足无措,这是什么原因呢?只因为中间有个“亲情”在障碍着,缠绕着。因此常常是很简单的事,反而复杂化了。所以身上的重负放下容易,心里的重负放下就非常难了。

牵缠心的突出表现是“爱别离”。人常相聚首,而一旦生离死别,会给人带来极大的伤感与痛苦,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夭折,有时多年不能忘怀,严重的影响身体健康。夫妻长期居于两地,互相牵心,昼思夜想,心绪不得安宁。情人一旦失恋,便痛断肝肠,甚至走上绝路。此类牵缠心都不是用语言劝说所能轻易奏效的。看来牵缠的魔力竟而能致人于死地,真是不可思议。所以牵缠心往往能把一个人长时间困在精神的牢笼里,无法自我解脱。先生说:“以情相恋的,都是冤缠鬼”。牵缠多么可怕!学道者最怕牵缠。有牵缠便不能“制心一处”,致使精神分散,严重时可把个人的整个心身搅乱,弄得神魂颠倒,神不守舍,如痴如呆。有的人修炼一世,在功果即将圆满时,竟而被放不下的心事,或未了的念头牵回来,而未得解脱。传说古时有一位修行多年的道人,道果成就,正值升天之际,忽然想起来,平生最为心爱的珍宝,灵魂便立刻退转回来了。俄而觉悟道:“啊!原来是这个小东西把我拽回来了,使我数十年的道业,毁于一旦!”一激之下,便摔碎了珍宝,后来继续加修,彻底了脱一切,才轻松自然,毫无牵累地羽化了。所以凤仪先生说:“人不成道因为牵缠,只是牵缠二字竟把佛祖吓得大哭。”这种激切地警语,有力地说明了牵缠挂碍,对修道的人是最大的危害。

修道者能在修行的过程中达到割情断爱,确是大丈夫气概的表现,所以古人说:“太上忘情”。这样才有了脱尘寰的资格。那么怎样去掉牵缠之心呢?首先要做到“求己而不求人”。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人的一生最大的事,就是尽到自己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责己而不责人,最后做到无愧无悔,心安理得,了却一切。尤其是在伦常之中,更是如此,只要对人尽到我应尽的力量就可以了,正如我欠人的债都还情了一样的轻松。至于对方如何,就不必更多地过问了。相信他的命运,最终还是由他自己决定,别人是无能为力的。“助长”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正好象植物的成长,各自有它不同的规律,你再着急,时候不到,也是不能成熟的。这说明牵缠挂碍是毫无用处的,只能有害于自己。说到究竟,欲彻底去掉牵缠心,还必须看破一切,放下一切。

(9)多疑心

疑心和信心是相反的。多疑的人,一生难负重任,难成大业。他处人不能推心置腹真诚相待,常好望空捕影,无中生有。不是想这个人对他有意见,就是想那个人讲他的坏话,总是疑神疑鬼的。如果身为领导,他不能相信下属人员,不敢大胆用人,不敢放手,所以,他手下的人,无法施展才能,难成事功。这样人,交朋友也很难坦诚相见,患难与共。在家庭里如果狐疑心重,对人处处提防,时时小心,则夫妻很难和睦,无形中使对方精神受到束缚,往往伤害人家的自尊心,必然造成很多烦恼。其实多疑心的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失去准确性。

有远大理想的人,必须有足够的信心和坚定的意志,方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潜能才能发掘出来。如果信而不实,疑虑重重,劲头便不足,才智也不可能充分发挥,这样的人的事业成功率就要降低了。

信心真,信力足,才会产生真实的感情与旺盛的力量。比如看电视、看戏剧,看到动人处,与剧中人同喜怒,共哀乐,这是与剧情完全打成一片(已无半点怀疑)的结果。否则认为剧情是假的,剧是人编的,这就不能产生真实的感情了。很明显,信心与疑心是两种不同的心态,便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

对宗教,性理疗病或气功,都必须有十足的信心,方能产生力量,所谓“信则灵”,就是这个意思。有了信心,就等于把电视机的开关打开,调好频道,节目自然能收来。而怀疑心就等于开关闭着,再好的节目也收不来。又比如铁锅有砂眼,球胆有漏孔,总是要漏水跑气的。信而不实或者多疑心的人,正象那砂眼和气孔似的,终难完成其功用。所以凤仪先生说:“人,必具大信力才能成道”。

(10)依赖心

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谓之依赖。依赖常了,便养成依赖心。幼小的时候,生活不能独立,依靠父母,这是正常现象。但已经到能够独立的年龄,仍然处处依赖父母或他人,就成为人生一大缺陷了。

生活上能自立,经济上能自给,是一个健全人所必须做到的。否则,只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终日无所事事的人,便成为寄生虫了。这样的人活得毫无意义。所以生活上能自立,是每一个人生存的起码条件。

人要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真正的幸福,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能自立,更重要的是在精神生活上也能自立。如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必要依靠某某人,离了他(她)就不能自立(病残者除外),一旦遇到生离死别的情况,便一蹶不振,痛苦不堪,此时,物质生活再丰足,也难有幸福了。又如在团体中依靠某上司的私人关系,被提拔上去,一时扬眉吐气,不胜荣耀,然而有朝一日,某上司下台了,他也必然随着垮下去,这便是依附他人不可避免的结果。

人必须打破依赖心,不靠任何人的权势,全凭自己的德才,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上去,这样才会有稳固的根基,光明的前途。学道的人更贵自立,有一首描写云游禅僧的诗偈:“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如此顽强的自立性格多么潇洒而高洁啊!这并不是提倡出家,而是赞赏这位禅师为了探寻真理体验真理的卓绝独立的精神。其实不仅是修行的僧人,即便是一位作家或科学家,都有甘于寂寞,富于自立的品格。只有耐于寂寞的人,才能永不寂寞,这正是一种可贵的高尚的自立精神。

依赖心强的人,是不能修道的。修道者要不畏艰苦,不怕孤独,箪食瓢饮,也能安贫乐道,坎坷逆境,也能泰然处之。少欲知足,自然少生烦恼。

先生说:“不能自立的人,何时也不能出苦”。因此,他才风尘跋涉,奔波四十余年,创新女子义学,让女子读书自立,以求永远出苦得乐。

(11)挑剔心

对人对事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便是挑剔心的表现。可是还美其名曰:“一贯认真,对人负责”。实际上是缺乏修养,涵养力很差的反映。如果在家庭做老人的,对子女总好挑剔,本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往往弄得儿孙不知所措,因而不愿接近老人,甚至成年之后,便要远离开家庭,所以好挑剔的老人,有福也享不好。夫妻间吵架,也往往是由一些小事引起,其实也正是挑剔心从中作祟。

作为一个团体的领导,对群众专好从细节小事上着眼,吹毛求疵,往往在大事上忽略,造成因小失大。不仅对群众工作搞不好,并且很容易影响了大事,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以平均使用,必要先抓重点,如果大事小事都用同样的力量去管理,恐怕西瓜芝麻一齐去。郑板桥所说的“难得糊涂”,就是指对小事不要过分挑剔,视若糊涂。但对大事原则问题,却毫不含糊,正是小事糊涂,大事明白。

对着重修心的人来说,好挑剔即是“分别心”的泛滥,把自己陷到是非的旋涡里,便要过分的计较是非。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师过察则无徒”。对人过于苛察,便显得毫无涵养,使人对他不得不敬而远之了。俗谓“宰相肚里能撑船”乃是胸襟开阔兼容并蓄,善养人才的表现。《易经》说: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说的这种容纳一切的精神境界。

(12)争理心

人在彼此闹矛盾的时候,往往认为责任在对方,而自己有理。从刚懂事的小孩到耄耋之年的老人,绝大多数人如此。这种争理之心,几乎人皆有之,事实上并不一定是真怪对方,然而矛盾发生之后,能够主动承认错误的人,是很少见的。人我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常常闹纠纷,其关键即在于此。更有甚者,责任明明白白是在自己身上,却强词夺理,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

争理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自己认为过去我对他有许多好处,但是现在他把我的好处全忘了,认为他太对不起我了。

又如某件事的成功,都是我的功劳;然而办糟了,便推卸责任地说,都是他的过错,与我没有关系。这是推过揽功,认为自我一贯正确,总是有理的表现。

争理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1.我做了许多好事,花费很大的力量,但是没有人看见,没有人说我好。早知如此,不如不做了。

2.这宗活就是我最卖力气,别人都不使劲,我太不上算了。

3.我吃点亏没关系,但是吃亏要吃在明处,让大家知道。

4.这事不怪我,是他们的误会,非弄个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不可。但是一时搞不清楚,怎么办呢?几年也搞不清,你还怎样呢?背着多年冤案的人,又该怎样?

5.按道理涨工资本应有我的份,但没涨上没关系,我不是争这几个钱,就是要讲讲这个理(其内心里还是为了这几个钱)。

人群中,上述争理的现象是常常发生的,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表现。它不仅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更重要的是给自己增加了许多烦恼,然而徒增烦恼,对事实又有何益?尤其对心量狭窄的人来讲,可成为很大的精神压力,甚至成了多年的沉重包袱,严重地损害了个人的心身健康,竟无法自我解脱。

然而上述事实,如果放在一个有远大志向,胸襟开阔,能高瞻远瞩的人身上,很可能是与上述情形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心境了。他能把那些别扭事视为对自己的一种考验,或严酷的锻炼,多从有利的方面来想,这就叫作内心世界的“拨阴反阳”。

争理现象在家庭与亲友之间,更是常常发生。如由于说话、处事,彼此认为不合理,而引起了争执。尤其亲友之间,由于礼尚往来,厚薄亲疏等而引起争理的情况,更是常见的,有的表现在外,有的暗含于内,都会带来种种不愉快与麻烦。所以凤仪先生说:“断不了争理,断不了是非”。

(13)自满心

《书经》说:“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所以能被千古传颂,只因它道破了颠扑不破的一条真理。人不论在知识、学问、才能或德业上,一旦自己认为满足了,便是固步自封。其实不仅是止步不前,反而要后退了,自满是走下坡的开端,潜伏着失败的种子,月盈必亏,自然之理。所以只有谦虚,才会使人不断进步。

如作为一个读书的学子,有自满心,其学业必然退步,古语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又说:“学无止境”。学问既无止境,怎能容得自满呢?自满的实质,就是骄傲自大,做出一点成绩,沾沾自喜,甚至自夸自擂,自以为了不起,这样,不仅消退了前进的动力,且暴露了自己的轻薄肤浅。

学道的人更忌自满,自满是求道者的最大障碍。有一位南隐禅师,一天当一位学者向他请问什么叫做“禅”时,南隐一言不发,只是以茶相待。他持着茶壶,向杯子里倒水,杯子满了,仍继续注入,水都溢出来了,还是不停止。这位学者眼见茶水四溢,直到再不能沉默下去了,慌忙提醒说:“禅师,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禅师点了头说:“你就象这只杯子一样,心里装满了你那偏执的看法与成见,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我如何对你说禅呢?”所以先生说:“人得空出来,才能归先天。”

(14)执着心

人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追求满足欲望中度过的。如权势、地位、财富、名利、爱情等等,以为拥有这些,就能得到幸福。然而,真的得到这些,就幸福了吗?恐怕过不多久,依然烦恼重重,痛苦不堪,其原因何在?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况且有些认为是幸福的东西,转眼又变成痛苦了。比如人们以为升官发财是幸福,然而,一旦丢了权势,损失了财产,便立刻成为极大的痛苦了。又如赌博的人,在赌的时候,以为是最大的兴趣,但输了钱便马上带来不兴趣。吸鸦片的人,当时的兴趣飘飘然,无法形容;然而,一旦犯瘾了,或家业败落了,其狼狈相也是无法形容的。诸如上述的幸福与兴趣,都是非常短暂、转眼即逝的,“欺骗性”非常大。其原因又是什么呢?一句话,就是“执着”二字。实际就是本末倒置,以假当真。执着在虚幻不实的事物上了。

人往往被执着二字,牵着鼻子奔波一生,到头来不仅仅是一场空,且带来许多烦恼和痛苦,甚至是惨痛的悲剧。如执着在爱情上,在恋爱的过程中,其幸福感好象无以复加了,然而,一旦失恋了,其痛苦也是无以复加的,甚至由此而走上了绝路。这便是执着在爱情上引起的严重后果。执着的劲头越大,其痛苦越大。执着什么,最后必受什么苦,因为你所执着的地方,正是最能牵动你心的地方。所以凤仪先生才说“世界是个万迷阵”。人们执着肉身为最实在,一切都为了它,整个心灵为肉身所役,结果造下无边的罪业。佛教说:“身为苦本”。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其实,身体是行道的工具,为了修道立功立德,借假修真。然而人们偏偏执肉身为真,才造成人生的种种痛苦。由此可见,凡事以我为中心,处处为了我,这便是各种执着的根本原因。不过历史上那些为正义而坚持到底,甚至以身殉道或杀身成仁的杰出人物,与这里所说“执着”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为了人群谋幸福、建奇功、创伟业的志士,在成功之后也绝不可执着在成就上,必须“功成、名遂、身退”,才合天道,否则便潜伏着如影随形的危机。历史上的实例很多,如辅佐刘邦打天下的汉之三杰(萧何、韩信、张良)便是最为突出的典型,其中,张良乃是“功成、名遂、身退”的极好典范。

修道的人更怕执着,即便是修行到接近超凡入圣的境界,如果仍有执着心,执着在道业上,执着在神通上,执着在功德上,便很可能引起退转,直至堕落。所以《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凤仪先生常讲“一切无说”即是对“无执境界”的最简明的描述。苏格拉底是希腊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有人问他:“你为什么总是那么愉快,没有忧愁的时候呢?”苏格拉底回答说:“因为我没有那种失去了它,就使我感到遗憾的物品”。所以苏格拉底可以说是西方古代破除执着的典型。凤仪先生说:“心着于物的烦恼就生,着于道的神气就生”。

上述十四种心只是人心表现中的一部分。人心千变万化,微妙难测。然而,其根源只是一个“我”字占据人们的心灵,时时处处以我为中心,结果给自己的生命造成深重的罪业和无边的痛苦。要想彻底解脱自己,必须以道心做主,人心服从道心,方能自救、自拔,始有到达彼岸的希望。

2、道心

前文曾引用《书经》“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话。蔡沈在《书经集传》中注曰:“指其发于形气者而言。则谓之人心;指其发于义理者而言。则谓之道心;人心易私而难公,故危;道心难明而易昧,故微。”所以存养道心必在隐微之处下功夫。人的日常行为中,有时人心当家,有时道心作主,人心当家则私欲泛滥,易下达,道心作主则公而忘私,便上达。所以道心是支配整个人生的主宰,是指导平时言行动作的指南,可使生命与道合一,以达到尽人合天、止于至善之目的。什么是道心?即正见、尽伦、理解他人、责任心、公心、爱心等等,简述如下:

(1)正见

正确的见解谓之正见。从字面上很好理解,但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真正运用与实践,就不那么简单,在日常生活中,永远保持正知正见,不偏离正轨,是很难做到的。如金钱、美色、对人的诱惑力最大,能在垂手可得的情况下,毫不动摇,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正见作主,是多么不易呀!比如有的人供孩子读书,以升官发财为目的,后来,真的升官了,发财了,便以权谋私,生活腐化起来,挥霍无度,终至身败名裂,这能说是父母有正见吗?事不遂心,便大发雷霆,竟然干出不可挽回的蠢事,这能说是有正见吗?年老退休,生活已经足用,但仍想苦心钻营,一心发大财,然而力不从心,终于累得脑血管破裂,一命呜呼,谁能说他有正见呢?一位修行人,仍被情牵物累,名利所扰,内心总得不到宁静,他的正见哪里去了,看来,有正见,还能永远坚持正见,而不被迷惑,是多么不容易啊!正见是生命的指南,航船的舵手,有了它,才能不偏离航向。正见乃是认定真理,坚持真理,遭受任何挫折、困难与不平,也绝不放弃对真理的信仰。人们有了丰富的知识与学问,只有与正见统一起来,才真有用处。否则知识越多,恐怕为恶越甚,对社会人群的害处就越大。人的一生为人处事,应事接物,处处离不开正见,离开正见就容易走上邪路,特别是修道的人,正知正见,尤为重要,否则就必然盲修瞎炼,多走弯路,终难有成。

有正见的人,对人世间的一切,要看假了,识破了,不执着。然而在道义上又必须行真了,如在家庭中应尽的义务,在社会上应负的责任,绝不能马虎从事,敷衍应付,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尽力实行,否则便等于欠债拒还,永远达不到解脱的目的。

(2)尽伦

人生在世上,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父子、夫妻、兄弟……,一个人生活在人群中,充当了许多不同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有其不同的规范,此规范就叫作道。只有按其规范行事,各行其道,才能上下、左右、前后的关系,处理得恰如其分。古人把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做伦常。

梁漱溟先生在《人心与人生》中有一段话说得好,“人对人的问题虽存于彼此之间,但人身有彼此,而生命无内外。浑包对方若一体。从乎自觉能动性。采取主动解决问题,自是在我。若期待对方.责望对方,违失道矣。唯责己者为不失自觉。是以古人云反求诸己(语出《孟子》)。但问题或未易得到解决。则‘尽其在我’是曰尽伦”。

家庭中的伦理,不外孝悌慈三个环节,尽伦的重点是求己。子女对父母要尽孝,兄弟姐妹间要尽悌,父母对子女要尽慈,夫妻之间要尽义。尤其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看似简单,但实行起来是很复杂的,有层次的不同。比如孝道,凤仪先生讲有“孝身、孝心、孝性”和“大孝、小孝”之别。又如慈道,父母对子女一味溺爱,不但不慈,反而害了子女。所以才说“道心惟微”。在社会上有尽职之道日忠,有朋友之道曰信。伦常之道不是用一个简单原则而能解决一切问题的,表面看,是人对人的问题,其实质乃是心对心的问题,尽伦是道心的主要体现。

伦理之道,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讲求不讲求,而你无时不出入行止于其中,这是任何人逃脱不掉的。即使你出家了!还有师徒关系,师兄弟关系。只要有人群存在,就有伦理存在。先生说:“道是相对而生,是绝对而行的”。伦常道不尽圆满,便不会彻底自我解放,不自我解放,就不能了脱,说“抵达彼岸”也只是一句空话。(3)理解他人

理解他人,主要是理解他人的心理与感情。人们都是理解自己,尤其对自己的委屈、苦闷、忧虑、渴望等等最为了解,却很少知道别人的痛苦与难处。颠倒过来讲,如果他人一旦理解我的委屈与冤枉,我便感到莫大的欣慰了。人与人的不和谐,往往是由于互不理解。本来他已受委屈了,心理的压力很大,而你又狠狠地挖苦他一顿,这不正是火上浇油吗?其实,最能刺伤他人自尊心的,便是瞧不起人的态度和挖苦人的语言。

一个小孩正在那里玩得很高兴,你无缘无故地干扰他或破坏他的兴趣,弄得小孩哭叫不已,这便是你不理解孩子的心理。你认为是毫无用处的活动,但在小孩心中却认为是很大的事。又比如家长无休止督促孩子学习,闹得孩子一听到学习二字,便立即感到头痛,认为学习是最大的苦恼,这样持续下去,成绩是永远不会提高的。更有甚者,用野蛮粗暴的手段,为了学习逼得孩子酿成不幸的悲剧。这都是由于对儿童心理不理解而造成的。这是用成人的心理去代替孩子的心理了,所以不理解孩子的心理,是绝对教育不好孩子的。老师不理解学生心理,也绝教育不好学生。

如身为领导,以为一味严格斥责下属员工,就可达到目的。其实这是以权压人,怎能起到教育作用,殊不知如此下去,你刚一开口,大家便在内心里筑起一道墙,早与你隔开了。领导压根就没理解员工们的心理,无形中使群众内心与你有了很大的距离,必然事与愿违。

在家庭里,理解对方的心理,尤为重要。如夫妻间,丈夫对妻子的委屈一点不理解,妻子对丈夫的艰辛一点不体贴,这样的家庭,是永远不会幸福的。如果用理解的心情去对待他人,比如,对方发脾气了,要知道他(她)是生气了,必然要发泄出来,所以才动脾气。这样想,矛盾不就很好解决了吗!青年人烦老年人好叨咕、咀碎,其实,应理解这正是由于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反过来,老年人也应理解青年人心理,他们已有自立能力了,不须过份操心。能相互理解就好办了。

对老年人心情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俗语说:“老年不好活呀!”人到老年,心有余而力不足,心中牵挂的事情更多了,总是放心不下。如果对老人的难处不理解,不体贴,刺伤他(她)们的心,则老人的痛苦,便顿时倍增。比如有一位“孝子”从外地回家,为老母买了一些水果,老母却把水果分给孙子们,自己所剩无多,为此其子便大发雷霆,把水果收到一起,都扔掉了,气得老母几乎要死。这便是由于不理解老人心理所致。其实老母把水果分给孙子!比自己吃了还惬意。你说这个儿子是孝还是不孝!实际上他只知“孝身”,而不知“孝心”,更不懂得“孝性”。

不论家庭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才能相安。所以理解他人是一种高尚的品格。不理解他人,彼此的心理通道就永远封闭着。只有真正相互理解了,道心之门才会打开,才能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责任心

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一个社会,都有不同的分工,只有各负其责,都关心整体,这个整体方能正常运行,否则便是一盘散沙,没有生命力了。责任有的是自然形成的,如家庭中的父母对子女负责,子女对父母负责,其责任心完全是自发的。另一种是社会分工,如社会上的各种不同的职责:士、农、工、商、官等等。只有人人负起应负的责任,认识自己责任的重要,尽力发挥其才能,这个社会才有前途。其根本动力就是责任心。然而职业无贵贱,人格有高低。干什么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不同,缺少哪一行也不行。假如城市里的掏粪工人罢工了,则这个城市便可能臭气熏天,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如邮递人员罢工,便立刻信息阻隔。所以社会上缺少哪一行,都可能造成运转失常,立刻影响整体。由此看来,责任心是何等重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无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标准。毫无责任心的人,便是极端自私的反映,最终必将成为社会的垃圾。从一个家庭来看,各人都无责任心,就离败家不远了。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都无责任心,那么这个社会的生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正是责任心的升华。

古今中外,人类社会中还存在一种超人的伟大责任心,他们是医治人类灵魂的大圣人。如孔子、释迦牟尼、耶稣等,他们负有特殊使命,是以拯救人类为己任。孔子周游列国,为了实行德治,著书立说,以实现人类大同为最终目的,所以被尊为千古的圣人。印度的释迦牟尼为了给人类开辟一条出苦得乐、了脱生死的道路,抛弃太子的荣华富贵,而遁入深山苦修多年,终于大彻大悟成为佛陀,创立了佛教,以普度众生为己任,被尊为佛祖。西方的耶稣是基督教的教主,为了拯救世人,而被钉在十字架上,其教义的生命力,千古不衰。这样的伟大圣人在人类史上是稀有的,是人类中的精英。他们的使命不是任何人的指令,而是时代的赋予,他们的责任心,实际上是被时代的各种痛苦制造出来,培育出来的。其思想体系,超越人类一般的价值判断,他们已完全进入了最高精神境界。其责任心是自发的,是所有责任心中最高尚最伟大的。所以责任心对常人来说,是道心的基础,但是以圣佛来讲,责任心乃道心之极致。

总之,责任心与人的生命是密不可分的。有责任心,则人的生命才会有意义,才会更有价值。

(5)适应心理

人都知道健康的身体可适应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在夏季的30多度的高温气候下能适应,在冬季零下30多度的寒冷天气,也能适应。人的心灵也应该锻炼的如身体那样的健康,能适应顺逆不同的各种境遇。在不顺利的坎坷逆境中,不颓靡,不灰心,不为所转,能经得起突如其来的打击,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精神素质,是事业成功的砥柱,是理想实现的保证。否则,只能处顺境而不能处逆境,正如温室中的花草,经不起风吹雨打。

人一生,从幼年、青年、壮年一直到老年,始终一帆风顺,一点坎坷没有的太少了,也可能没有吧。一个人多多少少要有一些波折或逆境,不过性质不同,大小不一罢了。不是家庭的不顺利,就是社会上的坎坷,总是要遇到一些逆心的事。所谓有本领有能耐的人,并不是他一生未受过一点折磨,而是能正确地认识坎坷,正确地对待逆境,不怨天,不尤人,泰然处之,并通过努力解决当前的困难,改变不利的环境。这当然是最理想的处理途径了。然而通过最大努力,也改变不了客观条件,那么怎么办呢?就要回过头来,改变自己了,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如何适应当时的环境,这乃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由于缺乏适应心理和应变能力,而抑郁致疾,甚至致命者大有人在。这乃是弱者的后果。前者正是先生常说的“事坏人不坏”的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事情虽然失败,而人并未因此而垂头丧气,一撅不振。

不能适应环境的人,怎能谈到创伟业,建奇功呢?所以适应环境的心理与性格是有大成就的重要条件。古人说:“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诗,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语出苏轼《贾谊论》)这是所有伟人哲士所必俱的品格。

修道的人,更要善处环境,不仅不被名牵利诱,而且要有克服困难,不畏艰险的精神。儒家的贫而乐,佛家的能忍辱,都是这种情操的体现。

一棵小草为什么生命力那么强?虽然经过狂风暴雨的摧残,仍能照样生长?只因它的适应力非常强。因此,可以说适应力强的人,则生命力必强,适应力与生命力是同步的。

(6)自我认识

希腊古代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人生最宝贵的知识,就是认识自己。”他在道德上是伟大的。有一天中午,在阳光下,他拿着一根蜡烛,在街上走着,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他的学生问他:“老师。你在找什么?”苏格拉底严肃而认真地答道:“找自己!”他这种奇特的行为,正是唤醒人们认识自己。所以“认识你自已”是他的第一准则。认识自己为什么这么难呢?我们平日一睁开眼睛,首先看见的,往往是他人的错误和缺点,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就看不见了,这样就很难有自知之明。自己不认识自己,便不能改正错误和缺点,这样下去,进步与提高,又从何谈起!

那么怎样来认识自己呢?人们肉体上的病患,比较容易发现,有了症状,可以到医院检查治疗,而心性方面的“病患”,便很难自我发现了。比如因为私心杂念,忧思烦恼,造成内心世界的不安宁;由于恨怨嗔怒的发作,竟致内火中烧,痛苦不堪,加之平日的情牵物累,搅得神魂颠倒,夜不成眠。此类情形,都可导致心理的不平衡。但这些精神不健康的根源,很难自我认识。然而,它却可为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深一层地说,它可直接染污我们个人的性灵,使自己深陷痛苦的深渊而不能自拔。由此看来,不论是微小的进步,或是巨大的成就,都必须从自我认识开始。认识自己,才能控制自己,掌握自己。比如心量狭小,脾气暴躁的人,却想做大事业,是很难如愿的,正如俗谓“小心眼做不了大事情”,是颇有道理的。所以人们在心性方面的失误,其根本原因,是不能自我认识。尤其是以非为是,为所欲为的人,就更难有所成就了。至于那些甘于被自私自利,惟利是图的心牵着鼻子走的人,其下场当然是可悲的。只有充分认识自己心性的阴暗面,进行自我克服,自我调整,自我平衡,以至自我充实,增强道心,才能最终达到自我完善。古代伟大的哲人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是对他人的理解,自知便是对自己的认识。不理解他人,不认识自己,是道心存养的最大障碍,是事业失败的根本因素。不认识自己,便不能自主,极易成为感情的奴隶。处顺境则喜欢,处逆境则颓靡,不能驾驭感情,而被感情所奴役,便失去了自我主宰的能力。所以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才是真正的智者。

上面所讲,只是自我认识的过程。惟有归根返本,圆满天性,才是自我认识的究竟。(7)爱心

爱心是道德的源泉。孔子说:“仁者爱人”。“仁”是孔子全部学说的核心,爱是一切伦理道德之所由出。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兄弟之爱,姐妹之爱,夫妻之爱等等,家庭的天伦之乐,温馨与幸福,无不是从爱心产生的。由近及远,由于爱自己的父母,推而至于爱他人的父母;由于爱自己的子女,推而至于爱他人的子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扩充起来,爱同胞,爱所有的人,他人的痛苦,便是我的痛苦,他人的灾难,便是我的灾难。正如古人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语),这便是由于一般的爱人而升华为圣佛的慈悲了。爱心又是一切力量的源头。比如一个女人在未做母亲之前,胆量是很小的,但有了小孩之后,为了保护孩子,便可与猛兽搏斗,迸发出不可思议的勇气。一位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人,可不辞辛苦,废寝忘食地工作。孔子为爱道德,重学问,培育人材,推行仁政,奋斗不息,竟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耶稣为爱世人,救世人,不惜牺牲自己,被钉在十字架上。凤仪先生为了拯救广大女子出苦得乐,倡办女子义学,奔波数十年,历尽千辛万苦。他们的动力是什么呢?无不是大爱力的驱使。由此看来,不论从事什么工作,缺乏爱心,不能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便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断难有所成就。尤其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如果没有爱心做为纽带,不论家庭、群体、社会,其现状与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

“爱”是“仁”字的大用,是生命的原动力,所以说“仁者爱人”。《易经》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生生之谓易”。而“仁”即是生机之所在。所以仁与爱同出而异名,在人之元性中,乃是最根本的东西,是成圣成佛的总根。即使在植物界,“仁”也是其生命繁殖、发展和延续的根本生机。如桃的果核中有桃仁,杏的果核中有杏仁,瓜籽里有个瓜子仁,类似等等,都是反映了生生不息的机理,突出一个“仁”字。在此,也可以看出古人用字之妙。

我们常把仁和爱连在一起用,称作“仁爱”。人要保养这个自性中的生生不息之机,就必须培育发展这个“仁”-爱心。爱的反面即是杀。所以佛家提倡不杀生,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乃是戒杀,可以不伤害人类自性中的“仁”。如把仁字扩而充之,即是佛的大慈大悲,也正是体现了爱的升华和爱的究竟。

(8)公德心

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一个社会,如果每个人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谁也不关心整体,那么这个家庭、群体、社会,就快要衰败了。从长远来看,个人和整体的利益是一致的。比如一条载满旅客的船,船底漏水了,有沉没的危险。这时,旅客们都惊慌失措,却紧张的保护自己的一点东西,谁也不急于想办法堵塞船底下的漏洞,不多时,恐怕这个船上的旅客都要随着船只一块沉没在水底了。很明显,旅客们都缺乏公德心,才造成这样惨痛的后果,这有力地说明,在群体里,公德心是何等重要!

一个群体,人人我字当头,个个私心泛滥,这是极为可怕的现象,因为个体已经失去可依靠的总体的生命力了,所以危在旦夕。只有人人都有公德心,群体才会兴旺发达,个人的生存才有保障,同时,人们的精神境界,也自然不断地提高。如此,大家才会有真正的幸福。

然而,在人们私欲横流,自私自利之心已根深蒂固的时候,才想改变现状,树立公德心,为时已晚了。所以必须从幼年时,即开始培养教育,使其道心逐步成长,人人自觉地发扬为公的风格,明确人群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体,而个人是全社会的一份子,懂得人生的意义,不应该专为个人的享受着想,必须为整体谋幸福。大家都得到幸福,个人的幸福也就在其中了。

(9)宽容心

能否容人,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大胸襟的主要尺度之一。很难设想一个鼠肚鸡肠的人,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常言说,有多大的度量办多大的事,确实如此。翻开历史,看那些树奇功、建伟业的人物,都有度量大如海的胸怀,为何这样讲呢?看看那些志大而量小的人,正好像很细的旗杆,虽然很高,但经不起狂风的摧毁。这说明既然高,就必须有相应的粗,这个粗,就意味着有远大抱负的人必须具有宽大的容量。所以宽容心是有大成就者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宽宏的度量同时也是修道成德的主要内容。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林则徐语),是极赞宽容之美,容量是为人处世的高尚品格。从家庭来说,如果彼此不能相容,斤斤计较,则很难和睦。从一个团体来讲,领导对下属人员吹毛求疵,求全责备,缺乏爱心,必然挫伤大家的积极性,到头来免不了人心涣散,分崩离析。从一个兴旺发达的大群体来看,做为首脑者,其度量之大,自不待言。

究其实质,宽容心与爱心是分不开的,无爱心的宽容,其内心是不可能宽舒的!表面上容过去了,而心情却抑郁寡欢,则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在爱心基础上的宽容,并能理解对方,才可使人心悦诚服。这样不仅能团结众人,更能起到教育和感化的作用。在人我之间的关系上,如果勉强容忍,而不能在心里融化,待超过了容忍的限度时,很可能暴发出来,否则便积郁成疾。所以容忍的关键是“容而能化”,不留任何忌恨与阴影。突出一个“化”字,才能涵养德性,提升精神境界。寺庙里弥勒菩萨像两旁的联语说得好:“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这正是对宽容大度的极高赞美与歌颂。

(10)感恩心

孝道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统的美德。为什么孝子最受群众的称赞和尊敬呢?因为父母对儿女的养育之恩是最大的。从小受到父母的生养培育、无微不至的关怀,一直到长大成人,父母投入到儿女身上的全心全意之情,是无以复加的。为了报答父母之恩,所以儿女要自觉地孝敬父母,其中被称誉为孝子的,便是报恩的楷模。与此相反,不孝敬父母,甚至虐待父母者,被称为忤逆,被众人所睡弃,所鄙视,为国法所不容,因为他忘恩负义,严重地违背了伦理要求,被视为最不道德的人。看来,中国人是非常重视感恩报恩的。除了父母恩之外,我们还要时时刻刻存多方面的感恩心,要感国家保护之恩,要感古今师表教育之恩,要感广大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