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高水平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_第1页
高职院校高水平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_第2页
高职院校高水平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_第3页
高职院校高水平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_第4页
高职院校高水平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省高职院校高水平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面向珠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支撑产业现代商贸流通业,集合现代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5个专业,组建“互联网+新商科”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面向全球产业链右端中高端人才需求,培养学生具备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新商业业态下的商贸流通新思维、企业管理新理念、商贸服务新技能、信息智能产品新应用、职业发展新素养,能够深刻理解互联网+对商业模式带来的转变,能够掌握和运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及运营企业,能够将人工智能及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具体工作中,能够使用商贸流通领域最新的先进智能设备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成为具有“互联网+新商科思维、管理与技术并重、素养与技能双高”的中高端复合型商贸流通技术技能人才。建成服务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商贸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所亟需的管理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要阵地,以及推进商贸流通业技术升级改造的重要创新服务平台,建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互联网+新商科”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一、建设背景商贸流通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达程度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商贸流通业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主要涵盖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仓储、运输、供应链等相关领域,位于社会生产中、下游环节,一般将其界定为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担负着满足消费需求、保障消费供给的重任。(一)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服务面向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面向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外贸批发零售三大现代服务业的子产业办学,服务于惠州市打造空港物流集散区、粤东物流园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战略,服务于XX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现代物流业和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战,集合现代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5个专业,组建“互联网+新商科”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二)商贸流通行业企业现状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贸流通行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新型商贸流通形态迅速的刷新着人们的观念、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1.社会物流需求和快递业务量持续增加。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物流需求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有所趋缓,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近年来,中国快递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巨大,网络零售市场优势明显。近年来,我国的电子商务行业蓬勃发展,通过网络进行购物、交易、支付等商业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电子商务正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入规模性发展阶段,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大,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网络零售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1-3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1.85万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24.9个百分点。B2C网络零售市场优势明显,2020年一季度,B2C网络零售额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4.5%,占网络零售额的比重为76.8%。跨境电商稳健增长,出口增速较快,上市网络零售及生活服务企业营收保持较快增长,农产品和贫困县线上销售保持较快增长。(三)商贸流通行业企业发展趋势1.商贸流通企业调整结构与转型升级。从物流行业发展规律来看,物流行业发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起步阶段——积累阶段——集中阶段——联盟阶段——大竞争者开始联盟发展,形成一定的垄断竞争优势。面临电商平台吞噬快递市场,快递行业也开始利用其线下优势打造专属的快递品牌。快递企业与电商平台深化合作,加强线上线下衔接的紧密性。2.场景化运营、O2O线上线下体验式营销成就新型商贸流通业态。随着互联网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硬广告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而且高额的广告费,已经成为传统企业的巨大包袱。场景化运营是近年来快速崛起的营销新模式。产品体验替代一般广告,简单而直接的让消费者持续体验,是今天产品获得口碑、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方式。3.商贸流通行业企业整合发展、优势互补。未来物流业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农业等各产业将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在重要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专业市场、产业集群区,大力发展推广物流专业化、精细化运行,最大限度地高效集约利用物流资源,保证物流运行高效稳定,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四)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通过对相关统计数据的查阅,并根据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特点,对珠三角地区的商贸流通行业部门、知名企业、合作企业、兄弟院校等进行了调研,分析出商贸流通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需求状况。1.物流人才需求量大,需求层次分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发布《2020年物流运行情况分析》。报告称,根据测算,2019年末,我国物流岗位(既包括物流相关行业法人单位和从事物流活动的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也包括工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法人单位的物流岗位从业人员)从业人员数5191万人,比2016年增长3.6%,年均增长0.9%。2.物流新业态呼唤物流工程技术人才。智能仓储、无人分拣、无人机、无人车等新技术在物流领域逐步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人脸识别、区块连等技术为物流提供了新的支持。自动分拣覆盖了主要快递骨干分拣中心,无人仓在行业内逐步推广。依托这些新技术,物流业出现新的业态和模式,为物流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和转型。3.电子商务方面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目前企业和社会各单位第一线急需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型技术人才和具有沟通、协调能力及丰富经验的管理型人才。4.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加。《惠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未来五年惠州市将围绕四大先进制造业和“打造四个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目标,以及政府对惠州“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规划建设将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5.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走俏职场。就珠三角地区而言就集聚约24000多家外贸企业,超过38000多个需求职位。二、组群逻辑(一)专业群与产业的对应性商贸流通业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效益的引导性力量,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离不开现代商贸流通人才的培养,商贸流通业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仓储业,并涉及交通运输业和贸易平台等。根据产业链进行提炼,本专业群主要服务于商品贸易、贸易平台支持和贸易流通服务三大领域,领域需要具备的现代商贸流通核心技术技能包括外贸业务运作、电商运营与互联网运用和物流作业与管理等三个方面,其中外贸业务运作是产业的产品和应用场景,对应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商务英语专业;电商运营与互联网运用为产品提供“智慧化和信息化”技术支持,对应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作业与管理为产业提供“高效化和融合化”服务,对应专业群中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和物流工程技术专业。(二)专业群各专业培养定位逻辑专业群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发展智慧物流和现代商贸战略、XX省推进现代物流业和商贸业向高端化发展战略、惠州市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改革开放示范区”的协同发展战略,依托惠州“丰”字交通枢纽及惠州空港物流集散地、粤东物流园区和惠州(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特色区域,面向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前沿技术(无人车、无人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机器人、大数据应用、供应链管理等先进技术)和先进技能(电商运营、新媒体运营、电商设计、外贸业务)培养懂管理、会技术、能运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体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仓储、运输与配送、采购、供应链管理等基层管理及物流方案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商品流通提供高效服务;物流工程技术专业培养从事物流设施辅助规划设计及实施、物流设备管理与维护、生产物流计划与调度,以及仓储物流技术、物流系统与设备销售技术支持等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物流业提供高端技术支持;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掌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能够从事营销推广、运营管理、客户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商贸业提供线上销售手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掌握外贸业务运作技能,能从事外贸业务开发、跟踪管理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物流和电商行业提供产品和场景;商务英语专业培养英语能力过硬、能够从事外贸业务、商务服务和跨境电商营销推广、运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提供语言工具支持。(三)群内各专业的逻辑性群内专业协同发展,各有侧重,分别对应商贸流通业的商品贸易、贸易平台和贸易流通服务三大领域,整体服务现代商贸流通业,五个专业分别对应商贸流通业的不同领域,商品贸易(外贸)为商贸流通提供产品和场景,是商贸流通的基础,贸易平台(电商)为商品贸易搭建支持平台,是促进交易的重要手段,商品流通(物流)为商品贸易提供高效服务,是促使商品流动的重要支持。因此从商贸流通业的业务环节看,群内各专业相互关联,高度共享。群内五个专业中,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办学时间长,建设成果显著,因此以该专业为龙头,构成“单核心型”,组群方式为“1+2+2”,即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核心专业起引领和带头作用,以电子商务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主干专业支持专业群发展,以物流工程技术和商务英语专业为人才培养支撑及规模效应专业,形成“物流管理为核心、商贸服务管理为支撑、应用领域可拓展”的“互联网+新商科”特色的专业群。三、建设基础(一)专业群整体水平本专业群中的5个专业中,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教育部首批“1+X”制度试点院校、XX省高职品牌专业(二类)、XX省中高职衔接首批试点专业、XX省首批高职独立自主招生专业、XX省“三二分段专本衔接”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的校级品牌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专业形成了一定的发展特色。虽然,学校创建(2014年9月)时间短,专业发展起步较晚,本专业群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提高师资培养能力与水平,取得了显著建设成效,综合实力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优势。1.拥有1个省级品牌专业。2014年,我校超前提出建设“互联网+商贸”专业群发展战略,并纳入学校发展“十三五”规划,本专业群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坚持“互联网+新商科”的特色,开展专业综合改革,深度融合专业群中的支撑专业和主干专业。其中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为学校第一批高职专业,两个专业都是学校第一批重点建设的校级品牌建设专业;现代物流管理是XX省高职品牌专业立项专业,XX省首批中高职衔接示范点9个专业之一,XX省首批高职独立自主招生专业,XX省“三二分段高本衔接”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学校首批国际合作交流专业;2019年,学校为进一步完善和支撑物现代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批准开设物流工程技术专业,为专业群提供工科背景的有力支撑,该专业已于2020年招生,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工科背景更为扎实、专业群结构布局更为完善和合理。2.获得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本专业群共主持获得XX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全国物流教指委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指导并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XX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2)、XX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3)。其中基于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原创并深入实施的、辐射全校所有专业的核心素养培养“六维公民”模式在全省和全国职业教育中都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示范意义,获得2017年XX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探索实施的“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融合的教学改革,在全省物流职业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获得2017年XX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2017年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个省级教学成果的获得也打破了惠州地区在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上“零的突破”,惠州地区首次获得的3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本专业群独揽2项。2019年,本专业群带头人梁乃锋指导并作为主要完成人(分别排名第2、第3)完成的非本专业群教学成果获得XX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教学成果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得到进一步体现。3.人才培养质量较高。(1)学生技能水平全省领先。近三年来,本专业群参加XX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2019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参加省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排名全省第三;并代表XX省出战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近三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排名全省居前,获得国赛的成绩居全省前三。电子商务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多次获得省二等奖以上成绩。表2-1专业群近3年学生技能竞赛获奖情况序号项目时间级别奖项1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2020年省级二等奖2电子商务技能2020年省级二等奖3报关技能2020年省级二等奖4互联网+国际贸易2020年省级二等奖5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2019年省级一等奖6供应链职业技能2019年省级一等奖7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2019年国家级三等奖8报关技能2019年省级一等奖9报关技能2019年省级二等奖10互联网+国际贸易2019年省级二等奖11电子商务技能2019年省级二等奖12电子商务技能2018年省级一等奖13报关技能2018年省级二等奖(2项)14互联网+国际贸易2018年省级二等奖15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2018年省级二等奖(2)学生创新创业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学生专业技能扎实、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大学二年级提交《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率100%,80%以上的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一个校级及以上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2018年获得全省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一等奖(全省共10个);2020年,本专业群学生领先项目获得本“挑战杯”XX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近三年,自主或与教师共同完成各类专利申请20余件,获得XX省大学生科技专项“攀登计划”资助3项;专业群学生参与研发的物流机器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惠州市科技专项10万元资助;参与研制开发的、面向岭南特色农业产业——荔枝产业的常温运输保鲜包装项目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获得2020年“互联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XX赛区银奖,学生参与设计的产品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并进入市场。2019年,本专业群有6个项目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招生录取线大幅高于全省平均线、新生报到率居全省前列。近5年,本专业群专科层次招生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录取线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9年,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4个专业均高出全省录取线263分以上。4个专业分别高出全省录取线263分、265分、284分、264分(录取分为433分、435分、454分、434分;)。2019年,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4个专业的新生报到率分别为93.84%、87.99%,87.37%,86.90%,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近三年来,专业群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4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9.45%、96.95%、99.11%、98.99%,2019年专业群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4个专业就业专业对口率分别为92.86%、97.91%、88.34%、92.89%,处于全省同类专业中的较高水平;学生就业质量良好,由第三方机构跟踪调查的数据显示,学生就业质量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二)优势和特色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主要基础,融合现代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5个专业,打造以“互联网+新商科”为背景的、特色鲜明的、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延伸拓展至“一带一路”地区商贸流通产业链中高端物流管理新型专业群,具有如下特色和优势。1.粤港澳大湾区带来产业发展新机遇本专业群在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依托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及区域商贸流通业向高端发展、亚太地区商贸流通中心向中国转移、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历史背景,服务面向国家战略规划重点发展的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等战略新兴产业,专业群院校所在城市——惠州是粤东门户、深莞惠一体化的重要节点城市和珠三角地区重要的商贸流通枢纽。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区域现代商贸流通业的转型升级综合作用的产业发展环境催生了区域领先的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为核心的“互联网+新商科”职业教育。2.建设产业学院,实现深度产教融合(1)组建产业学院,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本专业群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成立了顺丰电商物流产业学院、头狼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华展外贸产业学院3个产业学院,建立顺畅的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各方优势,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专门人才订单班校企联合培养等多种模式,实施校企“双元”、校企“双主体”、学生“双身份”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企业实践有“双导师”,学生在校上课依旧实施“双导师”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2)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本专业群建立了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师生组队、企业参与、技术合作、成果共享、政府支持、学校资助,重点面向本专业群对应行业领域存在的困难和瓶颈,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攻关,在项目管理、技术创新的具体工作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3)组建专业群产教共建共享联盟。以专业群为基础并牵头,组建了新商科职教共享联盟,联盟聚集了顺丰速运、苏宁集团、京东集团、头狼电商、华展国际货代等一批“互联网+新商科”领域的国内知名企业加盟,通过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共享、师资共培共享、课程共建共享、教材共研共享、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联合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共同转化的目的。联盟有15家大型行业组织、知名企业加入,对应专业群及5个专业,可促进师生科研项目直接与企业对接。表2-2专业群主要合作企业一览表合作类型企业名称所在地对应专业企业层次现代学徒制班TCL集团惠州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世界500强/上市公司现代学徒制班时捷物流惠州、东莞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物流龙头企业现代学徒制班头狼电商深圳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商龙头企业订单班苏宁集团惠州、深圳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上市公司/中国500强订单班顺丰速运惠州、深圳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电子商务上市公司/物流龙头企业订单班京东集团惠州、广州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上市公司/中国500强校外实践基地深圳华南城深圳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国内综合商贸物流龙头企业/上市公司校外实践基地中粤通物流惠州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惠州龙头企业校外实践基地金泽物流惠州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惠州龙头企业校外实践基地灏洋供应链惠州、广州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校外实践基地美盈森集团东莞、深圳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上市公司校外实践基地美宜佳集团东莞、惠州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校外实践基地朗华集团惠州、深圳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上市公司3.大力推进中高职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1)发挥学校“中高职两学段并存”办学独特优势,探索中高职无缝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群充分利用学校办学模式上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两个阶段并存的独特优势,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XX省首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院校,高职学生与中职部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衔接,在人才培养上体现为5年无缝隙的连读,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课程体系构建上,克服了高职院校由于衔接来自多所中职院校生源存在的差异化问题,5年的学制能够更加有效的建设文化基础厚实、专业技能饱满、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培养体系,为学生向更高层次的学习提升,实现终身教育奠定基础。目前,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每年招收80-90名中职学生,在校内顺利实现中高职衔接,是全省高职院校特有的中高职衔接模式。(2)探索中高本衔接模式,扩展学生学历提升通道。2020年,我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获批XX省高职与本科衔接“三二分段高本衔接”模式的试点院校,探索高职向本科的衔接,拓展学生升学通道,成为“中高本”无缝衔接的全省首创。(3)加强成人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的衔接,构建完善的学历晋升体系。本专业群与国内多所普通本科院校合作,开展成人教育联合办学,建立了全日制专科与成人本科之间的立交桥,为学生实现终身教育提供条件,每年有大批学生通过专插本、成人高考升入本科阶段院校继续深造。4.以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为平台开展课证融合及学分银行改革本专业群积极推进“1+X”学历证书+若干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教育部全国首批5个“1+X”制度试点专业之一,我校成为首批开展试点培训与考核的院校,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等专业也相继成为试点院校,专业群每年参加“1+X”证书培训和考核的学生超过300人。本专业群开设了《“1+X”考证》必修课程,探索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课证的深度融合。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打造“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重要支点本专业群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国际学院,目前开展国际化办学的4个专业中有2个是本专业群专业,分别是电子商务和国际经济与贸易,每年招生100人;国际办学的合作方主要是面向“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的2+3专本衔接、分段培养项目,学生前两年在我校学习,符合条件的后三年可申请就读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两所学校互认学分,修完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的学生可获得我校的大专文凭和维多利亚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的3+1专本衔接项目,学生前三年在我校学习并顺利毕业后,达到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的入学条件可就读本科,最少一年可修完本科课程并获得密德萨斯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本专业群还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等交换生项目,本专业群就读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学生累计达310人;本专业群还组建了国际化教育促进联盟,与境内外机构开展国际化教育拓展、双语教师培养等领域的合作;本专业群成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输送国际人才的重要支点。(三)专业群发展的支撑条件1.建设了一支高水平专业群教师团队(1)有1名行指委专业教学名师。本专业群带头人为全国第一届物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是教育部国内青年访问学者(华南理工大学),主持及参与的项目获得XX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指导学生获得XX省高职技能竞赛一等奖2项,代表XX省参加全国高职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XX赛区银奖、“挑战杯”XX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类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主持在线开放课程2门;获得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7项、主编教材8部,主持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是惠州市政府首届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惠州市信息化专家,惠州市“十四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主持人;他还是惠州市“首席教师”和学校“首席教师”“双首席教师”,也是截止目前学校评选的唯一一名一级工匠导师(最高级)。(2)教学团队实力雄厚,省级领先。本专业群教学团队有多位教学名师组成,有教授1人、副教授25人、2个“东江名师”教学团队、21名高层次企业兼职教师。团队中有全国物流职教名师1人、教育部高校访问学者5人、XX省南粤杰出教师1人、XX省南粤优秀教师1人、惠州市拔尖人才1人、惠州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2人、惠州市“首席教师”3人、惠州市“优秀教师”5人。团队成员参与国家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制度起草多项;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省级课题10项、市级以上课题20项,承担各类横向课题累计超过150万元;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8部、专业教材43部;获得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参与审定行业标准1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50余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权威报纸发表重要文章4篇。2.建设了省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校内有省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间和21间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本专业群组建了跨专业、跨界的校企协同创新实践基地,物流电商一体化公共实训中心为XX省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可为专业群内的学生提供物流配送、快递、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等21个实践教学项目,以该基地为依托,专业群组建了顺丰速运服站、菜鸟驿站、学生服务商场、电商创业基地、商科创业孵化基地等多个生产性实训实践基地,每年为学生提供校内生产性实训岗位200多个,并提供创新创业项目60余项。团队精神构建与训练工作室、智慧物流工作室、新媒体工作室等3个校级名师工作室,由工作室负责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技术研发和生产服务工作。(2)建有校外知名企业实训基地6家及3个产业学院。本专业群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项目,将企业运作和生产过程充分融入教学改革和教学实施过程,通过真实的场景化、体验式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合作企业选取上,坚持高标准不放松,共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3个,其中6家为国内国际知名企业,如顺丰速运、苏宁集团、京东集团、深圳华南城、朗华供应链公司均为国内知名企业以及上市公司,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企业时捷物流为综合物流服务企业,是国内大型连锁企业美宜佳的物流供应商。专业群还与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共同设立顺丰物流电商产业学院、与电商服务企业深圳头狼电商共同设立头狼电商产业学院、与深圳华展共同设立华展外贸产业学院,校企深度合作共育人才。表2-3校内外实训基地、产业学院一览表类型实训室数量实训室/基地名称典型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3个软件实训室物流软件实训室、商务一体化、国贸模拟实战训练室XX省高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9个模拟运营仿真实训室国贸仿真会展实训室、长风未来课堂、物流模拟公司、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室、商务文秘实训室、企业经营沙盘实训室、跨境电商运营中心、物流仿真实训室、跨境电商体验中心4个流程设计与服务实训室物流自动化立体仓库、物流综合仓库、飞帆物流有限公司--顺丰服务站、叉车训练场2个多模态英语实训室多模态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室XX省财政专项基金项目3个新媒体育成基地新媒体育成基地、摄影工作室、摄影实训室1校外实训基地3个产业学院顺丰电商物流产业学院头狼电商产业学院华展外贸产业学院6个知名企业实训基地苏宁电商物流实践教学基地XX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时捷物流实践教学基地头狼电商实践教学基地中粤通物流园实践教学基地朗华集团实践教学基地华南城商贸物流教学实践基地3.形成了一批较高水平的“金课”及教学资源(1)建有43门“金课”,66门数字化在线课程。本专业群注重精品课程建设,2014年起建设8门精品课程,并逐步升级为在线开放课程,截止目前,共建设18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31门课程被学校确定为首批“金课”,12门课程被学校确定为第二批“金课”,并建设立项现代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2个专业为教学资源库建设专业。本专业群共有72门专业课程,其中有66门课程实现了数字化资源建设,课程数字化率92%,全部专业课程都建立了数字化题库,总题目数量超过2.8万题,其中主观题目达到25%;5门课程的题库到达企业横向标准,作为标准题库被推广应用至其他院校。(2)建有43部专业教材。本专业群围绕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开发创新性专业教材,主编各类公开出版教材共计43部,累计超过1000万字,据统计,被超过300所院校使用,近三年惠及学生超过50000人。(3)全面开展OBE课程改革。本专业群以建设“金课”为契机,大力推进以OBE(成果导向教学模式)为核心的教学改革,邀请该领域国内专家开展辅导培训8场,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习20余次,坚持“试点-扩展-全覆盖”的改革进程,对本专业群所有的72门专业课程进行了全面覆盖,2019年开始推进基于OBE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OBE理念,教师以此为基础编写改革教材、建设数字化课程、申报教改课题多项。4.技术服务社会具有一定基础(1)建有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校级协同创新研发中心1个,获得专利17项。近三年,专业群建设的“惠州市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惠州市农产品物流关键技术研究中心”先后获得惠州市科技局审批,成为惠州市高职院校拥有最多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的专业群,学校还批准建立了“学校现代物流协同创新研发中心”,以3个中心为依托,重点在基于AI技术的物流机器人、360度可四轮转向物流机器人、智能物流机械手臂、荔枝农产品运输保鲜包装等领域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获得市级以上科技专项1项,企业横向技术改造项目3项,获得上述领域实用新型专利17项、外观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5项,获得中国物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非冷链运输荔枝保鲜包装项目小组研发的荔枝包装箱获得专利11项,产品进行批量化生产,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0万元以上,每年增加农户收入100万元,项目获得XX省农业农村厅领导的批示,项目还获得2019年中国物流包装优秀案例奖。(2)建立协同育人平台,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累计为社会开展各类人才培训3000人次。作为广首批试点学校,与时捷物流、TCL等大型企业合作,面向企业员工招收高技能人才班。依托专业群建立的互联网+商科公共实训中心、XX省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物流电商一体化公共实训中心面向企业及社会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成为地区人才培养的公共协同中心。5.专业群代表性建设成果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产出219项代表性成果,其中国家级成果27项、省级成果45项。主要成果详见表6。表2-4专业群典型成果统计表成果类别标志性成果名称成果级别国家级省级独创人才培养教学成果奖1项2项精品课程8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出版教材16部省级品牌专业1个实训基地项目2个学生技能竞赛获奖2项21项技术研发与服务工程技术中心2个市级科研项目3项10项发明专利或著作权15项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2项论著5个论文105篇师资队伍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教学名师1人南粤杰出教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三八红旗手1人教学能力大赛(信息化大赛)15人次微课大赛2人3项说课大赛2项2项专业技术成果3项四、建设目标(一)对标分析1.国内标杆专业群与本专业群对比分析尽管我校现代物流管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内一流高职院校及一流专业相比,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系统工程,需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学生成长、实训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建设。经过调研和筛选比较,我们选择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群作为国内标杆。表3-1标杆专业群与本专业群对比分析表对比内容惠州城市职业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总体情况学校重点建设专业、XX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XX省级重点专业一个,XX省高职高专示范性专业1个,XX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师资建设本专业群教职工96人,专任教师85人,有教授1人、副教授25人、2个“东江名师”教学团队、21名高层次企业兼职教师。团队中有全国物流职教名师1人、市级以上课题20项,承担各类横向课题累计超过150万元;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8部、专业教材43部;获得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参与审定行业标准1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50余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权威报纸发表重要文章4篇。教职工65人,其中专任教师54人,兼职教师120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25人,讲师职称27人,博士学位教师2人。师资队伍获立项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2个,专业带头人7人,XX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人,XX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人,XX省技术能手称号2人。人才培养专业群按照新零售模式下的电商物流及高端跨境人才的需求,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第三方考核、引入行业企业、专业标准,使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相互融合,把校内教学与企业顶岗实习、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专业群立足顺德,面向珠三角,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方向,以对接产业发展为出发点,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创新创业理念为引领,培养适应地方生产企业物流或物流企业管理与服务第一线,供应链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行政管理、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管理中的运输、仓储、采购、计划、跟单、外贸等工作,掌握市场调查技术、搜索引擎优化、微博、微信、APP等平台进行“去中心化”营销和新媒体营销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具备熟练的现代物流管理与服务职业技能和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踏实做事、诚信做人、人格健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与顺德龙头电商企业开展“1个班级+1个企业”的“结对子”育人计划,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供应链的全链条校企协同。本着“校企全程协同,技能递进提升”育人理念,建立“通识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岗位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致力协同育人,以提高应用能力和实战能力为出发点,建立“校中厂”式实训基地,整合专家企业资源,结合下游企业客户实际需求,设主干课程。教学改革1.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体验式学习2.提高课堂信息化水平,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3.行校企合作,开发“互联网+新商科”规划教材4.推行专创融合,有效推进课堂革命1、实施SRP培养新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探索构建“平台支撑、项目纽带、产科教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依托于各类高水平平台,以项目为纽带,探索实施学生研究计划(StudentResearchProgram,SRP),将教学与真实项目相结合,强化学生参与项目研究(SRP),构建科技研发与学生学习同轨、成果产业转化与课程转化同步机制。推进学分制改革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学分制改革规范有序推进;优化课程教学资源配置,实现学分制智能化管理。增加选修课比例,重新规划了必修、限选、任选三类课程,提升任选课比例至20%。依托“智慧校园”建设,适应学分制信息化管理要求,完成ERP项目,学生选课、课程安排、成绩管理、学籍管理、教材管理等子系统已投入使用,实现学分制智能化管理。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以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抓手推动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主战场”全面深化了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基本实现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线上教育学习体系。依托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教学研究赋能教学改革,打造职教“金课”。打造教改研究项目与教改精品成果,探索高水平教改成效,助推高质量教学发展,形成高层次教研成果。学生成长(1)学生技能水平。近三年来,本专业群参加XX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2019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参加省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排名全省第三;并代表XX省出战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近三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排名全省居前,获得国赛的成绩居全省前三。电子商务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多次获得省二等奖以上成绩。(2)学生创新创业水平。学生专业技能扎实、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大学二年级提交《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率100%,80%以上的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一个校级及以上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2018年获得全省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一等奖(全省共10个);2020年,本专业群学生领先项目获得本“挑战杯”XX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近三年,自主或与教师共同完成各类专利申请20余件,获得XX省大学生科技专项“攀登计划”资助3项;专业群学生参与研发的物流机器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惠州市科技专项10万元资助;参与研制开发的、面向岭南特色农业产业——荔枝产业的常温运输保鲜包装项目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获得2020年“互联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XX赛区银奖,学生参与设计的产品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并进入市场。2019年,本专业群有6个项目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商科各类技能大赛60余项,获奖50项,省赛一等奖及以上36项。其中2015年合作办学专业获得澳大利亚TAFE市场营销方案国际竞赛一等奖,2014年市场营销、会计技能赛项分获国赛二、三等奖,2014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获国赛特等奖、二等奖,2010年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获全国特等奖。(2)为了集中研究力量,形成团队优势,针对佛山市和顺德区“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众多热点难点问题,在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下,根据各自的研究特长和优势,学院组建了3个校级“创新团队”,20多位青年教师加入其中,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主动承担企业技术支持和培训咨询项目,努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截止2014年5月,三个“创新团队”获得学校立项资助经费30万元,完成企业咨询项目11项,合同经费63.8万,到账32.69万;完成企业培训项目10项,累计培训员工3514人次。2013年开展技能鉴定服务2项,其中物流师(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培训152人,通过139人,国家通用管理能力等级证书(初级)培训170人,通过169人。通过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等,进一步密切了校企情感,深化了校企合作,为促进“协同育人”,巩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成果,落实学生顶岗实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起到了积作用。实训条件(1)校内有省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间和21间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本专业群组建了跨专业、跨界的校企协同创新实践基地,物流电商一体化公共实训中心为XX省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可为专业群内的学生提供物流配送、快递、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等21个实践教学项目,以该基地为依托,专业群组建了顺丰速运服站、菜鸟驿站、学生服务商场、电商创业基地、商科创业孵化基地等多个生产性实训实践基地,每年为学生提供校内生产性实训岗位200多个,并提供创新创业项目60余项。团队精神构建与训练工作室、智慧物流工作室、新媒体工作室等3个校级名师工作室,由工作室负责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技术研发和生产服务工作。(2)建有校外知名企业实训基地6家及3个产业学院。本专业群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项目,共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3个,其中6家为国内国际知名企业,如顺丰速运、苏宁集团、京东集团、深圳华南城、朗华供应链公司均为国内知名企业以及上市公司,专业群还与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共同设立顺丰物流电商产业学院、与电商服务企业深圳头狼电商共同设立头狼电商产业学院、与深圳华展共同设立华展外贸产业学院,校企深度合作共育人才。学院设有商科实验实训中心,拥有现代物流实训中心、电商营销综合实训基地、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国贸教学企业、市场调查与统计实训室、合作办学学习资源中心等十二个校内实训室。学院与科龙、美的、格兰仕、美芝、安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吉之岛、麦当劳、顺博电器、麦德龙等多家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77个(其中22家为共享型校外实训基地),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16个,校外实训基地接收学生顶岗实习比例达61%。2.专业发展存在的差距经过对比,可以看到专业群发展不足之处有:(1)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能力差距较大。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获立项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2个,专业带头人7人,XX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人,XX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人,XX省技术能手称号2人。与本专业教师团队相比,无论在数量还是结构层次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是我们学习与努力的方向。(2)产教融合粘度不高,缺乏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持续动态匹配。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虽然目前学校已经签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议,但是在依法合资、合作设立实体化机构,尤其是实现实体化运营方面,要真正实现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方面还存在困难,在实现校企双方资源、师资团队、关键技术、校企文化全方位融合方面还不够,难以维持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活力,缺乏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持续动态匹配。(3)专业群学科发展不均衡,没有实现专业群学科交叉、高速发展。基于商贸流通业技术升级对复合型和跨界人才需求较高,交叉专业的优势远未发挥。专业群面向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互联网+贸易以及跨境电商、商务英语等高端产业发展需求,不能有效支持传统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在融入智慧物流、大数据分析等商贸物流新技术方面没有实质性突破。专业群虽然具备多个交叉学科,在考查制度、学分设定上,存在着先天不足,没有真正实现课程融合、课证融合,也没有发挥专业群多学科交叉的便利性与科学性,各专业时有各自为政、互补不足的状况发生,专业群集成式高端成果匮乏,部分专业基础薄弱、被动,主干、特色、优势专业动力不足。(4)教学改革上,对于职业素养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教育信息化整合水平不高。部分课程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主讲或者通过进校讲座完成,没有实现全部教学内容与社会的对接,教学场景上与真实环境有距离;在教育信息化提升上,只完成初级的不系统的教学资源建设,没有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科学规范系统梳理,只实现了教学管理的浅层疏导,没有按高水平专业群特色、标准化质量监控。(5)课程建设差异。课程建设上,未能与行业企业接轨,部分课程能够进行专业实训,但大部分课程滞后于行业发展,与行业结合度不高,建设课程的手段较单一、利用社会资源整体水平较低,校企共建核心课程的数量及其匮乏,没有实现校企合作在理论构建上的深度合作,使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流于肤浅。(6)校企合作与实习实训基地方面的差距。实训条件方面,校内实训室建设只完成了低端、基础性部分,未能形成一定规模,特别是实训室之间的集成性较差,未能较好的实现资源的优质共享,特别是整个供应链的环境未能通过实训整体连接和构建,各个功能之间较为分散。同时,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惠州地区物流商贸产业发展环境、学校与企业融合的深度等均和珠三角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存在着校外实训基地发展不够充分,多样性不足,重复性较高等现象。3、专业群建设的关键问题(1)通过物流管理专业的重点建设,在专业群内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搭建共享型资源平台,综合利用师资队伍、教学与实训设备的优势,带动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等专业的全面发展,提高专业群的整体水平,提升专业群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现代商贸流通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产业,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覆盖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连锁经营管理等专业。在物流运作链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贯穿其中。而“物流”需要物流管理专业的支持,“商流”需要国际贸易实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支持,“信息流”则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的支持。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建设,有利于资源共享,形成实践教学优势,降低实训基地建设成本;有利于形成师资队伍整体优势,增强专业竞争力;有利于满足企业岗位群或产业链的需要;有利于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支撑重点专业形成特色和品牌优势;有利于带动其他各专业共同发展。(2)动态调整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以适应岗位需要,扩大优质课程资源有效使用量。结合新技术新业态及时更新资源,每年更新不少于10%的教学资源,定期清理使用率低的课程资源,持续推进资源库的推广使用。基于岗位能力,开发多元化特色教材,建设优质课程教学资源(2)开发多元化特色教材,实施模块化教学。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商贸物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前提和根本保障。面向企业高端岗位,实地调研真实工作岗位任务,分析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将企业岗位真实任务、运营真实案例、对员工真实素养要求融入课程资源建设,校企共同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并配套开发课程信息资源。基于活页式教材和工作手册的教学内容,实施校内外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4、专业群建设的重点领域通过对国内外具有较高水平的标杆专业群的调研分析,通过自我剖析和与国内外标杆专业群的比较,确定本专业群建设的重点领域如下:(1)校企合作机制。校企深度合作,创新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机制,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订单班的人才培养,使企业参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与在本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电商物流企业深度合作,把校企合作作为品牌专业建设的主要抓手。(2)教育教学。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提升专业和课程的信息化水平。按“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专业”三位一体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在学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下,以公司的作业流程为载体,融合职业岗位标准,分析本专业群各专业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知识,探索订单驱动的物流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本地区特征和竞争优势的既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又符合人才个性发展需要的“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的高素质技能型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人才。(3)教学条件。向全省一流院校看齐,按照XX省高职技能大赛场地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学的基本保障能力。特别是,要重点加强对现有设备的集成化改造,按照电商物流的产业工作流程,对新购置设备与现有设备实现对接与升级。(4)教师培训。依据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要求,制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通过培养、引进和聘请等方式,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从企(行)业引进或聘请一定数量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优秀专业教学团队,推进骨干教师的技能认证以拓展国内外技术服务和合作空间,为专业建设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坚实保证。(5)社会服务。重点配置现代物流、电商、商务系统创新研发中心,紧紧围绕行业、企业的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在加强校内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同时,通过与相关物流企业建立互惠互利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技术等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教师带技术和成果到企业去,加快现有先进实用技术、成果在企业的推广应用;以促进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帮助企业技术研发:教师深入企业调查技术需求,帮助构建技术创新平台,主持或参与关键技术攻关,提供产品开发咨询服务,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问题:教师着力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供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咨询,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支持。积极参与物流企业员工培训,例如在职员工进修、新职工岗前培训等,提高物流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强与中职院校的合作开展师资培训工作,为相关中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规范化教学管理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学术交流、教师互访,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示范建设的成果。(二)总体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形成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化城市群配套商贸流通领域的中高端管理及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一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新型商贸流通中高端人才。建成实体运营的、政校行企广泛参与的新商科职教集团和电商物流产业学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商贸流通人才培养职教联盟,搭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成为融入本地经济并支撑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兼具人才培养、智库咨询、科技服务、创新创业、培训服务等功能的产教融合平台,形成以技术和管理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探索职业教育促进区域发展的新样本。到2025年,把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省内领先的专业群。(三)具体目标1.形成“双主体,四融合,六进阶”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形成特色;成立新商科职教集团,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具有互联网+新商科思维、管理与技术并重、素养与技能双高”的中高端复合型商贸流通技术技能人才。2.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建设数字化课程,实施OBE教学改革,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提升专业群的综合装备水平。3.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打造一支由教学名师引领的、结构合理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团队;承担若干省市教育教学改革、技术服务项目;聘请行业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主持工作室,带领师生开展科技研发、管理咨询和创新创业等项目。4.打造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和技术技能平台。开发企业校区,实行“双校区”教学,建设一批高水平校内外实训基地,打造一批校企合作共建的技术平台。5.建成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形成较强辐射带动。专业群体系完善、群内专业融合发展、示范辐射作用明显。专业群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对学校及其他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四、建设任务与进度安排(一)建设任务1.建立“双主体、四融合、六进阶”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1)组建1个多元参与、实体化运作、“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商科职教集团。围绕大湾区商贸流通产业升级对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聚合国内、国际商贸流通产业、职业教育培训优质企业及各类人才培养的要素资源,以大湾区为主要平台,搭建政校行企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服务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新商科职教集团。新商科职教集团的主导方为本专业群所在学院,集团的主要参与方有顺丰速运、京东集团、苏宁易购、头狼电商、深圳华商联、华展国际货代等一批知名企业,以及惠州市商务局、XX省物流行业协会、惠州市国际商会、惠州市电子商务协会等一批政府和行业组织。图4-1新商科职教集团组织架构集团具体包括“3个中心、3个学院和2个基地”共8个实体组成部分,分别是大湾区现代物流商贸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市科技局及集团内物流企业共同建设的惠州市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惠州市农产品物流关键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大中心”;联合顺丰速运、京东集团、苏宁易购等大型公司组建的“顺丰电商物流产业学院”、“头狼电商产业学院”、“华展外贸产业学院”;设立在本校的“现代商贸流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以及设立在本校的“商贸流通产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本集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基本原则,以“人才共育、标准互通、技术共享、利益共同”的管理模式,进行实体化运作。以学校、政府、行业组织、物流企业、电商企业、技术孵化园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多元主体,共享技术设备、共研培养方案、共创课程体系、共建师资队伍。同时将学校创新创意的智力资源融入到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管理实践中,通过市场驱动,形成校企双方成果转化利益共同体,促进专业、行业、教师、学生共同发展。(2)构建“双主体、四融合、六进阶”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图4-2“双主体、四融合、六进阶”人才培养模式与顺丰速运、苏宁易购等全国商贸物流产业龙头和代表性企业深度合作,共育商贸流通领域中高端人才,探索“双主体、四融合、六进阶”的“互联网+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新商业模式、具有较高管理和运营水平、能够解决复杂商贸流通领域问题的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深度校企合作,引进惠州市物流商会等行业机构,共同探索“互联网+新商科”职业认证的学分认证与转化机制。获取企业在岗职工学历提升需求,依托“学分银行”共同构建“互联网+新商科”职业教育终身学习体系。双主体:采用“双校区、双导师、双引入”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依托新商科职教集团,搭建“双元驱动、五个共同”产教平台,大力开发企业校区。学校根据合作企业实际需求,采用“学生走出去到企业学习实践”与“将企业真实项目引进校内”教学模式,学生具有“双员”身份,既是企业员工,又是学校学生。学校根据企业需求构筑真实工作环境,将合作企业商务服务类工作以项目方式引进学校,企业专家同时以兼职教师(师傅)身份引进,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校内通过真实项目轮岗训练、定岗训练、综合训练等实践活动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成长。四融合:一是基于商科共通能力培养的跨专业交叉融合,发挥资源聚集效益,老师、企业、学生组团融合,实现“课程、教学空间、师资”三共享;二是课程与证书衔接融合,以专业的学历证书“1”,参考商贸流通领域的职业能力等级证书“X”标准,构建分层学习、能力递进的专业群课程模块,将1+X考证融入“共享平台课程模块+业务专项课程模块+市场实践课程模块”,开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三是教学与比赛有机融合,改变将比赛资源仅用于少数学生,影响整体教学质量的状况,实现比赛理念向教学实践的转变,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建立长效的“教赛融合”机制,将比赛理念与企业实践覆盖到专业课程与专业师生,扩大比赛范围,让所有竞赛内容向项目课程转化;四是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教学的递进融合,突出行动导向,以“行动-学习-创造”教学法推动课堂革命,实现互助式、探索式学习。教学实施中,根据企业任务,采用“连接-呈现-体验-反思-应用”五步教学法,强调在行动中学习、在行动中反思、在行动中创新。六进阶:从人才培养层次递进出发,按学期设计六个阶段能力提升的培养方式,逐层进阶。构建学习者从学生——学员——准学徒——学徒——准员工——员工分类分层、精准育人、层层递进转变的育人路径,从课程标准、资源包开发、校企参与、目标评价等方面根据六个阶段分类分层设计,最终实现学生经过三年培养,无缝转化为企业和社会可用、能用、好用的员工。第一阶段主要通过新生入学专业教育和团建拓展活动,企业参观考察,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第二阶段主要通过组织校内各种比赛,开设创业课程,企业短期见习和职业体验,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第三阶段主要通过引企入校,企业工学交替,与课程结合的项目化学习,培养学生的现代商科流通管理与服务类岗位基本技术技能;第四阶段依托合作企业/校内教师工作室/社团,通过基于实际项目的轮岗及定岗实训,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型管理与服务问题的能力;第五阶段依托企业校区引教入企和进行跟岗实习,夯实学生管理与服务技术技能;第六阶段依托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创业孵化和就业指导,提高学生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能力及创新创业意识;最终,将符合企业需求的具有较高管理能力和运营水平的员工输送到企业实习就业。通过“双主体、四融合、六进阶”的“互联网+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学生就业率、专业就业对口率显著提升,创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显著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取得更显著成绩。2.构建“平台+专项+实践”的专业群课程体系(1)构建“校际共享、校企共享”的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打通专业群内各个专业之间的壁垒,构建商贸流通专业群基础共通专业模块,在此基础上,以职业方向细分专业模块化课程,并与企业共同研讨开发专业模块课程,把企业需求最迫切的人才素质和技能融入专业方向模块;加强与国内“双高计划”院校交流,共建体现本校特色又兼具共享性的专业群课程体系。(2)深入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以专业的学历证书“1”,参考商贸流通领域的职业能力等级证书“X”标准,构建分层学习、能力递进的专业群课程模块。针对培养专业群学生商务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一系列通用职业能力,在学校商务学院开设一系列共享的平台课程模块。(3)校企协同、高水平建设“五新”教学资源库。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学校名师和高层次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引领教学资源建设,以互联网+对商贸流通行业带来的新变化为背景,结合职教新理念、教学新要求,建设一批集新商业模式、新商业理念、新管理思维、新营销手段、新流通方式于一体的“五新”教学资源,建成一个省级“五新”现代商贸流通教学资源库。3.提高课堂信息化教学水平,开发“互联网+新商科”规划教材(1)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引入网店经营、中小物流企业经营、跨境电商业务、直播带货等实际经营的项目,在教学中镶嵌企业生产经营、运营管理、标准建设和项目开发等内容,形成特色模块项目教学、模拟订单项目教学、真实订单项目教学、工艺探索项目教学、企业平台项目教学等不同层次的项目教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最终实现从培养职业技能基本功到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升华,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将职业技能大赛省赛、国赛、世赛内容,植入专业对应的课程,以赛促练、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为学生就业、创业奠定扎实基础。(2)提高课堂信息化水平,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推动“互联网+”条件下信息技术与新商科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将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实现学习者学习行为、效果、认证的智能化、泛在化。借鉴国内外成熟的教学模式,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在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中探索“互联网实战+模拟软件+线下运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分配和组织,同时穿插互联网实战和实验软件模拟,设计课程阶段性工作任务,分成若干小组协作完成。自主学习、指导学习、协作学习相结合,最终形成循环促进、螺旋提升的良性教学组织机制。(3)行校企合作,开发“互联网+新商科”规划教材。校企合作开发一批国家规划教材。根据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商贸流通类岗位的行业企业应用情境,推进专业群基础课程配套的教材建设,并配套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行校企合作开发一批新型项目式教材。以商务服务典型职业活动为依据,将与数据分析、产品规划、品牌建设、供应筹划、客户服务与运营、业务财务、国际业务拓展等典型职业活动直接关联的技能类课程,校企合作开发新型项目式教材及配套信息化教学资源。(4)推行专创融合,有效推进课堂革命。推行“专创深度融合”,突出行动导向,以“行动-学习-创造”教学法推动课堂革命,实现互助式、探索式学习。教学实施中,根据企业任务,采用“连接-呈现-体验-反思-应用”五步教学法,强调在行动中学习、在行动中反思、在行动中创新。构建学习探索者和学习引导者的新型师生关系。4.培育教学名师,打造教学创新团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牢牢把握教师队伍建设方向,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实施并加强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强化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培养。在建设期内,专业群教学团队以“四有”标准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名师引领、专兼结合”的创新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造就出高水平专业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和教学创新团队。(1)打造高端人才集群高地,发挥领军人才引领作用。按照“XX特支计划”等人才项目要求,着力培养专业领军人才,建成一支高水平、专业优势互补的专业群教学科研团队。通过访学、课题研究、技术服务、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提升团队成员的教研、科研能力和水平。专业群和群内各专业将选择行业影响力大、技术技能水平高的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双专业带头人”进行培养,提升团队的综合实力。(2)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团队。建立“互聘、互兼、顶岗、互认”校企合作双向交流机制,创新专业群内教师引进、培养、聘用和激励机制,完善兼职教师考核、淘汰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为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发挥集聚协同效应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在岗培训(内训)、选送到国内外高校培训,到企业、行业一线蹲点锻炼、开展“东江名师”项目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职业能力水平。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指定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传帮带,做好跟踪培养工作,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能力,建设高水平双师教学团队。聘请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以企业(行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相对稳定、动态更新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共同承担课程教学、专题讲座、实习指导等任务。(3)建设引领教学模式改革的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企业商贸流通项目和商贸流通技术技能创新应用项目为载体,教师分工协作,开展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模块化教学,打破原有的“一课一师、多课一师”格局,构建“多师一课、多师多课”结构化教学团队。(4)实施师资国际化提升计划。通过语言培训、自我提升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外语交流水平;遴选骨干教师,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研修访学;加大力度引进具有海外学习经历或工作经历的人才;在部分课程中将双语教学资源融入专业群课程建设。5.建立产教融合、跨界共享的实践教学基地针对“互联网+新商科”专业群平台共享课程,建立群内共通的校内实训基地,设立教学、科研、运营“一体化”工作站,建立商贸流通公共实训中心,实现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物流一体化共享实训。(1)针对专业群平台共享课程,建立群内共通的校内实训基地设立教学、科研、运营“一体化”工作站。建立3D仿真工作站:AR/VR虚拟仿真工作站,供应链建模设计工作站、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工作站。4个商务运营型工作站:团队建设工作站、美工设计工作站、新媒体运营工作站、商务沟通谈判工作站;依托3D仿真、建模设计、商务运营全方位为师生和社会提供教学、科研、运营“一体化”的实训条件。建立1个商贸流通公共实训中心,实现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物流一体化共享实训中心。(2)针对核心课程,建立跨界共享的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依托深莞惠商贸流通产业资源,与顺丰速运物流电商产业园区等企业合作建立学徒制生产实践基地,形成跨界共享的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学徒制岗位涵盖从商务谈判、外贸跟单、采购管理、生产仓储管理、跨境电商业务、国际货代、运输、配送等一系列商贸流通行业主要领域。(3)针对创新创业实践课,建设商贸流通市场实践基地在职教集团建立开放共营、跨界共享产业园区,联合国际市场产业园,广交会等,建设拓展实践基地。建立互联网+商贸创新创业平台,集物流大师工作室、网络营销工作室、物流机器人研发中心、电商物流创业孵化基地、供应链创新实践基地,形成大师工作室“传帮带”研发、孵化、创新实践基地。6.名师引领,创建高端商贸物流服务技术和管理服务平台对接商贸流通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高水准引进行业顶尖人才,搭建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在构建创新研发中心及教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以技术技能、管理服务积累为纽带,建设以“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管理咨询”为主要功能,以“大师名师工作室、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市级工程技术中心、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为主要内容,以“校企共建、资源共享、机制灵活、协同创新、产出高效”为主要特征的技术技能平台和管理咨询平台,促进商贸流通行业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管理水平提升。(1)依托大师工作室,开展商贸流通领域的技术攻关重点引进具有丰富物流管理运作经验的企业家,建立“物流大师工作室”,带动专业群教师和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科技研发、技术技能创新、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以专业群为桥梁,链接大师工作室与物流产业,提高专业群服务产业,助力商贸流通产业升级转型以及促进乡村振兴领域的作用。加大投入,高端配置惠州市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惠州市农产品物流关键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大中心”的研发设备,建立“依托平台、师生主导、技术协同、机制创新”的技术发展平台。(2)依托名师工作室,开展管理和决策咨询高端服务重点支持教师团队及名师工作室建设,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面向本地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提供高端决策咨询和管理咨询服务,参与制定“十四五”发展等区域重大项目的决策和规划、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主持企业重大管理决策咨询项目,为促进本地区政府管理、地方建设、商贸流通、企业管理等领域的高端化发展贡献智慧。(3)建立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商业实战,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图4-3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学校创新创业育成基地为依托,依托“互联网+新商科”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建立“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引进企业导师、开设专项创业培训课程、培育创业项目、打造创业团队、开展商业实战,重点孵化商贸流通领域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建立大学生农产品电商创业产业园,结合惠州市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注册成立农产品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的销售推广;以此平台为依托,推进“吴宇辉农产品物流大师工作室”研发成果的转化,开展科技惠农、科技支农,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商贸流通行业、农业产业、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能力。7.服务产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开发一体化整包社会服务(1)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商务服务解决方案充分发挥专业群构建的专业技术、管理服务平台的科研优势与服务能力,与中小微型企业实质合作,技术互补、利益共享。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精准营销、产品规划、视觉营销、供应筹划、品牌推广与提升、物流优化服务、客户关系管理与提升等技术技能服务活动,服务一批中小企业。(2)开展多种类型的社会培训依托校企共建的产业学院、科技服务平台、管理咨询平台以及新商科职教集团所属的“3个中心、3个产业学院和2个基地”,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培训。建设线上线下优质培训资源,助力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发展。8.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对外合作交流,完善现有中外合作交流项目,进一步加深与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响应留学中国计划,增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签订与沿线国家的学历、学分、课程、专业教学和课程标准的互认协议,开展交流项目,选派优秀学生出国进修。9.多方协同、动态调整,创新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建立以地方政府为支持,以学校为主导,国内一流资源为引领、行业龙头企业为主要参与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把雇主、学生、家长和教师等利益相关者需求通过社会调查、专业分析、校企合作等方式融合和转换为学校专业群设置与优化的供给要素,使专业群结构与区域产业发展同步,实现专业群内涵不断优化的可持续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