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黏胶短纤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色、阻燃、竹纤维成为行业主流方向_第1页
中国黏胶短纤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色、阻燃、竹纤维成为行业主流方向_第2页
中国黏胶短纤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色、阻燃、竹纤维成为行业主流方向_第3页
中国黏胶短纤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色、阻燃、竹纤维成为行业主流方向_第4页
中国黏胶短纤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色、阻燃、竹纤维成为行业主流方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黏胶短纤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色、阻燃、竹纤维成为行业主流方向

2018年中国黏胶短纤行业产能达到475万吨粘胶短纤是我国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在天然原料-纤维-纺纱-织布-服装的整条产业链上位于中游偏上的位置。我国是全球黏胶短纤行业生产大国。目前,我国黏胶短纤行业总产能大致在475万吨左右。1、中国黏胶短纤应用在人棉纱领域的占比达72%粘胶短纤属于人造纤维的一种,俗称“人造棉”,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的再生纤维,和棉花同为棉纱的原材料,质地与棉花相近。其吸湿性、染色性、垂悬性和强度均优于棉花,且较棉花更易染色,色牢度和可纺性较高,舒适性与棉花最为接近,但是耐碱性和弹性不及棉花。粘胶短纤是我国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在天然原料-纤维-纺纱-织布-服装的整条产业链上位于中游偏上的位置。从原料端看,粘胶短纤可以由富含纤维素的天然植物生产,产业上目前大部分(80%以上)由木片制成溶解浆后生产,部分企业凭借资源优势使用棉浆粕生产,也有少数装置使用改性浆/竹浆生产。在下游环节,我国粘胶短纤维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人棉纱、混纺纱以及非织造布。目前,应用领域结构大致比例为:人棉纱占比72%,混纺纱占比9%,非织造布占比在7%,还有12%为其他产业用纺织品。2、全球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目前,全球粘胶短纤产能主要集中于中国。据百川资讯统计,2018年中国黏胶短纤产能大致在475万吨左右。其余黏胶短纤产能大国印尼是全球第二大粘胶短纤生产国,其现有产能85万吨/年,第三位是印度60万吨/年,另外奥地利、泰国也分别有26万吨/年、18万吨/年粘胶短纤产能(以上统计不包含莱赛尔纤维)。发达国家方面,目前英国、美国、奥地利等国生产莱赛尔纤维居多,其设计产能分别为5万吨/年、6万吨/年、13万吨/年。此外,日本自2003年旭化成集团宣布2014年9月停止生产粘胶纤维后,已基本退出了粘胶纤维市场。3、有色、阻燃是中国黏胶短纤行业企业产能主要布局方向粘胶短纤是再生纤维素纤维中主要产品类别,与粘胶短纤在工艺或原料成分相区别的其它纤维素纤维,一般可称为差异化的纤维素纤维产品。当前主要的差异化产品主要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工艺,原料或产品特性与传统粘胶短纤有显著区别,往往作为单独的产品类型与粘胶短纤相区分的产品,主要包括:莱赛尔纤维、莫代尔、竹代尔。另一类则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良工序、增加添加剂生产的功能性粘胶短纤维,主要包括:1)高白:即洁净高白度粘胶短纤,比常规粘胶短纤工艺加入一道切断后的后处理工序,产品特点是白度高、残留量低、表面活性物少、水溶物含量低等,主要应用领域为水刺非织造布。2)有色:原液着色粘胶纤维,通过纺前加入着色剂使粘胶纤维上色,交货给纺织企业的产品即已染色。3)阻燃:阻燃粘胶纤维,在纺前加入阻燃的纳米级粉剂或溶剂生产的永久功能粘胶纤维,常应用于部队作战服或装饰面料。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黏胶短纤行业企业产能布局方向大致如下图所示。据此可直观的看到,目前有色、阻燃、竹纤维是行业主流方向。在新增产能方面,自2018年行业产能集中释放后,全国产能维持在470万吨左右,根据各企业扩产计划,2019年预计复产产能和新增产能共计30万吨,产能增长较少;2020年目前规划投产产能仅10万吨。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