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铁山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1页
小铁山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2页
小铁山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3页
小铁山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4页
小铁山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银有色集团有限公司小铁山矿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工程编号:L1300甘肃省建设项目咨询中心二○一七年六月目录TOC\o"1-2"\h\z\u1概述 11.1评价目的 11.2评价依据 11.3评价对象及内容 41.4评价程序 42企业概况 62.1企业基本情况 62.2矿山位置及范围 62.3自然地理条件 72.4矿山储量及服务年限 82.5矿区环境地质条件 82.6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92.7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92.8地震烈度 112.9排土场基本情况 113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153.1排土场滑坡危害 153.2泥石流危害 163.3排水危害 173.4粉尘危害 173.5噪声危害 173.6高低温危害 183.7安全管理缺陷因素危害 183.8电危害 183.9雷击危害 193.10其它危害 194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选择 204.1评价单元的划分 204.2评价方法的选择 215定性、定量评价 225.1安全管理单元 225.2滑坡危害评价单元 225.3泥石流危害评价单元 235.4排水危害评价单元 235.5电危害评价单元 245.6雷击危害评价单元 255.7粉尘危害评价单元 255.8噪声危害评价单元 255.9高低温危害评价单元 265.10其他危害评价单元 265.11下游环境 275.12安全检查表 315.13现状评价结果 316洪水计算 326.1防洪标准 326.2洪水计算 326.3排洪设施 337稳定性分析 348安全管理 398.1安全管理 398.2技术措施 398.3整治意见 419评价结论与建议 421概述1.1评价目的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是遵循合法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的原则,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排土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2评价依据1.2.1依据的国家、地方主管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5.1);(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1.1);(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5.1);(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5.1);(7)《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2011.12.31);(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10)《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11)《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1.13);(12)《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004.3.1);(1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6.1);(14)《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2004.1.1);(15)《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第586号(2011.1.1);(1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010.7.19);(17)《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2005.9.1);(1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2006.3.1);(19)《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2008.2.1);(2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2009.9.1);(21)《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2009.6.8);(22)《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39号(2011.7.1);(23)《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2012.6.1);(24)《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18号(2005.2.1);(25)《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认真组织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07]135号(2007.6.20);(26)《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17号(2010.8.27);(2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44号)(2009.3.9)。1.2.2标准、规程、技术规范(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2)《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5-2005);(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4)《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8)《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及GBZ2.2-2007);(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10)《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11)《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12)《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2008);(13)《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1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1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1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2.3依据的基础资料企业提供与现场勘查搜集的其他有关基础资料。1.3评价对象及内容1.3.1评价对象本次现状评价的对象为白银有色集团有限公司小铁山矿排土场。1.3.2评价内容白银有色集团有限公司小铁山矿排土场危险源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为:(1)安全评价的主要依据;(2)企业基本情况;(3)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4)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类型及危害程度;(5)周边环境影响;(6)排土场的安全度;(7)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8)评价结论与建议。1.4评价程序评价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实施评价阶段和评价报告编制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该阶段由评价人员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初步的危险源分析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选择评价方法。第二阶段为实施评价阶段。该阶段通过对公司基本情况和危险源进行调查,确定其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提出对策措施与建议。第三阶段为评价报告编制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汇总第二阶段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综合分析,提出建议与综合评价结论,完成现状评价报告书的编制。2企业概况2.1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名称:白银有色集团有限公司小铁山矿矿山名称:白银有色集团有限公司小铁山矿矿长姓名:韩国生经济类型:国有企业分支机构(非法人)经营范围:铅锌原矿采选工商营业执照号:620400000000245发证日期:2009年2月25日营业执照有效期:每年3月15日前报送年检材料采矿许可证号:6200000820062采矿许可证发证日期:2008年10月23日有效期:2015年10月23日矿区面积:3.3053km2开采矿种:铜矿、铅锌矿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30万吨/年2.2矿山位置及范围小铁山矿位于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4°14′45″~104°16′30″,北纬36°38′15″~36°39′15″,矿区面积3.31km2。矿区距白银市18km,有专线铁路、公路相通。白银市距兰州市86km,有白(银)—兰(州)高速公路相连,并且包(头)—兰(州)、兰(州)—新(疆)以及白(银)—宝(鸡)铁路在白银市区交汇,矿区交通条件十分方便。矿区范围:白银有色集团有限公司小铁山矿采矿许可证确定的矿区范围由12点圈定,拐点坐标为:1.X=4507082Y=354325552.X=4508469Y=354325563.X=4058463Y=354333114.X=4058001Y=354333075.X=4057990Y=354347986.X=4057527Y=354347947.X=4057530Y=354343678.X=4057130Y=354343649.X=4057124Y=3543516410.X=4056599Y=3543516011.X=4056617Y=3543292412.X=4057079Y=354329282.3自然地理条件矿区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冲沟发育,但无常年地表流水。气候属北温带大陆型干燥气候,地面缺少天然森林植被。矿区位于黄河上游的祁连山东段,属中—低山区,海拔+1800m~+2040m,山岭起伏,山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走向大致呈北西向,坡度陡而高差小,绝对高差100m~200m。2.4矿山储量及服务年限矿山三中段以上于1993年底闭段,四~六中段2003年底矿量全部消耗完毕,现在生产的地段主要集中在七、八中段,截至2010年底,矿山八中段以上预计保有地质储量为102.00万吨,保有地质品位为8.40%。这一数量包括了八中段底柱矿量22.5万吨和五中段残留矿量13.78万吨。按生产工艺要求,八中段底柱矿量由九中段采出。五中段残留矿量是在回采过程中由于大面积冒落等原因而导致的永久性损失,在技术上暂未做报损而继续计入储量报表的部分。截止到2007年10月18日,矿区内保有经济基础资源储量为(122b)99.28×104m3,荒料量29.78×104m3。如果按照3.333×104m3/年矿石,1×104m3/年荒料的规模组织生产,按回采率98%计算,矿山的服务年限为26.26年。2.5矿区环境地质条件根据白银气象站1954~1985年31年观测结果统计,矿区年平均气温为7.8~8.2℃,日最高气温可达34.6℃,最低气温为零下28.7℃。昼夜最大温差为27.4℃,高温天气集中在7~9月,低温天气集中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元月。由于中亚和蒙古高原冷空气的作用和昼夜温差的急剧变化,每年的春秋季节,常有大风天气。据气象部门的观测最大风速可达34.5m/s(12级)。大风中常混有大量的砂土和灰尘,与内蒙西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有关。矿区的年均降雨量为156~330mm,蒸发量为1880~2212mm。降雨量多集中于每年的6~9月。且常有暴雨发生,据记录1959年7月13日暴雨达82.2mm,降雨时间为1个小时12分钟。由于本地区黄土和裸露的岩石渗水性很差。雨后短时间内地表径流量过大,形成山洪,对工农业生产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本地区冻土期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末,冬季冻土厚度最深可达1.3m。2.6矿区水文地质条件2.6.1水文地质条件概述小铁山矿属于构造剥蚀的中低山地形,地下水的补给为大气降水补给和充填溢流水渗透补给。矿床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无充水大断裂,大气降水极少,年平均降雨量200mm,年平均蒸发量2000mm,潮湿系数为0.1~0.3。地下水的补给源贫乏,岩石含水性微弱,仅有少量的风化裂隙水,但因地形坡度陡,植被稀少,不利于地下水的补给,故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2.6.2矿坑涌水量预测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和采矿竖井、坑道证实:小铁山矿床是一个贫水矿床,只有揭露到裂隙带、构造带时,才有微弱涌水现象。此现象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一般情况下,竖井和坑道均呈干燥状。坑道充水主要为静储量和采矿用水及充填溢流水。由于深部水文资料有限,八(1424m)中段以下坑道涌水只能参考八中段内的抽水量,考虑到深部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在八(1424m)中段以上抽水量的基础上适当加大涌水量。八(1424m)中段以上正常涌水量为600m3/d,最大涌水量800m3/d。设计在与甲方技术人员充分结合后估算的八(1424m)中段以下正常涌水量为800m3/d,最大涌水量为1000m3/d。2.7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小铁山矿床位于北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东段,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使得自古生带以来的各期构造运动在矿区都有明显的作用,由于构造的多期叠加改造其性质非常复杂,给矿床的正常回采造成困难。开采范围内出露的工程地质岩组主要有:1.长斑岩(Mπ0)岩组该岩组呈似层状透境状位于矿体下盘,开采中揭露长度800m,宽度80~140,运输平巷和下盘联络道等长期工程都分布于其中,该岩组为矿区最稳定的工程地质岩组。2.块状岩组(M1)本组呈近似各向同性均质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分布于矿带上盘其中以Mπ3与Mp接触带产出最为集中,该岩组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反映其为坚固岩石,整体性良好。该岩组亦为矿区稳定的工程地质岩组。3.浸染矿(M2)及矽化石英角斑凝灰岩组(Mπ3,S)该岩组为明显的各向异性非均质体,其在矿床内分布广泛,东西长1200m,宽20m~30m,主要集中分布于含矿岩石的中下部。节理总体走向也分为北东向与北西向。该岩组的破坏以重力滑落式的片帮破坏为主。另外从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看,该岩组为矿床中等稳定的工程地质岩组。4.干枚岩(Mp)及绿泥石片岩(Mw)岩组该岩组位于矿体上盘,为强烈各向异性非均质体,物质组份变化较大,结构面发育,该岩组主要发育北西走向的节理,约占80%,该岩组优势结构面切割后岩体的破坏主要是重力滑落式的片帮破坏。由于其稳定性较差,常导致上盘块矿回采中损贫指标偏高。5.云母化、绿泥石话石英角斑凝灰岩(Mπ3,R,C)岩组本岩组为矿床主要含矿岩层分布广泛为强烈各向异性非均质体物质组分变化较大片理更为发育因而强度更低整体性自稳能力差受力变形位移大特征明显该岩组为矿床不稳定的工程地质岩组。6.碎带岩组该岩组在矿床分布有限,但对工程危害很大,它是矿床最不稳定的工程地质岩组散体非均质结构节理无序状态分布大型软弱结构面破坏形式为散体重力冒落基本无自稳状态其是矿床内整体性最差变形最大最不稳定的工程地质岩组常分布于东部下盘浸染矿带内对下盘浸染矿回采威胁很大是造成浸染矿损失偏大重要原因。上盘含矿带内,从500~850线均为不稳定区,仅西部850线以西为基本稳定区。总之M上盘含矿带内岩体结构多为层状结构和层碎裂结构结构面大多为ⅢⅣ级结构面是影响采场和工程局部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造成岩体失稳的主要因素是地应力结构弱面及二者的相互结合。2.8地震烈度根据国家2015年出版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15),白银市白银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抗震设防烈度7度。2.9排土场基本情况2.9.1位置与交通矿区距白银市18km,有专线铁路、公路相通。白银市距兰州市86km,有白(银)—兰(州)高速公路相连,并且包(头)—兰(州)、兰(州)—新(疆)以及白(银)—宝(鸡)铁路在白银市区交汇,矿区交通条件十分方便。排土场位于采矿区东北侧,有简易土路通往排土场,交通较便利。2.9.2地形、地貌排土场场地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冲沟发育,但无常年地表流水。气候属北温带大陆型干燥气候,地面缺少天然森林植被。排土场场地位于黄河上游的祁连山东段,属中—低山区,海拔+1800m~+2040m,山岭起伏,山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走向大致呈北西向,坡度陡而高差小,绝对高差100m~200m。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2.9.3气候及冻土深度根据白银气象站1954~1985年31年观测结果统计,排土场年平均气温为7.8~8.2℃,日最高气温可达34.6℃,最低气温为零下28.7℃。昼夜最大温差为27.4℃,高温天气集中在7~9月,低温天气集中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元月。本地区冻土期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末,冬季冻土厚度最深可达1.3m。2.9.4水文地质条件排土场堆积物主要为粒径不等的渣石,透水性强,下伏沟底残坡积层以碎石为主,砂土充填,透水性较强。渗透系数50~150m/日,进入排土区的雨水很快经堆积的废石层排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排土场场地目前排放至中低山区的顶部,周边没有汇水可进入排土场,排水状况良好。2.9.5排土场现状排土场长约120.0m,宽约80.0m,排土场区高点标高1935.0m,低点标高1905.0m,相对高差30.0m。排土场作业平台表面散落体积不等的碎石,作业平台不平整;坡顶线呈方形,排土工作面向坡顶线方向有3%左右的反坡;排土作业平台设置安全车档。排土场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属山洼形排土场,汇水面积较小,排土场现状堆积物主要为粒径不等的渣石。弃渣岩性以玄武岩、花岗片麻岩为主,含少量砂土,粒径不等,均属硬质岩石组成,弃渣堆放规律上细下粗,堆放坡度35°-40°。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体重:块状矿石(M1)d=4.47t/m3;浸染状矿石(M2)d=3.41t/m3;围岩及夹石d=2.94t/m3。硬度系数:块状矿石(M1)f=10;浸染状矿石(M2)f=6~8;上盘岩石f=8;下盘岩石f=4;夹石(脉内)f=4~6。松散系数:块状矿石(M1)1.76;浸染状矿石(M2)1.90;围岩及夹石1.63。自然安息角:矿、岩均为45°~50°。3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现对该排土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其存在的危害因素主要有:3.1排土场滑坡危害排土场的滑坡是由于松散固体大规模错动、滑移,对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危害。排土场滑坡原因大致有以下五种:(1)建设初期排土场勘察设计、建设不符合要求。有些联合企业在矿山基建初期,往往缺乏富有矿山生产经验的基建管理决策人员,这样,排土场建设质量的重要性在一开始就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在排土场工程地质勘察和排土规划设计等涉及到排土场建设质量的许多重要方面常被忽视。加之对矿山建设进度的过分关注,排土场在投用前对其底部的软弱层不清理或清理不彻底,这就给排土场滑坡埋下了隐患。(2)生产中排土不科学,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组织排土作业。初期排士场底部排弃的疏水性块石厚度不够,或在生产的某一时期,进行岩土混排,从而人为地在排土场内部形成了软弱面。(3)排水设施不健全。导致排土场滑坡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大气降雨和地表水对排土场的浸润作用,排土场初始稳定状态发生改变,稳定性条件迅速恶化。如果在暴雨时,排土场排水不及时,大量的地表水便汇入排土场。雨水渗入内部后,排土场原来的平衡状态便会发生变化,排土场充水饱和,一方面增加了排土场重量,同时又降低了排土场内部潜在滑动面的摩擦力,从而形成排土场滑坡。(4)人为因素。不可否认,目前在我国,尤其是农村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滥采滥挖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有的村民在靠近排土场的坡底和两侧进行采石、取土活动,削弱了排土场的底部抗剪力和两侧的阻挡力;此外临近排土场的爆破振动效应对排土场稳定性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上述危害排土场安全的人为因素极有可能引起排土场滑坡。(5)其他人力不可抗拒因素。排土场滑坡除了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方面的原因外,有时人力不可抗拒因素也会造成排土场滑坡,例如,地震、大暴雨等。3.2泥石流危害形成泥石流的三个基本条件:泥石流区内含有丰富的松散岩土;山坡地形陡峻,具有较大的沟床纵坡;泥石流区的上中游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充足的水源。产生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1)水动力成因泥石流是大量松散的固体物料堆积在汇水面积大的山谷地带,在动水冲刷作用下沿陡坡地形急速流动。这种成因的泥石流主要是受发达地表水系的影响。(2)重力成因泥石流是吸水岩土遇水软化,当含水量达到一定时,便转化为黏稠状流体。此外,亦可能由坍塌、滑坡体直接转变为泥石流。根据R·A拜格诺的颗粒流理论,黏滞流体中的固体颗粒在动能作用下,彼此撞击频繁,使颗粒及相邻滑移层间动量交换,进而使流体中的固体颗粒具有弥散压力,被水软化成似液态的泥化母岩(如黏土、风化岩)与岩土块及水混合成浆体(液固相)在滑坡势能转化来的动能作用下,促使滑体向流动转化,酿成泥石流。一旦发生泥石流将对下游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后果。3.3排水危害排水设施是排土场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些设施不健全或运行状态不正常,会直接关系到排土场的安全运行。造成排水系统危害的主要原因有:(1)排水设施的型式、规格与设计不符,或者其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2)排水沟及坝端截水沟护砌变形、破损、断裂和磨蚀,沟内淤堵。3.4粉尘危害矿山排土场作为矿山开采中收容废石的场所,其中必然存在大量的固体小颗粒,无论是哪种排土工艺,在卸土和转排时,随着排弃的废石在排土场坡面滚动和风力的作用下,便产生大量的灰尘,随风四处飞扬,这不仅影响着排土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对排土场周围造成危害,污染空气,附近农田里积上一层灰(粉尘),影响了庄稼的质量和收成,且排土场的位置一般都处在较高的位置,在风力的作用下,污染范围较大。3.5噪声危害露天矿多采用大型的机械设备,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凿岩设备,装载设备,运输设备,空压机等辅助生产设备以及爆破作业。长期工作在这种环境中,会对人身造成严重危害。3.6高低温危害夏季露天作业长时间受太阳辐射可能会引起中暑、太阳紫外线灼伤或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分散;冬季长时间的室外、野外作业以及无取暖设施的室内作业造成人员局部冻伤、体温降低、手脚麻木。3.7安全管理缺陷因素危害安全管理对矿山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管理到位可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管理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管理者失职:主要包括未设定相应的管理机构、未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不编制年度安全计划和长远规划、不按设计进行施工、建设施工不合格、检测项目不健全、不按规定进行审批和报批。(2)人员失职:主要包括发现不安全因素不采取应急措施、不向上级汇报、不按设计要求操作、对排水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监测不做记录、缺乏专门的培训、考核、不进行日常巡查和监测等。(3)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健全,工人生产作业比较随意,缺乏约束。(4)场区内人为因素干扰:有的村民在靠近排土场的坡底和两侧进行采石、取土活动,削弱了排土场的底部抗剪力和两侧的阻挡力。3.8电危害排土场照明、报警等低压电力设施,存在触电伤害因素,主要原因有:(1)人身触及已经破皮漏电的导线或由于漏电而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造成触电伤亡;(2)工作面移动照明电路,可能造成触电事故。(3)电气设备触电保护装置不符合要求,可能造成触电事故;(4)误送电造成触电伤亡。3.9雷击危害人员在雷雨时仍需要进行巡查示警等工作,由于地势较高,有可能遭遇雷击事故,导致人员伤亡。3.10其它危害在废石排弃过程中还存在这诸如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爆破震动影响等其它危害。4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选择4.1评价单元的划分4.1.1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评价单元划分工作是在熟悉评价对象、研究企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大量的现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还要遵循以下原则:生产过程、空间位置相对独立的工艺流程划为一个单元;危险、有害因素类似或事故范围相对独立的场所划为一个单元。4.1.2评价单元的划分通过对该排土场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本评价报告对该矿的定性定量评价分为以下单元:第一单元:安全管理单元;第二单元:滑坡危害单元;第三单元:泥石流危害单元;第四单元:排水危害单元;第五单元:电危害单元;第六单元:雷击危害单元;第七单元:粉尘危害单元;第八单元:噪声危害单元;第九单元:高低温危害单元;第十单元:其他危害单元;第十一单元:下游环境单元。4.2评价方法的选择根据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应遵循充分性、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原则,本次对白银有色集团有限公司小铁山矿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项目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确定其危害程度,并通过安全检查表法查找排土场存在的事故隐患。4.2.1评价方法概述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是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3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因素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取得这3种因素的科学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烦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给3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3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即危险性分值D=LEC。表1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分值(E)表3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后果分值(C)表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值(D)2)安全检查表法(SCL法)是根据国家、地方及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针对评价对象实际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编制安全检查表,检查评价对象对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的符合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得出评价结论,确定排土场的安全度。5定性、定量评价5.1安全管理单元排土场要实现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持续稳定地实现生产目标,矿山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及他们的安全意识水平是能否实现整个排土场安全生产目标的关键。发生的可能性:发生因管理缺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管理缺陷危害主要表现在:现场管理混乱,管理者与各岗位工人失职;危害类型:安全管理缺陷会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对于安全管理缺陷造成的危害,相关人员为矿山作业人;危害程度:D=L×E×C=1×6×3=18;按照危险性评价标准,它属于“稍有危险,可以接受”,危害程度分级为Ⅴ级。5.2滑坡危害评价单元发生的可能性:发生排土场滑坡危害的可能性属于“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一级,L=1。管理缺陷危害主要表现在:现场管理混乱,管理者与各岗位工人失职;违章作业;缺乏安全培训;安全投入不足;应急预案不编制,不进行演练;技术资料缺乏等等。该矿重视安全工作,成立了安全领导机构,制定了较为完整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因此发生安全管理缺陷因素危害的可能性较小。2)危害类型:发生滑坡将直接导致位于排土场上方的人员和车辆被埋。对于排土场滑坡危害,相关人员仅限于排土作业工人,且为每日工作时间暴露于危险环境,因此E=6;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一级,因此C=15。3)危害程度:D=L×E×C=1×6×15=90按照危险性评价标准,它属于“显著危险,需要整改”,危害程度分级为Ⅲ级。5.3泥石流危害评价单元1)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筑坝危害的可能性属于“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一级,L=1。只有在上游汇水较大时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发生泥石流危害的可能性小。2)危害类型:将导致废石受水力的冲刷,连同泥沙沿沟底冲至下游。对于泥石流危害,相关人员仅限于来往路过人员,且连续暴露于危险环境,因此E=10;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一级,因此C=15。3)危害程度:D=L×E×C=1×10×15=90按照危险性评价标准,它属于“显著危险,需要整改”,危害程度分级为Ⅲ级。5.4排水危害评价单元1)发生的可能性:发生排水(排洪)系统危害的可能性属于“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一级,L=1。根据现场检查该排土场排水排洪系统缺失,不能满足泄洪要求。2)危害类型:排水设施不健全可能导致上游汇水直接冲刷排土场的边坡,带来边坡不稳定因素。对于排水(排洪)系统危害,仅限于作业区工人,由于暴雨的不确定性,暴露频率应为“每日工作时间暴露于危险环境”,因此E=6;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引人注目,需要救护”一级,因此C=1。3)危害程度:D=L×E×C=1×6×1=6按照危险性评价标准,它属于“稍有危险,可以接受”,危害程度分级为Ⅴ级。5.5电危害评价单元1)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电危害的可能性属于“不经常,但可能”一级,L=3。排土场存在照明、报警等低压电力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触电伤害因素。2)危害类型:人身触及已经破皮漏电的导线或由于漏电而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造成触电伤亡;移动照明电路,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电气设备触电保护装置不符合要求,可能造成触电事故;误送电造成触电伤亡;进行带电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触电伤亡;携带金属长杆或撬棍碰倒带电体而触电伤亡。对于触电造成的危害,相关人员包括矿区作业人员,为每日工作时间暴露于危险环境,因此E=6;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重大,伤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一级,因此C=3。3)危害程度:D=L×E×C=3×6×3=54按照危险性评价标准,它属于“可能危险,需要注意”,危害程度分级为Ⅳ级。5.6雷击危害评价单元1)发生的可能性:发生雷击危害的可能性属于“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一级,L=1。2)危害类型:雷击伤害,造成人员伤亡、致残。对于雷击造成的危害,相关人员包括排土场作业区人员,为每日暴露危险环境,因此E=6;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严重伤害,或造成较小的财产损失”一级,因此C=7。3)危害程度:D=L×E×C=1×6×7=42按照危险性评价标准,它属于“可能危险,需要注意”,危害程度分级为Ⅳ级。5.7粉尘危害评价单元1)发生的可能性:发生可能性属于“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一级,L=1。2)危害类型:造成环境污染。对于粉尘危害,相关人员可能包括矿区作业人员,为每日工作时间暴露于危险环境,因此E=6;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重大,伤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一级,因此C=3。3)危害程度:D=L×E×C=1×3×6=18按照危险性评价标准,它属于“稍有危险,可以接受”一级,危害程度分级为Ⅴ级。5.8噪声危害评价单元1)发生的可能性:发生人为干扰危害的可能性属于“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一级,L=1。2)危害类型:造成人员伤害,引发耳鸣、耳聋。对于噪声危害,相关人员可能包括矿区作业人员,为每日工作时间暴露于危险环境,因此E=6;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重大,伤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一级,因此C=3。3)危害程度:D=L×E×C=1×3×6=18按照危险性评价标准,它属于“稍有危险,可以接受”一级,危害程度分级为Ⅴ级。5.9高低温危害评价单元1)发生的可能性:发生人为干扰危害的可能性属于“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一级,L=1。2)危害类型: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可能造成人员中暑、太阳紫外线灼伤皮肤甚至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分散;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会造成人员局部冻伤、体温降低、手脚麻木。对于噪声危害,相关人员可能包括矿区作业人员,为每日工作时间暴露于危险环境,因此E=6;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重大,伤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一级,因此C=3。3)危害程度:D=L×E×C=1×3×6=18按照危险性评价标准,它属于“稍有危险,可以接受”一级,危害程度分级为Ⅴ级。5.10其他危害评价单元1)发生的可能性:发生其它危害的可能性属于“不经常,但可能”一级,L=3。在排土场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这诸如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等其它危害。2)危害类型: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等。对于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等危害,相关人员包括矿区工作人员,为每日工作时间暴露于危险环境,因此E=6;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重大,伤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一级,因此C=3。3)危害程度:D=L×E×C=3×6×3=54按照危险性评价标准,它属于“可能危险,需要注意”,危害程度分级为Ⅳ级。5.11下游环境白银有色集团有限公司小铁山矿矿床为单独矿床,四邻情况简单,开采范围内上部虽然有集体企业进行开采活动,但是,对矿山开采不存在影响。矿山采用充填法进行采矿,除闭段的中段主巷外,无废弃巷道。白银有色集团有限公司小铁山矿排土场下游无风景、旅游景点、文物古迹、主要道路、厂矿企业及重要设施,下游也不存在采矿等活动。5.12安全检查表为了便于查找该排土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安全检查工作更为系统、全面和准确,故采用安全检查表对其进行逐一检查。5.13现状评价结果经过以上评价过程分析,现对各种危险危害程度分析如下:根据LEC法对该排土场生产运行过程的分析评价,其中泥石流危害、滑坡危害的危险等级较高,需在生产过程中加以重视,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及应急预案,将危害降低到最小。安全度分类: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关于排土场安全度分类的规定,确定该排土场为病级。6洪水计算6.1防洪标准根据《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GB50421-2007)该排土场堆置总高为30m,总容积为<100万m³,等别为四等,为小型矿山,按规范排洪设施设计频率为15年一遇,本设计采用20年一遇。6.2洪水计算式中:Sp—设计频率的暴雨,mm/h;F—排水块的汇水面积,km2。甘肃省水文图集和《甘肃省暴雨洪水图集》表5-1水文参数表尾矿库流域特征值为:汇水面积F:0.066km2;计算得20年一遇24h降雨量为69mm,相应最大洪峰流量为:Q5%=0.55m3/sW=1000α24H24pF式中:W——洪水总量,m3;α24——洪峰径流系数,取0.75;H24p——历时为24小时的降雨量,mm;F——流域面积,km2。计算得洪水总量:W5%=1485m36.3排洪设施该排土场三面放坡,一面靠山,且靠山一侧回水面积很小,计算的洪水总量1485方,完全可以通过废渣的孔隙排到排土场下游,因此,不需要设置排水沟等排洪设施。在排土场使用期间,排土场上从未出现积水,说明废渣之间的孔隙较大,渗透性很强,完全满足排土场的排洪要求。7稳定性分析本次评价对1935.0m标高下排土场的抗滑稳定性进行了计算,排土场对应的等别和标准见表7-1,其中对特殊工况按7度进行设防。表7-1排土场的等别及标准堆筑高度(m)1935.0坡比1:2.0等别四等构筑物级别四级最下安全系数1.15~1.3计算原理按现行规范采用圆弧滑动法。由于无废渣的试验资料,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参照类似矿山排土场的计算指标进行选取,具体数值见表7-2。表7-2排土场静力稳定性计算物理力学参数岩土层名称重度(KN/m3)粘聚力(Kpa)内摩擦角(°)排弃废渣18.0034基岩24.05040各标高下排土场堆积体的抗滑稳定计算结果见表7-3。表7-3稳定分析计算结果汇总表高程(m)安全系数是否满足要求正常情况特殊情况1935.01.3721.252满足计算结果表明:排土场在坡比1:2.0的各种工况下的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均满足《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GB50421-2007)的要求。因此,在排土场使用结束后,应将现有边坡削坡至1:2.0。计算项目:复杂土层土坡稳定计算1[计算简图][控制参数]:采用规范: 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GB50421-2007计算目标: 安全系数计算滑裂面形状:圆弧滑动法不考虑地震[坡面信息]坡面线段数2坡面线号水平投影(m)竖直投影(m)超载数160.00030.0000280.0000.0001超载1距离0.010(m)宽0.010(m)荷载(0.00--0.00kPa)0.00(度)[土层信息]坡面节点数3编号X(m)Y(m)00.0000.000-160.00030.000-2140.00030.000附加节点数7编号X(m)Y(m)177.7559.523297.1399.6633200.0000.0004215.0000.0005-15.0000.0006-29.869-3.2907228.964-3.535不同土性区域数2区号重度饱和重度孔隙水压节点(kN/m3)(kN/m3)力系数编号118.00020.000(-2,-1,0,1,2,3,)224.00020.000(4,3,2,1,0,5,6,7,)区号粘聚力内摩擦角水下粘聚水下内摩(kPa)(度)力(kPa)擦角(度)10.00034.00010.00025.000250.00040.00010.00025.000区号十字板?强度增十字板羲?强度增长系(kPa)长系数下值(kPa)数水下值12不考虑水的作用[计算条件]圆弧稳定分析方法:瑞典条分法土条重切向分力与滑动方向反向时:当下滑力对待稳定计算目标:自动搜索最危险滑裂面条分法的土条宽度:5.000(m)搜索时的圆心步长:5.000(m)搜索时的半径步长:5.000(m)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图]最不利滑动面:滑动圆心=(-24.000,126.000)(m)滑动半径=127.565(m)滑动安全系数=1.372计算项目:复杂土层土坡稳定计算2[计算简图][控制参数]:采用规范: 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GB50421-2007计算目标: 安全系数计算滑裂面形状:圆弧滑动法地震烈度:7度水平地震系数:0.150地震作用综合系数:0.250地震作用重要性系数:1.000地震力作用位置:质心处水平加速度分布类型:矩形[坡面信息]坡面线段数2坡面线号水平投影(m)竖直投影(m)超载数160.00030.0000280.0000.0001超载1距离0.010(m)宽0.010(m)荷载(0.00--0.00kPa)0.00(度)[土层信息]坡面节点数3编号X(m)Y(m)00.0000.000-160.00030.000-2140.00030.000附加节点数7编号X(m)Y(m)177.7559.523297.1399.6633200.0000.0004215.0000.0005-15.0000.0006-29.869-3.2907228.964-3.535不同土性区域数2区号重度饱和重度孔隙水压节点(kN/m3)(kN/m3)力系数编号118.00020.000(-2,-1,0,1,2,3,)224.00020.000(4,3,2,1,0,5,6,7,)区号粘聚力内摩擦角水下粘聚水下内摩(kPa)(度)力(kPa)擦角(度)10.00034.00010.00025.000250.00040.00010.00025.000区号十字板?强度增十字板羲?强度增长系(kPa)长系数下值(kPa)数水下值12不考虑水的作用[计算条件]圆弧稳定分析方法:瑞典条分法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