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车城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眉山市车城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眉山市车城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眉山市车城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眉山市车城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车城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主要反映了19世纪中期的俄国A.农奴的悲惨生活 B.工业发展的落后C.农奴制度的落后 D.内河航运的落后2.现代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如图是商代甲骨卜辞和例字材料。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井田制度 B.兽骨成为当时唯一的书写材料C.早期中国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甲骨文是中国文字形成的源头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的四分五裂 B.出现了造纸业C.实行了郡县制 D.监察体系的完备4.下表为1958~1963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其中20世纪60年代初数据变化表明当时A.国民经济“八字”调整方针的卓有成效B.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型已基本完成C.以工业化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得以贯彻D.中苏关系破裂导致中国工业发展停滞5.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西非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经济体系、南部非洲发展协会、海湾合作委员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合作,增强集体自力更生能力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相继建立。这些组织建立的主要背景是A.区域性经济组织成效显著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全球化开始波及第三世界 D.新兴国家面临原有国际秩序束缚6.下图可以反映出A.儒学开始垄断学校教育B.出现专业的教育行政机构C.封建学制系统基本形成D.太学可以监管地方的学校7.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8.鸦片战争前,东南沿海农民织布以自给,或者有余以出卖;鸦片战争后,不但无以自给,无剩余可卖,反而要到市场上买洋布。这一变化表明中国A.棉花产量大幅度下降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C.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 D.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9.司马迁笔下的汉武帝是敬鬼信神祈求长生的昏君;撰《汉书》的班固却对汉武帝赞赏有加,认为他“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司马光则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材料最能说明A.历史是一种解释B.历史可以随意解释C.历史很难有真相D.时代影响历史解释10.《海国图志》在刊行六十卷之后,魏源将其增补到百卷,增补情况如下表所示内容筹海篇地图各国地志夷情备采西洋器械地球天文表国地总论筹海总论增补卷数1125145111总卷数22663125334据此可知,魏源A.主要精通世界地理知识 B.拥有居安思危的家国情怀C.希望国人深入了解西方 D.带有明显的政治意识倾向11.20世纪60年代,美苏双方商定在对方首都举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在莫斯科举办了美国家庭厨房展,苏联人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这从侧面反映出A.美苏关系缓和,平等互利B.苏联经济结构的失衡C.美苏竞争重点在科技领域D.美苏冷战表现出新形式12.在古希腊,“智慧”一词原意为“实践的技艺”,后随着历史的演变,词义逐渐丰富为“熟谙日常事务、能做出健全的判断、聪明、具有实践的智慧”。“智慧”词义的丰富反映出古希腊A.注重劳动实践 B.理性占据主导 C.强调人的价值 D.民主政治发达13.《查土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学说汇纂》中都记载了罗马法学家弗罗丁斯的理论:“奴隶制是违反自然法的,因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这是“万民法的一项制度,根据万民法,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的财产”。据此,弗罗丁斯的理论()A.在人权方面有合理性一面 B.是为奴隶制的存在而辩护C.认为万民法应高于自然法 D.强调了罗马法的阶级属性14.如图是以1957年为时间背景的一幅油画《长江的黎明》。该油画表明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蓬勃开展 B.国家着手长江流域水患的治理C.知识青年踊跃赴农村艰苦创业 D.政府致力于对外贸易港口建设15.宋代宅制规定,“私居,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六品以上宅舍许做乌头门,凡庶民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由此可见,宋代宅制的规定重在A.使建筑物在整体上条理井然 B.维护宋代社会的等级秩序C.加强官府对民众的严格控制 D.规划坊、市空间格局位置16.西汉桓宽在《盐铁论》中记载了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实况。法家思想代表桑弘羊站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威的角度,要求加强严刑峻法,崇尚功利,重视工商,坚持盐铁专卖;儒家思想代表们则要求讲道德仁义,反对与民争利,主张废除盐铁专卖。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正统地位受到了挑战 B.社会环境相对宽松自由C.统治者实施德主刑辅政策 D.在治国理念上存在争论17.汉昭帝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文学对曰:“……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娃就本者寡,趋末者众。”据此可知,“文学”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A.罢行盐铁官营B.实施重农抑商C.抑末利重仁义D.注重勤俭节约18.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一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19.在1987年的《中葡联合声明》之外,葡萄牙备忘录声明,具有葡萄牙公民资格而持有葡萄牙护照的澳门居民,可在澳门回归后继续使用;而中国备忘录则声明,澳门居民均是中国公民,虽可持证到国外旅行,但不得在中国领土上享受葡萄牙的领事保护。中葡备忘录表明A.葡萄牙在澳门的领事裁判权将被中国收回B.“一国两制”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保证C.澳门回归结束中国国土被列强占领的历史D.中国政府不承认澳门居民可享受双重国籍20.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官僚机构遵循着一体化的结构原则,使一个复杂、巨大的官僚机构保持着协调运行,很难出现类似欧洲那种“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A.封建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封建伦理纲常思想的束缚C.选官制度制约官员的行动 D.中央集权制度的贯彻执行21.1946年1月,《申报》登载了一则律师陈庆丰代表余桂林、钱毓娥声明协议离婚的启事:“我俩结婚已逾五载,以双方意志不恰,难偕白首,两方愿协议离婚。以后男婚女嫁,各听自由,互不干涉,除已立据各执外,再委登报声明等语。”据此可知,这时的上海A.传统婚姻观念已经消除 B.政府保护个人民主权利C.男女社会地位实现平等 D.民众自由法治意识增强22.德国在普法战争打败法国后,其内部在对待法国的政策上产生了严重分歧,有人主张恢复法国的皇帝制,而俾斯麦则力主恢复法国的共和制。据此,俾斯麦认为A.共和制不利于法国的稳定发展 B.实行共和制度有利于欧洲和平C.皇帝制度阻碍了法国社会进步 D.法国革命成果有助于法德和解23.汉武帝时,桑弘羊主持财政,首次实行平准政策,“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万物不得腾跃,故抑天下之物。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材料表明汉代平准政策A.使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B.导致百姓赋税负担更加沉重C.为解决边患创造有利条件 D.政府专卖抑制富商大贾势力24.政和二年(公元111年),北宋政府不再直接经营茶叶买卖,改由中央发卖茶引(专卖凭证)给商人,商人贩茶时,须持茶引经官府秤量、点检、封记、启封,在指定地点发卖。这一变化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扩大了地方经济自主权C.导致茶叶销量大幅下降 D.取消了官营专卖的制度25.有人说:“雅典的学生已成为他人的老师;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个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下列能代表当时雅典人“精神面貌”的是①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②拥有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③拥有千形万态的海湾④古代西方人文精神之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6.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媼(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A.小农经济走向衰落B.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27.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下图所示两大区域集团组织①都建立于东西方冷战结束前夕②都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③都推动了区域内部贸易自由化④美国都是两个经济组织的成员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8.冷战结束后,欧盟东扩吸纳了东欧国家,但欧盟不但未能因此而强大反而导致了欧盟一体化进程停滞不前,致使欧元区面临解体的危险。这佐证了A.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B.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力减弱C.第三世界国家迅速崛起 D.区域集团化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9.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国家公民划分为治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只有哲学家才具有完美的德行和高超的智慧;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这一构想A.强调了人的价值和作用 B.认为雅典政治需分权制衡C.基于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D.强调对知识和理性的追求30.如图所示现象在明代大量出现,该图反映出明代“一田二主制”土地权益分配结构图注:一田二主,即土地所有权裂变为占有权(田底)和使用权(田面),分别为两个主人所拥有。A.政府抑制土地兼并有限 B.重农政策进一步的细化C.租佃关系的流动性增强 D.土地经营效率大为提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安史之乱”爆发(755年)后,唐王朝国力式微,内乱不止,河西之地大部分落入吐蕃之手。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即敦煌)汉人张议潮私下联络当地豪强,顺应民心,成功收复河西之地。张议潮出自沙州汉人望族,自幼侠义,英武特出.熟悉兵书战法,很有韬略。他审时度势,聚集力量,招募勇士,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能够果断出手,一举成功。成功收复河西以后,张议潮归唐心切,第一时间向朝廷报捷。朝廷封张议潮为河西节度使,之后,张议潮恢复唐朝的行政建制,加强守备,积极防御,防备吐蕃等部族的袭扰。河西地区是一个汉人与各西北民族杂居的地区,农业、牧业和商业并存,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治内出现了“必定丰熟是物贱,休兵罢甲读文书”的景象。74岁时,张议潮卒于长安——摘编自徐水平《张议潮收复河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议潮成功收复河西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议潮收复河西的历史影响。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1)简述一下西周达臻“文明”的表现?(2)结合材料,说明古贤称周秦之际为“天下一大变局”的理由是?33.材料嘉(庆)、道(光)以后,清朝医政日趋颓废,庸医充斤,疾病流行,公共卫生堪忧。一批官员和知识分子认为,清洁卫生是“地方行政第一要务”,“强民以重医为先”。与此同时,外人在华设立的医院和医校为中国提供了模仿的样本,逐渐赢得国人信赖。新政实施后,巡警部将医疗卫生纳入职责范围;民政部设卫生司,负责医疗卫生。新政时期的医疗卫生政策涉及医学教育、卫生行政、医院建设、公共卫生等多个方面,远超1901年以前60年间的成就。然而,从整体上看,清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没有全盘的统筹计划,也没有独立的专门卫生行政系统,医疗卫生政策的实施严重受制于人才和财力。——据关晓红《清末新政制度变革研究》等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的有利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末新政时期的医疗卫生改革。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由《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可以看出,此时俄国的内河航运依然靠风力和人力。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19世纪中期的俄国工业发展依然落后,故B正确;农奴的悲惨生活、农奴制度的落后、内河航运的落后不符合“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故ACD错误。2、A【解析】

根据甲骨文中“田”字的造型可知商代已经出现井田制度,故选A;B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无法体现,排除。故选A。3、C【解析】由材料信息“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可知秦代实行郡县制,出土文物一般记载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C项正确。秦朝时期政治四分五裂说法错误,排除。造纸术最早出现应是在西汉,排除B。印章的地名、郡县等属于地方行政机构,不能得出监察制度完备的结论,排除D。4、A【解析】

本题以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八字”调整方针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表中20世纪60年代初数据显示第一产业比重迅速增加,而第二产业比重相对下降。这是由于落实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八字”方针,解决“大跃进”以来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问题,A项正确,C项错误;60年代中国工业化转型并没有完成,B项错误;60年代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但工业发展并非停滞,D项错误。5、D【解析】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美苏两极格局影响着世界的发展。结合材料可知,西非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经济体系、南部非洲发展协会、海湾合作委员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属于新兴国家,他们在经济上寻求合作,主要是为了应对美苏两极格局的旧秩序,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区域性经济组织取得的成效,排除A;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材料中这些组织建立关系不大,排除B;C项中“开始波及”表述错误,排除。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封建学制。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汉代时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形成了以儒学为核心的封建学制系统,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儒学只是太学的教学内容而非儒学开始垄断学校教育,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出现专业的教育行政机构是在隋唐时期而非材料中的汉代,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太学是中央的学校,不可以监管地方的学校,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7、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广告业存在的目的是推广市场宣传,增强商品的市场竞争力;1956年广告业消失是因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基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通过行政计划和指令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进行管理,市场自由竞争不复存在,排除BC,D项正确。1956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排除A。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D。8、C【解析】

鸦片战争前,沿海农民所需布匹来自家庭手工业,鸦片战争后耕织分离,所需布匹来源于市场上的洋布,说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正确;农民到市场购买洋布,不是因为棉花产量下降所致,排除A;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尚未产生,排除B;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排除D。9、A【解析】从材料“司马迁笔下的汉武帝”“撰《汉书》的班固却对汉武帝”“司马光则说汉武帝”中可以看出,针对同一个人物有着不同认识和评价,这说明了历史是一种解释,故A项正确;B项错误,错在“随意”;C项错误,错在“很难有”;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10、C【解析】

魏源增加《海国图志》的内容多涉及西方地理、军事等,说明魏源渴望国人更加了解西方。故答案为C项。A项重点介绍地理不代表主要精通,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就其增补内容来看,不能说明其倾向政治意识,排除。11、B【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苏联在宇航等重工业领域取得了较高的发展成就,但是在民生等轻工业领域发展较落后,这从侧面体现了苏联经济结构失衡,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此时期美苏冷战加剧,并非关系缓和,平等互利;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两者发展的侧重点不同,不能说明他们的竞争重点在科技领域;D选项是材料直接反映出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2、C【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人在有实践技能的同时,还强调人的思考、判断,突出体现人的价值,故C正确;智慧一词的原意即注重劳动实践,设问“词义丰富"不仅限于此,非材料强调重点,排除A;“健全的判断”能体现理性,但“理性占据主导”说法错误,希腊社会并非理性占据主导的社会,排除B;民主指人民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材料并未体现民主政治,排除D。故选C。13、B【解析】

据材料“奴隶制是违反自然法的”“根据万民法,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的财产”可知,弗罗丁斯认为奴隶制虽然违背了自然法,但它符合万民法的要求,其真实意图在于强调奴隶制存在是必要的,即为奴隶制的存在而辩护,故B项正确;弗罗丁斯认为奴隶制违背自然法,但又认为奴隶制的存在是必要的,就其人权而论是自相矛盾的,故A项错误;材料仅强调奴隶制存在的必要性,不能得出万民法与自然法的包含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罗马法的阶级属性,故D项错误。14、A【解析】

《长江的黎明》背景中有桥墩,结合时间可知,这是建设长江大桥的油画,表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蓬勃开展,A正确;画面内容与水患无关,排除B;画面内容是建设长江大桥,属于工业建设,不属于农村创业,排除C;长江大桥建设不属于外贸港口,而属于交通设施,排除D。15、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宋朝的宅制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主要是为维护宋代的等级秩序,B正确;A说法属于对材料表面现象的理解,排除;材料未涉及政府对民众的控制,C排除;宋朝时期已经突破市坊的界限,且材料未涉及,D排除。故选B。16、D【解析】

材料中的儒家和法家代表人物针对盐铁问题提出了针锋相对的主张,这表明当时在治国理念上存在争论,故选D项;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受到挑战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此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只是反映法儒两家代表关于盐铁专卖的观点,不能得出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自由,而且这也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能体现统治者礼法并用,但无法体现以德政为主、刑法为辅的特点,排除C项。17、A【解析】

根据材料“文学认为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可知文学认为的解决措施是罢行盐铁官营,故答案为A选项。重农抑商政策在材料中未体现,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重利而非重仁义,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勤俭节约,D选项排除。18、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参与政府管理,故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故排除;材料信息体现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等体现出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的认识,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的认识19、D【解析】

葡萄牙政府强调澳门人可以具有双重国籍,既是澳门公民,又是葡萄牙公民,中国政府则不承认任何澳门居民有双重国籍,故选D;1947年中国废除葡萄牙在华领事裁判权,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一国两制”的作用,排除B;1999年澳门回归,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澳门居民均是中国公民,虽可持证到国外旅行,但不得在中国领土上享受葡萄牙的领事保护”,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20、D【解析】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体现的是割据,而古代中国实行中央集权,中央政府直接干预地方,其政策落实往往直达基层,因此不会出现“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现象,选项D正确;小农经济不是官僚系统协调运作的主要原因,排除A;封建伦理纲常不能保证“一体化结构”运行,如汉代的七国之乱虽然存在着封建伦理纲常思想,但依然发生了割据,排除B;选官制度本身不能制约官员行为,排除C。21、D【解析】

“意志不恰”“协议离婚”“各听自由,互不干涉”体现了自由意识,“律师”立据各执体现了法治观念,故选D项;材料只是提供了一个案例,无法反映传统婚姻观念和男女社会地位的整体状况,排除A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态度,排除B项。【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协议离婚”“各听自由,互不干涉”“律师”分析解答。22、A【解析】

在普法战争中胜利的德国为限制法国,维护其在欧洲大陆的优势,主张恢复法国的共和制,可以推出在俾斯麦看来,共和制不利于法国的稳定发展,A项正确;俾斯麦主张在敌对国家法国实行共和制,目的不是为了促进欧洲和平,B项错误;实行君主制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并不认为皇帝制度阻碍社会进步,C项错误;普法战争后法德矛盾是欧洲三大矛盾之一,俾斯麦并不主张法德和解,D项错误。23、C【解析】

材料中“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明确说明桑弘羊平准政策的作用,即为解决边患创造有利条件,C正确;平准物价,与商民争利,是重农抑商的表现,排除A;平准政策涉及商业,百姓赋税负担主要是农业,两者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B;汉代专卖主要是盐铁官营,平准政策不属于专卖政策,排除D。24、A【解析】

北宋政府通过发放茶引,对茶叶买卖进行指导,给了商人更多的经营权力,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材料与地方经济自主权的增加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茶叶销量变化的信息,且这一做法会增加茶叶的销量,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对茶叶官营的取消,而不是取消整个官营制度,排除D项。25、D【解析】

雅典实行的民主政治,影响了现代西方的民主思想,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滥觞。①④属于当时雅典人“精神面貌”;拥有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是古罗马;海湾属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不符合“精神面貌”的含义,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和C。故选D。26、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全面解读的能力,难度为小。由材料“…里媼(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由此可见,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的。故选D.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家庭手工业27、B【解析】

图中两大区域集团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于苏联解体后,①排除;两个组织都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而且美国都是成员国之一,②④符合题意;两个组织的成立都推动了区域内部贸易自由化,③符合题意。B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8、D【解析】

材料“欧盟东扩吸纳了东欧国家,但欧盟不但未能因此而强大反而导致了欧盟一体化进程停滞不前,致使欧元区面临解体的危险。”表明欧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可以得出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过程中也是充满了曲折的,故D正确;当今世界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多极化格局尚未正式形成,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突显大国的影响,故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第三世界国家问题,故C不正确。29、C【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反映了柏拉图认为理想国中将公民分为三个阶级,贤者治国、武士保卫、农民和手工业者生产,三个阶级各司其职,以满足社会的需要。这从侧面反映了柏拉图对当时雅典直接民主弊端的不满,直接民主由于公民素质不同,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人文主义思想,排除A;材料中的三个阶级各司其职不是分权制衡思想的表现,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对知识和理性的追求,排除D。30、C【解析】

明代大量出现“一田二主”现象,土地权益分配结构图表明了土地所有权裂变为占有权和使用权两部分,佃农要对国家之外的所有者和占有者交纳地租,反映了当时租佃关系的流动性在增强,C项正确;土地权益分配由国家、田底主、田面主再到佃户不能说明“政府抑制土地兼并”的有限性,也不能说明“重农政策”的细化,更不能说明土地经营“效率”的提高,ABD三项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原因:个人威望和出色的军事才能;当地豪强的支持;民心的归顺。(2)影响:巩固了西北边疆的统治秩序,强化了中央政府对河西地区的控制;恢复和发展生产,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事业进步;为后世河西地区的管理提供了历史经验【解析】

(1)依据材料中“联络当地豪强,顺应民心”“汉人望族,白幼侠义,英武特出,熟悉兵书战法,很有韬略”“他审时度势,聚集力量,招募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