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物理中考2024-2025学年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物理中考2024-2025学年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物理中考2024-2025学年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物理中考2024-2025学年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物理中考2024-2025学年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物理中考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小明在课后实践活动中做了如下记录,其中符合实际的是()A.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80cmB.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37℃C.物理课本的质量约1kgD.挂壁式空调的电功率约100W答案:A解析:A.中学生身高约160cm,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大约80cm,故A符合题意;B.人体正常体温在37°C左右,但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C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物理课本的质量约150g,而非1kg,故C不符合题意;D.挂壁式空调的电功率约1000W,而非100W,故D不符合题意。2、关于粒子、宇宙及信息与能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导航仪利用超声波与卫星通信B.太阳是恒星,它是宇宙的中心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水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答案:C解析:A.声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导航仪是利用电磁波与卫星通信,而非超声波,故A错误;B.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但不是宇宙的中心,故B错误;C.花香四溢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D.水能和风能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的获取,是可再生能源,但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关于节气中物质状态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A.“谷雨”,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小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答案:B解析:A.雨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而非汽化现象,故A错误;B.露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地面或物体上,故B正确;C.霜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而非凝固现象,故C错误;D.雪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而非升华现象,故D错误。4、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中的熔丝熔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B.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手一定要接触笔尾金属体C.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用手把触电人拉离电线D.家庭电路中的插座和电灯是串联的答案:B解析:A选项:家庭电路中的熔丝熔断,原因有两个:一是短路,二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因此,不一定是发生了短路,故A错误。B选项: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手接触笔尾金属体,这样才能使电流通过测电笔和人体流入大地,形成通路,使氖管发光,故B正确。C选项:人体是导体,当发现有人触电时,用手把触电人拉离电线,施救者也会触电,故C错误。D选项:家庭电路中的插座和电灯是并联的,这样它们才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故D错误。5、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答案:D解析:A选项: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B选项: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C选项: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而不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因为内能的大小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故C错误。D选项: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这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故D正确。6、下列关于电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B.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只与电流的大小有关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D.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方向只与电流方向有关,与线圈的绕法无关答案:A解析:A选项: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这是地磁场的基本性质,故A正确。B选项: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以及有无铁芯都有关,电流越大、匝数越多、有铁芯时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故B错误。C选项: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如果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但没有切割磁感线,则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错误。D选项: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方向不仅与电流方向有关,还与线圈的绕法有关,当电流方向不变时,改变线圈的绕法,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方向也会改变,故D错误。7、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等。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B.用钨做白炽灯的灯丝C.冬天,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传递热的物质D.用橡胶做汽车轮胎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密度的应用与物质属性的关系。A选项:塑料是绝缘体,不导电,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主要是利用了塑料的绝缘性,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而不是利用密度小,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寻找目标,所以选A。B选项:钨做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比较高,在高温下钨不容易熔化,故B错误。C选项: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传递热的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降低相同温度时,水放出的热量多,取暖效果好,故C错误。D选项:用橡胶做汽车轮胎是因为橡胶耐磨、弹性好,而不是因为密度小,故D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但此题在常规理解下是寻找错误选项,这里按照题目要求寻找“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选项,故答案选A。8、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放在室外的铁棒和木棒,觉得铁棒比木棒冷,这是因为()A.铁棒比木棒的温度低B.铁棒比木棒温度高C.铁棒比木棒的导热能力强D.铁棒比木棒的颜色深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差异。在寒冷的冬天,室外的铁棒和木棒的温度实际上都是相同的,都接近或等于室外的温度。因此,选项A和B都是错误的。当我们用手去摸这两种物体时,会感觉到铁棒比木棒冷。这是因为铁棒是热的良导体,它的导热能力很强。当我们的手与铁棒接触时,铁棒会迅速地将手上的热量传导走,使得我们感觉手变冷了。而木棒是热的不良导体,它的导热能力很差,当我们的手与木棒接触时,木棒不会迅速地将手上的热量传导走,所以我们感觉木棒没有铁棒那么冷。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至于选项D,物体的颜色深浅与它的导热能力无关,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9、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A,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Ω;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小一半时,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Ω;当电路断开时,导体中的电流为_______A,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Ω(不考虑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答案:5;5;0;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以及电阻的性质。首先,根据欧姆定律R=UI,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R=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它不会随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小一半时,导体的电阻仍然保持为5Ω当电路断开时,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即电流为0A。但导体的电阻仍然存在,并且其值仍然为5综上所述,本题的答案为:5;5;0;5。10、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更换灯泡时,应先断开开关B.家庭电路中的熔丝熔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C.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尾金属体,以免发生触电事故D.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和大地之间是断开的A、更换灯泡时,先断开开关,这样灯泡处不带电,更安全,故A正确;B、保险丝熔断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另一个是发生了短路,故B错误;C、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明检测的是火线,故C错误;D、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和大地相连,若金属外壳漏电,电流会通过地线导入大地,防止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故D错误。故答案为:A;更换灯泡时,应先断开开关,以防触电。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下列关于物理概念及其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燃料的热值越大,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答案:BD解析:A选项: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它不能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温度,故A错误;B选项: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且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故B正确;C选项:由公式Q放D选项: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或液体沸腾时,都是吸热,但温度不变,故D正确。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反射形成的实像C.红色月季花看起来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D.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答案:AD解析:A选项:“立竿见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不透明的竿上而形成的影子,故A正确;B选项:岸边景物在水面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不是实像,故B错误;C选项: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红色月季花看起来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反射红光,吸收其他色光,故C错误;D选项: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D正确。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7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1)该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_______cm<f<_______cm;(2)所成的像是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根据这一成像规律,请举出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_______.答案:8.5;16;放大;幻灯机(答案不唯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根据题目,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即物距u=32cm,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7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即像距v=17cf<178.5cm<f<17cm但是,由于u>(2)由于像距v=17cm在焦距f和(3)根据这一成像规律(f<2、某家庭需要将50kg、初温为10∘C的水加热到50∘C作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要燃烧0.8kg的煤气.这些水从10∘C加热到50∘C需要吸收的热量为答案:8.4×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热量的计算,包括吸热公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的应用。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水从10∘C加热到50∘C需要吸收的热量。根据吸热公式Q吸=cmtQ接着,我们需要计算0.8kg的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mQ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8.4×1063、今年,号称“千湖之省4、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在此实验中:(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2)选用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关系;(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4)实验时,小明将玻璃板放在水平台上,蜡烛与玻璃板的位置是垂直的,然后将玻璃板沿水平方向向右移动了10cm,则蜡烛的像将____(选填“向左移动10cm”、“向右移动10cm”或“不移动”)。答案:(1)较黑暗;(2)大小;(3)不能;(4)不移动。解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并且物体越亮,物体成像越清晰。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2)选用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4)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玻璃板沿水平方向向右移动了10cm,由于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像的位置不变。5、将一瓶质量为0.5kg、温度为25℃的纯净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纯净水的温度降低到5℃,则这瓶纯净水的内能减少了____J,这是通过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水的比热容c=4.2×10³J/(kg·℃))答案:8.4×10³;热传递。解析:水放出的热量:Q_{放}=cm△t=4.2×10^{3}J/(kg^{}C)×0.5kg×(25℃-5℃)=4.2×10^{4}J;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了水的内能。这两道题目覆盖了平面镜成像和热传递两个重要的物理知识点,既考察了实验环境的设置、实验器材的选择和实验步骤的掌握,也考察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计算和理解。希望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能够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四、计算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第一题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距离凸透镜12cm时,通过凸透镜观察物体,并在光屏上接收到了像。请问这个像是怎样的像?其应用有哪些?答案:这个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解析: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与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以及焦距(凸透镜的焦距)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成像的性质。焦距的定义:焦距是凸透镜的一个重要参数,表示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的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本题中已知焦距为10cm。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种成像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照相机中。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即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即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种成像特点被应用于幻灯机、投影仪等。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即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种成像特点被应用于放大镜。本题分析:已知物距为12cm,焦距为10cm,因此物距大于二倍焦距(12cm>2×10cm)。根据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种成像特点的应用是照相机,因为照相机需要捕捉并记录下被摄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综上所述,当物体距离凸透镜12cm时,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第二题题目:某同学利用动滑轮提升重为2N的物体,绳子末端移动了0.2m,拉力大小为1.2N,求拉力做的有用功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答案:拉力做的有用功为0.2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3.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滑轮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有二:一是n的确定(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二是有用功和总功的区分(依据我们的目的分析)。首先,由于使用的是动滑轮,且题目中提到有2段绳子承担物重,因此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上升高度h的两倍,即s=2h。已知s接下来,计算拉力做的有用功。有用功是拉力直接对物体做的功,即W有然后,计算拉力做的总功。总功是拉力对绳子末端做的功,即W总最后,根据机械效率的定义,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即η=综上所述,拉力做的有用功为0.2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3.3%。五、综合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第一题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中,小红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和光屏等器材进行实验。她首先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光屏、凸透镜和蜡烛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然后,她点燃蜡烛,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接着,她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并移动光屏,记录下了多组数据。(1)小红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物距为12cm时,光屏上出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请计算此时凸透镜的焦距范围。(2)在实验过程中,小红发现当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后,如果用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则光屏上的像会如何变化?请解释原因。答案:(1)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6cm<f<12cm。(2)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和形状都不会发生变化,只是像的亮度会减弱。因为凸透镜成像是由物体上每一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形成的,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只是挡住了部分光线,但并未改变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路径,所以像的大小和形状不变。然而,由于光线减少,所以像的亮度会减弱。解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体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像成在二倍焦距之外,且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由题意知,当物距为12cm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我们可以得出:f<12cm<2f。解这个不等式组,我们得到6cm<f<12cm。(2)凸透镜成像是由物体上每一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形成的。当用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时,只是挡住了部分光线,但并未改变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路径。因此,像的大小和形状不会发生变化。然而,由于光线减少,所以像的亮度会减弱。第二题题目: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活动中,部分电路已连接好,电流表有“03A”和“00.6A”两个量程。已知电阻R1的电流为0.4A,为完成实验探究,做法正确的是()A.使用“0~3A”量程,只测量R2的电流。B.使用“0~0.6A”量程,只测量R2的电流。C.使用“0~3A”量程,分别测量R2支路和干路的电流。D.使用“0~0.6A”量程,分别测量R2支路和干路的电流。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以及电流表量程的选择。首先,我们分析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已知电阻R1的电流为0.4A,由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可能不同,但通常不会相差过大(特别是当电阻值相近时),我们可以合理推测R2支路的电流也不会远大于0.4A,因此更可能接近或稍小于0.4A。接下来,我们考虑电流表的量程选择。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3A”和“00.6A”。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并保护电流表,我们应选择使被测电流值尽可能接近电流表量程的分度值(即量程的最小刻度)的量程。在这里,由于R2支路的电流预计不会超过0.6A,因此选择“0~0.6A”量程更为合适。然后,我们逐一分析选项:A.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