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淮南二中2026届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检测语文试题答案

BA.“是我国用于治疗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错,是“老年性精神障碍”,而不是“精神障碍"。C.“是因为受到了相关政策的制约”错,“流传于民间的中医偏方、验方,之所以应用空间越来越小"原因很多,“受到了相关政策的制约”只是其中一种原因。D.“只要……就能……"说法绝对,是“只有现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管齐下,才能深入挖掘中医药宝藏,才能完整准确解读中医药学原理,也才能让中医药腾飞,插上科技与人文的翅膀”。

AA.“这说明中医单一药物使用也很常见"错,根据“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可知“并不常见"。

D材料二首先介绍“青蒿素知识产权”,由此引出“如何以有效措施,开发和保护中医药这一宝库"这一问题,排除AC;然后分析“缺乏有效的开发和保护手段”的现状以及“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最后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排除B。

①保护中医药古籍,对中医药古籍进行整理、翻译和数字化,从中医古籍中寻找灵感,研究、开发创新药。②加强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宝贵的文化遗产流失,如防止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遭抢注等。③现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管齐下,从传统中医药宝库中找到灵感与启发,应用现代科技开创治疗新方法。④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医药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科学内涵,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和科学性。(每点1分,写出3点即可)

BB.“这是太太母亲不想让女儿太伤心找借口安慰她的话,体现了她对女儿的爱”有误,当时太太已经家庭离散、婚姻破碎,但太太的母亲用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来安慰自己的女儿,表现了母亲的愚味无知,可怜可笑。

DD.“通过外貌、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有误,该句没有动作描写。

①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开头朦胧的月光渲染了温馨宁静的气氛,也使整部作品镀上一层清冷的银辉,笼罩在淡淡的哀伤下。②贯穿小说始终,首尾呼应,前后照应,增强小说的内在联系,使小说情节结构更清晰、紧密。③暗示人物关系的变化,随着环境氛围从温馨走向凄凉,夫妻两的关系也日益生疏。④象征人物命运,揭示主旨,“月光”具有象征意义,凄冷可怕的月光象征着敬仁夫妻婚姻失败、家财散尽的结局。(2分一点,写出3点即可)

①迷信、愚昧。敬仁太太认为丈夫没吃象征团圆的团鸭,碰碎供过神的花瓶都是不祥的征兆,会导致婚姻不幸。②男尊女卑,男权思想。敬仁是文中唯一提到名字的人物,在家里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掌管家里钱财,能四处在外游荡。而敬仁太太只能一辈子困在院子里,被局限在婚姻、生育和家务等方面。③宿命思想。婚姻失败后,太太和她母亲都认为婚姻不幸是命中注定受苦,将婚姻不幸的原因归结为命运。(2分一点,写出2点即可)

ADF“沛公"作主语,“至”作谓语,“此"作宾语,主谓宾句子结构齐全,单独成句,“故”表结果的连词,用于句首,所以AD处断句;“残贼"作“除”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F处断句。

B用法不同,“远"是形容词作名词。

D“居留在了宫中”错误,由原文“沛公乃还军霸上"可知,在樊哙和张良的劝说下,刘邦率军返回霸上。

(1)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是替父老们除害,而不是来欺凌你们的,请你们不必害怕!(“所以”,……的原因;“为”,替;“侵暴”,欺凌。)

(2)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考虑到迁都适宜就采取行动,是他认为正确且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为”,因为;“故”,缘故;第一个“度”,计划;第二个“度”,考虑。)

①没有诛杀子婴,博取宽容的好名声;②听从部下的建议,回军霸上,防止消磨意志;③与百姓约法三章,拒绝百姓犒劳,取得关中百姓支持。(每点1分)

B“描写了岳阳楼的雄伟"说法错误,《登岳阳楼》颔联两句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描绘的是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的恢宏气象,而不是岳阳楼。

同:①都抒发了对在岳阳楼所见之景的赞美之情:杜诗颔联描绘了分断吴楚、吐纳日月的恢宏气象;张词下片诗人登高远望,反问“何处更似此楼头”,凸显了对眼前壮景的赞誉。②都抒发了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的悲凉心情:杜诗中颈联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张词“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两句抒发了自身漂泊不定的悲凉,“欲吊沉累无所”三句联想到屈原的政治遭遇,进而因屈原的“离忧"而联系到自己不得志的辛酸困苦。

异:杜诗结尾写诗人眼望国家战乱频仍,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和百姓的忧虑之情,抒发了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关切与忧虑;张词结尾借呼唤“虞舜”表达盼望贤主赏识、重用自己的心声。(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2)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多于南亩之农夫多于在庾之粟粒(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辟邪说难壬人

(6)示例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示例三: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湖》)

C文中加点的“要"表示“需要”,A项中的“要"表示“应该”,B项中的“要"表示“点菜”,C项中的“要"表示“需要”,D项中的“要"表示“即将”。

BA.比喻修辞,把漫天洒散的烟花比喻成“雨";B.借代修辞,用西装领带借指人们;C.拟人修辞,赋予自然现象“雨”以人的特点“热情洋溢"喜欢”“打招呼"拜访”;D.通感手法,沟通了视听两种感官,把鼻子嗅到的“清香"比喻成耳朵听到的“歌声”。

②修改为:能浮现出这样一幅包罗万象的全景图;(2分)

③修改为:图上呈现了天山的所有山脉、雪峰、盆地(2分,两处改对一处得1分)

【解析】②语序不当,“包罗万象"应该放在“全景”前。③用词不当,把“任何"删掉或改为“所有”;语序不当,并列词语间应该有视觉顺序,比如由高到低,“盆地"放在后面,与低处的“河流”“湖泊"能更好地衔接。

甲:交相辉映(中西合璧);乙:任重道远;丙:前赴后继(不遗余力)

(1)“活”指的是文化遗产焕发生机,通过数字技术使文物呈现原有的状态。(2)“活"指与“死”相对的意思,写祥林嫂只是没有死,表现她行将就木的精神面貌。

①保护这些文化遗产②会破坏敦煌壁画

参考立意:1.没有一样道理适用百样人生。/2.人生如水流,道理如河岸。/3.知行合一,形塑自我。/4.通权达变,才是赢家。/5.道理的筋骨需要情感的血肉。

例文:思考出真理,实践见真知

懂得了很多道理,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我们有智慧的文库,还真可能过不好一生。道理多的是,稍不注意可能成了个小糊涂。钱锺书说过:“书读得再多,如果不加思考,终只是个邮差。"因此在道理满街都是,你我皆可也书的今天,不妨对这些道理加以思考,引以关联,最终进行实践,再可见到人生真知。

道理虽微妙,思考出实质。

随着人民生活越发向好,更多的人开始注重启蒙教育。这固然正确,但随年龄的增长,我们不能只顾知识的输入,也应注重输入后的复盘与化繁为简的过程。所谓道理是一个人在历经千桑万海后结合自身经历再加以包装后得出的结论,而思考的过程恰如删繁就简的妙用,最终实现经验的转化、智慧的嫁接。好比看《齐物论》不可只看游鱼之辩、无为之论,更应看出无为在于有为,有为创造无为的本质;就如同看《美丽新世界》不能只看那片粉红的海洋,也要深知空想乌托带来的噩嚎……道理是否可以属于你,很多程度上在于你是否愿于、敢于、勇于打破思想的懒惰区来实现智慧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和跨越。

空想若不止,境界犹不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有赵括“纸上谈兵"终酿大祸,如今我们又何必做第二个赵括呢?我们学的内容最终通过实践才能创造实际价值,激发社会生产力。若是人人空想,那么社会这台巨型机器还能向前吗?君且看瞿秋白民族大义为底本,舍小为公,报效祖国;君且看华罗庆“渠乡虽好,非旧居之乡,归去来兮;君再看当下群众,化二十大指引为信念,积蓄前行的动力……习总书记曾说:“要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强国,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可见实践才是将理想蓝图转变为擎天大厦的根本!

思考与实践,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王阳明曾面竹七日,终知“知行合一"才是做人乃至治国的基础。有思考,无实践,是空想者,只悟得了道理却成不了人生;无思考,有实践,是终不成实践家的,只会陷入“多则生乱”的逆流中。

正处新时代的我们,风华正茂,要把握时代给予我们的和平机遇,用思考、实践的舟桨织起我们精彩的人生!

参考译文:

冬季,十月,沛公刘邦率军抵达霸上。秦王子婴乘素车、驾白马,颈上系着绳子以示自己该服罪自杀,手捧封好的皇帝玉玺和符节,伏在轵道亭旁向刘邦投降。众将领中有人主张杀掉秦王。刘邦说:“当初怀王之所以派我前来,原本就是因为认定我能宽容人。何况人家已经降服了,还要杀人家,如此做是不吉利的。"于是便将秦王子婴交给了主管官员处置。

刘邦领兵向西进入咸阳,众将领都争先恐后地奔往秦朝贮藏金帛财物的府库瓜分财宝,唯独萧何率先入宫取秦朝丞相府的地理图册、文书、户籍簿等档案收藏起来,刘邦借此全面了解了天下的山川要塞、户口的多少及财力物力强弱的分布。刘邦看到秦王朝的宫室、帷帐、名种狗马、贵重宝器和宫女数以千计,便想留下来在皇宫中居住。樊哙劝谏说:“您是想拥有天下,还是只想作一个富翁啊?这些奢侈华丽之物,都是招致秦朝覆灭的东西,您要它们有什么用呀!望您尽快返回霸上,不要滞留在宫里!”刘邦不听。张良说:“秦朝因为不施行仁政,所以您才能够来到这里。而为天下人铲除残民之贼,应如同丧服在身,把抚慰人民作为根本。现在刚刚进入秦的都城,就要安享其乐,这即是人们所说的‘助桀为虐’了。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望您能听取樊哙的劝告!"刘邦于是率军返回霸上。十一月,刘邦将各县的父老和有声望的人全都召集起来,对他们说:“父老们遭受秦朝严刑苛法的苦累已经很久了!我与各路诸侯约定,先入关中的人为王。据此我就应该在关中称王了。如今与父老们约法三章:杀人者处死,伤人者和抢劫者抵罪。除此之外,秦朝的法律统统废除,众官吏和百姓都照旧安定不动。我之所以到这里来,是为了替父老们除害,而不是来欺凌你们的,请你们不必害怕!况且我所以领兵回驻霸上,不过是为了等各路诸侯到来后订立一个约束大家行为的规章罢了。”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巡行各县、乡、城镇,向人们讲明道理。秦地的百姓都欢喜异常,争相拿着牛、羊、酒食来慰问款待刘邦的官兵。刘邦又辞让不肯接受,说道:“仓库中的粮食还很多,并不缺乏,不想让百姓们破费。"百姓们于是更加高兴,唯恐刘邦不在秦地称王。淮南二中2026届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检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卷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智学号);

2.在答题卷上答题时,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对应题号的答案涂黑,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指定区域作答,超出规定区域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只需提交答题卷,试题卷学生自己保存。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青蒿素是中国医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国医学。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瘀,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还有许多其他证据支持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如生物力药理学,旨在将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用于防病治病。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提高血流剪应力,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

(选自《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有删改)

材料二:

青蒿素是我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后注册批准的第一个新药,也是到目前为止我国为数不多的创新药,但由于历史原因,青蒿素的知识产权被跨国药企占有。幸运的是,诺贝尔奖承认了屠呦呦的首创性,认为她在青蒿素研究中具有无可争议的“三个第一"。40多年后,这项拯救上百万生命的成果,才被盖上了“中国印”。

然而,中国创新的成果,不能总寄望由国际性的学术荣誉来认可;中国创新的资源,也不应常用“秘不示人"来保护。屠呦呦获诺奖,青蒿素进入大众视野,提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以有效措施,开发和保护中医药这一宝库?

我们对中医药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还缺乏有效的开发和保护手段。以“汉防己"为例,这种防己科植物分布于中国南部,它的提取物汉防己碱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抗埃博拉病毒候选药物。然而,这项成果并不姓“中”,是美国和德国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相关论文。

中药提取物如此,中药复方境况也让人担心。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洋中药"纷纷在我国境内抢注中药专利,中医药竟成了国外企业的摇钱树。比如,不少国人去日本不仅抢购马桶盖,还会扫货汉方药。这就源于日本对《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论》等古籍中所载古汉方的开发。

尽管屠呦呦称,阅读了2000多本中医古籍才找到青蒿素的提取办法,但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寻找创新药,这种“笨”办法仍不啻为一条捷径。西方传统筛选新药方法如同大海捞针,一些发达国家因而凭借技术优势,大力发掘世界各地的传统药物。如果我们捧着金饭碗,却既不愿花笨功夫,也缺乏新手段,拿不出几个像样的一类新药,还得花高价进口原研药,这实在让人汗颜。

中医药属于国人的原创知识,可惜的是,因为保护不当,成了“无主公地”,被疯狂攫取无偿开发。另一方面,流传于民间的中医偏方、验方,受相关政策的制约,应用空间越来越小;一些验方秘不外传,也只能老死山林、悄然泯灭。因此,中医药的开发利用,不只是加盖“防盗水印”,撑开法律“保护伞”,更要放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地位加以布局,让中医药姓“中”,为人类健康造福,刻不容缓。

(摘编自《如何为中医药盖上“中国印"》,有删改)

材料三: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深深打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烙印,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先行者。中医药文化是个宝库,需要深入挖掘。屠呦呦在获诺贝尔奖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中医药这个伟大的宝库不是捡来就可以用的,要在保护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与提炼,才能真正发挥其现代价值。挖掘中医药文化宝库,需要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屠呦呦正是从传统中医药宝库中找到了灵感与启发,应用现代科技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只有现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管齐下,才能深入挖掘中医药宝藏,才能完整准确解读中医药学原理,也才能让中医药腾飞,插上科技与人文的翅膀。

(摘编自张宗明《挖掘、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有删改)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石杉碱甲,对治疗失忆颇具疗效,是我国用于治疗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B.青蒿素的知识产权被跨国药企所占有,但诺贝尔奖承认了屠呦呦的首创性。多年后,这项拯救上百万生命的成果才被盖上“中国印"。

C.流传于民间的中医偏方、验方,之所以应用空间越来越小,一些验方秘不外传,只能老死山林、悄然泯灭,是因为受到了相关政策的制约。

D.只要现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管齐下,我们就能准确解读中医药学原理,就能让中医药腾飞,插上科技与人文的翅膀。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一项是()(3分)

A.虽然复方用药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但治疗某一特定疾病需要某种特殊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说明中医单一药物使用也很常见。

B.中医治病讲究活血化瘀,如中药提取物芍药苷等能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相关部门要大力保护好这些活血化瘀的中药材。

C.不少“洋中药”纷纷在我国境内抢注中药专利,这种现象主要反映出我国在中药药品药剂的开发上存在着技术不足、重视不够等问题。

D.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先行者,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仍然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根据材料二的行文脉络,下列选项表述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先由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引出如何开发和保护中医药,然后从中药提取物的开发和保护现状、中药复方大量流失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应对策略。

B.首先由青蒿素知识产权问题引出如何开发和保护中医药,然后从中药研究成果和中药专利被抢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应对策略。

C.首先由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引出如何开发和保护中医药,然后从中药研究成果和中药专利被抢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应对策略。

D.首先由青蒿素知识产权问题引出如何开发和保护中医药,然后从中药提取物的开发和保护现状、中药复方大量流失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应对策略。

中医药文化是个宝库,需要深入挖掘。屠呦呦正是从传统中医药宝库中找到了灵感与启发,才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那么,今天我们将如何有效地开发和保护中医药?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中秋晚

凌叔华

中秋节夜晚,月儿婷婷地升上屋脊,庭院地上好像薄薄地铺了一层白霜,远近树木似笼罩在细霰中。正厅里不时飘来果饼菜肴味。

她吩咐厨子:“一会儿开饭,这碗鱼不必再烧了,这盘团鸭没有炖软,再炖炖吧。"

敬仁斜挨在椅子扶手上迷蒙着眼休憩,从他笑容上就知道他十分满意她的布置。他认得她今晚穿的衣裙,是春天新婚穿过的那一套湖色华丝葛,裙脚绣着金碧折枝花。颊上透露出可爱的桃花色,他觉得她今晚非常美。圆圆的下巴衬上含情的笑靥更觉得可爱。

“我娘说吃了团圆宴,一年不分离。”她依在他怀里说。

刚上第二盘菜,看门的老董跑进来:“老爷,大石作那边打电话来请您即刻过去,姑太太不行了。"

敬仁离席要走。太太觉不好过,但极不愿他此时走,因为团鸭还没上。没吃团鸭,团圆宴不团圆,她怕这是他们来日的征兆。

“吃些饭再去吧。今晚的饭是要吃的。”敬仁心里难受,但他知道中秋宴是要吃的,他就喊:“拿饭来吧,备车,我就要出门!"盛上饭,他泡些鱼汤匆匆吃了。团鸭端上桌时,他已在漱口。她可怜地望着他:“吃块鸭子再去!”她拣了一块肥的夹碟子里。

“没工夫吃了,人家在那咽气盼我!"

她十分委屈,又怕不吃团鸭真会成征兆,就低声央他:

“不吃团鸭是不好的,你得吃这块。”他只得坐下夹起送到嘴内,觉得油腻又吐了出来。

他匆匆坐上车,此时已近夜半,月已到中天,那清澈惨白的月光射在玻璃窗上,格外使人觉到凄寂生感。太太坐在窗前惘惘胡思,想到今夜家宴便觉得悚然,好像恶运魔神此时正围住那块没吃进去的鸭肉,商议如何摆布敬仁。

她好像置身在迷暗的森林中,恐怖忧愁缠住了她。她只盼有人用手领她出来。她想只要能拉着敬仁的手,就可以去了大半的忧愁了。

敬仁回来了,满脸苍白,眼睛红晦:“我早去五分钟就见到她了。都是你要我吃那团鸭,耽误了时间。可怜她只有一个干弟在京城,临死都会不到。"他回想方才干姊的景况,一张瘦削惨白的脸,睁着阴晦带泪渍的眼,披着稀松乱发,盖着张白布被单,上头撒了些黄钱,地上一对死白油烛点着,中间插了一股香。

“咳,我们真对她不住!都是你强我吃那碗饭,张妈告诉我她咽气时还喊人找我呢。”

太太本忌讳大节日说死人,听敬仁连连埋怨自己只得勉强忍住道:“别只埋怨我吧,大节下少见一个死人好多着呢。"

“想不到你这女人心肠这样硬,人家孤冷冷死了,你还说不见她好多着呢!”他转悲为怒,伸脚把鞋子向上一摔,竟把茶几上的花瓶碰了下来,砸一个粉碎。又是一个不吉祥!一时间她又悲又气:“怎的了,你今晚是成心给我过不来!"她抽咽地哭起来,“大节下,饭也不肯吃,瓶子也摔破。还过什么好日子!”

他望见她红肿的鼻子硕大,那觉得可爱的嘴唇已褪尽胭红,只见一个酱紫的扁着的嘴。这是婚后第一次他觉得他的女人难看。他惘惘怆怆走到中庭,圆圆的皓月好像正对他冷笑。

第二天一早他便跑去料理干姐姐的丧事了,晚上十点他才回到家。太太蓬乱着头发,眼睛哭得非常红。敬仁看着桌上的账单问道:“我前天交你手的一百块用完了没?先拿出来还这笔账吧。"昨天不看,这时却问我要,我没白花你一个钱。我又没有个干弟送我钱花。”太太一肚皮委屈,正想借题发泄。

“你说什么话,人家已经死了,我真要躲开你。"

“我早知道你嫌我,大节下就给我下不了台!”她又哭起来。

晚上她满眶眼泪回娘家,一住就是三天。他跟着朋友逛艺园听戏;跟在时髦女人后头看热闹;时常到小饭馆吃便饭,喝白酒;夜间常到一两点回家。

一个月后,敬仁丈母娘着急便送女儿回到敬仁家。夫妻间虽不再龃龉,总觉得彼此心中立了一块冰冷的石碑。

敬仁艺园逛熟了,第二年春天便做了胡同一家的熟客。杂货铺在第二个中秋节典给了人,他拿一半款替胡同的姑娘还金店和绸缎庄的账。他太太在春天小产了一个七个月的男孩,大夫说怀孕时动了肝火,急怒伤了胎。太太病了三个月,面貌枯黄憔悴老了许多。敬仁常不在家,渐渐觉得她非常丑陋,说话也懒得答她。第三年祖遗的铺子都典走了,只剩一间纸行,虽不曾典,已把契纸押了给人。第三个中秋晚上,太太独自躲到厨房望着炉火擦泪,不敢哭出声来。八月底太太又小产了一个六个月的男孩。

第四年中秋,正厅已蜒满了蜘蛛网,月亮升上屋脊,几个黝黑的蝙蝠支起双翅在月下飞来飞去。厨房有两个女人说话,一个是敬仁太太,一个是太太的母亲。

“你后天一定得搬出去吗?"已经到期交割了。”“敬仁一定不来接你吗?"不来,昨听人说,他已经去三不管住闲了。”“想不到他们家落到这地步!"谁也没想到,娘呵,都是我命中注定受罪吧!”她擤擤鼻涕咽哽道:“我出嫁后头一个八月节晚上就同他闹气,他吃了一口团鸭,吐了出来,我便不高兴,后来他又一脚碰碎了一个供过神的花瓶,我更知道不好了。"这都是天意,天降灾祸谁躲得过!你也看开点,修修福等来世吧。”老太婆嗽了几声。

两点钟后,小屋内灯油渐尽,月儿依旧在院子里铺上薄薄的一层冷霜,树林高处照样笼上银白的霰幕。蝙蝠飞疲了藏起来,大柱旁一个蜘蛛网因微风吹播,居然照着月色发出微弱的丝光。

(有删改)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选取了四个中秋晚特定的场景,将敬仁夫妇一家从小康之家到流离失所,从幸福美满的婚姻走向婚姻坟墓的变化过程展现在我们面前。

B.“这都是天意,天降灾祸谁躲得过!……修修福等来世吧。"这是太太母亲不想让女儿伤心找借口安慰她的话,体现了对女儿的爱。

C.“非常美”“他的女人难看"她是非常丑陋”通过敬仁眼中太太的外貌变化,展现了他对太太由爱到厌的过程,折射出他的内心世界。

D.作者将一个悲剧故事安排在中秋节,形成了强烈反差,加剧了作品的悲剧色彩,也强化了小说的主旨,体现了作者的高明。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的“团鸭"花瓶”等是具有象征和隐喻意味的意象,在敬仁太太眼中,“团鸭"象征了团圆,象征了完整幸福的婚姻生活。

B.小说情节安排详略得当,中秋节吃团鸭、岳母与妻子的对话是详写,干姐去世、处理后事、夫妻感情破裂分居、太太流产等是略写。

C.小说全篇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客观记录了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感,让读者自己判断,引发独立思考,增强了小说的灵活性和可读性。

D.“一张瘦削惨白的脸……中间插了一股香。”通过外貌、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干姐去世时的惨状,含蓄表达了敬仁内疚之情。

文中画线的几处环境描写都写到了中秋节的月色,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月色描写的作用。(6分)

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先生评价这篇小说“在揭发旧传统的某些愚蠢观念上,《中秋晚》是可以跟鲁迅的《祝福》相媲美的"。请你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本文揭发了哪些旧传统观念。(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材料一: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节选自《鸿门宴》)

材料二:

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

沛公西入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张良曰:“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杰,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节选自《资治通鉴》)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相应的字母依次填写到答题卡上。(3分)

秦为无道A故B沛公得C至此D夫为天下E除残贼F宜G缟素H为资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东,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与“约为婚姻”中的“婚姻"一样,都是古今异义词。

B.善,交好。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的“远"字用法相同,都是形容词作动词。

C.降轵道旁,在轵道旁投降。与《齐桓晋文之事》中“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句式结构相同。

D.之,代词,他们。与《庖丁解牛》中“臣之所好者道也"一句中的“之”的词性和意义不同。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项羽听到了曹无伤的告密之后,马上决定攻打刘邦,范增的话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B.材料二中,刘邦没有听从诸将的建议,杀掉投降的秦王子婴,而是把子婴交给了主管官员处置。

C.刘邦成功的过程中,谋士起了重要作用,如萧何入咸阳后的行为有助于刘邦全面了解关中情况。

D.沛公刚入咸阳时,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没有禁受住诱惑,居留在了宫中。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材料一中范增认为刘邦“志不在小”,材料二中刘邦的哪些行为印证了范增的判断?(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小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①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②,杜若③满芳洲。

【注】①沉累:指屈原。②虞舜:虞是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即有虞氏,舜为其首领,故称虞舜。③杜若:一种芳草。

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杜甫《登岳阳楼》首联和《过岳阳楼作》上片前四句皆写诗人登楼之背景,前者蕴含强烈的今昔对比,后者吐露了复杂心情。

B.杜甫《登岳阳楼》颔联和《过岳阳楼作》下片起始三句皆用精炼传神的动词,描写了岳阳楼的雄伟。

C.杜甫《登岳阳楼》和《过岳阳楼作》两首诗歌在风格上比较相似,悲伤却不消沉,沉郁却不压抑。

D.杜甫《登岳阳楼》和《过岳阳楼作》皆为登临之作,但《过岳阳楼作》又是吊古伤今之作,明写吊古,而伤感之意见于言外。

杜甫《登岳阳楼》和本词皆借所见之景抒发复杂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杜诗与张词情感的异同。(6分)

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11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_______,_______”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懂规矩。

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_______"。

《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支撑房屋大梁的柱子“_______”,写突出的钉头“_______"。

苏洵认为战国时燕国的灭亡与其采用的刺秦策略有很大关系,他在《六国论》中说“_______,_______”。

在王安石看来,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他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指出,“_______,_______"根本算不上拒谏。

洞庭湖烟波浩渺,壮阔无边,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描写洞庭湖景色的诗词名句有“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天山可谓家喻户晓,但真正了解它的人恐怕不多。怎样算是真正了解天山呢?不妨做个测试。你闭上眼睛,念出“天山"这个名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