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怎样读《论语》
①读《论语》可分章读,通一章即有一章之用。遇不懂处暂时跳过,等读了一遍再读第二遍,从前不懂的逐渐可懂。任何人,只要有读中学的程度,倘能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于任何处,拿出《论语》读其一章或二章,如此至少每年可读《论语》一遍,自二十岁起到六十岁,应可读《论语》四十遍。若能在每星期抽出一小时功夫,应可读《论语》一篇,如此则两年应可读《论语》五遍,自二十到六十,应可读《论语》一百遍。
②若使有中学程度的中国人,每人到六十岁,都读过《论语》四十遍到一百遍,那都可成圣人之徒,那时的社会也会彻底变样子。因此,我认为: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
③若要深读精读,须得配合注本来读。读了朱熹注本,最好能读何晏所集的古注,然后再读刘宝楠编撰的清儒注。不读何、刘两家注,不知朱注错误处,亦将不知朱注之精善处。每一章同时兼读朱、何、刘三注,分别比较,自然精义显露。
④若要精读深读,须得从“本义"入手。注《论语》讲求义理,特别重要者必先讲求《论语》之“本义”,如讲“仁"字,应看在《论语》中此字及有关此字之各句应如何讲法。有了“本义”,才始有“引申义"及“发挥义”。如“性"字,孔子并不曾讲“性善”。孟子、朱子固是推本孔子而加以引申发挥,但孔子本人并未说及。
⑤若要深读精读,须得分散读。把每一章分散开来,逐字逐句,用考据、训诂、校勘乃及文章之神理气味、格律声色,面面俱到地逐一领会。子贡说:“回也闻一而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颜渊、子贡都是孔门高第弟子,但他们也只一件件、一项项,逐一在孔子处听受。我们读《论语》,明得一句是一句,明得一章是一章,已很不差了。《论语》二十篇,四百九十八章,其实照此办法,我们只要真懂得五十章,其余四百余章也就迎刃而解了。
⑥若读《论语》只专拈几个重要字面,写出几个大题目,如“孔子论仁”“孔子论道"之类,随便引申发挥;这只发挥了自己意见,并不会使自己真了解《论语》,亦不会使自己对《论语》一书有真实的受用。那是自欺欺人,又何必呢
⑦所谓“君子上达”,若诸位要做君子,《论语》便会教你一番“上达"之道,但并非在于教诸位去知道上古时之政治、社会、经济等情形。倘使诸位欲知古代之礼,可读《左传》;欲知古代文学,可读《诗经》。孔子只讲如何做人,但亦未讲到人性善恶等,亦未讲天是一个什么等种种大理论。此后如孟子荀子乃至如宋明理学家,皆爱讲此等大理论,但皆敬佩孔子,认为不可及。
其实孔子之学强调“吃紧为人”,即要在做人一事上扣紧。《论语》中孔子的思想和义理都体现在具体的人事上。因此,诸位若能从此道路去读《论语》,所得必会不同。“吃紧为人”,便要懂得从和我们亲近处下手,莫要只注意在疏远处。当知我们每一人之脾气、感情与性格,乃是与我们最亲近者。如知识、学问等,则比较和我们要远些。
(选自《钱穆先生全集》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读《论语》是当今中国人的责任,任何人,只要有读中学的程度,都应该每天至少抽出几分钟时间来读论语。
B.若要深读精读《论语》,必须配合注本来读。读每一章《论语》同时兼读朱熹、何晏、刘宝楠三注,分别比较,才知道哪本注解最好。
C.若要精读深读,必须分章逐一细读。用考据、训诂、校勘等方法,从一字、一句、一章最终至整本书去领会,才会有真实的受用。
D.强调“吃紧为人”,即要在做人一事上扣紧。做人要从脾气、感情与性格等和我们亲近处下手。莫要注意如知识、学问等疏远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由读《论语》的时间安排引出读《论语》的意义,再重点论述精读深读的方法,最后强调读《论语》要把握“吃紧为人"的要旨。
B.全文综合运用假设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述了读《论语》的正确方法。
C.本文从结合注本比较读、分散逐章细读两个方面,阐述了精读深读《论语》的具体方法,并指出只要照此方法,就可以读懂《论语》全书。
D.第7段提到孟子、荀子和宋明理学家,是为了论证他们在人性和天道等大理论方面,比起孔子来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有一定学习基础的国人,都能熟读《论语》,那么国人的道德水准将会大大提升,社会的面貌也将彻底改变。
B.若读《论语》不重精读,只专拈几个重要字面,对“孔子论仁”“孔子论道"之类的大题目泛泛而谈,不过是自欺欺人。
C.《论语》能教诸位如何做君子的“上达”之道,但不能教诸位去知道上古时之政治、社会、经济等情形,无法传播礼制与文学的知识。
D.《论语》是通过具体人和事将义理寓乎其间的。因此不能只注意《论语》中的“仁"礼”等字眼,要从具体的人事的记录中去领略思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曹禺与中国话剧
田本相
曹禺,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学名万家宝。他自幼天资聪慧,博览群书,文笔卓异。受继母的影响,爱上了戏剧,认为戏剧是“一个美妙迷人的东西"。
1922年,考入南开中学的曹禺,开始在南开的舞台上崭露戏剧表演的天赋。1928年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凭借出色的写作和表演才能,他继钱钟书“清华之龙”后被誉为“清华之虎"。也就在这时,年仅19岁的曹禺开始创作日后震惊世界的《雷雨》,23岁时,他完成了这部处女座。
曹禺之前,中国话剧的先驱者们,大都是把话剧当作宣传鼓吹民主革命的工具,很少顾及话剧的艺术问题。曹禺则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艺术手法,把中国的话剧艺术成功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雷雨》被看作是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雷雨》是一位善感青年的激情之作。《雷雨》中,情绪是很重要的,郁闷的情绪和冲动的情绪在曹禺苦闷压抑的灵魂里奔涌,就像他自己在《雷雨·序》里说的那样,这是一个作家从心底说出来的话,好像有种力量推着他写出了雷雨。
《雷雨》是一个深思的青年对人类命运的探索之作。曹禺在《雷雨·序》中写道:“我觉得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自己要主宰自己的命运,但常常是自己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期望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光俯视这人群。”
曹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对人性有着最充分的研究、最深刻的理解和最细微的体验。他一生都在探索人的心理、人的感情、人的灵魂,把人们最隐秘的情感、最复杂的人性展现在舞台上,从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演员的表演欲望,打动着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心灵。
曹禺对创作从不敷衍。1935年,为了创作《日出》,他冒着名誉受损的危险,经常到妓院去了解被侮辱妇女的生活情况。还差一点被打瞎了眼睛。创作中他给剧中人写小传、札记,每个人物出场都有一段非常精彩的人物介绍,在这之前还从没有人这样做过。
一戏一格是曹禺的艺术追求,在创作《原野》时,他用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手法,表现了这个传奇故事。他借鉴了有戏大力渲染、无戏一笔带过的传统戏曲手法,集中刻画了仇虎复仇前后的心理活动,把历史与现实、幻觉与真实结合在一起,在戏剧创作上做了一次新的开拓。
1937年,随着《日出》如潮的好评,曹禺成了国立剧专的一块金字招牌,大批学生慕其名报考该校,曹禺授课成为该校的一大景观。在国立剧专,曹禺为中国话剧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
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曹禺被任命为首任院长。他以自己的眼光和见识、地位和名望,邀请郭沫若、老舍、夏衍、田汉等知名剧作家为人艺写戏,使北京人艺演出的剧本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标准和品位。正是在演出这些大师的剧作中,北京人艺形成了一种艺术氛围,一种艺术传统,最终积淀为一种艺术基因。北京人艺之所以成为一个蜚声世界的剧院,成为一个独具风格、自成一派的剧院,与曹禺是分不开的。他当过文联的执行主席,当过剧协主席,当过各种各样的委员,但他最看重的还是这个院长。现在戏剧界有一个公论,说曹禺在解放后有一个更好的作品,那就是北京人艺。
(选自《曹禺传》,有删改)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曹禺之前,中国话剧的先驱者们,注重话剧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和鼓动方面的作用,大都没有在艺术上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B.曹禺的创作注重借鉴传统手法,在刻画仇虎复仇前后的心理时,就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有详有略、幻觉与真实相结合等手法。
C.曹禺是北京人艺的首任院长,他以自己的地位和名望邀请知名剧作家为人艺写戏,使北京人艺上演的作品长期保持高标准、高品位。
D.北京人艺能形成一种自己独特的艺术氛围和艺术传统,并积淀为一种艺术基因,成为蜚声世界的剧院,与曹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5.下列对曹禺戏剧取得杰出艺术成就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3分)
A.曹禺幼年时,受继母的影响爱上了戏剧;学生时代,在南开和清华的舞台上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获得了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
B.曹禺善于洞察青年内心的情绪,郁闷、冲动等各种情绪在曹禺苦闷压抑的灵魂里奔涌,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推着他写出了《雷雨》。
C.曹禺是一个不断探索人性的作家,他把人们最隐秘的情感,最复杂的人性赤裸裸地展现在舞台上,无情地揭露了人性的阴暗。
D.《雷雨》是一部对人类命运的探索之作,作者以悲悯的心情展现了人们希望主宰自己的命运,却常常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现实。
E.曹禺的创作十分严谨,他注重从生活中获取第一手资料,有时为了创作的真实,不惜冒着名誉受损的危险去了解生活。
6.有人评价曹禺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同时又是一座高峰,曹禺倾其一生为中国话剧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只破靴子
[英]高尔斯华绥
剧本《顺流而下》巡回演出的第二天中午,演员吉尔勃特·凯斯特从东海岸的海滨寓所走出来。他刚刚度过六个月的失业生涯,现在在《顺流而下》的最后一幕扮演杜密纳克医生这个角色。他明白,他的年龄已让他辉煌不再,一周四镑的薪金也不能使他再发财了,但是一想到终于又获得了工作,他的举止神情就轻松活泼起来。
他走到鲜鱼铺的前面,带着淡淡的笑容注视一只大龙虾。多少年不吃大龙虾了呀!接着,他顺着街道走去,在一家成衣铺前面又停了下来。映在橱窗上的一个长期一天只吃两顿饭的人的英姿,架在柔和的棕色眼睛前面的优美的眼镜,和他在1912年参加《教育西蒙》演出得来的雅致的丝绒帽,却给了他一丝淡淡的美感。他站在橱窗前面,脱下帽子,露出他头上的新玩意儿:一绺白发。这是一宗财产呢,还是一生结局的开端呢?
他继续向前走去,发觉一张熟悉的面孔从他的身旁掠过,一转身看见一个矮小的衣冠楚楚的人也转过脸来——一张又红、又亮、又圆的脸。
“凯斯特?对了,就是你。从你离开疗养所以来还没有碰过头呢。你记得我们演《戈塔·格兰姆伯斯》的时候多有趣呀!我起誓,真很高兴见到你。走,我请你吃饭。"这个人就是布列斯·格里恒,南海岸疗养所娱乐界的阔东家和灵魂。
“好吧!”凯斯特稍稍拉长声调慢吞吞答道。
两个人并排走着。一个是褴褛得别致,另一个是衣冠楚楚,胖乎乎的一团。
“请坐!堂倌,来一只又好又大的虾,一盘色拉,另外——嗯——一小块牛排加炸得脆酥酥的土豆片,一瓶我喜欢喝的白葡萄酒。"
房间里摆着两张小桌子。他们两个人占了一张,面对面坐下。
凯斯特突然滔滔不绝地大谈戏剧、音乐和艺术。那矮小鄙俗的东道主把眼睛睁得滚圆,不时发出惊叹声,这些显然大大地鼓舞了凯斯特。
“哎哟,凯斯特,”格里恒突然叫起来,“你有白头发啦!这是突然有的吗?"
“不,是慢慢长出来的。”
“怎么回事呢?"
有一句话已经滚到凯斯特的唇边:“你挨挨饿看。”
可是他回答说:“我也不晓得。"
“我觉得你那绺白发好极了!我常想拥有像你那样的天才,像从前一样过演员的生活一定美极了!今晚我来看你的戏。你在这里总得呆上个把星期吧!”
美极了!观众的笑声和掌声——“凯斯特先生的演技真是尽善尽美了,他……他……得了……的真传!"
格里恒坐在那里,嘴唇微微张开,衔着雪茄烟,他那像小圆石般明亮的眼睛盯住桌布外边,接近地板的什么东西。格里恒的眼皮跳了几下,然后说道:
“我说呀,老兄,你手头真的很——很紧吗?我是说,如果我帮得上忙,你就直说吧。咱们老朋友,你又不是不知道,而且——”又一次,格里恒眼睛睁得滚圆,注视地板上的什么东西,凯斯特的眼光跟着扫了过去。悬在地板上空的是——他那只破靴子。因为他跷起腿坐着,这只靴子在离开地面六英寸光景的空中摆动着——破了——两道裂缝横在鞋头和鞋带之间。
对!凯斯特自己明白,那是他靠扮演《傻瓜》一剧中贝蒂·卡斯戴斯得来的一双靴子中的一只,那是在大战就要爆发时的事。
他的视线从那只破靴子移到格里恒身上,看到他头发梳得光光的,带着关注的神情。凯斯特苦笑了一下说:“不,不要,谢谢。"
格里恒的眼睛又——可是凯斯特已经将他那只脚放下。格里恒付了账,站起来。
“老兄,对不起,我两点半钟还有约会,见到你真太高兴了,再见!”
“再见,"凯斯特说,“谢谢你。”
现在只剩下凯斯特一个人了。现在他是单独和他的心灵、他的破靴子、他的未来的生活在一起了……
侍者轻轻地溜过来,好像就要收拾桌子。这时两个年轻的女人走了进来,就在他和房门之间的那张桌子的旁边坐下。他瞧见她们在看他,他的灵敏的耳朵听见她们在絮絮低语:
“没问题——是在最后一幕。你瞧瞧他那绺白头发!"
“噢!对了,对了!不就是那一绺白头发——不就是他!”
凯斯特挺起腰板,微微一笑,端了一端他的眼镜。她们居然已经认出剧中的杜密纳克医生就是他。
他挺挺身子站了起来,那两个年轻的女人抬头望望他。凯斯特神态英俊,带着浅浅的笑容,从她们的身子旁掠过,尽可能不让她们看见他那只破靴子。
(选自《高尔斯华绥短篇小说集》,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格里恒一见凯斯特,因为记起他们演《戈塔·格兰姆伯斯》的时候有趣的情景,所以就邀请他吃饭,表现了格里恒的热情好客。
B.凯斯特长出白头发,是因为他经常挨饿;他穿着破皮靴,则是出于他演出的角色的需要,这出现在身为演员的他身上并不奇怪。
C.因为凯斯特跷起腿坐着,那只破靴子在空中摆动着,所以坐在对面的格里恒比较容易看到它,凯斯特看到这种情景后面露窘态。
D.两个年轻的女人走进餐馆后,很快就认出了凯斯特。为了尽可能不让她们看见自己那只破靴子,凯斯特匆匆起身离开了餐馆。
8.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善于运用对比的写法,既有凯斯特和格里恒脸庞、头发、衣着、身份等的对比,也有凯斯特本人雅致的帽子和破靴子等的对比。
B.破靴子的出现是小说的高潮部分,格里恒观察到破靴子时前后的态度对比显示出人情的冷暖。
C.一绺白头发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作者有意凸显这一物象,这绺白头发显示了凯斯特的沧桑,与人物的人生遭际关联,使人物形象鲜明。
D.由凯斯特在格里恒和两个年轻女人面前隐藏破靴子的细节可以深入分析凯斯特的形象。
9.凯斯特从一位著名演员陷入落魄潦倒境地,你认为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10.小说中的凯斯特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
B.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C.暴秦之欲无厌厌:满足
D.思厥先祖父先祖父:死去了的爷爷
12.下列各组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不赂者以赂者丧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B.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C.①赂秦而力亏②而秦兵又至矣
D.①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②一人之心,万人之心也
13.下列句子中,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B.开篇先用否定肯定相对照的判断句式,开门见山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接着引出两个分论点来阐述中心论点。
C.文章第二段以概括的史实和浅近的道理,论证第一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文章第三段以齐、燕、赵三国破灭的史实,论证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文章第四段,用假设推论的方法,提出了六国免于被秦国灭亡,求得生存的正确策略,同时,作者不带任何感情,客观冷静地总结了六国灭亡的惨痛教训,由论史过渡到告诫当世的“为国者”。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五、古代诗歌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远[注]
杜甫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注]这首诗是诗人乾元二年(759)所作,当时正值安史之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头构造了一幅遍地兵甲、时局动荡的离别背景图,笔力雄健。
B.三、四句写亲朋痛哭流涕,诗人跨上鞍马告别孤城,细致地描绘了离别场面,感人至深。
C.五、六句既描写了远行所见的自然环境,也描写了当时凄风苦雨的社会环境。
D.诗歌写了启程分别、途中所见、自己回忆等情景,将过去与现在结合,脉络清晰。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六、名篇名句默写(共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谏逐客书》中,作者立足现实,通过对比论证一针见血地指出,同样是非秦国的,如果国君对待外来物和对待外来人采取不同态度的话,会给人“__________,
_________"的不良印象。
《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
杜甫《登岳阳楼》中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诗句是:“___,___。"
《烛之武退秦师》中,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
“___,___。”
七、语言文字运用(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印章文化源远流长。印章在古代主要用作身份凭证和行使职权的工具。《说文解字》言“印,执政所持信也”,揭示了印章功能的核心——信。“示信”,是印章文化功能最本质之点。秦以前,官、私印都称“玺”,起初作为商业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以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印章和政治仪礼结下了不解之缘,汉初名臣张良______,解印绶辞归,意味着权力的卸除。
印章的发展史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在秦汉时期,另一次在明清时期。[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明清是印章热的时代,期间名家竞起,流派争衡,印学理论更是______,促成印章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印章在发展中,出现了丰富的品类,如表字印、室名印、别号印、收藏印、鉴赏印、考订印等等,______。印章可分为实用的、非艺术性的印章和艺术性的印章。______,这两部分不是截然分开、互不包容的,而是变动不居、互为转换的。
今天,印章的示信功能已明显削弱,但它的美学系统正在加强甚至扩展。(),已显露其“出蓝”之势。印章艺术,正以一种中国的语言方式,向世界讲述着文明古国的历史和文化。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功成身退层出不穷俯拾皆是因而B.韬光隐晦应接不暇不一而足然而
C.功成身退层出不穷不一而足然而D.韬光隐晦应接不暇俯拾皆是因而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B.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C.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D.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
B.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
C.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
D.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对秦汉范型来说
八、语言表达(共6分)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射频噪音是一种你看不见、听不到、闻不着也尝不到的污染物。你不能将它召唤出来在闲暇时分好好研究一番,因为它行踪不定,但处处都有它的身影。①,从发电机到汽车引擎,再到你桌上的电脑都无一幸免。虽然人们已经为减少射频噪音做出了许多努力,②,已经严重干扰了我们的生活。③,之后想要解决问题付出的代价会越来越大。
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华民族是个非常重民俗节日的国度。古有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春节,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重阳节……如今,曾经深入寻常百姓家的传统节日日渐惨淡,代之而来的是那些所谓的洋节。那些古老的民族节日,似乎只能在古籍中才能寻觅得到,或者在老者的脑海中渐渐沉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渐渐成了我们的热点节目,而传统节日却被搁浅在了另一个世界。
上述社会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答案
1.【答案】C
【解析】A项,“读《论语》是当今中国人的责任……都应该每天至少抽出几分钟时间来读论语”错误,第二段说的是“若……因此,我认为: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由此可知,文中说的是“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而且没说每天都“应该"读《论语》。B项,“……分别比较,才知道哪本注解最好”错误,从文中来看,分别比较,是为了《论语》的精义自然显露,不是为了“知道哪本注解最好”,而且也无从知道。D项,“……莫要注意如知识、学问等疏远处”错误,原文是“莫要只注意在疏远处”,选项把“莫要只注意”改为“莫要注意"。故选C。
2.【答案】A
【解析】B项,“全文综合运用假设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错误,从文中来看,没有比喻论证。C项,“本文从结合注本比较读、分散逐章细读两个方面,阐述了……"错误,从文中来看,是从三个方面来阐述,选项漏掉了一个“须得从‘本义’入手”这个方法。D项,“第7段提到孟子、荀子和宋明理学家,是为了论证他们在人性和天道等大理论方面,比起孔子来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提到孟、荀及理学家是为了证明孔子虽不谈大理论,但他们都认为比不上孔子。故选A。
3.【答案】C
【解析】C项,“但不能教诸位去知道上古时之政治、社会、经济等情形”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七段说的是“……《论语》便会教你一番‘上达’之道,但并非在于教诸位去知道上古时之政治、社会、经济等情形”,由此可知,文中说的是“并非不能‘教诸位去知道上古时之政治、社会、经济等情形’”,而是目的不在于此。故选C。
4.【答案】B
【解析】“幻觉与真实相结合"并不是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手法。
5.【答案】BC
【解析】B项,“曹禺善于洞察青年内心的情绪”错,原文只说《雷雨》中“情绪是很重要的”,并没有说仅限于青年的情绪;C项,“无情地揭露了人性的阴暗”,于文无据。
6.【答案】①为中国话剧创作了许多丰碑级的作品,如《雷雨》《日出》《原野》等。②曹禺的创作使中国话剧艺术走向了成熟,并达到了很高的高度。③在话剧艺术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借鉴中国古代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艺术手法,给剧中人写小传、札记,追求一戏一格等。④为中国话剧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⑤将人艺办成了一个蜚声世界的剧院。
【解析】注意从“创作作品"使中国话剧艺术走向了成熟”“在话剧艺术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将人艺办成了一个蜚声世界的剧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的角度进行分析。
7.【答案】C
【解析】A项,从后面的语句“老兄,对不起,我两点半钟还有约会,见到你真太高兴了,再见!”可以看出选项中的“格里恒的热情好客"说法错误;B项,由文中语句“这是一宗财产呢,还是一生结局的开端呢?”“凯斯特自己明白,那是他靠扮演《傻瓜》一剧中贝蒂·卡斯戴斯得来的一双靴子中的一只,那是在大战就要爆发时的事"可知,长出白发是因为生活的艰辛,皮靴也不是演出的需要;D项,“匆匆”离开,文中没有依据。
8.【答案】C
【解析】C项,一绺白头发在文中出现了三次。
9.【答案】①大战所带来的失业。②凯斯特的自尊性格。③他的年龄及那绺白发限制了他所表演的角色的范围和收入。
【解析】结合文中的关键语句分条作答即可。重要语句有:“他明白,他的年龄已让他辉煌不再"一绺白发。这是一宗财产呢,还是一生结局的开端呢?”“那是在大战就要爆发时的事"他挺挺身子站了起来,那两个年轻的女人抬头望望他……尽可能不让她们看见他那只破靴子”。
10.【答案】①有绅士涵养:衣着褴褛却别致,言行随和得体。②自尊刚强:当布列斯·格里恒提出愿意在经济上帮助他时,他拒绝了。③敏感:他很在意自己的那一绺白发;离开饭店时尽可能不让议论他的那两个年轻女人看见他那只破靴子。④乐观向上:有了新的工作让他忘记了薪水的微薄而变得轻松活泼。
【解析】答题时,在文中找到正侧面描写凯斯特的句子进行归纳,即可得出答案。答题时注意用文中的事实对性格进行解释分析。
11.【答案】D
【解析】D项,先祖父:去世的祖辈父辈们。
12.【答案】D
【解析】A项,连词,因为/动词,凭借;B项,动词,治理/介词,被;C项,连词,因而/连词,可是;D项,皆为结构助词,的。
13.【答案】D
【解析】D项,“不带任何感情"错误,文中有“悲夫!”。
14.【答案】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消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解析】参考译文: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在理啊!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败少胜多。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况且燕赵正处在其他国家被消灭了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15.【答案】C
【解析】C项,错误;“也描写了当时凄风苦雨的社会环境”错误;五、六句点出远行的时间和征途的感受,“草木"零落,时入岁暮。“霜雪”飘洒,关河冷清,是辞别亲友后途中景致,不涉及社会环境。
16.【答案】①对国家处于战乱之中的担忧之情与自己不得不远行的无奈之情;
②与亲友离别的伤感之情;
③孤身一人远行的冷清孤寂之情;
④远行后思念亲友之情。
【解析】“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写出当时社会形势,结合背景,可知正处于安史之乱中,战火之中诗人却要远行,情势之危险,旅途之艰难,令诗人自己也不禁反问自己为什么要远行;然而终究成行,写出诗人对战争形势的担忧与不得不行的无奈;“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写离别时亲友的哭泣,自己孤身一人离开孤城,表达了诗人离别时依依不舍之情与离别后的孤寂伤感之情;第三联景物描写凄清冷落,烘托出诗人心境的冷寂;第四联再次回想离别之景,充分表达出诗人出行后对于亲友的思念之情,更反衬自己的孤独冷清。
译文
天地间仿佛充满着身着战甲的将士,这兵荒马乱之际我为何要远行!
亲人和朋友都失声痛哭,我骑着马离开秦州这座孤城。
草木凋零,时间已入岁暮;关河冷落,途中霜雪飘零。
离别虽已是昨日的事情,但见到此情此景我还是有些伤感。
【答案】
(1)(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4)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18.【答案】C
【解析】功成身退:指大功告成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后文有“权力的卸除”,与之相呼应,此处应选“功成身退”,排除BD两项。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印学理论应该是接连出现的,“层出不穷"更合适。俯拾皆是:意思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很多。不一而足:不只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此处在列举印章丰富的品类之后,应选“不一而足,排除A。因而:表示结果。然而:用在后半句话的开头,表示转折。因前后分句是转折关系,此处应选“然而”。故选C项。
19.【答案】B
【解析】从关联词搭配来看,“无论是……还是……都"为一个整体,排除C、D两项。从语序看,是先“外形”,然后深入到“印文、章法";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短信应用服务协议书模板
- 公寓开发商租赁合同
- 店面租赁合同协议书范例
- 医疗技术合作合同范例
- 劳动续签合同的注意事项
- 域名及主机协议书范本
- 房屋买卖委托代理合同
- 企业间还款协议书样本
- 协议供货招标文件2024年
- 用人单位设置霸王条款的法律风险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外贸开发信PPT课件讲义
-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填写模板
- STEMI溶栓流程图(第一版)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全套精美课件
- 人性化设计产品案例课件
- 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数据结构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管理和培训制度
- 新苏教版2022-202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19课《我们的大脑》课件
- 湖北省黄石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装饰、装修安全教育培训试卷+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