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县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县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县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县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衡阳县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晚清人士曾评价某书“使清学正统派之立脚点,根本摇动,一切古书,皆须重新检查估价。”该评价针对的是A.林则徐《四洲志》 B.魏源《海国图志》C.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D.梁启超《变法通议》2.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曾指出,只要当局能为国家守住,那大陆就不急于改变对台关系。蒋介石也表示,国共争斗属于“内战”,希望美国不要干涉中国的内政和主权,不要阻碍其“反攻大陆”的计划。上述材料表明,在台海问题上A.“一个中国”是两岸高层的共同认知B.“武力解决”是国共双方的主要手段C.“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呼声D.“倚重美国”是海峡两岸的主要策略3.斯温·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中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把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过去四千年的棉花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这样跨全球的体系。过去也从来没有过,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做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应欧洲消费者使用。可见,作者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贸易A.加速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程B.促进了欧洲生产方式巨大变革C.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落后D.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4.20世纪60年代,美苏双方商定在对方首都举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在莫斯科举办了美国家庭厨房展,苏联人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这从侧面反映出A.美苏关系缓和,平等互利B.苏联经济结构的失衡C.美苏竞争重点在科技领域D.美苏冷战表现出新形式5.一名女子说:“我不知道我算是哪国人,我的祖父因为信奉新教,被教区神父处罚终身苦力;我的父亲被老爷打成跛子;我的丈夫从军去了,我不知道他究竟是帮谁打仗。”有人批评这名女子的丈夫及家人愚蠢,竟然为剥削他们的国王、贵族、教士作战。根据这段资料的内容,该女子最可能生活在A.15世纪初意大利的庄园 B.16世纪末日尔曼北部城市C.17世纪英国的港口农村 D.18世纪末法国中部的小镇6.下列三幅图分别表示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它们所揭示的共同问题是A.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B.法西斯势力的猖獗C.大国之间结盟威胁和平D.冷战局面的形成7.1928年的《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1929年的《兴国土地法》调整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调整A.有力地回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B.反映了中共土地政策逐步成熟C.反映了“左”倾错误逐步泛滥D.表明中共的右倾错误得到清算8.“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表明五四运动A.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C.彻底地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9.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在新的国际格局建立中,中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有①中国已经成为政治大国②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③促进上海合作组织新发展④为制止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做出贡献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1975年欧共体与46个非加太(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国家签订《洛美协定》,消除以往双方的不平等色彩;1988年欧共体与经互会相互承认并建立了正式关系;2003年77个非加太集团成员国与欧盟15国签订《科托努协定》取代《洛美协定》。这系列活动表明西欧A.在国际合作中彰显自主意识 B.拉拢发展中国家以扩大影响C.战略争夺重点转向第三世界 D.放弃冷战思维维护世界和平11.公元前516年,齐国上空出现了彗星,按当时的说法,彗星出现是灾祸的象征。齐景公准备举行一次祭祀,以消除灾祸。大臣晏婴认为,如果国君有好的德政,还怕什么彗星?反之,如果国君像夏桀、商纣那样暴虐,违命乱德,那么即使祈祷又有什么用处?这反映出当时A.君权神授观念受到彻底批判B.形成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D.出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12.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最终通过对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的方针。随后,人民日报发表论:二战历史不容翻案。从国际法层面看,日本“国有化”钓鱼岛违反了①《联合国家宣言》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协议》④《波茨坦公告》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13.《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发生的变化有①外国商船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②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权利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④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4.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知杭州。刚上任不久,杭州大旱,随即“湿疫”疫情四起。他带头并号召富豪捐款修建名为“安乐坊”的医院,“作饘粥,药饵,遣吏挟医,分方治病,活者甚众。”(《续资治通鉴长编》),可见A.宋代各种疫情灾害频发 B.宋皇室对疫情不闻不问C.政府主导抗击湿疫疫情 D.宋朝开始中药治疗疫疾15.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A.分散的自然经济 B.贵族拥有世袭特权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D.王室日益腐败16.俾斯麦说:(德意志)这个巨型的怪物成为一个软如海绵的无抵抗能力的联合体。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依靠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而要依靠铁和血。材料中所说的“联合体”是指什么A.处于四分五裂的政治状态 B.德意志工业革命的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C.德意志的军国主义思想严重 D.德意志地区是当时受教皇压榨最严重的地区17.本世纪初,美国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首次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并称为“金砖四国”。2005年,高盛集团又提出“新钻十一国”,包括埃及、韩国、墨西哥、尼日利亚等11国。2007年,日本学者门仓贵史提出“展望五国”概念,即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这些新概念的不断出现表明A.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B.亚洲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崛起C.国际格局中心转移到第三世界D.新兴国家呈群体性崛起态势18.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维持对华严格的贸易管制,这种管制中的“治外法权”成为美国与西方盟国经济摩擦的火种。尼克松承认,近20年来,美国一直在世界上鼓吹和带头孤立封锁新中国,不但没有奏效,反而遭致自己对华利益的巨大损失。这说明A.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美国对华政策超越意识形态C.西方国家反对对华贸易管制 D.中国外交形势逐步趋向缓和19.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胡佛在四面楚歌声中下台B.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对资本主义产生深远影响C.孙中山提倡的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D.为实现工业化,中国人民以饱满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当中20.《毛诗序》(《诗经》的一个版本)中言“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这表明A.中国古代民主思想浓厚 B.诗歌有助于政治教化C.《诗经》是现实主义文学 D.诗歌是最佳劝谏方式21.如图为1929—1945年美国生产恢复柱状图。对图中信息解释正确的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经济在二十年代跃居世界首位B.罗斯福新政实施仅三年就使经济超越大萧条之前的水平C.二战破坏导致四十年代经济增长缓慢D.国家宏观调控是经济恢复的政策取向22.1913年,美国汽车产业最大的独占企业之一福特公司原来每生产一辆汽车所需劳动时间为12小时8分钟。当引进T型车装配线后,时间缩短至2小时35分。后来继续扩大T型车装配线后,平均每辆车所需时间降低为一个半小时。这说明A.垄断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B.行业垄断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C.自由竞争的企业法则遭抛弃D.商业垄断行为破坏了社会公平23.宋元至明清,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变化如下表。这突出反映了时期宋元明清形象特点神通广大,追求个人享乐,爱憎不鲜明从任性妄为到诚心向佛A.佛教融入中国,影响艺术形象塑造B.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重视物质享受C.市民阶层扩大,个性解放要求增强D.儒家思想发展,封建伦理纲常加强24.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改编《白蛇传》时,不仅将唐宋传奇中恐怖的神怪故事变为反对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许仙的身份也由官宦之子变成了“生药铺”主管。市井小民成为新文学的主角,这在明代文学中屡见不鲜。上述变化反映了明代A.重农轻商观念根本改变 B.市民阶层兴起瓦解了传统伦理C.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D.工商业发展出现新兴社会群体25.如图是历史上某国政体结构示意图,据此分析,该国最有可能是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26.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恩格斯意在说明A.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 B.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C.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D.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27.毛泽东曾说:“对付蒋介石,就要像陕北农民赶着毛驴上山,前面要人牵,后面要人推,牵不走还得用鞭子抽两下,不然它就耍赖、捣乱。”毛泽东这一说法A.进一步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B.使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得以基本实现C.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展D.促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28.1357年法王约翰二世被英军俘虏,王太子查理为筹巨额赎金可能采取的行动是A.强迫教会缴纳贡金 B.直接要求城市加税C.要求农奴增加地租 D.请求三级会议帮助29.“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30.美国为建立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不包括: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倡导建立关贸总协定C.建立起国际贸易组织 D.掌握了世界银行的决定权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人类防治疫病的历史为当今各国的健康卫生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罗马伴随着对外征战和城市的扩大,曾发生过多次瘟疫。但当时罗马人把瘟疫的发生与神罚联系起来,于是大量修建神庙,定期向神献祭,而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医疗条件的限制使罗马人相信对疫病的预防胜于治疗,他们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于是在罗马城修建大量的公共浴场和公共厕所,修建了许多输水和排污管道,成立了水务委员会作为维护城市用水的机构,并催生出与之配套的公共卫生法。——摘编自刘琳琳《古罗马城输水道、排水道的建设及其对公共卫生的意义》材料二1831和1848年英国曾爆发了两次霍乱,当时正值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拥挤的住房、恶劣的卫生环境加剧了霍乱的流行,导致大量人口的死亡。以查德威克为代表的医疗卫生改革者们认为,预防疾病要比遭受这些疾病带来的后果更刬算,他们推动议会在184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案》,组建了由中央到地方的公共卫生机构,建立起了城市的供水和排污系统,推动了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英国的公共卫生运动就此展开。——摘编自毛利霞《19世纪中叶英国霍乱与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罗马和英国在疫病防治方式上的共同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叶英国公共卫生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综而言之,则西洋社会为动的社会,我国社会为静的社会。由动的社会,发生动的文明;由静的社会,发生静的文明。”……“动的社会”冒险进取,生活固“日益丰裕”,但“身心忙碌”;“静的社会”消极柔弱,“日益贫啬”,但“身心安闲”。西洋社会虽“无饥饿疾病之丧”,但竞争既烈,兵燹屡兴,人为苦痛正未有已。反之,中国固穷,“死亡枕藉”,但于“政治问题能已则已,不欲更事吹求,亦所以减轻其苦痛之法耳”。(伧父:《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第十三卷第七号)。材料二、李大钊同样是根据地理条件的差异,将中西文化概括为“静”、“动”文明,但他这样写道:“……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东方之道德在个性灭却之维持,西方之道德在个性解放之运动……东方想望英雄,其结果为,专制政治,有世袭之天子……西方依重国民,其结果为民主政治”(《东西文明根本之差异》,《言治季刊》第一年第三期)。材料三、陈独秀认为,在古代,东西方都处在专制政治之下,其文化并无特异之处。但以法国革命为转机,东西方迥异其趣,西方判然进入了近代社会,形成“近代文明”;而东方社会却陷于停滞,仍为“宗法社会”、“封建政治”,因此东洋文明“其质量举未能脱古代文明之窠臼,名为‘近世’,其实犹古之遗也”。他将西方文化的特征,概括为“科学与人权并重”。(《文存》卷一)。而东方文化的特点在专制与迷信。专制即束缚个性。迷信即不知科学为何物,浑浑噩噩,日在愚昧之中,诸事“不能以人间已有之智灵,明其理由,道其法则也”(同上)。正是缘此根本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文化的长短优劣。西方进步的文化产生了积极的结果:科学与民主相济为用,“成独立之人格”。民智勃发,“而迷信斩焉”,“社会经济,亦因以厘然有叙”。而东方落后文化却造成专制与迷信并肆,戕贼人权,民智不张,“社会中种种卑劣不法惨酷衰微之象,由是并起,“生机日促”,社会经济因之“大乱”《<文存》卷一)。中西文化其优劣,彰明昭著,中国当移樽就教,接受西方文明,自是不言而喻之事。材料四、严复在1895年写的《论世变之亟》一文中,对中西文化曾作如是鲜明的对照:“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感觉锐敏的严复将西学的“命脉”概括为“于学术则黜伪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斥反对西学者是“狂易丧心之人”。问:(1)材料一、二、三是1916年开始的中西文化论战之三个代表人物的言论。这场论战的导火索是什么?(2)材料四中严复所说的中国(最重三纲、亲亲、以孝治天下、尊主等)文化传统,始于何时、源于何派学说?(3)(接上题)这派学说发展到两宋取得怎样的新成就?(4)利用所给材料、结合所学,对这场中西文化论战作简要评述。注意:观点鲜明、评论有据;行文流畅,逻辑通顺;充分利用所给材料与所知史实;提炼历史评价的基本方法。33.不论是寻求富国强兵,还是挽救统治于危亡,改革都是重要手段。结果是如愿以偿,抑或是事与愿违,改革都是改革者应对时局诉求的回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昔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本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惩前毖后,亡羊补牢,有天下之责者,尚可以知所从也。——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材料二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材料三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材料四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梁启超《康有为传》(1)依据材料一,指出同治初年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学习西方的特点有何不同。(2)依据材料二分析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又有哪些保留?(3)材料三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争论,论者和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4)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戊戌变法“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理由。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据材料“使清学正统派之立脚点,根本摇动,一切古书,皆须重新检查估价”可知,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中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都是“伪经”,对所有古文经进行彻底的否定和批判,在政治上打击“恪守组训”,不愿变法的封建顽固派,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做了舆论准备,C项正确;林则徐《四洲志》主要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知识的书籍,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梁启超《变法通议》主张维新变法,没有否定古文经书,D项错误。2、A【解析】

周恩来要求当局能为国家守住,蒋介石认为国共争斗属于内战,说明双方都认为海峡两岸是一个国家。A正确;蒋介石提出了反攻大陆的计划,而周恩来没有明确使用武力解决问题,而是说不急于改变对台关系,B排除;国共双方都没有明确“和平统一”的意图,也不涉及“两岸人民”,C排除。材料反映国共双方想自己解决国共问题,而不是依靠美国,D排除。故选A。3、D【解析】

由材料内容可知欧洲人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做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应欧洲消费者使用,体现了世界市场在国际贸易推动下逐步形成,选项D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欧洲棉纺贸易推动了整个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类似于连锁反应,其落脚地也侧重欧洲消费,而非资本原始积累,选项A排除;选项B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体现了欧洲人通过棉编织品贸易将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但没有强调此商业网造成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落后,排除C项。4、B【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苏联在宇航等重工业领域取得了较高的发展成就,但是在民生等轻工业领域发展较落后,这从侧面体现了苏联经济结构失衡,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此时期美苏冷战加剧,并非关系缓和,平等互利;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两者发展的侧重点不同,不能说明他们的竞争重点在科技领域;D选项是材料直接反映出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5、D【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材料“我的祖父因为信奉新教,被教区神父处罚终身苦力”可知这个时候新教已经出现,只是在题干这个女子所属的地区是旧教势力较强大的地区,所以才会受到旧教势力的迫害,故A项在时间上与题意不符;B、C所属的区域均是新教势力较强的地方,故不会出现题干材料中的现象。由材料“……竟然为剥削他们的国王、贵族、教士作战”可知,该地区属于阶级差别非常严格的社会,故D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近代政体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6、C【解析】图片显示两大军事集团对峙、轴心国和“铁幕”说明大国之间的结盟威胁着世界和平,C正确;A、B和D只是反映材料中部分信息,排除。7、B【解析】

由“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到“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体现了中共的土地政策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调整,革命对象逐步明确,革命策略趋于灵活,这反映了中共土地政策逐步成熟,故B正确;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是在1927年,故A错误;材料和“左”倾错误无关,故C错误;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故D错误。8、B【解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影响。依据材料可知,“科学理性、自由、人权、法治、个人尊严”,这些西方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通过五四运动在中国传播,表明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与五四运动促进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无关;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五四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并未体现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五四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9、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在新的国际格局建立中,中国已经成为政治大国,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上海合作组织新发展,为制止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做出贡献,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ABC不全面,排除。10、A【解析】

据题意可知,欧共体与世界多个国家和经济组织签订经济协议,消除了双方间的不平等思想和建立正式关系,由此体现了欧共体的自主意识,故选A;欧共体是与其他国家和组织建立平等关系,不是为了扩大影响,排除B;CD与题意主旨不符,且无法体现,排除。故选A。11、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晏婴认为国君如果德政比祈祷更重要,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选项D正确;君权神授观念是董仲舒提倡的,选项A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春秋时期尚未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选项B排除;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选项C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点睛】解题关键在于把握晏婴言论中对鬼神的态度,其强调人的作用,以此思路解答即可。12、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期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宣布钓鱼岛等为中国领土,日本将其国有化违背了这些国际法,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协议》没有专门明确钓鱼岛等是中国领土,①③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BD三错误。13、B【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禁烟运动”可以判断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③④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B正确;①出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天津条约》,②出自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马关条约》,因此ACD排除。14、C【解析】

材料反映了苏轼任杭州知府时杭州发生的“湿疫”疫情,他组织富豪捐款修建医院抗击疫情,说明政府主导抗击湿疫疫情,故C正确;材料只是体现1089年这一年的疫情和自然灾害,故A说法错误;B与材料无关;早在东汉张仲景就用中药治疗疫疾,D说法错误。15、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在周灭商后,实行分封制以藩屏周,在统治形式上构筑了统一的形式,但因为诸侯拥有世袭特权,其结果是诸侯国王侯地位世袭具有独立性,由此造成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故答案为B项。西周时期属于集体耕作的方式,尚未出现分散的小农经济,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贵族有土地所有权的问题,而是强调贵族拥有世袭特权才是造成西周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王室日益腐败的问题,而是强调贵族拥有世袭特权才是造成西周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D项错误。【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6、A【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叙述“一个软如海绵的无抵抗能力的联合体”可以知道谈到的是国家的四分五裂的政治状态,靠“铁和血”完成统一,才能走近代化的道路,本题考查的是德意志统一的背景,材料没有涉及到工业革命和军国主义思想、也没有涉及教皇的压迫。故A项正确。17、D【解析】

“金砖四国”“新钻十一国”“展望五国”这些新概念的不断出现表明新兴国家呈群体性崛起态势,故D正确;材料未体现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排除A;材料中步及的国家有亚洲、美洲、非洲等,排除B;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国际格局中心转移到第三世界,排除C。18、D【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贸易战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导致美国经济严重受损,美国和盟友关系紧张,为此尼克松政府决定缓和对华管制,从而使中国外交趋势逐步趋向缓和,故选D;A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美国对华主要是贸易管制,没有超越意识形态,B错误;C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9、B【解析】

历史结论是历史观点的一种体现,由历史解释得出历史结论。B项是对罗斯福新政开创的模式的影响作出的结论,故B正确;A和C都属于历史的现象,排除;D属于历史事件的原因分析,不属于历史结论,排除D。故选B。20、B【解析】

从材料中“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风”的双重作用,天子用“风”教育感化臣民,臣民用“风”讽谏规劝统治者,这说明诗歌有助于政治教化,B正确;A中的“民主思想浓厚"说法错误,排除;仅从材料不能得出《诗经》是现实主义文学,属于孤证,C排除;D说法绝对化,排除。故选B。21、D【解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破坏很大,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即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使美国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D正确;材料未体现美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经济的比较,A错误;图片中1937年经济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故B说法错误;图片信息不能看到四十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缓慢,C错误。22、A【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垄断的出现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它提高劳动生产率,导致汽车成本下降,从而价格降低、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涉及“行业垄断”信息,排除;C项,自由竞争的企业法则遭抛弃的说法材料没体现,排除;D项,商业垄断行为破坏了社会公平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23、D【解析】

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物质享受逐步受到个人重视;话本、杂剧的兴起给民众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更多选择;佛教的本土化趋势也影响到孙悟空艺术形象的塑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个性解放;封建伦理纲常中对个人欲望的束缚和对“良知”的追求影响艺术形象的塑造;小说、戏曲的多种表现手法使孙悟空的艺术形象进一步完善。故答案为D项。AB项,两项所述都是宋元时期孙悟空“神通广大,追求个人享受,爱憎不鲜明”艺术形象形成的原因,排除;C项,该项所述是明清时期孙悟空“从任性妄为到诚心向佛”艺术形象形成的原因,排除。24、D【解析】

明朝时期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反对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价值观也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故答案为D项;A项中的“根本”说法绝对,排除;传统伦理受到冲击,但并未瓦解,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等级秩序的变化,排除C项。25、D【解析】

根据“帝国议会”“联邦议会”“君主”可知,示意图反映的是德国的政体结构,故选D;英国议会分上院和下院,排除A;美国、法国是共和制政体,没有君主,排除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帝国议会”“联邦议会”“君主”,联系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分析解答。26、A【解析】

1890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提出,欧美无产阶级在革命旗帜的动员下成长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A项正确;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就已经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B项错误;19世纪末欧洲各国无产阶级主要进行和平斗争,C项错误;1890年国际工人协会已经解散,第二国际尚未建立,D项错误。27、C【解析】

材料中毛泽东针对蒋介石的说法符合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的态度,这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展,C项正确;A产生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产生与大革命时期,排除;D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28、D【解析】

要筹巨额赎金就必须征税,结合所学可知,法国三级会议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批准国王征收新税,因此题干中王太子查理为筹巨额赎金可能采取的行动是请求三级会议帮助,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为筹巨额赎金”,联系法国政治的特点分析解答。29、A【解析】审题“元”“佛教”,元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全国的佛教。30、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关贸总协定、建立世界银行并掌握了世界银行的决定权均是属于二战后美国为建立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而采取的重大举措,而重大举措并不包括“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政府主导;立法保障;注重疾病预防;注重修建大量公共卫生设施。(2)原因: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改善城市公共卫生状况和预防疫病的需要。意义:有利于解决城市公共卫生问题,改善城市环境;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公共管理水平;推动了人们的观念进步,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解析】

(1)共同特点:依据材料“修建了许多输水和排污管道,成立了水务委员会作为维护城市用水的机构,并催生出与之配套的公共卫生法”和“议会在184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案》,组建了由中央到地方的公共卫生机构,建立起了城市的供水和排污系统,推动了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可知,政府主导、立法保障、注重修建大量公共卫生设施;根据材料“医疗条件的限制使罗马人相信对疫病的预防胜于治疗”和“以查德威克为代表的医疗卫生改革者们认为,预防疾病要比遭受这些疾病带来的后果更刬算”可知,注重疾病预防。(2)原因:依据材料“1831和1848年英国曾爆发了两次霍乱,当时正值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拥挤的住房、恶劣的卫生环境加剧了霍乱的流行,导致大量人口的死亡”可知,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改善城市公共卫生状况和预防疫病的需要。意义:根据材料“建立起了城市的供水和排污系统,推动了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可知,城市有利于解决城市公共卫生问题,改善城市环境;根据材料“建了由中央到地方的公共卫生机构”可知,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公共管理水平;根据材料“根据材料英国的公共卫生运动就此展开”可知,推动了人们的观念进步,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32、(1)《新青年》问世后,公开宣称“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主张以新易旧、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固有文化。如此激烈的批判态度和鲜明的文化取向,激起一些人的强烈反对。(2)西汉武帝;儒家。(3)两宋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贡献突出者为二程、朱熹。二程明确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认为天理是超越万物、永恒存在的宇宙本原;还称“人论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朱熹集成了一个庞大而完整地理论体系,其核心是天理论。他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人世间的伦理纲常就是其具体体现,还指出要“明天理、灭人欲”。(4)评分要素:A按时序(五四运动前后论战的两个阶段)叙述论战概况;从1916年起,《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连续发表文章,抨击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中西文化问题的论战。五四运动之后,传统文化受到猛烈冲击,西方新思想、新观念大量输入,完全拒斥外来文化的论调已根本站不住脚。章士钊、梁启超等人又先后提出“新旧调和”论、中西文化“化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